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发现肝血管瘤怎么办?介入告诉你答案!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肝内血管瘤是怎么形成的有什么危害呢 体检发现肝血管瘤怎么办?介入告诉你答案!

体检发现肝血管瘤怎么办?介入告诉你答案!

2023-12-14 08:1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背景

现在人们健康意识越来越强

定期到医院进行体检的人越来越多

拿到体检报告后偶尔会看到这样一个词:

“肝血管瘤”

到这个“瘤”字

许多人立马感觉如临大敌不知所措

血管瘤?肿瘤?癌症?

完了!!它会越来越大吗?

是不是要动手术?

怎么办?!!!

打住,别慌

我们先来了解下

这个“肝血管瘤”到底是何方神圣

01

什么是肝血管瘤

 

肝脏血管瘤,是肝脏的良性肿瘤,一般认为是与生俱来的,和先天血管发育异常有关,可见于任何年龄段。临床上以海绵状血管瘤最多见。大多数无明显不适症状,往往是体检中才发现。

如果血管瘤较大(≥5cm)或发生在肝左叶时,可能会压迫周围组织器官,出现腹痛、饱胀感等症状。极少数巨大的血管瘤会破裂导致腹腔出血,也可能有继发血栓等并发症。

大家最关心的问题莫过于

“肝血管瘤到底会不会变成癌症?”

在这里先给大家吃一颗定心丸:

肝血管瘤是良性肿瘤

并不会变成癌

发现也无需过分担心

但要定期B超观察。

02

病因

确切发病原因尚不清楚,主要有以下几种学说:

1.先天性发育异常

肝血管瘤的发生是先天性肝脏末梢血管畸形所致,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由于肝血管发育异常,引起血管内皮细胞异常增生形成肝血管瘤。

2.激素刺激学说

女性青春期、怀孕、口服避孕药等可使血管瘤的生长速度加快,认为女性激素可能是血管瘤的一种致病因素。

3.其他学说

有人认为毛细血管组织感染后变形,导致毛细血管扩张,肝组织局部坏死后血管扩张形成空泡状,其周围血管充血扩张;肝内区域性血循环停滞,致使血管形成海绵状扩张。

03

肝血管瘤分类

1.按病理可分为4型:

(1)海绵状血管瘤最为常见;

(2)硬化性血管瘤;

(3)血管内皮细胞瘤;

(4)毛细血管瘤 。

2.按照肿瘤大小分类:

(1)小血管瘤15cm。

这种分类对于制定肝血管瘤的治疗方案具有一定的意义。

04

肝血管瘤临床表现

肝血管瘤多无明显不适症状,当血管瘤增至5cm以上时,可能出现下列症状:

1.腹部包块

腹部包块有囊性感,无压痛,表面光滑或不光滑,在包块部位听诊时,偶可听到传导性血管杂音。

2.胃肠道症状

右上腹隐痛和/或不适、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嗳气、食后胀饱等消化不良症状。

3.压迫症状

巨大的血管瘤可对周围组织和器官产生推挤和压迫。压迫食管下端,可出现吞咽困难;压迫肝外胆道,可出现阻塞性黄疸和胆囊积液;压迫门静脉系统,可出现脾大和腹水;压迫肺脏可出现呼吸困难和肺不张;压迫胃和十二指肠,可出现消化道症状。

4.肝血管瘤破裂出血

肝血管瘤破裂出血可出现上腹部剧痛,以及出血和休克症状。多为生长于肋弓以下较大的肝血管瘤因外力导致破裂出血。

5.Kasabach-Merritt综合征

血小板减少、大量凝血因子消耗引起的凝血异常。其发病机制为巨大血管瘤内血液滞留,大量消耗红细胞、血小板、凝血因子Ⅱ、V、Ⅵ和纤维蛋白原,引起凝血机制异常,可进一步发展成DIC。

部分病人会产生焦虑,主要表现为对肿瘤继续增大的担心、手术风险的恐惧以及治疗费用的顾虑

05

肝血管瘤诊断

肝血管瘤主要靠影像学诊断,其中首选超声检查,对于不易明确的情况,可结合CT、MRI以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等检查综合判断。在有乙肝病史或肝硬化的情况下,应注意不典型血管瘤与肝癌的鉴别,可能需要进一步检查,以明确鉴别诊断。

06

肝血管瘤的治疗

随访

由于是良性病变,大多数肝血管瘤、没有症状、生长缓慢,无需特殊治疗,定期复查随访大小变化即可;对于有压迫症状、与其他肝肿瘤或难以鉴别的肝血管瘤,应考虑积极治疗。 治疗肝血管瘤有多种手段

 药物治疗治疗  

针对婴幼儿的肝血管瘤, 已有Meta分析证实普萘洛尔的确切疗效,且高于类固醇、长春新碱、激光治疗,但对于成人的肝血管瘤,未见相关普萘洛尔治疗报道。 索拉菲尼是用于治疗肾癌、肝癌的一种靶向药物,有研究报道直径20cm+肝血管瘤服用索拉菲尼400~600mg/d,可使巨大肝血管瘤体积缩小近一半。 另有研究显示肝血管瘤内高表达VEGF和抗VEGFr2抗体, 使用贝伐珠单抗可使肿瘤体积缩小,提示一些血管靶向药物在治疗肝血管瘤的可能性。 

   放射治疗    

早期的一些研究显示肝血管瘤可获益于放疗,一项研究显示放疗后随访8~14个月,肝血管瘤可完全退化,放射剂量推荐为30Gy。 在我国,有研究报道经超声导向穿刺注射胶体32P(磷)治疗肝血管瘤,总体有效率可达100%,治愈率达30%。

   

手术治疗

腹腔镜切除肝血管瘤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手术,可用于局部、肝段及半肝切除术,腹腔镜在手术时间、切肝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相比开腹手术治疗均有较大优势。 

07

介入治疗肝血管瘤

 射频消融  射频消融治疗:通过射频针,插入肝脏血管瘤,进行消融,使其固化吸收消失。射频及微波消融的治疗时间和失血量都明显低于腹腔镜切除;对于巨大肝血管瘤,射频消融 需2次或多次治疗以期达到病灶完全毁损,而腹腔镜切除术出血多、转开腹率高,对此类巨大病灶患者腹腔镜技术仍不成熟, 显示了射频消融对于治疗巨大肝血管瘤的确切疗效和优势。    

介入栓塞

肝血管瘤介入治疗:经导管动脉栓塞是治疗症状性肝血管瘤的有效方法,特别是对于血供丰富的肝血管瘤。对于自发性破裂的肝血管瘤,介入栓塞可达到或辅助达到较理想的治疗效果。通过微导管进入肝脏血管瘤部位,注入栓塞剂,使其萎缩消失。小于10cm的血管瘤或多个血管瘤可用此种方法。

总结

肝血管瘤作为良性肿瘤,对于无症状的肝血管瘤,可选择保守观察。 为预防肿瘤破裂,消融和介入栓塞均可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其优点是微创,可重复操作,疗效可与手术媲美,一般仅需一次治疗,长期随访较少出现复发或相关并发症; 同时介入栓塞在肝血管瘤破裂时有较大的应用价值,可紧急止血或者辅助达到较理想的治疗效果。 药物亦可用于辅助治疗肝血管瘤,普萘洛尔治疗肝血管瘤的确切疗效在小儿人群已被证实, 其他药物如索拉菲尼、 贝伐珠单抗在辅助治疗肝血管瘤方面有一定疗效,但费用较高,尚需被进一步证实。 建议对较小、无症状肝血管瘤进行随访观察,对较大、有临床症状及破裂风险患者行微创治疗如消融及介入栓塞,对Kasabach-Merritt综合征、器官压迫和肿瘤破裂患者行手术治疗。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