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型病毒性肝炎的病理变化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各型肝炎的特点是什么 各型病毒性肝炎的病理变化

各型病毒性肝炎的病理变化

2024-04-26 09:0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各型病毒性肝炎的病理变化 2013-11-05 17:18阅读: 来源:网络责任编辑:爱医培训 [导读] 各型病毒性肝炎的病理变化,本文由爱爱医医学考试中心网为您整理,敬请关注。

①急性轻型病毒性肝炎:

表现为肝大充血,肝组织有轻度或中度炎症浸润,肝实质的病变主要是肝细胞水样变性,伴肝细胞的嗜酸性坏死或点、灶状坏死。可有肝细胞及毛细胆管淤胆等。

②慢性病毒性肝炎:

A.轻度慢性肝炎。包括原CPH、CLH及轻型CAH,G1~2,S0~2。肝实质的损害程度较轻,部分细胞水样变性,点、灶状坏死。汇管区轻度炎细胞浸润。部分病例有小叶周边炎症,可伴有轻微的碎屑状坏死。肝小叶结构保持完整。

B.中度慢性肝炎。相当于原中型CAH,G3,S2~3。肝汇管区炎症及肝小叶边缘炎症明显。肝小叶边缘出现明显的碎屑状坏死,为中度慢性肝炎的主要特征。肝小叶界板破坏可达到50%,纤维组织与炎细胞明显伸入到肝小叶内。但多数小叶结构仍保持原有的基本轮廓。

C.重度慢性肝炎。相当于原重型CAH,G4,S3~4病变更为严重。汇管区炎症及纤维组织增生严重,并伴有重度碎屑状坏死。

③重型肝炎:

A.急性重型肝炎。病理表现为肝细胞大灶性或亚大灶性坏死,坏死面积可达肝实质之2/3以上。在大灶性坏死的周围肝细胞可有重度的肝细胞水样变性。

B.亚急性重型肝炎。在肝细胞新旧不同的大片坏死的基础上,伴有明显的肝细胞再生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C.慢性重型肝炎。除急性或亚急性重型肝炎的病理改变外,还可见到原有的慢性肝炎所致的陈旧的纤维化,同时可以看到小叶边缘或肝细胞结节边缘的明显的碎屑坏死或桥接坏死。

    各型病毒性肝炎的病理变化,由爱爱医医学考试中心网为了让您轻松考试特意整理,请关注我们。

添加爱医培训微信即可免费获得相关 专业考试题库一套,历年真题、章节 练习题、考试模拟题应有尽有! 手机/微信:17052762074 版权声明:

本网所注明来源为"网络"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