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潮白河水系那些事儿(上下游,建筑物,景观,典故,古今河道变迁等)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白河县地图全图 说说潮白河水系那些事儿(上下游,建筑物,景观,典故,古今河道变迁等)

说说潮白河水系那些事儿(上下游,建筑物,景观,典故,古今河道变迁等)

2023-12-28 21:5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1

潮河在北魏以前有大榆河、濡河、东潞水、鲍丘(邱)水等名称(《水经注》),辽代称潮里(鲤)河(《奉使辽金行程录》),金代始有潮白河之称。“潮白河溢,漂古北口铁裹关门至老王谷”(《金史》)。《金史》记载的潮白河段,自古北口以下,应是潮河之误。但至少说明,金代已有潮白河的名称。

潮河、白河汇入密云水库

潮河

潮河发源于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北部的水泉沟高尖。

网络广为流传,潮河发源于丰宁小坝子乡槽碾沟。这一说法,遭到丰宁史志学者赵介民的坚决反对。赵老深耕丰宁及周边地域历史几十年,进行大量的实地走访和研究考证。

赵老在研究满族文字

多年的地名实地普查、反复研究《水经注》《热河志》等文献基础上,在电话里,84岁高龄的赵老先生声音洪亮,自信、坚定地告知我这个成果。

小坝子乡槽碾沟村(下辖8个自然村)附近群山细流,汇集成河,向南流过。这只是潮河上游的一条支流。

但这里山青水绿、溪流淙淙,的确是一处重要的支流。不知什么原因,很多人认为这里是潮河源头。

附近有个长方形水池,用铁栅栏圈着,不知道是做什么用的。

导航地图上,标着一个潮河源村,在槽碾沟北北40公里左右。

但这也不是潮河源。真正的潮河源往北更远。潮河源村,原名瓦窑沟,20世纪90年代从经济和旅游出发,更名潮河源。

2019年,我驾驶着小福跑遍这两个地方。当时隐隐感觉,槽碾沟村、潮河源村都不是真正的源头,因为往北还有河道。

直到辗转多次,找到赵介民老先生,验证了我当时的感觉,疑惑才得以消除。

赵老说,真正的潮河源在水泉沟高尖。水泉沟高尖是一座山,一山分二水,山北是滦河流过,山南是潮河发源地。从水泉沟高尖往南一段,属季节性河流,雨季有水,其他时间干涸。

潮河流过黄旗镇北窟窿山。传说是二郞神担山赶太阳,用扁担两头戳的眼。《水经注》称为孔山,“上有孔穴开明”。

北窟窿山

从黄旗镇开始,潮河常年有水。潮河再往南流,才经过黄旗镇的潮河源村。

潮河过丰宁县城,流向东南,流过群山,再经滦平县,进入古北口。

潮河自古北口入北京市密云区境内,有安达木河、清水河、红门川等支流汇入,在辛庄附近注入密云水库。

潮河进入密云水库的河口附近

白河

白河在北魏之前称湖灌水、沽水、潞水、西潞水、溆水等(《山海经》《水经注》等),在辽代称白屿河、白絮河、白遂河(《奉使辽金行程录》),金代始称白河(《金史》)。

白河发源于河北省沽源县。沽源顾名思义,即沽水之源。

同样,这个白河源也让我困惑。可能是泉眼之故,才将它定为河源。实际上无论从地图看,还是实地看,所谓的河源往北,拐了个大弯,还有很长的一段。

这是白河上流的一条支流。沽源境内,附近几条支流都叫白河。这些支流统统汇入云州水库。出库后成为一条河,叫做白河。

云州水库在沽源县南,已进入赤城县境内,位于县城北20公里,是一座大二型水库。河水从山谷中流过,两侧峭壁直耸如门,所以《水经注》称“独固门”。1958年开工拦坝,建水库。

水库建好后,虽然独固门胜景就看不到了,但高峡出平湖,又增添了新的景致。

云州水库

汇入云州水库之前的另外几条支流也叫白河。它们发源靠近桦皮岭(沽源西南,属崇礼区)。桦皮岭(海拔2191米)是草原天路的起点,人称“子天山”。

网上有人说桦皮岭才是《水经注》中沽水的源头丹花岭,“沽水出御夷镇西北九十里丹花岭下”,“桦”与“花”音非常接近。或者在1500多年前的古人眼中,桦皮岭周边的群山都叫丹花岭,正如现在统称为大马群山一样。

总之,桦皮岭以东、以北,山谷纵横交错,支流众多,《水经注》中有不同命名“沽水”“大谷水”“九源水”“尖谷水”等。又因九源水有八条支流注入,“八川共成一水”,故称九源水。这些支流现在统称白河。

白河出云州水库向南流,经赤城县城。这一带有温泉,清朝皇帝多次在此沐浴。白河南流,至雕鹗镇转向东流,于白河堡进入北京市延庆区境内。

白河堡水库也称燕山天池

白河在峡谷中东流,今人称这里为“百里山水画廊”。经怀柔区青石岭入密云区,沿途有黑河、菜食河、天河、汤河、白马关河等支流汇入,在张家坟附近注入密云水库。

怀柔区和密云区之间,白河在云蒙山峡谷之间奔流向东,称为白河大峡谷。公路一侧绝壁高耸,另一侧是百丈悬崖。向下望一眼都令人胆寒。清初顾祖禹描述这一段,“山恶水深,称为天险”(《读史方舆纪要》)。

白河汇入密云水库的河口

潮、白两河出库后,各自沿原河道南流,在密云城西南的河槽村汇合,称潮白河。

潮河白河汇合形成的潮白河源头

02

顺义地区有潮白河水系、北运河水系、泃河水系,以潮白河水系为主。北京五大水系,顺义区涉及三条。

区境内有大小河流31条,其中三级以上的河流17条。

本图摘自《顺义区水务志》

潮白河

潮白河向南流,在木林镇大韩庄村北进入顺义区境,在李桥镇南庄头村南出境,长38千米,最大流量3000立方米每秒。

潮白河流经顺义区中部,流经木林镇、北小营镇、牛栏山镇、马坡镇、南彩镇、仁和镇、李遂镇和李桥镇8个镇40余村。

1961年建成俸伯大桥,全长244.2米,别名东大桥,是顺义区最早的一座跨潮白河大桥。

俸伯大桥(东大桥)

1992年在河南村附近建成橡胶坝,坝高3.2米,坝长300米。这是顺义地区第一座橡胶坝,也是当时全国最长的水利橡胶坝。

河南村橡胶坝

顺义奥林匹克水上公园建在潮白河畔,2007年竣工。2008年北京奥运会在此举办赛艇、皮划艇、马拉松游泳比赛,共产生32枚金牌。2010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专业赛道

潮白河在顺义境内于牛栏山镇史家口村纳怀河和东牤牛河,北小营镇大胡营村西南纳小东河,顺义城区东部纳城北减河,南彩镇河北村纳箭杆河上段,李遂镇赵庄西南纳箭杆河下段和蔡家河。(《顺义区地名志》《顺义区水务志》)

怀河(潮白河支流)

怀河上游有怀九河和怀沙河两条支流。1958年修建怀柔水库。两支流汇合于水库,出库后称怀河。怀河顺义段从牛栏山镇北孙各庄村东南入顺义境,至史家口村东汇入潮白河,沿途有支流东牤牛河汇入。

怀柔水库

怀河出怀柔水库后汇入潮白河

明代中期以前,怀河曾是白河故道。

小东河(潮白河支流)

小东河发源于密云区河南寨,入顺义区境后流经木林镇和北小营镇,在大胡营村西南汇入潮白河。

1958年小东河上游建唐指山水库。小东河的支流,峪子沟(季节性河流)汇入唐指山水库。

唐指山水库

明代中期以前,小东河曾为潮河故道。

城北减河(潮白河支流)

城北减河(简称减河)为小中河上游分洪河道,是1959年至1960年开挖的人工河道。西起东海洪村东北,向东经顺义城北至光明街道东北部入潮白河。

其前身,在民国《顺义县志》中称为北关水。减河上的京承铁路桥,为1940年日本侵略军始建。

减河上的京承铁路桥

顺义城北减河

2005年至2006年,利用河道滩地建成了减河公园、和谐广场等。

2007年10月引温入潮调水工程竣工运行,城北减河恢复了常年有水的状态。

顺义减河公园

箭杆河(潮白河支流)

箭杆河起点位于木林镇蒋各庄村南,自北向南流经木林、北小营、南彩和李遂等四个镇,在赵庄村西汇入潮白河。

箭杆河曾流经顺义县、三河县和香河县后入蓟运河。1904年后,潮白河在赵庄西夺取箭杆河河道,使之变为潮白河支流。

顺义箭杆河

1960年建成箭杆河南彩缓洪水库和截流导洪沟,将南彩闸以上60多平方千米沥水,经南彩闸调节,通过导洪沟于九王庄村南直入潮白河,水库下段河道未改变。从此,箭杆河分为上下两段。

箭杆河上段起点位于木林镇蒋各庄村南,最终于顺义区南彩镇河北村、九王庄村附近汇入潮白河。流域内前鲁各庄村有养鸭厂。该曾养鸭厂占据北京市烤鸭市场供货量的百分之八十。

前鲁鸭场(1996年)

南彩缓洪水库已废,但其水域仍在。瑞麟湾温泉度假酒店建在此处,并利用了一部分水域。

箭杆河下段发源于顺义区南彩镇南彩村,最终于顺义区李遂镇赵庄村汇入潮白河。

该河因长期运行,河槽淤积严重,从1993年开始,对箭杆河进行了分期治理。

蔡家河(潮白河支流)

蔡家河源头位于木林镇王泮庄村东,流经李各庄、下营、汉石桥等村后,在牌楼村西北汇入箭杆河。

顺义蔡家河

北京国际鲜花港位于蔡家河西侧,此处多为沙地、苇塘等,是潮河故道。

鲜花港总体规划面积400公顷,一期开发220公顷,其中有80公顷露天花卉展示区,作为景区于2009年9月向游客开放。鲜花港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北京国际鲜花港

20世纪50年代前,因受潮白河和箭杆河洪水顶托,蔡家河常发生洪涝灾害。1957年,在蔡家河下游修建了汉石桥缓洪水库。

为更了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2005年北京市政府批准成立汉石桥湿地自然保护区。该湿地是北京市最大的芦苇沼泽型湿地。

汉石桥湿地

蔡家河流入汉石桥湿地,从汉石桥湿地流入箭杆河下段,再汇入潮白河。这是一段晚于北魏,但早于辽代的潮河故道。

潮白河向南流,进入通州区。

历史上的潮白河与温榆河汇合,然后向东南流至天津入海。从通州到天津的这段河道,古称筒沟、潞河、白漕等,大致就是今北运河河道。

通州北运河

清朝后期,潮白河频频向东改道,成为北京市通州区与河北省的界河。

潮白河燕潮大桥(通州、燕郊)

潮白河沿通州区东境东南流,至牛牧屯村出北京市,在香河县城北东南流入潮白新河(1950年为解决潮白河的洪水问题增辟潮白新河),经天津武清、宝坻、宁河等地区,东注渤海。

潮白新河天津宝坻段

(本部分主要出自《顺义区地名志》《顺义区水务志》)

03

秦汉

秦汉时期,潮、白两河各行其道,分别入海。

秦汉时期潮河白河并流

(摘自《顺义县志》1995年版)

秦汉时期,潮河经密云区河南寨西折向南流,进入顺义地区后,由木林下坎向南,大致沿蔡家河、中干渠一带,过汉石桥湿地,在杨镇井上村、荆坨村一带汇入今鲍丘河,在大孙各庄镇大洛泡村、大石各庄一带出境,入河北省三河市,流经过天津市,再入渤海。

鲍丘河顺义大洛泡段

大洛泡村

潮河(《水经注》称鲍丘水)改道、东汇白河以后,其下游故道为唐宋记载所不及。其故道仍称鲍丘河。

现在的鲍丘河已不属于潮白河水系,在三河市与宝坻区之间汇入泃河,属于泃河水系。

鲍丘河大厂县段

鲍丘河天津宝坻段

秦汉时期,白河出山后西南流,在怀柔区北房村向南,到顺义龙王头村北,流入小中河,沿小中河南流至通州,在通州地区汇入温榆河,再经廊坊地区与永定河汇合后入渤海。

如今的小中河源于怀柔境内孙家史山一带,在顺义区二张营村北入境。1961年京密引水渠建成后,河道起点改在京密引水渠左岸李家史山泄水闸,河道自北向南,从南半壁店村东南出境,在通州区汇入温榆河。

小中河顺义牛栏山段

新中国成立前,其河道弯曲,汛期洪水泛滥,涝灾频繁。新中国成立后,对小中河进行十几次治理。

历史上的小中河曾是白河故道。如今,小中河已不属于潮白河水系,而属于北运河水系。

小中河顺义张辛段

1959年至1960年开挖城北减河,为小中河上游分洪河道。因此,小中河与潮白河通过减河相连接。

2007年10月,引温(榆河)入潮(白河)工程正式通水,温榆河通过地下管线、小中河(部分河段)、城北减河为潮白河补水。

引温入潮调水枢纽工程

北魏

北魏时期,潮河(《水经注》称鲍丘水)西徙,于通州地区串入白河,这是两河有历史记载的第一处汇合。如今,顺义、三河、大厂以及天津市境内的潮河故道依旧称鲍丘河。

北魏潮河白河汇合处

(摘自《顺义县志》1995年版)

潮河流过顺义的狐奴山以东,白河流过狐奴山以西。狐奴山下,两条河之间水资源丰富,东汉张堪、邓训先后在这一带共开垦万顷稻田(《后汉书》、康熙《顺义县志》)。

张堪文化园外景

千百年来种植水稻成为顺义河东人民的传统。鸭司令黄礼转行办起了张堪文化园。

张堪文化园展厅内

张堪文化园展厅内

以后,潮河、白河汇流点逐步向北迁移。

辽金元

在辽代,潮、白两河的汇合点北移到顺义牛栏山附近。牛栏山第四峰北端曾筑有萧太后望粮墩,或与《辽史》从辽东运粮赈济幽州地区饥荒的记载有关。

萧太后河源头广场(朝阳区)

辽、金、元等朝代更迭,潮白河的漕运意义日益重要。

辽代潮河白河汇合处

(摘自《顺义县志》1995年版)

潮白河自牛栏山以下南流进入通州,在通州城北关附近与温榆河汇合,以下始为潞河、白河、北运河等。

金代海陵王迁都,改燕京为中都;同年,升潞县为通州,取“漕运通济”之意。白河漕运的功能、重要性日益突出。金朝利用白河将河北、山东的粮食运至通州,然后再转运至中都(《金史》)。

元朝建元大都,人口多达百万,江浙地区的粮食都通过运河北运至大都(《元史》)。潮白河成为运河的重要水源河。

明代

明代建都北京后,为了供应密云军务,先是漕运粮草至牛栏山,再转陆运至密云。

明代中后期,多次对密云境内的潮河、白河的改造和疏浚,两条河的交汇地点由顺义牛栏山北移至密云城南的河漕村。从此漕运粮草可直抵密云,省去陆路转运之苦。潮河故道称为小东河,白河故道为怀柔境内的沙河、怀河。(《明史》《顺义区地名志》)

明代中后期潮河白河汇合处

(摘自《顺义县志》1995年版)

明代,顺义地区驻扎有营州左屯卫,军队衙署在顺义县城内。每年朝廷都要从通州拨发军粮,船运至顺义城东的小东庄,再转陆运至顺义城中。(《大明会典》)

大东庄、小东庄已经在顺义城市化进程中消失。小东庄驻军、大东庄海岛寺(康熙皇帝驻跸过)也都无影无踪。只有裕龙二区外侧路旁、矗立的文化石,述说着这里与潮白河存在着某些渊源。

海岛回澜(裕龙二区)

清代

潮白河东的箭杆河,又名漒漒河,《水经注》称阳重沟水。清代之前,潮白河与箭杆河分别南流,相互并不干扰。清代中后期,潮白河开始向东摆动,不断决口泛溢,频频流入箭杆河。

道光年间,潮白河在通州平家疃(原属顺义)一带开始向东决口泛溢。

同治十三年(1874 年),潮白河决口,东趋箭杆河。直隶总督李鸿章主持修筑潮白河大堤,北至顺义县安里村,南至通州北寺庄村;又筑护堤,北至安里村,南至平家疃。民国《顺义县志》称之为“李公护堤”。

顺义区安里村

李鸿章像

潮白河是北运河最重要的航运用水来源,一旦决口东流,北运河水量减少,势必会对漕运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为了漕运的需要,清政府一直进行大力治理,堵塞决口,极力避免潮白河东流,使全河汇归北运河。

光绪二十年(1894 年),北运河平家疃等处决口,波及通州、香河、武清及下游之宝坻等处二三百座村庄,不能耕种。此后,由于顺义李遂附近潮白河屡次决口,平家疃以下河患始息。

李遂镇李遂村

光绪三十年(1904年),潮白河由李遂溃岸南流,经通县、香河、武清至宝坻,蓄成水泽,宝坻县三四百村遭受水灾,是为潮白河夺箭杆河南下之起始。

1939年以前的潮白河和箭杆河

(摘自《说说通州水系那些事儿》)

潮白河在顺义苏庄村东北由东南向陡然向西拐弯,呈现尖角状,显然洪水暴涨时,大溜行进迅速,遇到此弯难以拐弯,势必直冲河堤,增加了河流在此决口的概率。同时,潮白河东侧的箭杆河河道向西北坍塌摆动,靠近潮白河大拐弯之处,又为潮白河决堤泛溢之水提供了泄洪通道。

民国二年(1913年),潮白河暴涨,即由曲折处冲破堤埝,流入箭杆河。原河道也因河水流入箭杆河而干涸。由于箭杆河河槽本不甚大,加上河两岸没有堤防,潮白河水注入后,下游各县,特别是宝坻县受水灾影响很大。

顺义月牙河(潮白河故道)

潮白河在苏庄决口夺箭杆河河道南下,苏庄以下潮白河河道遂致干涸,无清水下注。昔日的潮白河故道称作月牙河。

为确保北运河上游水源,民国十二年(1923年)顺直水利委员会拨巨款,在苏庄东修建30孔拦河闸,在右岸建进10孔水闸一座,并开挖8华里长的引河(现称中坝河),导水入北运河。

闸桥旧址附近的石碑

苏庄30孔拦河闸(日本旧相册)

苏庄闸桥冲毁处的潮白河道

1924年京兆尹公署沿引河设造林区,春秋植树,成为现在引河林场的前身。

该林场因引河而得名。

引河林场内的一段引河

因苏庄拦河闸是由美国人主持修建的,所以又称洋桥。洋桥建好后,每到汛期,泄水闸桥向下游泄水,飞花溅浪,景色壮观。民国《顺义县志》称之为“洋桥破浪”,是当时顺义八景之一。

引河保存至今的10孔闸桥

苏庄附近的引河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潮白河特大洪水将苏庄拦河闸冲毁,主流夺箭杆河道南下,现代的潮白河水系由此形成。此后,潮白河水不再入北运河。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潮白河位置

(摘自《顺义县志》1995年版)

苏庄潮白河大桥(1995年建成)

苏庄以下,潮白河原河道终年干涸。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进行水利改造,1958 年开挖通州徐辛庄水库,1964年,开挖潮白河引水渠,并沿原潮白河故道疏挖河道,引潮白河水入故道,始成中坝河。1980年以后,因水源不足,中坝河经常断流。

潮白河引水渠(中坝河)

(部分内容来自《顺义区地名志》《说说通州水系那些事儿》)

作者:上林牧歌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官方意见

点击上面微信号 关注我哟

免责声明

本微信部分图片来源于互联网,其目的是为了将更丰富地介绍所写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有涉及侵权请予以告知,我们会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如需转载此文章,请备注来源:顺义旅游,违者必究。

我就知道您“在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