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箭、造星、建空间站,中国航天取得了哪些重大突破?|两会唠科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我国航天领域的最新成就有哪些 筑箭、造星、建空间站,中国航天取得了哪些重大突破?|两会唠科

筑箭、造星、建空间站,中国航天取得了哪些重大突破?|两会唠科

2024-03-20 18:0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中国航天人逐梦不息,在星辰大海书写了一个又一个传奇。当前,中国航天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推动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全面发展,开启了全面建设航天强国新征程。

“两会唠科”特别策划重点讲述中国科技名片,本期聚焦21世纪中国航天的飞速发展和辉煌成就。

编者按:

航天历来是两会关注焦点,今年也不例外。

日前,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航天科工二院院长宋晓明接受采访时指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在新的历史起点向更高水平迈进的必然趋势和内在要求。”

此外,还有代表委员建议通过自主培养卓越工程师,解决“卡脖子”问题;关注商业航天高质量发展;搭建通导遥一体化卫星数据应用服务平台。

中国航天的发展离不开每一位航天人的努力和推动,离不开一代又一代的航天人接续奋斗。今天我们来回顾,过去近70年,中国人在太空,书写了哪些传奇。

文 / 朱林崎教授 国际宇航联卫星商业应用专委会亚太办主任

从女娲补天、夸父逐日、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到万户飞天的舍身探索,中华民族对太空的好奇与向往延续了数千年。

新中国航天事业创建于1956年,开启了太空探索的坚实一步。

进入21世纪,《2000中国的航天》白皮书,首次向世人系统地阐述了中国航天发展的宗旨、原则和重点。特别是明确提出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空间技术、空间应用与空间科学三个领域。由此,中国航天事业逐步走上全面、协调发展的“快车道”。经过二十多年的跨越发展,中国航天奋楫笃行,将千年的浪漫铸成现实:“天宫”空间站全面建成,古人想象的“天上宫阙”成为中国人自己的太空家园;中国月球探测“嫦娥工程”历经17载,“绕、落、回”三步走圆满收官,演绎了“嫦娥奔月”的浪漫;“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在火星上留下中国印记,回答两千多年前诗人屈原在《天问》中向苍天发出的提问;“羲和”“夸父”双星“逐日”,将远古神话化为现实,中国步入“探日”时代。

中国航天人就这样逐梦不息,在星辰大海书写了一个又一个传奇。当前,中国航天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推动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全面发展,开启了全面建设航天强国新征程。

图为嫦娥五号发射 来源:国家航天局

01

十年磨一“箭”,扶摇直上九重天

“长征”火箭系列实现新跨越

火箭的运载能力有多大,航天的舞台就有多大。进入21世纪,为持续增强我国运载火箭的可靠性和高密度发射能力,“长征”运载火箭开启新征程,加速了以新一代无毒、无污染、高性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开发。

2000年~2001年,为新一代运载火箭配套的主动力发动机,即120吨级推力的液氧/煤油发动机和50吨级推力的氢氧发动机正式立项,开始了工程研制工作。

2006年,新一代运载火箭工程正式立项,十年磨一“箭”。2016年,中国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长征五号"成功首飞,实现中国液体运载火箭直径从3.35米到5米的跨越,大幅提升“长征”系列运载能力,低轨运载能力达到25吨级,高轨运载能力达到14吨级,使我国的火箭运载能力提高了2倍多,火箭整体性能和总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为中国航天进入更大舞台的擎天之柱。2015年以后,应用了12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的新一代小型运载火箭“长征六号”、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长征七号”相继投入应用,使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实现了升级。

截止2022年底,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总发射次数突破458次,其中2016年~2022年,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发射次数达236次,占长征系列50余年发射总和的一半以上。

目前,长征五号、六号、七号、八号、十一号等运载火箭,形成完备的大、中、小型火箭型谱,覆盖高、中、低地球轨道,运载能力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展望未来,航天人十年铸“箭”,将为新时代的“长征”之路抢得先机。

02

“巡天遥看一千河”

我国空间基础设施卫星跃居全球第二

21世纪初,在我国初步形成四个卫星系列的基础上,经过20多年的研发,卫星遥感、卫星通信、卫星导航三大体系不断完善,形成了“风云”“海洋”“资源”“高分”“遥感”“天绘”等对地观测卫星系列和“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亚太”“中星”“天通”“ 天链一号”等系列通信和数据中继卫星系统,以及“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图为北斗系统运行示意图 来源 北斗网

三大体系共同构建起多功能和多轨道的、由多种卫星系统组成的国家空间基础设施。我国目前在轨稳定运行的空间基础设施卫星有300多颗,跃居世界第二位。

随着我国空间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卫星应用业务服务能力显著增强,航天创造更加美好生活。

以2017年~2021年为例,卫星遥感对100余次国内重特大自然灾害开展应急监测,为国内数万家各类用户和全球100多个国家提供服务,累计分发数据超亿景。卫星通信广播累计为国内农村及边远地区的1.4亿多户家庭提供直播卫星电视服务。北斗导航为超过700万辆道路运营车辆提供安全保障服务,为超过4万艘海洋渔船提供定位和短报文通信服务等。

未来我国将持续完善国家空间基础设施,加快提升泛在通联、精准时空、全维感知的空间信息服务能力,进一步开创卫星应用新格局。

03

“天上宫阙,今夕知何年”

中国载人航天迈入空间站时代

1992年9月21日,中央决策实施载人航天工程,并确定了我国载人航天“三步走”的发展战略。这是中国航天史上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系统最复杂、技术难度最高的工程。

图为1994年初,中国自主制造的载人飞船定名“神舟” 来源:国家航天局

第一步:载人飞船阶段。这一阶段实施了4次无人飞行任务,以及神舟五号、神舟六号载人飞行任务。突破和掌握了载人天地往返技术。2003年10月,神舟五号飞船载着航天员杨利伟飞上太空,使中国成为继苏、美后,第三个将人类送上太空的国家。2005年10月,神舟六号搭载两名航天员首次成功进行多人多天太空飞行试验,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收官。

第二步:空间实验室阶段。这一阶段实施了神舟七号至神舟十一号共5次载人飞行任务,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首飞任务,天宫一号、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飞行任务和天舟一号货运飞船飞行任务。突破和掌握了出舱活动技术和自动/手动控制交会对接技术,建立了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为建造中国空间站做了技术储备。

第三步:空间站建设阶段。这一阶段分为关键技术验证和在轨建造两个部分实施。2020年5月至2022年4月成功实施了6次飞行任务,全面突破了空间站建造的关键技术,包括航天员长期在轨驻留的生活和工作保障技术、再生式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技术、机械臂辅助舱段转位技术等。2022年5月~11月开始实施在轨建造工作,先后成功完成5次飞行任务,空间站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三舱“T”字基本构型在轨组装完成,“天宫”空间站全面建成,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圆满收官。

30年来,我国载人航天事业从无到有,实现了从搭载一人到多人升空、从舱内作业到太空行走、从短期遨游到中期驻留再到长期“出差”的历史性跨越。

可以预见,以我国载人航天为代表的标志性成就,将使人类探索太空的脚步更稳更远。

04

“嫦娥”逐月、“天问”探火

深空探测不断创造新高度

我国在月球探测、火星探测强者并存的赛道上行稳致远,步步登高,不断创造我国深空探测的新高度。

2004年,我国正式开展月球探测工程,命名为“嫦娥工程”。并将探测任务形象地概括为“绕落回”三步曲。

第一步“绕”: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卫星成功发射,实现“精确变轨,成功绕月”的预定目标。这是继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飞行取得成功之后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座里程碑。

第二步“落”:2010年~2019年,先后成功发射了嫦娥二号、三号、四号探测器,突破和掌握了地外天体软着陆等关键技术。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在中继星“鹊桥”的帮助下成功踏足月球背面,对这块“处女地”展开了人类的第一次探索。

第三步“回”:2014年11月,通过嫦娥五号的“探路先锋”,完成了地球轨道以外航天器再入大气层的返回验证任务,掌握了航天器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再入返回的关键技术。2020年11月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升空,并实现中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将1731克月球样品成功带回地球,标志着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圆满收官。

图为嫦娥五号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着陆后全景相机环拍成像 来源:国家航天局

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于2013年全面启动论证,2016年1月批准立项,其亮点是全球首次一步实现“绕、着、巡”。

2020年7月~2021年5月,先后完成了“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发射升空、与火星交会、进入环绕火星轨道、着陆火星表面,以及“祝融号”火星车开展巡视探测等任务。“天问一号”探火任务的圆满完成,标志着中国航天实现从地月系到行星际探测的跨越。

未来将继续实施月球探测工程、行星探测工程,完成近地小行星采样和主带彗星探测,完成火星采样返回、木星系探测,以及太阳系边际探测等。

05

织就“天罗地网”,“天路”硬核护航

新时代的航天发射和测控通信能力持续增强

进入21世纪,为满足高密度、多样化航天发射需求,满足深空测控通信需求,我国陆续开展了发射场和测控通信能力的建设。

目前,我国酒泉、太原、西昌发射场适应性改造全面完成,文昌航天发射场进入业务化应用阶段,基本建成沿海内陆相结合、高低纬度相结合、各种射向范围相结合的航天发射格局,能够满足载人飞船、空间站舱段、深空探测器及各类卫星的高密度、多样化发射需求。海上发射平台投入使用,填补了中国海上发射火箭的空白。

图为文昌发射场 来源:央广军事

航天测控通信能力实现由地月空间向行星际空间跨越,天基测控能力持续增强。圆满完成了载人航天、探月、探火等为代表的航天测控任务。商业卫星测控站网也得到加快发展。

未来将进一步建设和完善航天发射场系统,满足各类发射需求;持续增强深空测控通信网,保障月球、火星等深空探测任务实施。

06

“潮平岸阔催人进,风正扬帆正当时”

商业航天发展进入“快车道”

上世纪90年代初,长征三号火箭将“亚洲一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标志着中国航天开启国际商业航天活动。

进入21世纪,特别是2015年以后,在国家政策支持和社会资本的广泛参与下,涌现出一大批新兴商业航天企业,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初步形成。我国商业航天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商业航天逐步成为加快航天强国建设的重要力量。

商业发射服务能力不断壮大。以2022年为例,我国实施了20余次商业发射服务,航天科技集团、航天科工集团、中科宇航、星河动力等各类机构均有商业火箭发射。近年来,面向商业发射服务的运载火箭不断涌现,长征十一号、长征六号、快舟一号甲、快舟十一号、捷龙一号、捷龙三号、双曲线一号、谷神星一号、力箭一号等运载火箭成功实施发射任务,成为传统火箭入轨能力的有力补充。面向商业应用的卫星研制、部署与服务能力不断取得突破,卫星应用场景进一步拓展。

图为银河航天低轨卫星互联网星座概念图 来源:银河航天

例如,天启卫星组网提供全球物联网数据传输等服务;银河航天试验星座进行低轨卫星互联网、天地一体网络等技术验证;九天微星开拓海洋物联网等应用。中国四维“高景”星座提供0.5米高分辨率商业卫星遥感服务,其新一代商业遥感卫星系统完成第一阶段建设;吉林一号星座、珠海一号星座为用户提供多种遥感数据和产品服务;吉利星座开始部署,服务于推动天地一体化高精时空信息系统建设,为车路协同应用提供高精度位置服务;微厘空间低轨卫星导航增强系统推进在轨验证。

商业航天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山东海阳东方航天港已具备年产20发固体运载火箭总装测试能力和海上发射支持保障能力。中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于2022年7月在海南文昌开工建设。

未来我国商业航天力量有望在培育发展太空旅游、太空生物制药、空间碎片清除服务等太空经济新业态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07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

空间科学成果亮点纷呈

我国空间科学发展主要通过载人航天工程、月球与深空探测工程和“空间科学先导专项”推动。进入21世纪,我国空间探测技术与手段的进步,为空间科学研究与发现提供了有力手段,研究水平显著提升。

在空间天文方面,“悟空”号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慧眼”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卫星、“羲和号”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分别对宇宙射线、宇宙磁场和黑洞等测量与观测提供重要手段。夸父一号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卫星成功发射,填补了中国太阳探测专用卫星的空白。

在月球与行星科学方面,依托月球探测工程,在月球地质和月表结构分析等方面取得重大成果,首次在月球发现新矿物“嫦娥石”。依托行星探测工程,深化人类对火星地质演化认知。

在空间地球科学方面,“张衡一号”电磁监测试验卫星获取了全球地磁场和电离层原位数据,构建了全球地磁场参考模型。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获取了全球高精度二氧化碳分布图。

在空间基础物理方面,利用“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开展千公里级星地量子纠缠分发和隐形传态实验等。

在空间环境下的科学实验方面,利用“神舟”系列飞船、“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实践十号”卫星等,在生命科学、微重力、材料制备等领域,取得了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空间科学研究成果。

图为量子物理研究成果登上《科学》杂志 来源:中科大

未来将围绕极端宇宙、时空涟漪、日地全景、宜居行星等科学主题,借助各类天基探测与实验平台,持续开展空间科学研究,催生更多原创性科学成果。

08 结束语

征途漫漫,中国航天砥砺前行。长征、神舟、天宫、北斗、风云、鹊桥、嫦娥、祝融、悟空、慧眼、羲和、夸父等一系列浪漫名词,搭起了沟通古与今、天与地的桥梁。

信心满满,中国航天面向未来,开启全面建设航天强国新征程。

中国航天人叩问苍穹的脚步永不停歇,在星辰大海书写新的传奇。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