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书香校园”建设访谈㊲|湘阴县城北学校:百年名校励人志,幽幽书香写春秋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湘阴文星学校 湖南省“书香校园”建设访谈㊲|湘阴县城北学校:百年名校励人志,幽幽书香写春秋

湖南省“书香校园”建设访谈㊲|湘阴县城北学校:百年名校励人志,幽幽书香写春秋

2023-10-17 18:3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百年城北,群贤毕至,国学经典,历久弥新。让我们与好书为友,打好人生底色;让我们与经典作伴,润泽精彩童年……”在9月28日的祭孔大典上,城北学校师生走进湘阴文庙诵读了《孔子世家赞》《左公柳回乡赋》《少年中国说》等经典作品,精彩的展示引得现场掌声不断。这是该校创建“书香校园”的生动缩影。

“阅读教育光靠书不行,要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抓手,让师生亲近书籍,以经典为友,享受阅读带来的快乐。”汪武告诉记者,学校以“书香校园”创建为契机,定期举办“元旦艺术节”“祭孔大典”“主题演讲比赛”,组织“国旗下讲话”“经典诵读大会”“书香班级评比”“书香家庭评选”等活动,倡导和鼓励学生制订读书计划、养成阅读习惯,让书香浸润学生童年。

阅读活动是一个梯子、一个支架,全面铺开才能出成效、显实效。因此,学校精心策划分层阅读活动,确保每个孩子积极参与其中。“比如,一二年级参与汉字书写比赛,三四年级举办阅读手抄报比赛,五六年级开展阅读演讲比赛。”汪武介绍。

一直以来,学校高扬爱国主义的旗帜,教育学生从小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激励学生奋发学习,全面发展。“100多年前,左宗棠为保卫疆土,抬棺出征,视死如归,我作为左公故里的学生,应该励志做一个像他一样有担当、有智慧,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今年5月,在学校开展的“左宗棠的故事我来说”主题演讲比赛中,六年级学生龚哲瀚的演讲获得了老师和同学的赞许,赢得了全校第一名。

龚哲瀚坦言,参赛前,他对左宗棠的故事知之不深,写演讲稿也不顺利。在认真阅读、研究了老师推荐的《左宗棠》等3本书籍后,他深刻地感受到民族英雄左宗棠身上的浩然正气,一鼓作气写完了演讲稿,内心升腾起爱国雄心、报国志向。

有形的书架,无形的引领。学校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融入书的世界,探索其中的“黄金屋”。

“师”道传承,终身学习照亮人生

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和传播者,喜爱读书在情理之中,但像城北学校这样——128位在职教师几乎都对读书乐此不疲的并不多见。

采访中,三年级456班班主任王珍将书籍《怎样培养真正的人》递给记者。书的扉页,校长为她写下了一段赠书寄语:“这本书的作者是我最喜欢的教育家之一,特意挑选了此书送给你,因为你一定会更吸引大家的目光。”

字里行间满是校长对青年教师的关爱与器重。“当我工作中遇到困难时,会看看扉页的文字;当我在教学中遇到困惑时,会想起书中的教育理念。”王珍说。

“广泛的阅读对一个语文老师来说很重要,过去学习到的一切,都有可能在某个时刻成为一堂课的闪光点。”从教多年,城北学校语文教研组长朱为一直保留着阅读的习惯,她说,“阅读是教师最好的修行。很多读物在我的性格塑造、专业发展、事业转型中起到了‘指引’作用。”

作为岳阳市“金鹗杯”教师教学竞赛特等奖获得者,朱为曾在课堂上遇到过这样一个小插曲。

“瞌睡虫飞出去后会发生什么?”她请同学们想象一下。

“瞌睡虫飞出去被小鸟吃掉了。”一名同学回答。

“我不同意!因为被吃掉是个不好的结局。”另一名同学站起来反驳道。原本欢乐的课堂气氛变得有些紧张和尴尬。不少听课教师为朱为捏了一把汗。

关键时刻,朱为想起之前阅读的文章《月,阙也》。她笑着说“月圆是美,月缺也是美,有遗憾的结局也可以是好的”——巧妙地化解了两个学生之间的意见分歧。课堂之外,城北学校积极搭建家校共育平台,学校牵手家庭,让阅读更美好,让亲子关系更亲密,为孩子一生的发展积累丰厚能量。

刘艳既是北城学校体育老师又是学生家长。“孩子在学校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我每晚睡前跟着他一起看书,并且每周进行阅读交流,亲子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了。”刘艳开心地说。令她更为感慨的是,家长主动请老师推荐优质阅读书目已是该校的寻常一幕。

众所周知,“书香校园”的创建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城北学校通过多年的积累、积淀、传承、提升,于无形之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提升学校办学品位。

“学”有所获,创新课堂浸润成长

工作在城北学校的教师是幸运的,而成长在城北学校的学生是幸福的。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学校实施“不功利”的阅读计划,班级展出的“阅读之星”和“好书推荐”成了吸引学生目光最多的地方;学校开设的班级读书会,成了学生交流阅读感想最佳的场所;学校图书馆全天候开放,成了学生放学后最留念的地方。  

阅读是与伟人对话,与智者同行。学校创设阅读课和经典诵读课,老师有针对性地指导孩子学会阅读,爱上阅读,在经典书籍中吸取精华,打好精神底色。

“一年级时,我还需要大人监督。现在我养成了主动阅读的习惯。”学生汪墨尘兴奋地向记者分享她的成长。学校注重提高阅读质量,既鼓励学生“读好书”,也培养学生“爱读书”的习惯,走出了一条以书育人的阳光大道。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在城北学校,阅读不仅限于课堂,还体现在“班级日记本”这一特色项目上——阅读输入、写作输出,提升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

“亲爱的孩子,用文字记录生活和心情是一件美好且雅致的事”。记者翻开五年级444班的班级日记本扉页便看到了老师这段极具吸引力的话。《第一节作文课》《我的三个朋友》《我家的电冰箱》……往后翻,则看到了该班学生写的一篇篇佳作,文后都留下了老师评语。这一方小小天地承载了师生之间因为阅读、写作而搭建起来的爱与信任。

“阅读和写作可以给人以力量,帮助迷途的孩子找到自我。”看着日记本,朱为回忆起了一名毕业生。这名学生读四年级时,家中突遭变故,影响了他的学习、生活状态。朱为看见他经常翻看《三国演义》,于是经常和他聊起这本书:“赵子龙的故事好看”“我和你一样,他的故事也鼓舞了年少的我”……在一次次阅读交流中,他调整好了情绪和状态,奋发立志,最终以优异的成绩从小学毕业,现在是一名出色的大学生。

历经沧桑传薪火,不忘初心育栋梁。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城北人正以昂扬的姿态、蓬勃的生机用阅读教育的深度造就学校的新高度,用执着的坚持赓续学校百年荣光。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