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触龙说赵太后古今字异体字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2023-08-20 14:3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教学目的:      古代汉语是汉语言学专业和中国文学专业的学科基础课,同时也是一门语言工具课。教学目的主要是提高阅读一般古书的能力,培养语言素养,为批判地 继承古代文化遗产,也为学生今后从事语言文化工作打好语言方面的基础。同时古代汉语与其他课程如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文学批评史等相互关联,学好本课程有 利于学习其他课程。

绪论     1课时 教学内容:     古代汉语的概念、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关系、学习古代汉语的目的、学习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单元     课时:共12课时 教学内容:     文选:《论语》语录三十则、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孟子》齐桓晋文之事、许行。古书原著:《论语》里仁,《孟子》滕文公问曰。     知识:汉字形体结构概说、形声字的组织形式与词义的关系、古今字和异体字、文字通假。     教学要点:介绍汉字的特点,介绍“六书”,意符的表义作用;介绍古今字、异体字和通假字的特点及三者的关系。

思考题:     1、什么叫“六书”?     2、运用“六书”理论分析一些典型的汉字。     3、什么叫古今字?什么叫异体字?什么叫通假字?     4、重要区别古今字和通假字?

背诵篇目:     《论语》长沮桀溺耦而耕、《孟子》齐人有一妻一妾、舜发于畎亩之中。

第二单元     共14课时 教学内容     文选:《庄子》逍遥游、《荀子》劝学、《韩非子》五蠹、《吕氏春秋》察今。古书原著:《庄子》尧让天下于许由。     知识:单音词和复音词、本义和引申义、词义的发展。     教学要点: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但也有复音词。介绍复合词的组合方式;介绍连绵词;注意区分词的叠用和叠音词。如何确定词的本义,词义引申的方式和规律。注意古今词义的异同;词义演变的几种情况。

思考题:     1、怎样辨析词和词组?     2、什么叫双声?什么叫叠韵?     3、确定本义的两条原则是什么?     4、词义范围的发展有哪三种情况?

背诵篇目:     《庄子》秋水、《荀子》天论。

第三单元     共14课时 教学内容     文选:《左传》郑伯克段于鄢、晋灵公不君、齐晋鞌之战。古书原著:《左传》晋公子重耳之及于难也。     知识:常用字典辞书及其使用。     教学要点:介绍汉语工具书的几种排列法及查检方法;介绍几种常用的字典辞书:康熙字典、辞源、辞海、词诠、汉语大词典、汉语大字典、古代汉语词典、诗词曲语词汇释、古书虚词集释。

思考题:     1、文字学原则的部首排列法和检字法原则的部首排列法各有什么特点?     2、使用康熙字典和诗词曲语词汇释各查检十个字(词)。

背诵篇目:《左传》宫之奇谏假道。

第四单元     共15课时 教学内容     文选:《国语》句践灭吴、《战国策》庄辛说楚襄王、鲁仲连义不帝秦。古书原著:《战国策》齐人有冯煖者。     知识:词类活用。     教学要点:词的兼类与词类的活用;名词活用作动词;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名词用作状语。

思考题:     1、名词活用作动词的条件主要有哪些?     2、怎样区分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     3、古代汉语中名词作状语是不是活用?

背诵篇目:《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第五单元     共16课时

教学内容     文选:《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古书原著:《史记》淮阴侯列传。     知识:代词、介词和连词、助词。

    教学要点: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特殊代词“者”、“所”,“或”、“莫”;介词和连词的语法作用,介绍常用的介词和连词;介绍“之”的用法;语气词的作用和位置。

思考题:     1、疑问代词作宾语的位置。     2、第三人称代词“他”大约是什么时代出现的?     3、“者”字和“之”字与现代汉语中的“的”有什么区别?     4、定语和中心语之间的“之”作助词好还是作连词好?     5、语气词连用有什么特点?

背诵篇目:《史记》李将军列传(节选)。

第六单元     共12课时

教学内容     文选:贾谊《论积貯疏》、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古书原著:《汉书》艺文志。     知识:古代汉语的句式。     教学要点:介绍判断句的几种基本形式;“为”的关系动词作用;“非”和“乃”、“亦”“即”、“皆”、“必”等的判断作用。介绍古代汉语中几种常见的被动句式(带形式标志)。介绍古代汉语中几种常见的宾语前置的情况。

思考题:     1、汉语中的关系动词“是”是什么时代产生的?上古汉语判断句中的“是”是什么词?     2、“于”是不是被动句的形式标志?     3、怎样理解“古代汉语中的宾语前置现象都和代词有关”?

背诵篇目:李密《陈情表》、王羲之《兰亭集序》。

第七单元     共14课时

教学内容     文选:韩愈《柳子厚墓志铭》、王勃《滕王阁序》。     知识:古书的注解,古书的标点。     教学要点:介绍古注的种类、内容、术语体例,古书标点的要求和容易出现的问题。

思考题:     1、各类注解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怎样才能标点好古文?     3、骈体文在语言上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背诵篇目:背诵篇目:李清照《金石录后序》、江淹《别赋》。

第八单元     共16课时

教学内容     文选:《诗经》国风·关雎、卷耳、静女、氓、蒹葭、黄鸟、七月,大雅·公刘; 《楚辞》离骚。古书原著:《诗经》桃夭、无衣,《楚辞》涉江。     知识:古音知识。     教学要点:介绍古今语音的变异,树立语音发展变化的观点,介绍三十六字母、《广韵》、《平水韵》。介绍古代汉语的注音方法。介绍上古音,古韵分部、王力三十部、阴阳对转、二十八个声母、上古声母与中古声母的分合。

思考题:     1、“叶音说”最根本的错误是什么?     2、为什么有的反切不能拼出正确的读音?     3、韵部是怎么归纳出来的?

背诵篇目:《诗经》北门、柏舟、将仲子、月出、东山。

第九单元     共12课时

教学内容     文选:杜甫《新婚别》、李白《蜀道难》、白居易《长恨歌》、李商隐《晚晴》、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柳宗元《江雪》、杜牧《泊秦淮》。     知识:诗律。     教学要点:诗体的演变。汉魏六朝诗的语言特点。唐诗的用韵,唐诗的平仄,古体诗的平仄,唐诗的对仗。

思考题:     1、什么叫“粘对”?     2、什么叫“三平调”?     3、什么叫“犯孤平”?     4、什么叫“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背诵篇目: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鲍照《拟行路难·璇闺玉墀上椒阁》、谢脁《玉阶怨》、苏轼《荔枝叹》、李白《送友人》、杜甫《登高》、王维《相思》。

参考书目     古代汉语    王力主编    中华书局     春秋左传注    杨伯峻    中华书局     论语译注    杨伯峻    中华书局     孟子译注    杨伯峻    中华书局     汉语语法史    王力    商务印书馆     汉语音韵    王力    中华书局     古汉语词汇纲要    蒋绍愚    北京大学出版社     文字学概要    裘锡圭    商务印书馆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