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城中村”将蝶变“城中景”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合肥瑶海区拆迁公告公示 合肥“城中村”将蝶变“城中景”

合肥“城中村”将蝶变“城中景”

2023-11-24 17:1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本文转自:江淮晨报

  合肥“城中村”将蝶变“城中景”

  已制定三年改造计划,为城市更新“提速”

  

  成片改造的瑶海区龚大塘片区。

  ◤ 7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实施城中村改造是改善民生、扩大内需、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作为特大城市,合肥市将确保全市现有104个城中村改造三年内基本完成,共约涉及2.8万户、9万人。◢

  从专班进驻到百分百搬离交房仅耗时一个月

  包公街道青年社区小冲城中村位于徽州大道与九华山路西北角,地块面积约16亩,总户数109户,总人口约355人,大多数房屋为1980年左右建设,房屋老旧,居住环境差。

  此前,64岁的唐大华已经在这里住了44年。从1979年起,他和许多人一样,为了支持徽州大道建设,举家搬到这里,在一片菜地上,建设家园。

  房屋老旧、道路狭窄、下水道容易堵塞、雨天容易发生内涝、各种电线私拉乱接……随着时间的推移,居住环境越来越差,消防车辆都进不去。经专业机构初步鉴定,小冲城中村内房屋近一半为D级危房。

  今年4月,小冲城中村危房解危工作正式启动,动员群众自愿提前搬迁。4月17日,街道社区组建工作专班进驻小冲,5月15日群众百分之百签署提前搬迁协议,5月18日百分之百搬离交房,前后仅用了一个月。

  5月25日上午,小冲城中村危房搬离征迁改造工作砸下拆除危房的“第一锤”。7月23日,来自包公街道的最新消息透露,目前小冲城中村已经全部拆除完毕,相关工作人员正在现场开展进行运输渣土、人员安置等相关工作。

  2013年以来,包河区共启动城中村改造项目42个,总占地34959亩,目前已完成27个城中村征迁工作。按照计划,包河区在2023年-2025年将实施城中村改造30余处。

  2020年以来,改造老旧小区、城中村已惠及超20万户

  放眼全市,小冲城中村改造的加快推进,只是合肥市城中村危旧房搬离工作的一个缩影。作为城市更新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合肥市不断加大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力度。

  瑶海区是合肥老工业区,城中村改造见事早、行动快、力度大。近三年来,瑶海区实施了站塘片区、龚大塘片区及合浦北、电机厂片、车桥厂、铜三纺四等一大批项目,累计改造380多万平方米,惠及群众2万多户,极大改善了城区面貌,提升群众居住环境。

  瑶海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加强片区规划,优化空间布局,结合周边老旧小区整治,通过集中成片的城市更新行动,争取在未来3年内使瑶海区城市面貌焕然一新,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围绕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的目标,庐阳区将利用三年时间开展城中村攻坚行动,力争2025年底前,完成全区12个117万平方米的城中村改造。

  截至目前,庐阳区已完成小桥湾、铁路东、后湾和杨冲何大郢3个城中村改造项目965户16万平方米的征迁。

  蜀山区城中村“三年攻坚”计划共涉及城中村11处,2175户,约58.07万平方米。7月23日,来自蜀山区的最新消息透露,大铺头片区城市更新工作一期已接近尾声。

  2020年以来,合肥市改造老旧小区、城中村超2100万平方米,受益群众超20万户。仅去年前十一个月,合肥征迁改造城中棚户区房屋超过269万平方米,有效改善了市民居住环境。

  稳步而强力推进“城中村”改造攻坚行动

  加快城中村改造是民生问题、发展问题、治理问题。今年以来,围绕城中村改造,合肥市进行了多次部署和推进。

  4月17日,合肥市召开重点项目要素保障会,提出城中村改造的目标任务:深入开展城市更新行动,总结好经验,借鉴好做法,加快推进现有104个城中村改造,力争三年内基本完成,进一步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5月6日,合肥召开市规委会2023年第5次主任办公会。会议提出,当前正是城中村改造全面攻坚期,越是难干,越要抓紧往前干;越是硬骨头,越要排在前面啃,绝不允许把“容易做的”放前两年,把“难度大的”放在后一年,确保全市现有104个城中村改造三年内基本完成。

  5月21日,合肥市规委会2023年第6次专项工作汇报会召开。会议强调,有序推进城市更新,事关群众生活品质提升和城市长远发展,要带着感情、扛起责任做,算好民生账、经济账、长远账,促进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5月23日,合肥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谋划“城中村”改造攻坚专项行动。会议指出,稳步而强力推进“城中村”改造攻坚行动,是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共同的强烈愿望,需要干群同心协力干,只有共同的行动,才能实现共同的愿望。会议还明确提出,城中村改造要大胆探索创新,推动“货币化安置、异地安置、入股安置”等多元化安置方式。

  5月30日,合肥市召开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会议提出,“城中村”改造,是政治任务,是民生工程,也是化解安全隐患的迫切要求。要按照“市统筹、区为主”原则,整体谋划、分批实施,先急后缓、先难后易,组建工作专班,强化资金平衡,创新供地方式,提升安置效率,做到一本清账、一把尺子、一体推进、一抓到底。

  合肥深知,城市更新全力“提速”,群众生活才能“提质”。合肥深知,城市更新,是难事,要迎难而上;是好事,要全力办好。

  104个城中村改造房屋征迁涉及2.8万户

  7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的指导意见》。会议指出,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实施城中村改造是改善民生、扩大内需、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作为全国特大城市之一,今年,围绕大建设三年总体目标,合肥编排了六大类工程计划,老旧小区棚户区老城区改造是其中重要的一大项民生工程。

  此前,合肥市城乡建设局专门组织对蜀山区等多个区域的城市更新和城中村改造工作进行了实地调研。根据合肥市的部署,合肥市城乡建设局正在牵头起草《合肥市城中村改造三年攻坚行动(2023-2025年)实施方案》。

  近期,推进改造的重点是,老合钢片区、大铺头片区、周谷堆片区、卫岗王卫片区等区域。力争通过城市更新的方式,实现城中村高质量改造发展。

  合肥市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将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更强合力把城市更新和城中村改造各项工作向前推进,更好实现保障居民健康安全和城市治理优化的统一、保护城市风貌和价值发现的统一、改善居住品质和城市功能提升的统一。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