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新冠后,究竟多久能「好透」?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有病毒啊 感染新冠后,究竟多久能「好透」?

感染新冠后,究竟多久能「好透」?

2024-06-27 02:5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最近,大家身边一定有一种声音:咳咳咳咳……咳咳……

很多小伙伴有疑问,自己已经不发烧了,抗原也阴了,但还是有症状……那到底算好,还是没好? 

得了新冠,到底多久才能「好透」啊? 

从「清除病毒」和「症状消失」两个角度来说,答案不太一样。

如果好透 = 病毒清除,大多数人需要 2 周左右

被奥密克戎感染后,经过 5 天左右完全无症状的潜伏期,就开始了新冠的急性期(症状期)。

我们可能会体验到头疼、身体疼痛、发烧、吞咽困难、嗅觉/味觉丧失……代表免疫系统被全面激活、在和病毒火拼。

这也是我们大多数人对新冠病毒感知最强烈的时间。

感染病毒 - 与病毒火拼 - 完全清除病毒,这个过程一般需要 2 周左右[1]。从新冠病毒角度讲,大多数人阳后 2 周,身体里就没有活病毒,也不会传染给别人,算「好透」了。

图注:这是大多数人被奥密克戎感染的病程图。个别人可能在症状消失之后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的时间内,依旧有病毒的残留。

上班、做饭、娱乐……各种生活里的日常活动,都可以在阳后两周安排起来。

 但有一些人,病毒虽然消失了,可症状还在持续。

如果「好透」= 症状消失,一些人可能持续 2~3 个月

你或身边的小伙伴,可能已经康复了,但身体并没有恢复到生病之前的水平:

办公室里充满此起彼伏的咳嗽声;稍微运动一下,发现心率变得很高;特别容易感到疲惫;精神也不如以前集中,做什么都很吃力;身体上没有不舒服,但感觉自己变得多愁善感了。

图片来源:网络

从症状消失的角度,每个人完全「好透」的时间都不一样:

感染时的症状越严重,「好透」需要的时间就越长;没打过疫苗的人,比打过疫苗的人,症状持续时间更久;出现不同的症状,消退的时间也各不相同。

但总的来说,大多数常见症状会在 2~3 个月内消失,但有些可能会持续半年或更久。

为什么需要这么久?不同的症状背后的原因也不一样。

例如嗅觉恢复需要 1 个月左右,可能是因为新冠病毒伤害了神经元周围打辅助的「支持细胞」,受损的细胞恢复正常需要一段时间。

例如慢性咳嗽,可能需要 2~3 个月或更长。

可能是因为身体要通过咳嗽清除免疫系统大战的残留[5];也可能是咳嗽相关的神经和感受器更敏感,需要恢复;还可能是咳嗽造成新的刺激,进入「越咳越咳」的循环……

虽然目前科学家还没有完全弄明白,各种症状为啥会持续这么久,但整体上大家不用太担心:

症状持续不代表病毒还在伤害身体里面的器官,而是身体在感染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需要慢慢修复、清理一下。

例如感冒、流感等常见的呼吸道病毒,在感染康复之后也会持续咳嗽一段时间[6]。

这一切的不舒服,都会慢慢改善。

一篇发布在 JAMA 上的研究统计了超过 120 万阳康的人[9],结果发现:

3 个月时还有症状的人为 6.2%;12 个月时还有症状的比例下降到 0.9%;曾经病情严重到住 ICU 的患者,12 个月后症状持续的占比也从 43.1%下降到 20.5%。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在感染之后的 2~3 周,虽然病毒已经消失,但仍建议把自己当做正在康复期的人,好好照顾自己的身体。

不用焦虑也别害怕,多给身体一点修复的时间,我们都会好起来的。

本文合作专家:蒋永源 第三军医大学 内科硕士

本文审核专家:周叶斌 遗传学博士 药企研发科学家

策划:小乙  |   监制:王姐、Feidi

参考文献:

[1]https://www.frontiersin.org/articles/10.3389/fpubh.2020.00473/full

[2]https://www.inspirahealthnetwork.org/news/coughing-after-covid-heres-what-you-should-know

https://www.nationalgeographic.com/science/article/persisting-coronavirus-could-drag-out-covid-19-symptoms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11357-022-00561-z

[3]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image?imageKey=PULM%2F130356&topicKey=PULM%2F129312&source=see_link

[4]Hot Topic: Tips for Managing Long-COVID Symptoms

https://www.lung.org/blog/managing-long-covid-symptoms

[5]Joli J, Buck P, Zipfel S, et al. Post-COVID-19 fatigue: A systematic review. Front Psychiatry. 2022 Aug 11;13:947973. doi: 10.3389/fpsyt.2022.947973. PMID: 36032234; PMCID: PMC9403611.

[6]李凤英, 邓政. 病毒感染后咳嗽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22, 45(2) : 213-217.

[7] 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fullarticle/2797443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