会昌还有这些非遗的民俗文化,你可知否?见否?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赣州民俗文化活动有哪些 会昌还有这些非遗的民俗文化,你可知否?见否?

会昌还有这些非遗的民俗文化,你可知否?见否?

2024-07-02 20:0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另外,我省还将实施《江西省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以发挥传统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劳动密集、能耗低、环境污染小的特点,深化生产性保护理念和内涵,大力倡导“工匠精神”,让现代设计走进传统工艺,让传统工艺走进现代生活。举办全省传统工艺品及相关衍生品设计大赛、全省传统工艺技能大赛,打造一批传统工艺江西品牌,命名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建20个省级“非遗小镇”

据了解,今后我省还将统筹规划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推动将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探索开展“非遗小镇”建设也将被纳入“非遗”保护传承计划。

除传统表演艺术和民俗活动外,深入挖掘和展示我省陶瓷、中药、茶叶、雕刻、制砚、漆器、爆竹、毛笔、刺绣等优势传统工艺,探索“非遗小镇+保护”“非遗小镇+旅游”“非遗小镇+扶贫”“非遗小镇+产业”等保护发展模式,以培育20个省级“非遗小镇”。重磅!江西要培育20个“非遗小镇”,赣州这些地方,你最看好谁?

小编细数发现

咱们大会昌的“非遗”也真不少

☟☟☟

客家匾额习俗

客家门匾是赣南独特的民俗文化之一,起源于汉魏时期的门阀制度。当时人们用匾额来标榜本族本户的功状,将其作为崇尚祖训、铭记历史、注重家教、爱惜名节的传统习俗,“衣冠南渡”后带到南方并流传下来。作为赣南客家人的聚居地,会昌拥有丰富的客家文化遗存,其中便有客家门匾。

会昌踩鼓

会昌县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是风俗习俗浓厚的地方。在民间逢办红、白喜事、庙会、文艺演出期间,农民喜欢请民间乐队到家或村里演奏来营造节日氛围。会昌县麻州镇东红村的五音堂乐队就是百姓青睐的一支特色民间乐队,乐团中演奏的特色是以鼓为主,加以五色即:锣、鼓 、钗、鞭、锤相互配合。演奏时将鼓放在装有稻草的箩筐中,打鼓的方法优为独特,时而可手持鼓椎打鼓,时而手脚并用以脚定音打鼓,当地农民把这种打鼓方法叫踩鼓(也称脚鼓、水泡鼓)。踩鼓所用的鼓面宽9寸,高1.2尺,鼓椎一双长7寸。鼓面为皮质,鼓身、鼓椎为木质。

会昌藤器制作技艺

会昌藤器是民间传统工艺产品,早在清代,生产的篮、盘、托、箕、箱类藤器用具就行销各地。据藤器制作技艺传承人文平青介绍,藤器共有侍椅、沙发、排椅、茶几、藤桌、儿童用品、办公等8大类,120多个品种。藤器制作是用杉条、赣藤(又名土藤)或海南藤作架,外用经防腐处理的藤皮编织而成。经久耐用,雅观大方,具有不生虫、不霉变,凉爽舒适,四季适用等特点。藤器制品透气性好,具有朴素、典雅之风格,以及较高的装饰性和欣赏性,自然天成,无污染,极具环保价值。会昌藤器制作技艺于2006年列入省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会昌酱干制作技艺

会昌酱油豆腐干(简称会昌酱干),历史悠久,据有关史料记载,清代嘉庆(公元1796——1820)年间已列为贡品。会昌酱干制作工艺复杂,加上历代艺人只传后代,不传外人,所以主要流传在会昌县城附近方圆十里范围,一二百年以来,格局基本不变,清朝未年几近失传。民国3年(1914),会昌水东下渡街,有欧本寿,曾六斤等4家酱干作坊。他们以青、黄大豆为原料,改进传统工艺,用优质酱油为辅料,制作光亮透明的薄干。其特点是:呈淡酱色,韧而多味,可就便吃用,也可油炸、蒸煮、冷拌、醋拌做成各种菜肴,既是下酒、饭的佳肴,又是馈赠亲友的上等礼品。

会昌民俗赖公庙会

赖公庙会是会昌县民间传统风俗,当地人习惯称之为“菩萨出街”。庙会于每年农历七月初六日在晨光村富尾老届下翠竹祠举行,历时四天,从农历七月初五日一直延至初八日结束。赖公庙会期间,信众自带香烛、鞭炮、鸭子、果品、香油、酒、纸等前往赖公庙会祭祀祈愿。

高排乡三角班

三角班是一种富有乡土气息的地方小戏,主要由“生、旦、丑”三个角色组成,故称“三角班”。其行当独特,搭配简易又快捷,易于普及,表演可长可短,能很快溶入当地的民歌、民俗、民谣、俚语中,角色鲜明,唱腔独特,渗透了湘剧的高腔、赣剧的声腔,揉合了京剧、湘剧等唱腔之中,深受群众喜爱,是独特的地方小剧种。主要剧目有《大劝夫》、《上广东》、《四姐还情》、《卖花线》“四大金刚”和《睄妹子》等“四小金刚”等,近达200多个,富有乡土味,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情感丰富,滑稽幽默,极具感染力,为群众所喜闻乐见。“三角班”是赣西采茶戏的发源剧种,是一种珍贵的有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洞头乡畲族摆字龙

洞头乡洞头畲族“摆字龙灯”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畲族“摆字龙灯”由7节组成,每逢重要节日,畲族先民都会舞动“摆字龙灯”进行表演庆祝。“摆字龙灯”舞动时,龙身不断变换队形摆出汉字,组成“天下太平”等词句。

搬马灯

搬马灯是会昌县地方群众自娱自乐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主要流传西江镇、小密乡方圆百里区域。相传起源于汉代,流传久远,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1984年夏,国家开展全国民族民间舞蹈普查,省文化厅普查组录像队来到西江,录下了河背马灯舞的表演实况,作为民间舞资料存入国库。

江西要培养20个“非遗小镇”

会昌这些“非遗”项目,你最看好哪个?

快来支持你喜欢的

为她投上一票吧~

来源:中国会昌综合县文化馆及网络

编辑:温著华、杨鑫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