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玉米单性花还是双性花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2023-12-18 18:2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知识点一.豌豆作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

豌豆的特点:

1.两性花,自花传粉,花在未开放时完成授粉(闭花授粉)

2.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能够稳定的遗传给后代

3.花较大

4.生长周期短,易于栽培

5.籽粒较多

优势:

1.用豌豆做人工杂交实验,结果既可靠又容易分析

2.实验结果易于观察和分析

3.易于做人工杂交实验

4.实验周期短,实验容易进行

5.利于用数学统计方法分析实验结果,使结论更可靠

知识点二.杂交实验的操作步骤

去雄(将母本未成熟的全部雄蕊除去)

套袋(防止外来花粉干扰)

人工异花传粉(采集父本的花粉,涂在或洒在去雄花的成熟雌蕊的柱头上)

再套袋

注:

(1).豌豆杂交实验中,应在花蕾期(花未开放)未授粉时去除母本的雄蕊(防止自身花粉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并套上纸袋

(2).人工异花传粉的时间是在雌蕊成熟成熟时,成熟花粉来自父本

(3).在人工异花传粉后,为防止其他花粉影响,再套上纸袋

知识点三.遗传学的基本概念

一.性状类

性状: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的总称

相对性状:同种生物的同一对形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相对性状中的性状表现形式不都是两种,也可能有多种

显,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纯合亲本杂交,子一代显现出来的亲本性状叫显性性状,子一代未显现出的亲本性状叫隐性性状

性状分离:一般指杂合子自交,子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不要简单的认为子代出现不同的性状就叫性状分离。若亲本有两种类型,子代也有这两种性状类型,则不属于性状分离

二.交配类

杂交:一般是指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生物个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自交: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生物个体之间的相互交配的过程。对植物来说,一般是指自花传粉和雌雄异花的同株授粉。自交是获得纯种的有效办法

正交和反交:正交和反交是相对而言的。如果把一个亲本组合称为正交,那么仅交换性别的亲本组合就定义为反交

(3).个体类

纯合子:体细胞中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叫纯合子,一般情况下,纯合子的自交个体都是纯合子

杂合子:体细胞中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叫杂合子。一般情况下,杂合子自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且会出现一定比例的纯合子

(4).花的类型

单性花:一朵花中只有雄蕊或雌蕊

两性花:同一朵花中既有雌蕊又有雄蕊

(5).传粉类

自花传粉:两性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的过程

异花传粉:两朵花之间的传粉过程

知识点四.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对实验现象的解释

一.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的杂交实验

实验现象

(1).无论是正交还是反交,产生的F1均为高茎豌豆

(2).F1自交产生的F2中出现性状分离,高茎:低茎=3:1

(3).孟德尔共进行了7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得到的性状分离比接近3:1,这说明F2中的3:1性状分离不是偶然的

要点

(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这些因子就像一个个独立的颗粒,既不会融合,也不会在遗传中消失。每个因子决定一种特定的性状,其中决定显性性状的为显性遗传因子,用大写字母表示;决定隐性性状的为隐性遗传因子,用小写字母来表示

(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3).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

(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知识点五.分离定律(孟德尔第一定律)

1.定律的内容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和;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适用条件

(1).一定是真核生物

(2).一定要进行有性繁殖

(3).一定是细胞核中的遗传因子

(4).只研究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知识点六.分离定律中的几种特殊情况

1.不完全显性

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纯合亲本杂交,子一代的性状表现介于显性亲本和隐形的亲本之间,这种性状表现叫不完全显性

2.共显性

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纯合亲本杂交,如果两个亲本的性状同时在子一代的同一个个体上显现出来,这种性状叫共显性(如白猫和黑猫生了花猫)

3.致死现象

(1).显性纯合致死:指显性遗传因子纯合时,对个体有致死作用。这种情况下,群体中没有显性纯合子

(2).隐性纯合致死:指隐性遗传因子纯合时,对个体有致死作用这种情况下,群体中没有隐性性状的个体

(3).配子致死:指致死配子遗传因子在配子时期发挥作用,从而不能形成含有某种遗传因子的的配子。配子致死可以是雄配子,也可以是雌配子致死。较常见的是雄配子致死

(4).合子致死:指致死的遗传因子在胚胎时期或幼体阶段发挥作用,从而不能形成遗传因子纯合的个体现象

4.从性遗传

遗传因子中组成相同的杂合子,在雌雄(男女)个体中性状表现不同。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