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适应波束形成技术是一种计算机辅助的信号处理方法,它利用阵列天线接收的多路信号,通过对各个接收元件的加权幅度和相位进行调节,从而达到增强感兴趣信号、抑制干扰信号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地面波接收天线原理 自适应波束形成技术是一种计算机辅助的信号处理方法,它利用阵列天线接收的多路信号,通过对各个接收元件的加权幅度和相位进行调节,从而达到增强感兴趣信号、抑制干扰信号

自适应波束形成技术是一种计算机辅助的信号处理方法,它利用阵列天线接收的多路信号,通过对各个接收元件的加权幅度和相位进行调节,从而达到增强感兴趣信号、抑制干扰信号

2023-07-08 19:4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自适应波束形成技术是一种计算机辅助的信号处理方法,它利用阵列天线接收的多路信号,通过对各个接收元件的加权幅度和相位进行调节,从而达到增强感兴趣信号、抑制干扰信号的目的。在本篇文章中,我将分享一种基于 MATLAB 实现的一维和二维自适应波束形成(DBF)算法,并提供源代码。

一维自适应波束形成(1D DBF)基本实现原理如下:首先,根据天线阵列的几何结构确定各个接收元件的相对位置,然后将接收到的多路信号按照时间顺序进行采样,得到一个长度为 N 的向量 X。接下来,利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将信号 X 转化成频域信号 X_f,并根据所需增益和波束方向计算出权系数向量 W。最后,将权系数向量与频谱向量 X_f 进行点乘,再利用反傅里叶变换(IFFT)将乘积转化为时域信号即可。

下面是 MATLAB 代码实现:

% 1D DBF algorithm clear all; close all; clc; % Parameters setting N = 64; % number of receiving antennas M = 16; % number of signal sources K = 4; % number of interference sources theta_s = [-30 0 15]; % angles of signal sources theta_i = [-10 5 20]; % angles of interference sources P_s = [1 1 1]; % powers of signal sources P_i = [1 1 1]; % powers of interference sources SNR = 10; % signal to noise ratio % Generat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