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 第一性原理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制作模型的第一步骤是什么 模型 第一性原理

模型 第一性原理

2024-06-30 00:4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本系列文章 主要是 分享 模型,涉及各个领域,重在提升认知

1 模型故事 1.1 特斯拉 成本降低之路

埃隆·马斯克的一个项目是做电动车特斯拉,当时很多人都觉得电动车不可能做成,当初 承诺10万美元售价的特斯拉Roadster的成本要12万美元时,特斯拉早晚要亏得关门。于是马斯克启动他的第一性原理思维方式,开始追究问题的根源:为什么成本这么高?他很快发现了电动汽车的最大成本来自电池。因为电池成本太高,降不下来,当时大概是600美元/千瓦时,它过去就是这么贵,一项东西的改进和降价总是很慢的,所以当时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它未来也不可能变得更便宜。埃龙隆·马斯克的第一性原理登场了。他说我不管现在的电池有多贵,我就回到本质问一个问题,电池的硬成本是什么构成的?无论如何也减不下去的成本是什么?无非就是铁、镍、铝这些金属,除了买这些金属的成本是绝对降不下去的,剩下来的成本都是人类协作过程中产生的,那就有优化的空间。比如,在美国生产可能税费比较高,那就不要在美国生产了;可能是某个技术路线它比较昂贵,那随着它的大规模普及应用,这个价格就能降下来;可能是某种模块设计上本身出了问题,那就改变设计。总之,回到物理学的角度看这个产品,他就是一些金属的组合,我们就有可能把电池的价格无限逼近这些金属本身的价格。之后 马斯克的团队直接从市场上购买生产电池的原材料,通过自己研发的工艺生产组装,将电池的单位成本从600美元每千瓦时,降低到80美元每千瓦时。于是特斯拉自己搞出了电池的生产流程,然后自己设计了自己的“超级工厂”,在自己的超级工厂里面生产电池组、动力系统和整车。再于是,特斯拉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但特斯拉一直以来还有一个不大不小的问题:产能瓶颈。马斯克再次发挥他的第一性原理思维模式,找到了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制造业国家。

1.2 SpaceX 民用火箭成本降低之路

2002年,埃隆 马斯克 开始了向火星发射第一枚火箭的探索。这个想法最终变成了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他一开始就遇到了一个很大的挑战。在访问了世界各地的航空航天制造商之后,马斯克发现购买一枚火箭的成本是个天文数字,竟然高达6500万美元。考虑到高昂的价格,他开始重新思考这个问题。马斯克在一次采访中说:“我倾向于从物理学的框架来看待事物。物理学教会你从基本原理而不是类比来进行推理。所以我说,好吧,让我们看看基本原理。火箭是用什么做的?航空级铝合金,外加一些钛、铜和碳纤维。然后我问,这些材料在商品市场上的价值是多少结果发现,火箭的材料成本大约是市场价格的2%,就算还有其他成本,那都可以优化。所以,他放话说,可以把现在火箭的制造成本,降低到只有现在的10%。”于是 马斯克没有花数千万美元购买一枚成品火箭,而是决定创建自己的公司,以低廉的价格购买原材料,自己制造火箭。于是SpaceX公司诞生了。几年之内,SpaceX将火箭发射价格降低了近10倍,但仍在盈利。马斯克用第一原则的思维将问题分解为基本原则,绕过了航空工业的高价格,创造了一个更有效的解决方案。

埃隆 马斯克 在创办SpaceX时,美国航天界的主流观点是:造火箭发卫星的费用是异常昂贵的,而且要花不少时间,如果不是波音 或者 洛克希德马丁这样的大公司 根本干不了,换句话说,这事本来只有国家才有财力干。但美国军方、科研机构和大公司又有一种这样的现实需求:低成本、快速地发射小型卫星。马斯克认识到,如果他能做到这一点,那么这一切将重新洗牌。直至今天,马斯克在SpaceX所做的一切,都是围绕第一性原理展开,几乎全部自己研发、制造,疯狂地降低成本。

1.3 两种团队管理方式

管理者A正在带领一个研发团队。业务部门反映研发团队对业务支持响应太慢,一个业务需求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完成,研发效率低就成了一个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普通方法:A以前通常的做法就是让大家加班,于是互联网科技公司天天灯火通明,一旦有人不想加班了,A就说哪有程序员不加班的。A以前是习惯性的从别人的经验里复制过来,这就是类推思维,简单的认为提高效率就是在指定时间段里做更多的事。实际上效率并没有提升(单位时间产出并没有增加),因为这样的做法实际上人员的效率并没有提高,只不过是通过增加时间来增加产出。

基于第一性原理思考的方法:后来管理者A在混沌大学的课上找到了一个新的思考方式,用第一性原理来解决问题,先找到事物本源,效率可以定义为单位时间产出。先把研发过程按时间段分为概要需求分析,详细需求分析、编写程序、测试程序、程序上线几个阶段。然后再把每个阶段细分,比如:详细需求分析阶段,可以细分为产品原型制作、产品经理与研发经理需求讨论、研发经理分析需求、研发经理进行排期几个阶段。再比如:编写程序 分为 程序 整体架构评估与设计实现、接口设计与统一、任务评估、编写代码、局部调试、联合调试。这个过程中发现效率低下的根本在于过程衔接是瀑布式工作,上一环节完成再交给下一环节,是典型的串行工作,就像接力赛一样,任何一个环节慢了都导致整个过程慢。每个阶段都可以一直细分下去,找到无法切分的时候,所有的问题节点都能被发现。那么如何解决呢,把瀑布式开发过程演进成螺旋式迭代开发,在产品原型制作的时候,研发经理就开始与产品经理进行需求讨论,产品经理同时细化需求,研发经理分析需求,在产品需求文档 出来的时候,研发的排期就完成了。就这样 把整个研发周期缩短了三分之一 甚至 一半。

前者实践起来最为简单,不需要动脑,但并没有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 并解决问题。而后者是通过 观察、分析、思考,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并基于此找到解决方案。而这里有个更为关键的问题,前者的管理模式 前提假设是:响应太慢的问题 是 工作时间不够多,多了就可以解决问题,至于流程,相信很多管理者都懒得思考;而后者打破了这个前提假设,响应太慢的问题 不是 工作时间不够多,而是 工作流程有问题,需要改进。

1.4 iphone的诞生

还记得10几年前的智能手机长什么样子吗?以我上课的经验来看,97年出生的同学们,就只有个模糊的印象了。帮你普及一下历史知识。它大概是这样的:

那时候的手机,怎么长得那么奇怪?为什么要弄个实体键盘?本来手机就小,键盘占了这么大屏幕面积,还怎么用?今天你这么想,似乎顺理成章。但退回2007年之前,你站在当时手机设计者的角度,会觉得这种设计,是再正常、合理和自然不过的。因为智能手机得能浏览网页、收发邮件,必须有完善的输入功能。不用键盘,怎么输入?于是当时大家比拼的,自然是谁家的键盘手感更好,按键可以更精准,输入更快速……当时有些手机用户确实做到了在小小的实体键盘上录入文字行云流水,看着真让人钦佩啊。手机厂商们的这种竞争与改进,有效果吗?当然有。但是想要出众,很难。所以大家做出来的手机,差不多都是一样的难看难用。好在,乔布斯不是这么思考问题的。“乔帮主”在设计美学上,有洁癖。他就是看着那些实体键盘不顺眼。于是就思考,键盘是不是必要的?从功能上讲,是的。毕竟语音、动作和脑波输入等技术,当时还远没有成熟。可是手机键盘,一定要做成实体形式吗?那可就未必了。那边能做成什么样?以这样的思路,触摸屏技术就进入了他的视线。于是 才让今天我们的手机,长成这个样子:

iphone诞生的那一刻,并不只是因为它的设计有多么棒,而是使用了 第一性原理 重新定义了手机的操作,创造并引领了一个新的时代。

总之,第一性原理是事物唯一的源头,是抽象的,而且比因果律更高级。这个理论告诉我们,看透事物的本质,要把事物分解成最基本的组成,从源头解决问题,可能更高效。

2 模型 第一性原理 2.1 什么是第一性原理

第一性原理 是一个计算物理或计算化学专业名词。概念定义为:根据原子核和电子相互作用的原理及其基本运动规律,运用量子力学原理,从具体要求出发,经过一些近似处理后直接求解薛定谔方程的算法,习惯上称为第一性原理 。如果 你不是专业人士,相信你看到这里就已经蒙B了。接下来我们用 通俗的语言来解释 第一性原理,将事情缩减至其根本实质。我们平时口中所说的 要看清事物的本质 也就是探寻所谓的第一性原理。

第一性原理又称“第一原理”。其实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的一个哲学术语:“每个系统中存在一个最基本的命题,它不能被违背或删除。”这个名词被炒的很火主要得益于“钢铁侠”埃隆·马斯克(特斯拉汽车CEO)。他曾在采访中提到自己特别推崇“第一原理”思考法:“通过第一原理,我把事情升华到最根本的真理,然后从最核心处开始推理……” “我们运用第一性原理,而不是比较思维去思考问题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生活中总是倾向于比较,对别人已经做过或者正在做的事情我们也都去做,这样发展的结果只能产生细小的迭代发展。第一性原理的思想方式是用物理学的角度看待世界,也就是说一层层拨开事物表象,看到里面的本质,再从本质一层层往上走。”这是他眼中的“第一性原理思维模型”--------回溯事物的本质,重新思考怎么做。​​​​​​​​

2.2 为什么我们要使用 第一性原理?

人们思考问题的时候,习惯采用归纳法,比如买彩票的会去分析过往每期的中奖号码,试图找出规律。更别提股民们分析股票周期,经济周期,房地产行业分析喜欢和美国、日本同时期的变化趋势相比,试图找出中国的房地产房价未来走向是跌还是继续涨。归纳法 在过去的时代也许可以用,因为 一个时代跨度很长,发展缓慢的时候,变化并不大。但是在如今信息增长爆炸,每天都有创新,人类崇尚颠覆式思维的时候,找规律似乎已经难以适应时代变化了,因为归纳法要想有效就需要 全面准确的数据,而网络时代,根本来不及。

2.3 学习 这件事儿 的第一性原理:

很棒的一句话:"成年人学习的目的,应该是追求更好的思维模型,而不是更多的知识。在一个落后的思维模型里,即使增加再多的信息量,也只是低水平的重复。" --------李善友

3 模型简图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