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临城:小核桃孕育出大产业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薄皮核桃的价格 河北临城:小核桃孕育出大产业

河北临城:小核桃孕育出大产业

2023-10-23 09:0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河北临城县培育绿色产业推动乡村振兴记事(上)

国家级核桃示范基地

有“中国薄皮核桃之乡”美誉的河北省邢台市临城县,核桃产业初露峥嵘。目前,全县核桃种植面积达26万亩,辐射8个乡镇100多个行政村,25%的国土种上了核桃树,对全县森林覆盖率(44.2%)的贡献超过51%,昔日的荒山秃岭变成了“绿色银行”,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不断提升。

小核桃还孕育出了绿色大产业,全县建有8条深加工生产线,建成年产2600吨的特级核桃油生产线,年加工核桃原果5万吨,生产八大类30多个单品,农副产品加工率达85%。

李保国爱人郭素萍老师在核桃介节上为游客介绍青皮核桃

砂石滩上造出绿色产业

临城县地处太行山东麓,由小面积的平原及大面积的丘陵、山区构成,曾是国家级贫困县。如今,汽车行驶在临城县山水间,道路两旁是宽宽的绿化带,青山绿水如画卷。

位于临城县的绿岭·中国核桃小镇是我国最大的国家级薄皮核桃示范基地,也是中国核桃节诞生地,是在“太行新愚公”李保国的带领下,创造的一个由万亩荒岗变绿岭的奇迹。核桃博物馆讲述了核桃从西域引进400多年来的历史文化故事;李保国科技馆讲述了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扎根临城17年研究推广薄皮核桃的忘我奉献精神;万亩核桃园区将人们带入一个绿色海洋,休闲采摘、农耕体验、拓展训练、农业科普、自行车绿道骑行等休闲游乐项目,让人有置身世外桃源仙境般的感受。绿岭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将致力把中国核桃小镇打造成产业特色突出、科教体验深刻、观光休闲多样、度假配套完善、效益拉动明显的一体化综合性核桃产业特色小镇。

说起临城薄皮核桃,不得不说绿岭。绿岭集团董事长高胜福介绍说,绿岭成立于1999年,当年县委县政府发出“治理四荒,再造一个新临城”的号召,推出开垦绿化荒山、荒沟、荒丘、荒滩“四荒地”优惠政策,鼓励干部职工、有开垦能力的乡贤带头绿化荒山,同时招商引资开垦“四荒”。高胜福辞去公职承包了3000亩丘陵荒沟开始创业,现在已扩展到1.5万亩。当年,面对寸草不生的砂石地貌,高胜福愁眉不展。不久,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来到临城,扎根绿岭,开创了“开沟换土、客土造林”的治山模式,引进薄皮核桃,开始了在临城的探索实践,培育出“绿岭”等新品种,研究出矮化密植种植新技术,大幅提升了核桃产量和产品质量。

绿岭的成功,开启了临城薄皮核桃大面积种植的历史,26万亩核桃林成为临城的绿色产业新名片。

绿蕾公司带动周边群众发展的林下经济种植,亩产值达万元以上

小小核桃育出产业链条

在核桃博物馆,绿岭展示了企业围绕核桃开发的诸多产品,包括低温烘焙而成的多味核桃、核桃乳、核桃油、核桃粉、核桃蛋白片、核桃肽乳、核桃油胶囊、核桃皮制作的工艺品等六大类20多个单品。据介绍,绿岭2016年又成立了绿岭康维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核桃深加工为主的现代高科技企业,同时建成了“河北省核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9年授权4项专利,其核桃乳荣获首届中国核桃节核桃乳类金奖。先后与河北农业大学合作承担了科技部、国家林草局科技攻关项目4项、河北省科技项目8项,制定了薄皮核桃生产两个地方标准,成功选育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绿岭”和“绿早”两个薄皮核桃新品种,多项科研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然而,近几年随着核桃产量逐年增加,供大于求的矛盾愈发突出,核桃原果价格出现连续下滑,直接影响了农民种植核桃的收入和积极性。为了让种植户获得稳定收入,当地另一家龙头企业——河北绿蕾农林科技有限公司发挥“链主”带动作用,与种植户签订定向收购及常年收购协议,有效带动农民增收。企业为了能在市场中获得更高和更稳定的效益,将产业链条进一步延伸,提高精深加工比重,投资建成了年产600吨特级核桃油生产示范线和30万公斤核桃蛋白代餐粉生产线,年加工核桃3000吨。2021年,企业继续扩大生产规模,新上2000吨特级核桃油生产线,投产后需要的核桃量每年将达到1.7万吨。

绿蕾公司董事长左东英介绍说,公司规划建设标准化薄皮核桃种植园1万亩,目前已建成5000余亩,被认定为“国家级核桃示范基地”。近年来,企业凭借研发团队的不断创新,成为核桃产业研发领域的领军企业,被认定为“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国家核桃油新国标起草单位”,也是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核桃油及核桃优质饼粕深加工关键技术研发项目全国唯一企业承担单位,2020年获批承担国家“科技助力经济2020”重点专项核桃优质饼粕为基料制备高能量运动营养食品产业化项目,目前已开发出核桃油精准制油工艺1套、形成核桃油精准制油生产规范1套、申请核桃精深加工发明专利2项,生产的“为你”牌核桃油综合指标已达全球领先水平。

在几家龙头企业带动下,临城县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核桃产业链,有力促进了产业快速发展。截至目前,全县千亩以上的村或大户有30个,涉及70个村6000多户的联户种植,薄皮核桃专业合作社26家,种植公司14家,从事薄皮核桃生产人员达1万余人,主产乡镇的核桃收入已占农民纯收入的50%左右。

核桃种植面积的迅速扩展,得益于临城县委县政府及早预测到核桃产业的深度加工是富民强县的有效途径,及时出台政策支持龙头企业拓展产业链条,使核桃这一绿色产业真正成为生态循环产业。

电商直播成了“新农活”

电商平台结出新型果实

在临城大道边上的电商产业园包装生产车间内,员工们正在给一盒盒的青皮核桃贴码封装,准备发往湖南、湖北等地的客户。据介绍,一盒2斤装的核桃在线上的价格是20元。

临城县商务局局长宋会强介绍说,自2017年6月临城县被商务部确定为第四批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以业,依托项目运营商,建成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共有1000平方米仓储中心、2000平方米冷链储存仓库。服务中心也是电商业务培训基地和孵化车间,县委县政府为初入电商户提供经营及直播场所。“这栋楼有1600平方米,包括产品展示区、农残快检室、网络直播间、农产品研发室、创客区等,负责当地农产品出村进城工作。”宋会强指着旁边的一栋楼介绍说。

在二楼的十几个房间里,电商们都在忙着自己的业务;一对父女刚停下直播,在整理业务;另一个大直播室内,一男一女正在直播临城的绿色有机农产品。

宋会强说,临城县把电商培训作为农村电子商务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开展系统性培训,建立培训保障机制,提高农村电子商务应用能力,全年365天全天候电商辅导,培训孵化一批农村创业者;建立183个村级电商服务站,形成了功能较为完善的县乡村三级电商公共服务体系。据统计,今年1月~6月,全县通过抖音、快手等线上直播平台销售的农产品金额达到4.8亿元。

居住在大山深处的赵庄乡贾庄村的@大山妮,灿烂的笑容每天都在抖音平台绽放,向粉丝们介绍自己的家乡、自家的农产品。网络直播正在成为村民的“新农活”。

产业兴旺支撑着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在核桃特色产业的带动下,临城县一幅幅生态美、产业旺、人民富的图景越来越鲜明。

(中国改革报记者  兰云)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