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锦秋:中国建筑文化之星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建筑师张柯的作品有哪些图片 张锦秋:中国建筑文化之星

张锦秋:中国建筑文化之星

2024-07-06 12:2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张锦秋用自己的思考与实践证明,坚持传统与现代相结合、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建筑创作道路,拥有广阔前景,这必将为中国建筑文化的发展注入强大力量

  文/金磊

  经国际小行星中心命名委员会批准,国际编号为210232号的小行星被正式命名为“张锦秋星”。5月8日,由陕西省政府、何梁何利基金会、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共同主办,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承办的“张锦秋星”命名仪式暨“承继与创新”建筑学术报告会在西安大明宫遗址丹凤门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建筑设计大师、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张锦秋接受命名并发表感言,她说:“苍穹中一颗星辰以中国建筑师命名,这光荣属于中国建筑界、属于焕发青春的古都西安。”

  210232号小行星是2007年9月11日由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这颗耀眼的“张锦秋星”向世人传递着20世纪中国建筑精神永恒的光芒。79岁高龄的张锦秋仍活跃在建筑创作的第一线,数十载如一日探索中国建筑文化的传承创新之道。她收获这项殊荣是当代中国建筑界的重要事件,启发我们进一步思考如何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延续历史文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难忘清华师生情

  张锦秋1936年出生于四川成都,父亲在四川省公路局任工程师。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成都屡遭日本侵略军轰炸,张锦秋全家被疏散到成都郊区居住,她跟随父亲的脚步,幼时在成都乡村度过。尔后,又到四川遂宁、江苏镇江读小学,到上海念初中、高中。那时,她有一个当作家、学文学的梦,她的作文成绩甲等,读遍了图书馆里的俄罗斯文学作品,她是普希金的“发烧友”。可是,高中毕业时,父亲的一番话改变了她对事业的选择。父亲说:“我希望你们两兄妹,将来一个设计建造海上的建筑,一个设计建造陆上的建筑。”父亲这番充满诗意的话语,使张锦秋毅然决然地在第一志愿上填报了“建筑学”专业。1954年9月,17岁的张锦秋独自离家远行,来到北京求学于清华大学建筑系。

  张锦秋回忆道,读大学期间,清华学子们充满了建设豪情。在“国庆十大工程”建设期间,她被分到革命历史博物馆设计小组,在北京西交民巷的一个院子里搞现场设计,每天清晨,她都在晨雾中沿着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中轴线跑步,这次经历提升了她的设计水准,也锤炼了身心,她找到了从事建筑创作的人生坐标。

  1961年大学毕业后,张锦秋成为清华大学建筑系的创办者、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的研究生。1963年,梁思成从广西考察归来,打算写一篇关于当地古建筑“真武阁”的调查文章,约张锦秋做记录,大约一节课的时辰,梁思成讲完了,文章也写成了,后来几乎没什么改动就发表在《建筑学报》上。

  张锦秋回忆道,在她动笔写颐和园后山论文时,她拿着乾隆皇帝关于后山西区风景点的11首诗向梁思成讨教,乾隆的诗涉及大量典故,有些近于冷僻,可梁先生随口就能讲出出处,让她大开眼界。至今,她还清楚地记得,梁先生说:“中国园林不能只看空间形体忽视了意境和情怀。中国园林是一个特殊的领域,凝固了中国绘画和文学。园林中的诗词,往往是这方面集中的体现。”

  一次,梁思成在谈及他为什么要在《人民日报》上写《拙匠随笔》时说:“建筑师都是匠人,给人民盖房子,使人民住得好。不应该把自己看成是主宰一切、再造乾坤的大师。”梁思成的言传身教,使张锦秋立下志向:设计具有中国意境与情怀的建筑,当一名为人民盖房子的匠人。

  1962年,在确定研究生课题方向时,梁思成建议张锦秋随他研习宋《营造法式》,可是,张锦秋更喜欢中国园林,便大胆向梁思成表达了自己的意愿,未曾想到,梁思成不但支持她的选择,还专门让莫宗江教授亲自指导,这一学就是整整三年。莫宗江讲授的“清官式的基本做法”精彩且系统,让张锦秋受用终生。20世纪80年代初,张锦秋还就唐代建筑问题请教莫宗江,这对她开展“新唐风”建筑设计帮助极大。

  在求学路上,她得到梁思成、莫宗江的指点,这两位学者皆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营造学社的学术骨干,是中国建筑史研究的开拓者。张锦秋说:“我有幸在清华园得到梁思成、莫宗江等恩师教诲,他们使我踏上了继承发扬祖国建筑优秀传统、创造新中国建筑的征途。”

  “中而新”之路

  “张锦秋对西安古城倾注了心血,让西安百姓有了自信,有了家的感觉。”西安市规划局原局长和红星说,“在西安,她的作品不计其数,都是通过城市复兴的理念营造的,她给这座城市以勃勃生机。”

  张锦秋在西安的第一个项目是华清池大门,这是她第一次设计唐代风格的建筑,广获好评。以此为发端,她独树一帜地开创建筑设计的“新唐风”。她指出,建筑的形式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要弄清楚什么功能、什么性质、什么文化背景,这样,才能构思其形式。

  从1966年执业于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至今,张锦秋创作主持了数十项获国内大奖的项目。1991年,她是首批获得全国建筑设计大师称号的15位建筑师中的唯一女性;1994年,她当选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2001年,她获得首届“梁思成建筑奖”;2005年,她当选亚太经合组织(APEC)建筑师;2009年,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全国百家经典工程评选中,她主持设计的陕西省博物馆和延安革命纪念馆榜上有名;2010年10月,她成为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的首位女科学家。

  在这些荣誉面前,张锦秋内心谦和、淡定。她与“三秦”父老、西安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有着难以割舍的情缘,她的探索是多元的,她是少有的能将中西方“建筑词汇”和谐运用,并以最简洁的技法赋予其建筑生命的文化使者。

  她的代表作是陕西省历史博物馆,这是国家“七五”计划重点工程,也是国内规模第二大的博物馆。当时,国家计委的任务书明确要求这个博物馆应该成为陕西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象征。面对这一挑战,张锦秋所在的西北设计院一共提出12个方案,有四合院式建筑、下沉式的现代建筑、窑洞式建筑等,而唯有她创作的一组唐代风格的现代建筑,获得了最终认可。这项设计将现代建筑技术与古代建筑风格融会贯通,既满足了博物馆的功能要求,又成为一处文化地标。她首次成功地采用了宫殿的形象和平面布局,突破了以往民族形式大型公共建筑一般只采用楼阁式造型的设计手法,博物馆整体色彩淡雅,全部色彩未超出白、灰、茶三色,与北京故宫等皇家建筑以亮丽的金红二色为主调的色彩截然不同。

  她设计的黄帝陵祭祀大殿体现了“大象无形”的境界,创造出雄伟、庄严、肃穆、古朴的炎黄子孙精神故乡的圣地感,在规划、格局、风格上充分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的气息,使人与建筑融入山川形胜之中,实现了人、建筑、自然的三位一体,体现了天、地、人的高度融合。

  大唐芙蓉园是张锦秋的另一个代表作。她的这项设计以传承弘扬华夏文化为宗旨,体现了当代中国建筑师对盛唐历史文化发自内心的敬意。面对唐长安早已被毁、曲江芙蓉园已无遗迹可寻的现实,张锦秋硬是凭着自己对唐代建筑文化研究的深厚功力,将大唐芙蓉园的设计基调,定位于再现唐代皇家园林的宏大气势,以古为今用服务当代,使每一位步入其中的宾客都收获“走进历史、感受文明”的精神享受。

  她的建筑设计得到了当地人民的喜爱。21世纪初,西安评选市民心中“新八景”,张锦秋一人就有三项作品入选。

  2006年至2013年,张锦秋出版了《长安意匠——张锦秋建筑作品集》,其中共有《圣殿记》《大唐芙蓉园》《现代民居群贤庄》《物华天宝之馆》《延安革命纪念馆》《盛世伽蓝》《天人古今》七卷,共展现了她的11项代表作品,她探索“中而新”建筑设计的心路历程,尽在其中。

  文化自信的力量

  张锦秋的设计高峰,正值中国快速的城镇化进程,她致力于用自己的作品凝聚“乡愁”。她的作品及学术思想是文化寻根的硕果,走进她的建筑作品,人们会产生一种心灵净化的感受,因为这里包含着一种可贵的文化自信。

  “乡愁”作为一种心灵景观,存在于每一位游子心中。对张锦秋来说,她的“乡愁”,既有对西安古城的眷恋,也有对建筑文化的执着追求。她以庄重、神圣、善美、个性,并具有中国精神的作品,直面“千城一面”的粗糙“打造”。

  她还以其知行合一的努力,来展示建筑文化的“社会观”。1999年,建筑学家吴良镛在世界建筑师大会发表《建筑学的未来》,提出:“要建构全社会的建筑学,建筑师要担负起社会责任。”正是这种“为民”的设计观,使张锦秋的作品与理念犹如乡土书写或田园言说。

  她是积极参加“建筑师与文学家”研讨会的专家。她说,建筑蕴藏丰富的人文内涵,文学包含最丰富的人文精神。“我设计一座建筑,除研究功能、技术以外,都要考虑它所处的文化历史背景、它的精神和审美作用。”

  张锦秋还用自己的理念创造了城市发展的“和谐观”:一是“和而不同”,二是“唱和相应”。在当下全球化的设计风潮中,建筑师一方面要勇于汲取国际先进科技手段及全新的审美意识,另一方面要善于继承并发扬本民族优秀的建筑传统,彰显本土文化,创造出具有中国文化、地域特色和时代精神的和谐建筑。

  基于这一思考,张锦秋在群贤庄小区的设计中,邃密思考作为家的容器或载体的住宅,怎样才能承载起神圣的文化使命。她认为,这是对建筑师最大的考验。为此,她全面研究当地生活方式、文化习俗、审美情趣,吸取了中国传统四合院住宅内外有序、动静相宜的布局原则,设计了灵活多样可供不同家庭选择的户型。该项目1999~2001年设计,2002年竣工,成为宜居绿色家园的典范之作。

  作为当代中国建筑师的一位代表人物,张锦秋用自己的思考与实践证明,坚持传统与现代相结合、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建筑创作道路,拥有广阔前景,这必将为中国建筑文化的发展注入强大力量。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