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泉盂县气候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盂县是哪个省的地方 阳泉盂县气候

阳泉盂县气候

2024-06-26 15:4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1、盂县有多少人口呀,具体地理位置?

县位于阳泉市北部,东以太行山与河北省毗邻。面积2519平方公里,现辖 4镇 21乡,人版口 25.4万。县政府权驻城关镇。盂县四周高、中部低,山地居多,以西北部大梁山为最高,海拔1874米。只有城关及西烟附近地势较为平坦,为主要产粮区。境内的河流以滹沱河最大,由定襄入境后折向东流,龙华河、乌河等支流自南而北注入此河。境内南部还有温河及其支流秀水河、招山河等。盂县属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年均气温 8.7度,一月零下6.7度,七月22.3度,年降雨量 500至618毫米,霜冻期为九月下旬,无霜期为157天。

2、阳泉市有什么县区

截至2018年3月,阳泉市辖2县3区,分别是平定县、盂县两县及城区、矿区、郊区三区。

阳泉市,是山西省下辖的地级市,古称“漾泉”。位于山西省东部,是一座新兴工业城市。阳泉市北接忻州市,东隔太行山与石家庄市相望,西接太原市,南邻晋中市;地处黄土高原东缘,属于山西东部山地,境内地貌以山地为主,其余为丘陵和平原;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

(2)阳泉盂县气候扩展资料

民国初,为平定县和盂县,属山西冀宁道,后直辖山西省。抗日战争时期,平定分置平定(路北)县、平(定)东县和平(定)西县,盂县分置盂(县)平(山)县、盂(县)阳(曲)县、盂(县)寿(阳)县;正太铁路以南的平(定)东、平(定)西二县属晋冀鲁豫边区,以北各县属晋察冀边区。解放战争时期,平定、盂县逐渐恢复原建置。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5月4日,以原平定县的一部分设阳泉市,以后一度改称阳泉工矿区。阳泉市(工矿区)先后归华北联合行政委员会、华北人民政府、山西省管辖。

新中国建立后,阳泉市(初为工矿区,1952年恢复市建置)数度由晋中(榆次)地区(专署)代管,平定县、盂县则属晋中(榆次)地区(专署)。先后置城区、郊区和矿区。

1983年9月,实行市管县体制,平定县、盂县划归阳泉市,阳泉市成为由山西省直辖的下辖两县(平定、盂县)三区(城、矿、郊)的城市。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阳泉

3、山西省阳泉市盂县的概况

盂县是山西最古老的县份之一,盂县地处山西东部盆地,乃春秋晋大夫盂丙之邑,故城在今阳曲县东北大盂镇,因县境山峦回合,中低如盂得名。盂县位于山西省东部,地处太行山西侧,东经112.55度至113.49度,北纬37.57度至38.31度。东西长75千米,南北宽63千米。东与河北省平山县、井陉县和本省平定县接壤,西临本省阳曲县,南连寿阳县与阳泉市郊区,北靠五台县与定襄县。县境四周群山环绕,境内山脉纵横,白马山东西横亘,管头梁南北纵贯,把全县分成东西两个盆地:盂城盆地和西烟盆地。境内最高峰为大梁山,海拔1874米。滹沱河畔最低,海拔 500米左右。境内河流以滹伦河最大,由定襄入境后折向东流。龙华河、乌河等支流,自南而北注入该河。县境南部还有温河及其支流秀水河、招山河等。总面积2439平方千米。总人口29万人(2004年),县人民政府驻秀水镇。盂县辖8个镇、6个乡:秀水镇、孙家庄镇、路家村镇、南娄镇、牛村镇、苌池镇、上社镇、西烟镇、仙人乡、北下庄乡、下社乡、梁家寨乡、西潘乡、东梁乡。共有453个行政村。盂县地理位置偏北,处太行山之巅,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春季干旱多风,夏季高温炎热,秋季凉爽多雨,冬季寒冷少雪,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为8.7度,一月-- 6.7度,七月22.3度,年均降雨量500——618毫米,霜冻期为9月下旬至次年4月,无霜期约150天。既有纬度地带性气候,又有明显的垂直变化。中纬度地区,距海不远,但因山脉屏障,夏季风影响不大,属于暖温带、温带大陆性气候。

4、盂县包括几个乡镇呀?

截至2019年,盂县下辖8个镇、6个乡。

1、8个镇秀水镇、孙家庄镇、路家村镇、南娄镇、牛村镇、苌池镇、上社镇、西烟镇。

2、6个乡仙人乡、北下庄乡、下社乡、梁家寨乡、西潘乡、东梁乡。

截至2014年,盂县水资源总量为11.4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达4160立方米。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63.2毫米,折成水体为14.2亿立方米。河川径流量为10.09亿立方米;

其中本地河川径流1.44亿立方米,而入境流量高达8.65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为1.89亿立方米,其中可开采量为1.18亿立方米,不包括外地入境地下水资源。

县境四周群山环绕,境内山脉纵横,白马山东西横亘,管头梁南北纵贯,把盂县分成东西两个盆地:

盂城盆地和西烟盆地。境内最高峰为大梁山,海拔1874米。滹沱河畔最低,海拔在500米左右。

盂县地理位置偏北,处太行山之巅。既有纬度地带性气候,又有明显的垂直变化。中纬度地区,距海不远,但因山脉屏障,夏季风影响不大,属于暖温带、温带大陆性气候。

春季干旱多风,夏季高温炎热,秋季凉爽多雨,冬季寒冷少雪,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为8.7度,一月- 6.7度,七月22.3度,年均降雨量500~618毫米,霜冻期为9月下旬至次年4月,无霜期约150天。

(4)阳泉盂县气候扩展资料:

盂县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为31080人,发放养老保险金25560万元。其中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企业职工人数为15623人,企业离退休人员6746人,领取养老保险金23439万元;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机关事业单位人数为2820人,发放养老保险金2120万元;城乡居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为144160人,发放养老保险4484万元。基本养老保险社会化发放率100%。

参加城镇医疗保险的人数为59894人,其中,企业职工34405人,城镇居民25489人;医疗资金共计发放6409万元, 其中,企业职工5695万元,城镇居民714万元。参加农村医疗保险的人数为215387人,领取医疗资金11294万元。

全县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22518人,发放失业保险金510万元;全县参加工伤保险的人数50817人,发放工伤保险金965万元。参加生育保险人数为28025人,发放保险金234万元。

全县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救济251107人次,其中城镇79023人次,农村172084人次;发放低保资金共5226.93万元,其中城镇2206.44 万元,农村3020.49万元。

2016年末全县各类敬老院14个,床位899张,收养人员319人,累计建设日间照料中心105个,其中本年新增30个。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576人。

5、盂县有哪些煤矿

有盂县兴峪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盂县兴峪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3年,注册资金600万元,是一家朝阳的有限责任公司。

盂县兴峪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是由县企业产权制度改革领导组企改(2002)第3号文批准,由原盂县兴峪煤矿成立职工合股基金会作为主发起人,联合原县城镇集体工业企业联合社共同发起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

(5)阳泉盂县气候扩展资料

2012年,山西盂县煤矿决心要把附近八个村的采煤沉陷区建设成绿色生态园区,侯吉权带着积累了经验的工人们回来了。他们填实沉陷区,重新把生机赋予了这片土地。目前已建成一万亩苗圃、两百亩蔬菜基地、两千亩采摘区,两百亩花海和上百亩面积的人工湖正在紧张施工中。

“现在附近小气候显著改善,原来的矸石山、沉陷区变成满眼葱绿的生态旅游区。

仅去年国庆节和今年春节开展两次大型活动就吸引游客40余万人,创收800多万元,这还没统计平时的散客,也没计算园内养殖产业每年千万元的收入。”生态园办公室主任朱越说,现在这1200多名工人全部实现了“绿色转身”。

“长远来看,种树一定比挖煤挣钱。”赵建铭态度坚定。侯吉权也算了一笔账,“按掘进面8.4平方米计算,每向前掘进一米,挖的煤价值4700元左右;

这个平面面积在地上种树,可以种8棵小树苗,成本每棵10元,2012年种下到现在价值近2400元了,并且还可以循环种。虽然年头长的苗要进行移栽,但这笔账怎么算也是划算的。”

侯吉权的队伍每建成一片区域就留下一部分人维护,人数从最初的700多人减少到现在的180多人。“我们的人数少了,山却绿了。现在我们是这13500亩绿色的守护者。”侯吉权说。

据赵建铭介绍,初尝“绿水青山”甜头的他们最近还计划引进外部投资,进一步发展开拓“生态家园”。

6、盂县属于那个省?那个市?

盂县隶属于山西省阳泉市。地处山西省东部,太行山西麓,东经112.55°至113.49°,北纬37.57°至38.31°之间;

东与河北省平山县、井陉县和山西省平定县接壤,西临山西省阳曲县,南连寿阳县与阳泉市郊区,北靠五台县与定襄县。县域东西长75公里,南北宽63公里,辖8镇6乡453个行政村,面积2514.4平方公里。

盂县乃春秋晋大夫盂丙之邑,故城在今阳曲县东北大盂镇。因县境山峦回合,中低如盂得名。盂县有藏山、龙堂瀑布、寺平安温泉、千佛寺等著名景点。

(6)阳泉盂县气候扩展资料:

盂县境四周群山环绕,境内山脉纵横,白马山东西横亘,管头梁南北纵贯,把盂县分成东西两个盆地:盂城盆地和西烟盆地。境内最高峰为大梁山,海拔1874米。滹沱河畔最低,海拔在500米左右。

盂县地理位置偏北,处太行山之巅。既有纬度地带性气候,又有明显的垂直变化。中纬度地区,距海不远,但因山脉屏障,夏季风影响不大,属于暖温带、温带大陆性气候。

春季干旱多风,夏季高温炎热,秋季凉爽多雨,冬季寒冷少雪,年平均气温为8.7度,一月-6.7度,七月22.3度,年均降雨量500~618毫米,霜冻期为9月下旬至次年4月,无霜期约150天。

7、盂县在什么地方啊,具体点

盂县是山西最古老的县份之一,盂县地处山西东部盆地,乃春秋晋大夫盂丙之邑,故城在今阳曲县东北大盂镇,因县境山峦回合,中低如盂得名。盂县位于山西省东部,地处太行山西侧,东经112.55度至113.49度,北纬37.57度至38.31度。东西长75千米,南北宽63千米。东与河北省平山县、井陉县和本省平定县接壤,西临本省阳曲县,南连寿阳县与阳泉市郊区,北靠五台县与定襄县。 县境四周群山环绕,境内山脉纵横,白马山东西横亘,管头梁南北纵贯,把全县分成东西两个盆地:盂城盆地和西烟盆地。境内最高峰为大梁山,海拔1874米。滹沱河畔最低,海拔 500米左右。境内河流以滹伦河最大,由定襄入境后折向东流。龙华河、乌河等支流,自南而北注入该河。县境南部还有温河及其支流秀水河、招山河等。行政区划总面积2439平方千米。总人口29万人(2004年),县人民政府驻秀水镇。盂县辖8个镇、6个乡:秀水镇、孙家庄镇、路家村镇、南娄镇、牛村镇、苌池镇、上社镇、西烟镇、仙人乡、北下庄乡、下社乡、梁家寨乡、西潘乡、东梁乡。共有453个行政村。气候 盂县地理位置偏北,处太行山之巅,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春季干旱多风,夏季高温炎热,秋季凉爽多雨,冬季寒冷少雪,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为8.7度,一月-- 6.7度,七月22.3度,年均降雨量500——618毫米,霜冻期为9月下旬至次年4月,无霜期约150天。 既有纬度地带性气候,又有明显的垂直变化。中纬度地区,距海不远,但因山脉屏障,夏季风影响不大,属于暖温带、温带大陆性气候。历史 盂县乃春秋晋大夫盂丙之邑,故城在今阳曲县东北大盂镇,后屡废屡置,断断续续千余年。1942年盂县划为孟平、盂阳、盂寿三个县,1945年 8月盂城解放,三县又并归盂县。1983年9月划归阳泉市管辖。 盂县古名仇犹。据《左传》云:昭公二十八年“晋杀祁盈,魏献子为政,封祁氏之田为七县(邬、祁、平陵、梗阳、涂水、马首、盂),孟丙(应为盂丙)为盂大夫,”(治在今太原市东北45千米大盂镇),盂县之名,实自此始。又据《地括志》载:“并州盂县外城,俗名原仇。亦名仇犹,戎翟之国也。”按此,这个时期盂县西部地区连同大盂一带为孟丙邑,东部地区为仇犹,治设今城东里放之古城坪。战国时期,周定王十四年(公年前455年),智伯灭仇犹。赵襄子五年(公元前453年),智伯又为赵氏所灭,仇犹属赵。秦始皇十九年(公元前228年)灭赵国,置太原郡盂县,治在盂丙邑(阳曲大盂)。汉朝盂县属并州刺史部太原郡。汉以前,盂县仇犹分治,这时始将盂和仇犹全交为盂县。三国时期,盂县属并州新兴郡。西晋,盂仍属并州新兴郡。 北魏建议无年(公无528年)将盂县东部并入石艾(今平定县),属乐平郡(今昔阳县);盂县西北部(兴道村以北)置抚城县,属定襄郡。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置原仇县(以城北有原仇山故名),治在今盂县城,属辽州。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原仇复名盂县,属太原郡。唐武德三年(公元620年),盂县西部置乌河县,治在今凌井镇。贞观元年(公元62年)将乌河县并为盂县,属河东道太原府太原郡。在北魏、隋唐以前,盂县西部之乌河中、上游一带为汉以前的盂县,与阳曲大盂一带为列国之盂邑,今县城以东以南一带,为隋朝之原仇县(即春秋战国时代的仇犹国)。兴道以北一带为北魏之定襄郡属地,至唐初始统为盂县。 宋神宗时,盂属太原府。金兴定年间升为州,受绛州元帅府节制并置刺史,盂县属太原武勇军。元代因袭金制,盂仍为州,属中书省河东山西道宣慰司冀宁路。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降盂州为盂县,属山西省太原。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升平定为直隶州,盂县与寿阳、昔阳均属平定。 民国成立以后,废州制,山西设雁门、冀宁、河东三道,盂县属冀宁道。后道撤消,盂县直属省。 1937年底,盂县抗日民主政府建立,属晋察冀边区四分区领导,到1939年又归二分区领导。1938年1月,日军占领盂县城。全县广大地区均为抗日游击区和根据地。1942年,由于抗日斗争形势发展的需要,将盂县划分为盂平(山)、盂阳(曲)、寿(阳)东三个县,并将城东的二、三两个区(1939年划分的)划归平定县属晋察冀边区北岳区一专区二分区领导。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盂县城解放(8月25日),盂阳、盂平两县的原盂县地区复归盂县。1946年将原划给寿东县的地区仍划归盂县,属冀晋区二专区领导。1948年又将原划给平定县的两个区亦归回盂县。至此,盂县辖境复原。1948年8月至1949年8月属晋中一专区领导。1949年8月1日至20日归阳泉地区领导。后复归晋中地区。1952年5月,将县东南之山底、牵牛镇以东、东村、苏家泉、大小西庄、大小河北、东西南舁、上下章召等20个村庄划归阳泉市;同年年底,又把县西部划归东西郭秋、大小方山、东西汉湖、东西黄龙头等26个村庄划归为阳曲县。 1958年10月,全县实现人民公社化。同时,经国务院批准,撤销盂县建制,划归阳泉市。11月,成立阳泉市盂县联社。1959年4月,上级决定恢复盂县建制,与阳泉市分开,复归晋中地区领导。1959年8月,将牛村公社所辖北舁、杜家庄、王家庄、代家庄、孔南庄、咀子上、东林尖、五架山等8村划归阳泉市。1983年9月,盂县归为阳泉市领导,实行市辖县。(

8、阳泉市位于山西省哪里

阳泉市地处东经112°54'~114°04',北纬37°40'~38°31'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由于受大陆性季风及复杂地形影响,市内不同地区的气候异较大。气候特点:冬夏长,春秋短,四季分明;日照比较充足,昼夜温差较大;春季少雨多风,干旱时有发生;夏季炎热多雨,降水量年际变化大;秋天云高气爽,降温快;冬季干冷,时有风沙天气。本境光能资源比较丰富。太阳辐射总量多年平均值为133.9千卡/平方厘米;全年实际日照时数为2696.3~2886.3小时。热量资源可满足一年一熟,不少地方可达两年三熟。年均气温不同地点相差很大,最暧处(娘子时河谷)高达13.2℃,最冷处(坪塔梁)仅为2.0℃,一般 8~12℃。大于或等于10℃积温为2400~3000℃,无霜期平均为130~180天。年降水量北部多于南部,平定为537毫米,市区560毫米,盂县590毫米。旱灾、洪涝、雹灾、风灾、霜冻等气象灾害频繁。全市可分为温寒农业气候区,温和农业气候区(包括温和湿润农业气候亚区及温和半湿润农业气候亚区),温暖农业气候区(包括温暖湿润农业气候区及温暖半润农业气候亚区),暖温农业气候区。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