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飞天”凌空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吕伟跳水全过程 第3课《“飞天”凌空

第3课《“飞天”凌空

2024-03-15 08:3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资源简介

(共42张PPT)语文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夏浩然、樊云芳第一单元第3课 “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新课导入点击播放视频新课导入她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跳水队优秀运动员。10岁开始练习跳水,14岁进入国家队,16岁拿下亚运会金牌。许多媒体都将“跳水皇后”的称号送给了她。她,用精湛的技艺征服了自己,也征服了世界!她是谁?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学习一篇新闻特写《“飞天”凌空》,感受跳水运动员的“飞天”之美。学习目标1.了解这则特写的有关内容,理清课文的新闻要素,掌握新闻特写这一新闻体裁的基础知识,了解其写法特点,培养阅读新闻的能力。2.学习本文妙用修辞、动静结合、正面与侧面结合的写作手法。3.感受文中体现的运动之美,学习运动员不怕困难勇于拼搏的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作者简介夏浩然男,汉族,光明日报体育记者。2009年在中国体育新闻工作者协会成立30周年大会上获荣誉奖。樊云芳女,汉族,1945年5月生,光明日报社湖北记者站原站长、主任记者,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首届长江新闻奖获得者,中共十三大代表。背景资料本文选自1982年11月25日《光明日报》。有删改。1982年11月24日,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第九届亚运会中,中国运动员吕伟获得女子十米跳台跳水比赛冠军。她的夺冠成绩为511.17分,领先亚军14.55分,领先季军更多达78.12分。第9届亚运会共有33个国家4500队职员,3345名运动员,参加21种运动196项比赛。该届运动会共破90多个亚运会纪录。参赛国家和选手规模都超过以往各届亚运会。中国运动员比赛中共夺得61枚金牌、51枚银牌和41枚铜牌,在金牌总数上超过了历届亚运会第一名——日本队,首次居于第一位。知识链接亚洲运动会简称亚运会。主要由亚洲地区举行,是亚洲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运动会,每四年举办一届,与奥林匹克运动会相间举行。最初由亚洲运动会联合会主办,1982年后由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主办。2022年第19届亚洲运动会花落杭州。杭州成为继北京、广州之后,第三个举办亚运会的中国城市。(1)关于亚运会跳水是一项优美的水上运动,它是从高处用各种姿势跃入水中或是从跳水器械上起跳,在空中完成一定动作姿势,并以特定动作入水的运动。跳水运动包括实用跳水、表演跳水和竞技跳水。跳水运动在跳水池中进行。跳水运动员从1米跳板,3米跳板,或从3米,5米,7.5米和10米跳台跳水。(2)跳水知识 :知识链接新闻特写所谓特写,本是摄影、电视、电影的一种常用、手法,指拍摄人或物的某一部分,使之放大占据整个画面,形成强烈视觉效果,以增强艺术表现力。新闻特写,是指采用类似于特写的手法,以形象化的描写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截取新闻事件中最具有价值、最生动感人、最富有特征的片段和部分予以放大,从而鲜明再现典型人物、事件、场景的一种新闻体裁。新闻特写知识链接新闻特写消息相同点不同点简要和迅速地报道新闻事实主要描绘新闻事件中的片段往往要报道新闻事件的全过程知识链接新闻特写的特点落笔集中,突出一点浓淡相宜,真切再现幽默风趣,耐人寻味预习检查读准字音、掌握字形凌空( ) 优雅( ) 掠过( )翘首( ) 酷似( ) 敦煌( )潇洒( ) 慷慨( ) 绷直( )轻盈( ) 悄然( ) 由衷( )一刹那( ) 眼花缭乱( )屏息敛声( ) 震耳欲聋( )línɡyǎlüèqiáokùhuánɡxiāokǎibēnɡyínɡqiǎozhōnɡchàliáobǐnɡzhèn预习检查多音字bǐnɡ( )屏 息pínɡ( )屏 障屏qiáo( )翘 首qiào( )翘尾巴翘shā( )刹 车chà( )一刹那刹yīnɡ( )应 该yìnɡ( )反 应应[串句记忆法]就在要坠崖的一刹( )那,他一个急刹( )车,车子竟稳稳地停在悬崖边上。chàshā预习检查形似字( )陵墓( )凌空línɡ凌( )绫罗绸缎绫陵línɡlínɡ( )撩拨( )眼花缭乱liáo缭( )瞭望瞭撩liàoliáo( )萧条( )潇洒xiāo潇萧xiāo( )潋滟( )屏息敛声liǎn敛潋liàn泛指各种高档的丝织品。形容水波流动。预习检查掌握下列词语意思翘首:一刹那:酷似:屏息敛声:抬起头来。极短的时间,一念之间。极像。抑制语声和呼吸。形容畏惧、小心的样子。屏:抑止。敛:收束。轻盈:悄然:眼花缭乱:震耳欲聋:轻巧柔美。形容寂静无声。看着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也比喻事物复杂,无法辨清。缭乱:纷乱。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相同点不同点辨析都含有“因观察对象多而难以看清”的意思。“眼花缭乱”指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侧重于事物复杂,无法辨清。“目不暇接”形容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侧重于东西太多。1.夜幕降临,大街上绚丽多彩的霓虹灯令人( )。2.泛舟在美丽的漓江上,只见江水浩渺,两岸丛山叠峰,各具神态,令人( )。词语辨析预习检查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整体感知1、说一说:题目中的“飞天”和“凌空”是什么意思?“飞天”原为佛教壁画或石刻中在空中飞舞的神。传说中飞天能歌善舞,每当佛在讲法时,他们便凌空飞舞,奏乐散花。这里喻指中国跳水女运动员吕伟。“凌空”指高高地在空中或高升到空中,通常用来形容声势或气派使人敬畏。题目妙用比喻,形象展现了中国跳水运动员在世界舞台上的精彩瞬间。敦煌飞天课题交代了人物,概述了新闻事件的主要内容,妙用比喻,形象描写,展示了我国年轻跳水新秀在世界舞台上的精彩瞬间。整体感知2、听读课文,看这则新闻特写报道了一件什么事?着重抓住什么场面来刻画的?这则新闻特写报道的是跳水姑娘吕伟在印度新德里亚运会上赢得金牌的故事。课文是着重抓住吕伟跳水的瞬间(1.7秒)来细致刻画的。点我放课文朗读整体感知3、学生再读课文,思考:本文按照什么顺序来记叙的?能不能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本文按照时间顺序来记叙的。课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吕伟站在10米高台,准备跳水第二部分:(2-4)细致刻画吕伟起跳、腾空、入水的跳水动作。第三部分:(5-8)写了观众的反应和赞叹以及现场的气氛。整体感知4、速读课文,找出这则新闻的六要素何时:何地:何事:何人:何故:如何:1982年11月24日印度新德里女子十米跳台跳水比赛吕伟第九届亚运会吕伟荣获冠军合作探究1、全文着重刻画了吕伟跳水的几个镜头?试着找一找。四个镜头准备起跳腾空入水合作探究2、找出文中描写吕伟跳水过程的句子并赏析。她站在十米高台的前沿,沉静自若,风度优雅,白云似在她的头顶飘浮,飞鸟掠过她的身旁。这是达卡多拉游泳场的八千名观众一齐翘首而望、屏息敛声的一刹那。品味镜头一:准备这句话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以动衬静。以飘浮的白云、飞鸟掠过之动态,与吕伟的“沉静自若”之静态形成鲜明对比,突出吕伟起跳前镇定从容的神情与优雅迷人的风姿,以动衬静,为读者展开了一幅精彩的画卷。合作探究2、找出文中描写吕伟跳水过程的句子并赏析。轻舒双臂,向上举起,只见吕伟轻轻一蹬,就向空中飞去。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品味镜头二:起跳这句话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运用了夸张、比喻的修辞手法。“舒”“举”“蹬”“飞”四个动词,以特写镜头的方式描绘了吕伟起跳、腾空的瞬间,形象地表现了她的跳水动作的轻盈、优美。 “托”字夸张地写出吕伟起跳后身体犹如定格在空气中一般的姿态;用“飞天”比喻吕伟起跳时美妙的身姿,生动地描绘出她优美轻盈的姿态与动作,赞美了她高超的技术。合作探究2、找出文中描写吕伟跳水过程的句子并赏析。紧接着,是向前翻腾一周半,同时伴随着旋风般的空中转体三周,动作疾如流星,又潇洒自如。品味镜头三:腾空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这句话。这句话运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通过特写镜头展现吕伟跳水时的精彩表现,把她在空中转体的速度比作旋风,把她翻腾的动作之快比作流星,夸张地写出了吕伟转体速度之快,跳水动作的娴熟、优美,满怀赞美之情。合作探究2、找出文中描写吕伟跳水过程的句子并赏析。她已经展开身体,像轻盈的、笔直的箭,“哧”地插进碧波之中,几串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四面水花则悄然不惊。品味镜头四:入水从修辞手法、词语运用的角度赏析这句话。用一个比喻“像轻盈的、笔直的箭”,一个拟声词,一个动词“插”,形象地写出了吕伟入水时的水花之小,也写出了吕伟入水时的轻快。作者抓住跳水动作每个阶段的独特之处,把高难度动作分解成一连串特写镜头、慢镜头,描写出吕伟精彩瞬间的具体形象,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合作探究3、这篇新闻特写除了正面描写外,还采用了大量的侧面描写,请找出来并简要分析其作用。这是达卡多拉游泳场的八千名观众一齐翘首而望、屏息敛声的一刹那。观众的反应作用:描写观众的反应,借以形成新闻报道的现场感,提高新闻报道的全面性。合作探究3、这篇新闻特写除了正面描写外,还采用了大量的侧面描写,请找出来并简要分析其作用。“妙!妙极了!”站在我们旁边的一名外国记者跳了起来。这时,整个游泳场都沸腾了,如梦初醒的观众用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来向他们喜爱的运动员表达由衷的赞赏。吕伟精彩的表演,将游泳场的气氛推向了高潮。她的这个动作“5136”,让几位裁判亮出了9.5分的高分。外国记者的赞叹观众震耳欲聋的掌声、欢呼声裁判给出的高分作用:从侧面衬托出了吕伟跳水动作的完美、精彩表现。合作探究当一个印度观众了解到这个姑娘是中国跳水集训队中最年轻的新秀时,惊讶不已。他说:“了不起,你们中国的人才太多了!”印度观众的惊讶作用:借印度观众“惊讶”的神态和赞美的语言,侧面烘托出中国运动员跳水技术之高,赞美了运动员为国争光的拼搏精神。3、这篇新闻特写除了正面描写外,还采用了大量的侧面描写,请找出来并简要分析其作用。合作探究敦煌壁画中著名的“飞天”是飘飘欲飞的仙女,以‘飞天’凌空为题,比喻跳水姑娘的姿态如仙女飞天般优美,增添了文采,新颖动人,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4、思考:这篇文章以“飞天”凌空为题,有什么好处?结合你的感受谈看法。合作探究5、通过学习本单元第1、2、3课,我们了解了消息和新闻特写两种新闻文体。与消息相比,新闻特写有哪些独特的传播价值呢?1.从新闻描写来看,新闻特写的写法细致入微且现场感强,能赋予新闻事实温度,更有感染力。2.从新闻受众来看,新闻特写能满足读者对新闻事件“具体如何”的要求,使报道更丰满、立体、有层次。拓展延伸请仔细阅读上面这则1982年吕伟亚运会夺冠的消息,说说这则消息与本篇新闻特写的异同。中国运动员吕伟亚运会夺冠新华社新德里11月24日电 11月24日,中国跳水姑娘吕伟在10米跳台跳水比赛中,技压群芳,一举夺魁。新德里跳水运动馆,10米跳台跳水比赛进入白热化状态。八名各国选手按照次序登台比赛。4轮比赛过后,中国姑娘吕伟以微弱优势排在第一。第五轮比赛,选手们纷纷上了难度。吕伟在最后一轮选择的动作是“5136”,这是跳水比赛中难度系数最高的动作。只见她登上高台,静静站立。起跳,向前翻腾一周半,空中转体三周,身体打开,笔直地入水,压住了水花。对于这完美的表现,裁判给了9.5分的高分。凭借着这一跳,吕伟获得第9届亚运会女子单人10米跳台冠军。拓展延伸这则消息和课文写的都是同一事件——吕伟夺冠,都具有真实、简要、迅速的特点。这则消息侧重写吕伟夺冠的经过,表达方式主要是记叙,语言准确精练。而课文侧重描写吕伟最后一跳之美,表达方式主要是描写,语言生动形象。请仔细阅读上面这则1982年吕伟亚运会夺冠的消息,说说这则消息与本篇新闻特写的异同。同:异:文章主旨这篇新闻特写以特写镜头细致描绘了中国跳水姑娘吕伟在1.7秒的时间跨度中勇夺桂冠的美妙瞬间,展现了其高超的跳水技艺,赞扬了她奋勇拼搏、为国争光的精神,洋溢着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微课巩固课堂检测1.下列词语中红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CA.自若(ruò)  由衷(zhōnɡ)  气氛(fèn)   屏息敛声(bǐnɡ)B.慷慨(kǎi) 敦煌(dūn) 飘浮(piāo) 翘首而望(qiào)C.掠过(lüè) 酷似(kù) 绷直(bēng) 凌空翔舞(líng)D.刹那(chà) 旋风(xuàn) 轻盈(yíng) 悄然不惊(qiāo)【解析】A项,“氛”应读“fēn”;B项,“翘”应读“qiáo”;C注音没有错误;D项,“悄”应读“qiǎo”。课堂检测2.下列句子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A.吕伟精彩的表演,将游泳场的气氛推向了高潮。B.紧接着,是向前翻腾一周半,同时伴随着旋风般的空中转体三周,动作急如流星,又潇洒自如。C.还没等观众从眼花瞭乱中反应过来,她已经展开身体,像轻盈的、笔直的箭,“哧”地插进碧波之中。D.如梦初醒的观众用振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来向他们喜爱的运动员表达由衷的赞赏。A【解析】B项中“急”应为“疾”,C项中“瞭”应为缭”,D项中“振”应为“震。课堂检测3.下列句子中加色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全市许多学校纷纷组织学生研学旅行,其势头如雨后春笋。B.昨日,江夏一市民收到中奖短信,兴冲冲跑到银行汇钱,看见银行前一道诈骗横幅后才如梦初醒。C.奶奶八十多岁了,视力越来越差,看什么都是眼花缭乱。D.向导是有些乏了,呆呆地望着山坡下的白水,屏息敛声地寂坐着,仿佛是将入定的老僧。C【解析】A雨后春笋: 指春天下雨后,竹笋一下子就长出来很多。 比喻事物迅速大量地涌现出来。使用正确。B如梦初醒: 像刚从梦中醒来。比喻过去一直糊涂,在别人或事实的启发下,刚刚明白过来。C“眼花缭乱”指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用在此处不合语境。D屏息敛声: 抑制语声和呼吸。形容畏惧、小心的样子。课堂检测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中国艺术体操当家小花尚蓉有一双灵动会说话的大眼睛、两条极具表演力的大长腿,她就像一件美丽精致的艺术品,即便身处人群中也无法让人忽视她的存在。B.通过古诗词吟诵活动,同学们不但提高了学习古诗词的热情,而且增长了知识。C.这则新闻实时地刻画了中国跳水运动员吕伟在1982年新德里亚运会上夺冠的情景。D.在2020年东京奥运会以及残奥会将使用8K技术进行直播,届时8K电视会成为备受欢迎的产品。A【解析】A没有语病;B项,语序颠倒,“不但……而且……”表示递进关系,首先是“增长了知识”,深层次的是“提高了学习古诗词的热情”;C项,搭配不当,“刻画”与“情景”搭配不当,可将“刻画”改为“描绘”;D项;缺少主语,把“在”去掉。课堂检测5.下列关于这篇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标题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中国跳水姑娘吕伟从腾空到入水的精彩瞬间,新颖醒目,极具吸引力。B.这是一篇出神入化的人物特写,把吕伟的高难度动作分解成一连串特写镜头,描摹出吕伟精彩刹那的具体形象。C.这篇特写捕捉瞬间,通过记叙中国跳水姑娘夺冠的1.7秒,将中国健儿的拼搏精神在短短的五百多字内展现出来。D.篇末写印度观众赞叹“了不起”“太多”,正面表现了中国运动员跳水技术的高超。D“飞天”凌空主体正面描写起跳 舒 举 蹬 飞腾空 疾步流星 潇洒自如入水 展 插似仙女 修长美妙如“飞天” 凌空翔舞导语——走板 沉静自若 风度优雅结局9.5分 金牌旁人的反应外国记者 跳观众 如梦初醒印度观众 惊讶不已侧面描写 烘托“飞天”板书设计谢谢聆听谢谢观赏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详情请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开更多......

收起↑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