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委有话说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新闻作品推荐理由及评价意见范文 评委有话说

评委有话说

2024-07-01 22:0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Video PlayerClose

    作为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文字类作品的评委,针对文字类的消息、通讯、评论、系列、新闻版面、新闻摄影、新闻漫画和报纸副刊的评选,粗浅谈两点体会。

    一、什么样的作品能够获奖?

    纵观本届获奖作品尤其是文字类的特等奖和一、二等奖的作品,不难发现都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特征:

    1.围绕主题,结合新闻宣传重点

    《领航,思想的力量开辟新时代》(评论·特别奖)——人民日报连续刊发两篇“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思考”任仲平文章,紧紧抓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灵魂,抓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主线,在历史、现实和未来的时间轴线上,雄辩地论证了社会主义并没有进入“历史的博物馆”,而是在持有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人手中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文章理论建构完整,逻辑层次明晰,有敢做判断的“力度”,也有以小见大的“角度”,更有见人见物的“温度”。

    《习近平首次沙场阅兵 号令解放军向世界一流军队进发》(消息·一等奖)——朱日和沙场阅兵,是人民解放军首次以庆祝建军节为主题举行阅兵,也是习近平主席首次在野战化条件下沙场阅兵,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中国反贫困斗争的伟大决战》(通讯·特别奖)——全景式描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反贫困斗争的伟大决战,主题重大、立意高远,生动描绘了一幅伟大时代下中国反贫困的历史画卷。

    2.践行“脚力、眼力、脑力、笔力”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和推进强军兴军纪实》(文字系列·一等奖)——这组系列报道是军队媒体喜迎十九大宣传的重中之重,第一篇全景式报道,初稿完成后,半年内进行了10余次重大修改。9篇稿件完整记录了习近平主席领导推动强军伟业的历史进程,全方位展现了5年来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稿件刊发后,全国400多家主流媒体在重要位置转发,《新闻联播》播发摘要,社会反响强烈,点击、转帖、跟帖数量名列前茅。

    《创造港珠澳大桥的“极致”》(消息·一等奖)——该报道题材重大、采访扎实、视角独到、语言精练,背景材料运用得当。以记者现场穿越海底隧道的最新事实为由头,引出“二次精调”这一鲜为人知而又惊心动魄的创举。从中既可以感受到记者在“走转改”活动中积极深入一线的采访作风,又让读者读出了敬业、严谨、果断的大国工匠精神,切身感受到超级工程建设的伟大成就和重大意义。

    3.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民生实事莫沉迷于“数字突破”》(评论·一等奖)——抓住百姓关注热点,以媒体前一天“还原真相”的报道为切入点,亮出核心观点——民生实事不能沉迷于“数字突破”。评论分析深入且条理清晰。

    《新时代呼唤蓬勃的青年精神》(评论·一等奖)——这是一篇激扬青春、鼓舞干劲、凝聚力量的优秀评论。整篇评论观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层次推进,说理循循善诱,既传播了正能量,又激发了社会共识,在营造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方面发挥了正确的舆论引导功能。

    《大风歌》(报纸副刊·一等奖)——紧扣建军九十周年这一历史节点,呼应“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时代号召,以详实的细节、流畅的文笔、真诚的情感发挥报告文学的优势,把人民子弟兵的精神风貌充分展现在读者面前,出色地完成了报道之题。

    《甘肃祁连山:问责风暴下的生态突围》(通讯·一等奖)——与其他媒体对祁连山生态环境问题所作报道不同的是,该篇作者在对祁连山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深入调查的基础上,以翔实的采访材料、统计资料和鲜明事例展现了问责风暴背后的故事,形成了独特的写作方式和深度观察视角。

    《“见字如面”23年》(通讯·一等奖)——通过一对平凡夫妻23年共同写下的“家庭日记”,展现平凡职工情感的“最美留言”,通过记者的文字,恰到好处地得以呈现,不虚浮、不煽情,很好地传递了社会正能量。

    《走近科学家》(文字系列·一等奖)——14篇名为《走近科学家》的系列报道,生动讲述科学家绝对忠诚党的科技事业,践行国家利益至上的价值取向,其采编方式和写作手法的创新,为今后对科学家、科技人物、科技工作者的报道提供了全新的参考蓝本。

    二、如何增强作品的竞争力?

    参加评奖如同球场上的射门,必须紧紧抓住射门机会。至于进球,既有“单刀赴会”(个人获奖),也有“助攻破门”(集体获奖)。如何增强作品竞争力呢?大致需要具备以下几点:

    1.武功过硬——要以“四力”(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为本,具备积极宣传党的主张,深入反映群众呼声,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能力,在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上有所作为。因为最终取胜,靠的是作品本身。就像上面提到的获奖作品,靠的是武功过硬,只有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才能获奖(打赢胜仗)。

    2.知己知彼——参与评奖,就得了解自己了解对手。规定动作(重大宣传报道),要拔出“精尖”;自选动作(自我挖掘自找题目),要凸显特色。评奖还得经历“过五关斩六将”,要顺利过关,也得知己知彼。所以,但凡遇上好的选题(版面),从源头开始就不能有任何闪失,包括文字和标点。

    3.学会掂量——给作品掂分量,也是一门绝活。也许你的作品在本地区“独占鳌头”,但是拿到全国就未必会“脱颖而出”。评委一般采取排除法,同一个地区(媒体),好中选优;同类话题,优中选精。因此,推选作品时必须学会掂分量,拿出有竞争力的作品。

    4.注重表达——为了让人了解你的作品,表达也颇有讲究。表达有两个关节点,一是制作标题,好的标题,能让人“眼睛一亮”;二是填写推荐表,言简意骇、突出重点。评委对作品的第一印象来源于标题和推荐表。因此,注重表达也是重要的一环。(作者为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第十五届长江韬奋奖评委,新民晚报社时政新闻中心副总监兼评论部主任 鞠敏)

责任编辑: 王小玉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