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署安装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噢易教育桌面云进不了桌面系统 部署安装

部署安装

2024-07-03 14:3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主页 > 用户知识库 > 部署安装 | OSSV5系统自定义安装 浏览: 部署安装 | OSSV5系统自定义安装 1 安装流程图

2 BIOS设置

安装之前请先确认机器BIOS设置是否正确,主要调整项有以下几个:

  1.开启legacy支持(CSM传统引导方式开启);

  2.开启PXE-ROM,即传统legacy  PXE;

  3.关闭fastboot快速启动;

  4.硬盘模式更改为AHCI模式。

注意:每台需要安装OSS V5的机器都需要设置以上要求修改的BIOS设置

3 OSS样机(母机)安装制作3.1 OSS底层驱动安装

  OSS底层安装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是自定义分区安装(推荐),这种安装无法保留原有电脑硬盘中的操作系统和数据;第二种是简易安装,该安装方法能保留机器原有的操作系统进行安装OSS底层,但简易安装的方法只适合安装一个操作系统,若要安装多个操作系统需采用自定义安装。

自定义安装(不保留机器自带系统)【推荐】

3.1.1 制作底层驱动U盘

  机器开机,插入OSS光盘或启动U盘(写入了OSS引导的),按机器对应的快速引导键(一般是F12、F2、F10等),选择光驱或U盘引导来安装OSS底层驱动。

备注:安装OSS底层驱动U盘制作有很多方法可以来实现,以下列出几种最常见最简单的制作。

用UltraISO或PowerISO打开OSS 驱动ISO,插入U盘后,写入映像到U盘即可,如下两图:

点写入即可开始制作启动U盘。

3.1.2 安装底层驱动

1)将已制作好的U盘插在电脑上按快速启动键(备注:进入快速启动界面按钮:HP按F9;联想按F12;Dell按F12;其它机型根据界面提示选择),选择从U盘启动进入底层安装界面,例如:

2)选择对应的安装语言后选择自定义安装(自定义安装会破坏机器原有系统)。

3)自动开始跑安装进度条,完成后自动重启至分区界面,如下图:

注:系统分区类型:A(等于系统盘C盘),P(等于数据盘D/E/F盘)

具体底层OSS分区介绍如下:

注:如果安装多系统同时有windows和linux系统需求,在用OSS分区时,建议先分windows分区,再分linux分区,S分区可以分到最后面,请注意这点。

分区属性介绍

A   属性   简单理解为就是你要安装的操作系统的C盘。

P   属性   简单理解为就是你要安装的操作系统数据盘,例如D盘、E盘等。

S   属性   简单理解为就是多个系统的共享分区,每个系统都能看到。

(切记如果您要增加系统的数据盘一定不能用C属性的分区,得用P专属分区或S共享分区,且P属性的分区名称必须与A保持一致,S属性的名称可以任意取。)

分区名称介绍

分区名称很重要:掌握以下几个原则或注意事项即可:

a)A和P的名称要保持一致,才代表隶属于同一个操作系统。

b)A和P分区名称不能随便设置,P属性分区名称必须和你想所属的操作系统的A属性分区名称一致(区分大小写、空格等必须一模一样)。

c)共享分区名称可以随便设置,只要不与A和P重名即可。

d)linux操作系统的分区,同样也是用A和P,但文件系统格式不一样。

(小结:平时分区用的最多的就是A 和P属性了,如果要共享分区就用S)

文件系统介绍

a)Windows操作系统都用NTFS即可。

b)Linux操作系统A分区(即根分区)用EXT,交换分区用P属性,格式SWAP。如果你还想划分linux其他分区,如HOME等分区,属性用P,文件系统EXT。

c)容量,即分区的大小,单位是M,例如A你要分100G,那对应界面上就是100000。

还原方式介绍

 其实当您安装底层时,不管你设置什么还原方式,都是不还原。因为只安装了底层驱动,所有还原方式都是不生效的,只有在继续往下安装好了操作系统和每个系统内的OSS Windows上层保护驱动(组件),才能保护还原。

分区时注意使用TAB键、回车键、方向键进行操作,具体的分区举列如下:

4)根据实际情况和用户需求完成分区后点击确定,机器会自动重启回到底层选单界面。

3.2 安装操作系统

安装MBR系统(使用PE安装),以安装Win7-32位MBR系统为例。

分区时无法使用鼠标,使用tab键和回车键进行分区,划分分区时注意分区名创和文件系统的设置。

注意:安装一个系统时A分区(系统分区,C盘)是必须要分的,P分区(专属分区,D、E盘)根据需要划分即可,P分区名称必须和所属分区的分区名称一致,如下图中01分区是00分区所安装系统的专属分区。

1.在分区管理界面,现在的示例分区如下图所示:

2.确认分区后回到底层选单界面,底层界面显示WIN7 。

3.选择该系统按enter键,出现Missing operating system的界面。

4.插上装有传统PE的U盘,重启电脑,按快速启动键,进入选择启动项界面。

5.选择传统U盘(不带UEFI前缀)按enter,根据提示选择进入PE。

6.进入PE界面(推荐使用优启通PE),打开DiskGen磁盘工具。

7.将分配给该系统的分区进行格式化(这里进入是win7的系统,故将win7的分区进行格式化即可,可根据位置和大小进行判断)。

注意:请注意不要去更改空闲的分区,这些分区为其他系统的分区及OSS底层参数分区,修改会导致OSS系统损坏。

8.打开系统安装工具。(推荐WinNTSetup)

9.在第一行选择安装文件栏后面点击 “选择…”,选择准备好的系统镜像内-“sources”-“install.wim”,点击“打开”按钮。选择引导驱动器栏和安装磁盘的位置均选择A分区所对应的盘符。

注意:要注意这里选择盘符时,系统盘不一定为C分区,可能位其他的分区,可以打开DG分区工具对应选择,不要盲目选择C盘。

10.点击“安装”,并在弹出的界面点击“确定”,开始跑安装进度条。

安装进度条完成后重启电脑,进入底层选单界面,enter进刚装的系统开始系统和账户信息配置。完成后系统安装成功。

3.2 OSS上层驱动安装(Windows组件安装)

从选单界面,回车进入操作系统,安装Windows上层驱动,以管理员身份运行安装包中的autorun.exe程序,如下图所示:

注:噢易计算机实验教学支撑组件客户端(CTSC)需要搭配CTSC中心服务器进行使用,在已安装CTSC中心服务器情况下选择勾选,否则不需要勾选。

保持默认一直点击下一步直至开始安装即可,安装结束后点击完成重启。

至此,OSS自定义安装完成。

4 批量部署(网络安装)4.1 通过windows上层差异拷贝网络安装OSS系统

前提条件:

①通过以上步骤,将第一台样机(即母盘)已安装好OSS底层驱动、操作系统、上层驱动。

②样机与其它机器局域网络互通,要能通相互通讯,即交换机局域网网络连接正常。

1.首先,做好的样机进入windows操作系统,打开右下角保护信息托盘里的(可按CTRL+L打开),接着打开“噢易功能管理平台”,如下图:

2.样机打开功能管理平台里的“差异拷贝”(默认登录用户名sys,密码空),点等待登录,初次登录时,会要求输入拷贝群组名称,输入任意的字母、数字或组合都行,如下几图:

注意事项:

1)还原方式不能改成完全开放,因为完全开放用不了差异拷贝程序,得用每次还原方式即可。

2)运行差异差异拷贝前系统内网卡连接需设置好IP地址,IP地址可以任意的,如192.168.100.1 或根据现场环境所用的IP端来设置IP,但注意样机的IP地址尾数不能太大,例如不要设置成192.168.100.253,尽量从1开始。因为设置的太大,可连上的接收端数量就越少,因此刚开始样机可以任意设置一个尾数是1的IP。

1.样机停留在完成登录状态即可,代表已经做好了准备连接接收端了,如下图:

2.其他新机器(接收端,即未安装OSS的电脑)开机手动按快速引导键选择从PXE (如下图,一般显示是:Network:Realtek PXE..如下图中所示)DHCP 网络引导。

如果接收端和样机是连通的交换机局域网,此时接收端就会自动连上样机(会获取样机分配的IP地址后,满屏打点自动开始安装,如下图),并自动执行OSS底层驱动网络安装。

按照此方法,所有接收端都通过网络安装好OSS底层驱动后,再去样机差异拷贝界面点完成登录,它会弹出网络同步样机参数分区的提示,点确定即可。

4.2 差异拷贝批量分配IP、计算机名和传系统及分区数据

1.手动排序方法:所有机器通过差异拷贝连接上后,发送端(即样机)点手动登录,然后接收端依次按顺序敲回车,即可完成排序(如果遇到有网络不通等问题的接收端,发送端设置占位,这样就不会影响顺序了)

2.通过差异拷贝批量分配IP地址及计算机名、和传系统及分区数据操作方法,如下几图:

首先鼠标双击1号连线号机器,配置好计算机名、IP地址、网关等信息,然后点“编排IP V4地址”和编排“计算机名”,再点“开始分发”即可按顺序从上往下分配好所有机器的计算机名和IP地址了;

先点击“发送参数”,再点击“发送数据”,选择分区,点确定开始发送,如下图:

发送完毕后点击左侧远程重启。

注:点击远程重启后,接收端会跳过底层直接进入系统执行修改IP和计算机名的操作,发送几个系统的数据会重启几次,属于正常现象,等待完成即可。

至此,OSS V5的样机安装和接收端的网络安装介绍完毕。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