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国 论(精选13篇)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六国论议论方法 六 国 论(精选13篇)

六 国 论(精选13篇)

2024-03-25 14:1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六 国 论(精选13篇)

六 国 论 篇1

  作者:likegang

  教案示例之五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用意,领会作者关心国家命运,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抗击强暴的思想。

  2.结合单元知识短文,学习有关文言文中特殊句式的翻译知识。

  3.了解课文中部分文言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的区别。

  4.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用对比方法逐层论证的方法。

  教学设想

  1.设计预习提纲,让学生通过自学自练疏通课文,了解和掌握课文的有关文言文字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的区别以及作者写本文的时代背景。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通过朗读或复述有关内容,培养听、说能力。

  3.对于翻译常识以及如何分析课文的论证,教师以方法指导为重点,引导学生在练习中获取新知识。为此,要加强质疑方面的设计。

  4.视学生程度,可在程度较好的班级印发苏辙、李桢的全文或片断,扩展阅读面,并作阅读比较指导,以加强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时数 2教时。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

  1.预习全文,落实教学设想1、2。

  2.研习课文第1自然段。

  导入  新课

  上一课我们学习了贾谊的《过秦论》,作者治史致用,借评论秦的兴亡引出可资当时最高统治者借鉴以治国的历史经验。贾谊这种治史致用、关心国家命运的忧患意识在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学习。今天我们学习的也是一篇史论,它的作者苏洵,也是一位充满忧患意识、关心国家命运的封建进步文人。关于苏洵,课文注释中已经有简括介绍,如果愿意进一步了解,可参看宋史本传(见附录)。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作者十分关心政治,论文大多是针对时政而发,议论锋利,说服力强,能切中时弊。欧阳修很赏识他的论文,在嘉祐年间,曾把苏洵的22篇文章推荐给朝廷,一时名动京城,文人竞相模仿。因此苏洵把自己的文集命名为《嘉祐集》。课文即选自《嘉祐集·权书》,原题《六国》,后世选本多题为。“论”是散文的一种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析理愈透愈精,就愈能体现这种文体的特点。

  苏洵的到底切中了宋王朝的什么时弊?他在文中怎样通过评史来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这些主张有什么进步性和局限性?这是我们学习时要注意的。但毕竟用文言写成,要读懂这篇文章,就必须注意文言词语的积累,明白词义的古今差别,对与今天不同的特殊句式该如何翻译等,在学习时也不可忽视。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

  预习指导

  1.关于课文的“预习提示”。这是我们质疑的钥匙。“预习提示”共4小段。首段介绍了作者的写作动机。为对此加深理解,请认真阅读作者所处时代的背景介绍。同时,在阅读课文时了解作者分析六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第2小段,介绍了论证特点。读课文时应思考作者使用了哪些历史事实,如何进行“充分分析”,文末又如何联系北宋实际的。

  第3小段,介绍了文章的结构。这对帮助我们理解文章内容很有作用,它实际上是全文的结构提纲。读课文时可以一一与之对照,细加体味。

  第4小段,是对本文写作特点的评价以及提醒我们读时要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去分析作者的观点。读时既要弄清其片面性,又要注意其进步性和今天可借鉴的有哪些方面。

  2.预习提纲:

  提纲力求体现课文“预习提示”的内容,但侧重于字词,未涉及的将在后面研习课文时处理。本提纲以学生自学自练为主。

  (1)听课文录音或教师范读课文,注意下面加黑字的读音,并与以前学过的字词作比较。

  ①六国互丧( ),率( )赂秦耶

  ②暴( )霜露 暴( )秦之欲无厌

  ③洎( )牧以镵( )诛

  ④胜负之数( ) 数( )吕师孟叔侄

  ⑤从( )六国破亡之故事 从( )散约败

  (2)在下面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字,以辨析形似字:

  ①与( )而不助五国也

  ②( )粮而景从

  ③悉使( )兵负草填之

  ④革灭( )尽之标

  ⑤( )然自得 ( )笑大方(《风景谈》)

  (3)有些文言词(或短语)与现代汉语常用的意义不同,翻译时要注意其区别。看课文注释,做课文后“思考和练习”四和以下的补充练习(提示:其现代汉语常用的意义可查《现代汉语词典》):

  ①六国互丧 ②思厥先祖父

  ③始速祸焉 ④至于颠覆

  (4)辨析加点字的意义:

  (5)文言句中若有一些省略成分,在翻译时常需要补出。试补出下面文言句中的省略成分(补在括号中),然后翻译。

  ①较秦之( )所得( ),与战胜( )而得者,( )其实( )百倍。

  ②( )奉之弥繁,( )侵之愈急。

  ③至丹以荆卿( )为( )计

  译文:① 

  ② 

  ③ 

  (6)有些文言句子的词序,在翻译时要改变。试译下面句子,说说如何改变。

  ①赵尝五战于秦

  ②其势弱于秦

  3.简介时代背景:

  苏洵一生经历了北宋真宗、仁宗、英宗三世。北宋中叶以来,我国境内东北的契丹和西北的西夏奴隶主贵族的势力逐渐强大,成为北宋王朝的严重威胁。1004年,辽(契丹)大举攻宋,直逼黄河北岸的澶州城下,威胁宋都。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军在澶州城下打了胜仗,但北宋最高统治者面对于己有利的形势却屈辱求和,与之订立“澶渊之盟”,每年向辽纳白银10万两,丝绢20万匹。1042年,宋又在辽要挟割十县土地的情况下,应允每年增纳白银10万两,绢10万匹。1044年,宋又与西夏签约,每年纳白银7万两、绢15万匹,茶叶3万斤。而在此前的1006年,宋曾应允每年给西夏银万两、绢万匹、钱2万贯。苏洵反对这种屈辱求和,认为这和战国时六国“赂秦”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故以向北宋统治者陈述政见。

  [附] 预习提纲参考答案

  (1)①sàng shuài ②pù bào ③jì chán ④shù shǔ ⑤cóng zòng

  (2)①嬴 ②赢 ③羸 ④殆 ⑤怡 贻

  (3)(古义见注释,练习“四”见“教参”,仅举今义)①互相,表示彼此对待的关系,一般不单用,常见于成语中或作合成词语素。②先——时间或次序在前的,与“后”相对。祖父——名词,父亲的父亲。③迅迅,快。④用阴谋手段从内部推翻合法政府。

  (4)①定数(命运) 屡次 计算 ②交好 欤(文言语气词,用于句尾)  ③拿 攻克 ④有人 或许 ⑤像 还 ⑥爱惜 吝惜 ⑦发语助词(表原因) 大概⑧弊病 困顿(失败)

  (5)①以收贿;城邑;诸侯;前者;是后者之。②诸侯;秦。③刺秦王;抗秦之。译文(略)。

  (6)①赵国曾经五次和秦作战。“于秦”在原句作补语,译时可充状语,放在谓语前。

  ②他们的势力比秦弱小。语序改变同前小题。

  研习新课

  1.关于段落层次的划分提示及练习:

  方法提示:议论文一般有引论、本论、结论三部分。引论提出所要论证的中心论点或中心问题,以引起读者注意;本论是分析问题的论证部分,在文章中占重要地位;结论是在分析问题基础上解决的部分:或归纳论点,或总结全文,或明确任务、提出办法等。给议论文划分段落一般可按上述三个部分进行。至于段落之内的层次划分,或各段之间的结构方式的分析,则应参考第三册第36——40页“合理安排论证结构”的知识短文所说的进行。

  根据上面介绍,参看课文“预习提示”,阅读课文,看看本文5个小段可划分的三个部分,是下面的哪一种(叙线是段界符号,数字是小段序号)?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2.读课文第1段,本段共6句,其段内句间关系是下面图示的哪一种(数字是句子序号)?

  3.课文“预习提示”指出:“文章开篇便提出了‘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个中心论点。”结合第一段课文思考:

  (1)本段所提中心论点在文中是指哪句?( )

  A.第1句 B.第6句 C.第1、6两句

  D.1—6句 E.1、2、4、5、6句

  (2)如果中心论点是第1句,按“预习提示”所列那样删去“非兵不利,战不善”和本段最后一句,可以吗?如果是最后一句,删去第1句,怎么样?

  (3)本段所列两个分论点和中心论点的关系是什么?把分论点删去,可以吗?

  (4)比较本篇提出中心论点方法与《过秦论》的不同之处。

  [附] “研习新课”答案及提示

  1.C 2.B 3.①A(说明:B是本段论证结论。D、E误把分论点当中心论点)。 ②③提示:中心论点在首句,这是一个并列关系的复句,不是偏正关系的复句,两分句从两个不同角度陈述观点。“非兵不利,战不善”用否定句式排除异说,保证了后一分句正面肯定的确凿性。因为事物之间联系是复杂的。多方面的,单纯肯定“弊在赂秦”,并未排除“弊在兵不利”等其他因素。因此,中心论点应是第一句全句。文章的两个分论点,在本段实际上是论证中心论点的两个论据,它们从“赂者”和“不赂者”两方面的受赂秦之害的角度进行论证,加强了中心论点的严密性,增强了说服力。结句“故曰”,回应首句,形似重复,实乃对中心论点的强调,使之更鲜明、突出。(4)提示:本文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和《改造我们的学习》相似);《过秦论》卒章显旨,先以论据论证,然后归纳出论点。

  布置作业 :

  1.完成课文后“思考和练习”一、三、四。

  2.朗读课文,背诵第1段。

  第二教时

  教学要点

  1.学习课文第1至第5小段,落实教学目的第1、4两项。

  2.总结全文。

  教学内容与步骤

  检查作业 :

  重点检查背诵、朗读。字、词、句练习在学习下面课文时,通过让学生口译课文即可检查纠正。关于“思考和练习”一,可让学生口头回答。

  1.学习课文第2小段。

  (1)学生口评本段课文,教师订正。订正过程中要特别注意:

  ①课文没有注释而学生容易理解错的文言词。如:“诸侯之所亡”的“亡””(丢失、失去)与后文“燕虽小国而后亡”的“亡”(灭亡)不同。这类词多在课后练习或预习提纲中出现,但仍然难免遗漏,如虚词“以”“之”等。

  ②特殊句式:除练习中提到的,本段仍有。如“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所大患”前两部分构成判断句,后一部分之前又省略了“赂者破灭”,译时对这类句子一定要仔细辨别。

  (说明:以下各段都有这两种情况,在学生口译前一定要告诉以上两点,让学生结合上下文认真辨析。兹不赘述。)

  (2)课文“预习提示”指出,本段承上文第一分论点展开论证。作者是如何展开论证的?即从哪些方面展开论证的?用什么方法论证的?对此,我们在阅读时应弄明白。请同学们根据下面提示来回答上述问题。

  提示:读时注意文中的关键字词:“较”“古人云”和大量的反义词。为了便于大家思考,我们不妨来做如下填空:

  ①作者用 和 相比较, 和 相比较,两相对照,得出“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的论断。从比较中可以看出,秦得地的主要原因是 ,诸侯失地的原因是 ,“固不在战”四字,深化了上面中心论点中的“ , ”的道理,证明了“ ”的观点。

  ②为了说明“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即赂秦之弊,作者进一步作了如下对比,诸侯为“一夕安寝”,今日 与明日 相比,说明割地次数的频繁,且数量越来越 ;秦得“五城”“十城”之后。“ ”三字说明秦的“大欲”是“ ”的。从而证明: 并不能苟安图存,实乃“ ”。在这一对比说理中,作者又将赂秦诸侯的先辈创业之艰难与子孙的“ ”相比,先辈的“暴霜露”与子孙的“ ”相比,斥责了赂秦者的卑鄙无耻。

  ③以上两层用了 论证,下面作者又用古人名言“ ”印证了自己的论证。这是用 法来论证的。

  [附] 填空答案

  ①秦攻取之外所得;战胜所得;诸侯赂秦所亡之地;战败而亡之地;诸侯赂秦;赂秦;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②割五城;割十城;大;又至矣;无厌;赂秦;破灭之道;不甚惜;一夕安寝。③对比法;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引证。

  根据上面练习,自己口答本题开始的问题。

  (3)本段文字生动,充满情感。为了体味这些,我们可用“删减质疑法”来研读这段文字。所谓“删减质疑法”即从原文中删去某段或某些词句之后和原文比较孰优孰劣,提出质疑。如:

  ①删去“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句,可否?

  ②删去文中关于创业之难的内容,表达效果如何?

  (提示:①从反复修辞格的作用去考虑;②从对比修辞格的表达效果去考虑。参看“思考和练习”二。)

  请用上面质疑法自己设疑,然后思考或与同学讨论,求得答案。

  2.第3小段自学提示:

  本段承上文中心论点的第二分论点展开论述。作者运用例证法,分析了“不赂者”齐、燕、赵亡国的原因,进一步论证了中心论点。读本段课文,应注意思考这样几个问题:

  (1)本段的“不赂者”指哪三国?由此可知,上段的“赂者”指的是哪些诸侯国。

  (2)本段和上小段在写法上的不同点之一是,上小段把赂秦的诸侯国放在一起总写,本小段则把齐和燕赵分两种情况写。若本小段像上小段那样处理史实,可否?

  (3)作者在分别写齐和燕赵时,对这两种情况使用了不同感情色彩的词。请从课文中挑出几个代表性的词句加以体味,说说作者对齐的态度是什么?对燕赵的态度又是什么?然后朗读课文,力求把这两种不同情感色彩表达出来。

  思考提要:

  “赂者”指楚、韩、魏,“不赂者”指齐、燕、赵。作者把楚、韩、魏三国合写,是因为他们对秦的态度完全一样——争割地而赂秦,所得到的后果也一样——皆因赂秦而力亏,终致灭亡。把齐、燕、赵放在一段,是因为他们都是赂秦的间接受害者,“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但是,不赂秦的三国在对秦的态度上又分两种:齐,与秦交好,不助五国;燕、赵则守土抗秦。因此作者把两者分述,以使人明白:齐是自食苦果,不值得同情、惋惜(所以作者用“齐亦不免矣”这种平淡冷漠的语气陈述其亡国之因,以示对其鄙夷);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值得肯定、赞扬(所以作者用了褒义词)。他们的灭亡,不在“用兵”,而在“用武而不终”。燕把抗秦的希望寄托于刺客,赵自去良将,毁其“长城”,这是值得惋惜的(注意“惜”字);同时燕赵灭国还有失掉强援,智力孤危的外因(所以作者用了“且”强调外因,“诚”表示理解),值得同情和理解。我们朗读时应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努力再现作者的情感色彩。本段最后一层,用假设举例法总括2、3小段,再次强调了中心论点,也为下文的结论提出在客观上作了铺垫。

  3.关于课文最后两段的自学提要:

  最后两小段是文章的结论部分。各段内容可参看课文的“预习提示”。读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结合贾谊《过秦论》第2小段第2层内容,想一想作者提出的措施能否挽救六国的灭亡?由此可以看出作者观点有什么局限性?我们应如何理解这篇史论的价值?

  (2)第5小段存在的作用如课文“预习提示”所说,“为了讽今,于文末又巧妙地联系北宋实际,结出全文主旨”。想一想这“主旨”是什么?作者是如何巧妙“结出”的?

  提示:苏洵的“封谋士”“礼奇才”“并力西向”的假设措施,不过是山东诸侯“不爱珍器……,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的翻版,九国之师的惨败已证明“六国之亡的结局不可逆转,秦亡六国的根本原因不在苏氏的弊在赂秦”,其原因可参看历史课本,这里不涉及。但从中我们看到,苏氏仅从斗争策略方面论六国之过,未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考察,结论是偏颇的。特别是只着眼于“谋士”“奇才”而看不到人民群众的作用,更是片面的。但是,我们知道,作者写此文,并非旨在全面探求六国灭亡之因,而是为了“讽今”,因此便从某一角度着眼分析历史,总结教训,告诫北宋统治者。作者的这种针砭时弊、关心国家前途的精神应予肯定。

  作者写此文,主旨在第5小段中通过对比而巧妙结出。其中或明或暗地作了多方面对比:六国与秦的爵位比较,实力比较;宋与契丹、西夏的爵位比较,实力比较;宋与六国的比较以及契丹、西夏与秦的比较。从比较中,含蓄地点明了写作意图。

  4.学生质疑设计:

  用本课前面介绍的删减质疑法对本课质疑、设疑,并谈谈自己对这些疑难问题的解答。

  布置作业 :

  1.背诵全文。

  2.完成“思考和练习”二。

  3.仿照本文结构安排,用现代汉语改写《过秦论》。

  4.用删减质疑法研读《史记·货殖列传序》并质疑。

  参考资料

  一、清代李桢(节选):

  夫后世之所以恶秦者,岂非以其暴邪?以余观之,彼六国者皆欲为秦所为,未可专以罪秦也。当是时,山东诸侯之立国也,未有能愈于秦者也;其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而弱肉者,视秦无异也。兵连祸接,曾无虚岁。向使有擅形便之利如秦者,而又得天助焉,未必不复增一秦。唯其终不克为秦之所为,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彼六国相图以攻取,相尚以诈力,非有昆弟骨肉之亲,其事又非特财用之细也。而衡人方日挟强秦之威柄,张喙而恐喝之,即贤智如燕昭者,犹且俯首听命,谢过不遑。乃欲责以长保纵亲,与相佐助,岂可得哉!

  曰:“若是,则六国无术以自存乎?”曰:奚为其无术也。焉独存,虽王可也。孟子尝以仁义说梁、齐之君矣,而彼不用也,可概也夫。

  ——摘自《畹兰斋文集》

  二、《宋史·苏洵传》(片段):

  苏洵字明允,眉州眉山人。年27始发愤为学,岁余举进士,又举茂才异等,皆不中。悉焚常所为文,闲户益读书,遂通六经、百家之说,下笔顷刻数千言。至和、嘉祐间,与二子轼、辙皆至京师,翰林学士欧阳修上其所著书22篇,即出,士大夫争传之,一时学者竞效苏氏为文章。(《宋史·列传第二百二》)

六 国 论 篇2

  作者:likegang

  教案示例之四

  教学目的

  1.了解史论中借古讽今的写法。

  2.学习本文论证严密的特点。

  3.认识苏洵关于六国灭亡的观点:“弊在赂秦”。

  教学设想

  1.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文是一篇史论,但它的针对性很强,带有明显的政论色彩,不同于纯粹论史的文章如卢照邻的《三国论》、苏辙的。从这个基本点出发,可以确定:

  教学重点是它的政论目的,即借古讽今,批评北宋政府对西夏、契丹侵略者的妥协政策。

  教学难点 是它的史论内容,这是因为史论必须以史实为据,而它的叙史是高度概括的,这对历史知识不足的学生来说,肯定会有一定困难。

  2.教学方法。

  课文后的练习规定要背诵全文,自以采用诵读法为宜。

  但这种诵读不是机械般反复进行的。根据本文内容和布局的特点,除了应有的诵读准备如正音、疏通文义、品味语气等而外,最重要的是要指导学生掌握文章的理路,因为只有掌握了理路才能加快记诵的速度,并给学生的自行领悟创造条件;其次,教师还要讲述一点必要的史实,用来拨疑解惑。这样的指导和讲述应当是十分精要的,不要侵占学生练习诵读的时间。

  在完成诵读任务之后,为了使学生能进一步懂得文章立意和布局的道理,可以运用比较阅读法,将苏辙的同题文章拿来进行比较,让学生说说二者的异同。运用此法要注意两点:一是学生有较好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二是要认真做好准备工作,不得草率从事。

  3.课时安排:用了课时教读。

  预习安排

  1.对照注释阅读课文,粗知大意。

  2.朗读课文,主要是读好第1、2段,要求读音正确,能读出一点语气。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概括介绍本文。

  教师指出:本文属于史论中的兴亡论,一开篇就提出了“弊在赂秦”这个中心论点,意即六国灭亡的主要原因是以土地赂秦。这指的是战国下半期内的事,此前各国诸侯相互兼并,不存在“赂秦”的问题。秦自孝公(前361年至前338年在位)以后日渐强大,开始蚕食诸侯,才出现了“赂秦”的事。但也不是各国诸侯全都采用这种策略。从《廉颇蔺相如列传》和《信陵君窃符救赵》中便可以看出,赵、魏两国统治者对秦的态度是不相同的。

  问:试据《廉颇蔺相如列传》和《信陵君窃符救赵》说说赵魏两国对秦的不同表现在哪里。(赵采取抵抗的策略,魏则实行妥协。)在这篇课文中,作者是怎样评价赵的策略的?(“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问:既然如此,赂秦的是哪几国呢?试据课文回答。(据“燕赵之君……”和“齐人未尝赂秦”,可知“赂秦”仅指韩、魏、楚三国而言。)为什么作者不指名呢?(这是史实,尽人皆知,无须指名。)

  问:三国赂秦而另三国不赂秦,作者却说“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是不是以偏概全?(正因为有以偏概全之嫌,所以作者又提出了“不赂者以赂者丧”的命题,这就变得全面了)。

  问:由此可见,“弊在赂秦”这个中心论点包含着两个分论点,请说说是哪两个?(“赂秦而力亏”和“不赂者以赂者丧”。)

  问:文中哪一段是论证“赂秦而力亏”的?(第2段。)哪一段是论证“不赂者以赂者丧”的?(第3段。)二者的顺序能颠倒吗?(不能。前者是主要的,后者是次要的。)

  问:第4段该是结论了,作者的结论是什么?(“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为积威之所劫”是什么意思?(长时期积累下来威势,即长期优势,这里是说“不要被敌方的长期优势所挟制”。)

  问:“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是个别结论(针对六国而言)还是一般性结论?

  结束语:正因为是一般性结论,由此又引出第5段,但此段涉及当时北宋的历史背景,留到下节课再说。现在我们已初步掌握了全文大意,可以练习背诵了。

  二、诵读第1段。

  1.诵读的准备。

  ①停顿:“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②语气:破灭之道也(肯定判断)

  ③补充史实:秦灭韩为前230年,灭魏前225年,灭楚前223年,灭燕灭赵前222年,灭齐前221年。“互丧”,先后相继灭亡。

  ④“率皆赂秦耶”:设问兼反问。提出此问的根据是齐、赵、燕三国未赂秦。

  ⑤“盖失……”两句,用解释语气读。

  2.诵读练习及检查。

  要求速背,只用3分钟(包括检查),因为前面正对此段的理路作过分析。

  3.归纳本段大意:提出本文中心论点,即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三、诵读第2段。

  1.诵读的准备。

  (1)补充注释

  ①“秦以攻取之外”——秦在攻占土地之外。以,同“于”(让学生从旧课文中找出例子:“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中的“以”)。以,当释为“在

  ”,课文注为“用、凭着”,误。

  ②“较秦之所得……其实亦百倍”——“较”,直贯全句。“所得”,指受赂得地。“百倍”,极言其多,不是确数。全句意即秦受赂得地为攻战得地之百倍,诸侯赂秦失地为战败失地之百倍。

  ③厥——同“其”。先秦典籍中用得较多,以后不常用。作者这里是有意用古字。

  ④“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这是形象的描述。秦在六国之西,不可能“四境”而至。

  ⑤然则——承上发下语,这里用法同“然而”,跟“可是”大致相当。

  ⑥判——形声兼会意。半,物中分。

  ⑦理固宜然——按理说,本当如此,即俗语“理所当然”。

  ⑧古人云——古人,指苏代。这话是对魏安釐王说的,当时魏安釐王接二连三地以地赂秦,苏代不同意这种做法。

  (2)找出本段中的论断

  (“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问:哪一个是主要的?(后一个。)说明理由。(照应开头“赂秦而力亏”。)“至于颠覆,理固宜然”跟这个论断是什么关系?(推论。)

  问:引古人语有什么作用?(旁证。)

  2.分层练习诵读及检查。

  ①开头至“固不在战矣”。提示:注意排比句式。行文先说事实后作论断。“则”,相当于“可见”。

  ②“思厥先祖父”至“而秦兵又至矣”。提示:议论文中亦可有形象的描绘。对比“先人”与“子孙”,包含着对赂秦政策的严厉批评。“今日”“明日”,极言割地之频繁;“五城”“十城”极言割地之多。

  ③“然则诸侯之地有限”至段末。提示:注意对偶句式、比喻写法。

  3.归纳本段大意;论证“赂秦而力亏”的论点,指出韩、魏、楚三国灭亡的原因。

  四、留作业 。

  1.背诵第1、2段,准备诵读第3、4段。

  2.细读第3段,从中找出跟首段“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这句话相照应的语句。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

  背诵第1、2段。

  二、诵读第3段。

  1.诵读的准备。

  (1)补充注释

  ①迁灭——古代灭掉一个国家,要迁走该国的传国重器,如武王克商,迁九鼎于洛邑。迁灭即灭亡。下文“革灭”,革是除旧,也是灭亡的意思。

  ②义不赂秦——守义而不赂秦,即坚持不赂秦的正确原则。

  ③斯用兵之效也——这(是)用兵的功效。斯,代词,这。

  ④“后秦击赵者再……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史记·赵世家》:“(幽缪王迁)三年(前233年),秦攻赤丽、宜安,李牧率师与战肥下,却之。封牧为武安君。四年,秦攻番吾,李牧与之战,却之。……七年,秦人攻赵、赵大将李牧、将军司马尚将,击之。李牧诛,司马尚免,赵忽及齐将颜聚代之。赵忽军破,颜聚亡去。以王迁降。八年(前228年)十月,邯郸为秦(郡)。”文中的话即是这段史实的概括。再,两次。为郡,指邯郸成为秦的一个郡。(按:“秦实行郡县制。)

  ⑤向使——对过去的事作假定时用。

  ⑥“胜负之数,存亡之理”——“理”与“数”为互文,也是天数、命运的意思。(下一课《伶官传序》首句“盛衰之理”的“理”,义同此。)

  (2)层次分析

  教师提示:上段分析韩、魏、楚三国是合着说的,它们灭亡的根本原因是相同的,即以地事秦。这段分析齐、赵、燕三国是分开说的,它们的灭亡原因有的相同,有的不相同。

  问:齐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与嬴而不助五国”“五国既丧,齐亦不免”)?哪一句是照应开头“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这句话的?(“五国既丧”。)作者对秦持怎样的态度?(从“与嬴”一句可以看出作者的批评态度。)

  问:作者对燕、赵持怎样的态度呢?(有赞扬,有批评。)赞扬什么?(以武力对抗的政策。)批判什么?(批评燕用刺客计,批评赵错杀良将。)这二者是这二国灭亡的原因,但从根本上说,是怎样的原因?(“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这两句话是照应上文哪一句的?(“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小结:可见,作者这样来论述齐、燕、赵三国的灭亡,是为了证明本文的第二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

  问:作者这样论述了韩、魏、楚、齐、燕、赵六国灭亡的原因之后,就自然想到了他们的救亡之道,他是怎样为他们谋划的?(“三国各爱其他……良将犹在”。)为什么在此前要加“向使”二字?(因为事实已经成为过去,是不可能办到的。)注意“或未易量”一语,它说明什么?(不能轻易地断定谁胜谁负。)这告诉我们下判断切忌武断,要注意分寸。

  2.诵读练习并检查。

  诵读要求读出语气,如:

  “齐人未尝赂秦……何哉”中,不能用“也”替换“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中,“也”不能删。

  “齐亦不免矣”中,“矣”有讽刺意。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中,“也”有感叹意。

  “且燕赵处秦”中,“且”表推进一层之意。

  “向使……,则……”,要读得语意连贯。

  3.归纳本段大意:指出齐、燕、赵三国灭亡原因是“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论证了第二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

  三、诵读第4段。

  1.诵读的准备。

  (1)句意辨析

  ①“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

  A秦人欲吞灭六国而不能

  B秦人惶恐之极,寝食不安

  (A 以“之”为代词,代六国,用比喻写法;B 以“之”为结构助词,无义,全句写实。)

  小结:B正确,解句要注意上下文,上句说“井力西向”,对秦造成极大威胁。

  ②“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从《过秦论》中找一段话来解释。(“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弱国入朝。)

  (2)层次分析

  问:“呜呼”和“悲夫”二语在这段话中有怎样的作用?(各领出一层意思。)它们各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呜呼”,惜其有良策而不用;“悲夫”,哀其结果之惨。)

  问:前一层跟上段末句是怎样的关系?(上段句末从消极方面说,不该用什么策略;这一层从积极方面说该用什么策略。)后一层有什么作用?(以六国灭亡作结,自然引出一般性结论——历史教训。)

  问:《“有如此之势”这句话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承上启下。)

  2.诵读练习并检查

  诵读指导:注意读出文势,抑扬分明(教师可以作示范诵读)。

  四、留作业 。

  1.流畅地背诵前四段,准备诵读第5段。

  2.试拿苏辙的同题文章与本文做比较,说说苏氏父子在六国问题上的见解有什么异同。

  附:苏辙

  (全文印发,但只要求读懂划线部分)

  尝读《六国世家》(指《史记》),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以上第一段,“不知天下之势”为一篇纲领。)

  夫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出入要道),而蔽(护)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

  (以上第二段,论述韩魏在战略上的重要地位。)

  昔者范雎用于秦而收(使归附)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睢以为忧,然则秦之所忌者可知矣。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耶?委区区之韩魏,以当强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徧受其祸。

  (以上第三段,指出因韩魏附秦而使天下遍受其祸。)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排斥)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助)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引申为抵抗、对付)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以上最后一段,提出“厚韩亲魏”的策略,归纳六国灭亡的原因。)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

  背诵前四段,要求读出语气。

  这次检查带有巩固记忆的性质,时间可以稍长,可以让全班同学齐背,也可以指名个别学生背诵,最好教师也给学生作示范背诵。

  二、诵读第5段。

  1.导入  本段,略讲时代背景。

  问:本段末句“苟以天下之大”是指什么说的?它跟上句“夫秦与六国皆诸侯”一句有什么联系?(“天下之大”指的是全国政权,指北宋朝廷;“诸侯”指地方政权。)“六国破亡之故事”又是指什么说的?(以土地事秦而求苟安,然终不免于灭亡。)

  问:这样来比较有什么意图?(全国政权的力量自然大于地方政权,更不应当对敌采取妥协的政策。)

  问:为什么不这样写,“苟以我大宋之大……”?(古人有为尊者讳的习惯。修辞中亦有“避讳”一格。)

  以下介绍时代背景:

  苏洵(1009——1066)经历了北宋真宗、仁宗、英宗三朝。当时辽崛起于北,西夏崛起于西北,时时进行侵略,给北宋朝廷造成极大的威胁。北宋朝廷为求苟安,对他们实行妥协退让,每年都要向他们交纳几十万银两和大量的绢。例如: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澶渊之盟”议定。每年给辽“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

  宋仁宗庆历二年(1044年),宋又被迫与辽订盟,每年加“岁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

  同年,宋与西夏达成协议,西夏对宋称臣,宋每年送给西夏银七万两、绢十五万匹、茶三万斤。

  尽管如此,辽和西夏的侵略活动仍未停止。苏洵此文就是针对这种情况写的。

  2.诵读练习。(快速练习)

  三、作者意图和写作方法分析。

  1.讨论:如果将第4段末句改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可有慎哉”,并删去第5段,文章也是完整的。这样做好不好?

  提示:可以从作者意图、文章布局和理路、重要的论断等方面进行考虑。

  方式:四人一小组。讨论后推代表发言。

  小结:六国灭亡原因各不相同,而以地赂秦者不过三国,作者巧妙地提出“不赂者以赂者丧”这一论断,这样就把灭亡的原因集中到“弊在赂秦”这一中心论点上来了。至于为什么要“赂秦”,作者则直到最后才说出了最要紧的一句:“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这叫做“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注意:苏辙同题文章中最紧要的一句是“不知天下之势”。)作者这样来论述问题是有极强的针对性,因为北宋正是为辽、西夏“积威之所劫”而年年纳币。如果删去“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之故事”,就看不出这一点了,这是违背作者的意图的。

  其次,从布局上看,本文是从论史逐步转向论策的。因此从第3段开始,先肯定燕、赵的“远略”,接着又批评了他们的错策。循此继进,作者又为六国设想出总体的战略:第一步,不赂秦,不附于秦,不派刺客,不杀良将;第二步,“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这样的设想是为下文“不赂而胜之”一语作铺垫的。这个总体的战略设想也是针对北宋朝廷说的。如果删去第5段话,上面这些话就变成无的放矢了。

  这种写法就叫做“借古讽今”。

  2.运用比较法进一步领会作者意图。

  先讨论共同点(或相似点)。

  方式同前。

  小结:都很重视韩魏两国在七国纷争中的地位。苏辙明确地提出,“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因此,六国的正确策略应当是“厚韩亲魏以摈秦”。苏洵说的“弊在赂秦”也主要是指韩魏说的(这二国以地事秦最为突出),韩魏之所以“赂秦”,是因为与秦接壤,“为积威之所劫”。如果照苏辙说的“厚韩亲魏”的办法去做,这个问题就不存在了。可见父子二人的基本立场是接近的。

  再讨论不同点。

  小结:苏洵认为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在于以地赂秦;苏辙则认为根本原因在于六国没有远略,背盟败约,自相残杀——这是内容的不同。苏洵是借古讽今,不是单纯论史,所以结尾谈到现实问题;苏辙是就史论史,结尾只表示了悲痛的感情——这是基本构思的不同。苏洵以“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为议论的出发点(置于最后),苏辙以“不知天下之势”为议论的出发点(置于最前)——这是布局上的不同。

  讨论后,从头至尾读课文一遍。

  四、做课文后的练习第四、五题。

  附:

  第四题参考答案如下:(对教参答案有补充)

  1.A D都作介词用,相当于“由于”。

  2.A D都作动词用,相当于“成为”。

  3.A C D都作代词用

  第五题答案如下:

  1.C D

  2.A C

  3.B D

  4.B(帮助)(注:A、C、D均是“给予”之意)

  5.B(破裂)C(凋残)(注:本题中只有A、D相同)

六 国 论 篇3

  教学目的

  1.领会苏洵关心国家、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抵抗外辱的思想,了解作者借古讽今的现实针对性。

  2.提高学生对古今异义词语的准确识别,运用的能力。

  3.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用多种论证方法逐层论证的手法和生动形象的语言特色。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我们上学期曾学习过贾谊的《过秦论》,作者借评论秦的兴亡来告诫当时的封建统治者要吸取历史教训。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阿房宫赋》,杜牧就秦国统治者骄奢淫逸、横征暴敛,不顾人民死活,从而导致覆亡来讽时刺世。这节课我们要一起来学习,看看作者苏洵这位封建时代的进步知识分子又在借评论六国灭亡来阐述什么样的政治主张。

  二、解题

  1.作者简介

  苏洵(1009—1066),字明允,自号老泉,北宋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著名散文家。据说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遂通六经、百家之说。下笔顷刻数千言。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带领儿子苏轼、苏辙到汴京(现在河南开封),以所著文章22篇(《几策》二篇、《权书》十篇、《衡论》十篇)谒见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赏识这些文章,认为可以与贾谊、刘向的文章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他。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人竞相模仿。因此,苏洵将自己的文集命名为《嘉祐集》

  苏洵精于散文,后人因其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将父子三人合称“三苏”,并列入唐宋散文八大家。

  2.背景

  (1)六国灭亡的时代背景(幻灯)

  ①韩魏楚以地赂秦大事年表前290年  韩割武遂予秦

  前280年  楚割汉北及上庸予秦

  前275年  魏割温予秦

  前273年  魏割南阳予秦

  ②秦灭六国时间

  前230年灭韩

  前225年灭魏

  前223年灭楚

  前222年灭赵、灭燕

  前221年灭齐

  ③六国抗秦大事年表

  前269年赵将赵奢击秦,大破之。

  前257年魏信陵君救赵,大破秦军。

  前247年信陵君率五国兵败秦军于河外。

  前233年秦攻赤丽,宜安,被赵将李牧击退。

  前232年秦攻番吾,又被李牧击退。

  战国时代由于生产方式的变化,各诸侯国都开始进行改革,众多的改革中,唯有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成功,为秦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而六国因循守旧,经济和军事实力日渐衰落,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纷纷割地求和,终至灭亡。后来秦国用了8年的时间灭了六国,统一了天下。

  (2)苏洵所处的北宋的时代背景(幻灯)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澶渊之盟”议定。北宋每年给辽“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

  宋仁宗庆历二年(1044年),宋又被迫与辽订盟,每年加“岁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

  同年,宋与西夏达成协议,西夏对宋称臣,宋每年送给西夏银十万两,绢十五万匹,茶三万斤。

  作者所处的北宋王朝,对内专制集权,对外卑躬屈膝,内忧外患,始终不绝。北宋初期,西、北方边患严重,自开国至英宗治年年间,宋和辽与西夏开战,败多胜少。军事上的软弱无能导致外交上的妥协投降,北宋为求苟安,年年割地纳贡。而这样沉重的负担,全落在百始头上。国难当头,矛盾尖锐,苟洵针对这样的现实写作此文,用于讽喻宋王。

  三、整体感知课文

  1.学生速读,熟悉课文。

  2.教师范读,正音,并提示学生注意朗读节奏。

  3.学生依书下注释,粗通文意,有疑问的地方勾画出来课堂提问。

  4.学生熟读课文。

  四、布置作业 

  1.对课文熟读成诵。

  2.课后练习二、三、四。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课后练习二、三、四

  二、把握文章论证结构

  1.第1段,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本文开门见山地提出中心论点“弊在赂秦”,接着从正反两个不同的角度,即“赂者”和“不赂者”,均受赂秦之害进行论证。“赂秦”的国家因“赂秦”而“力亏”;不赂秦的国家因“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不赂者以赂者丧”。最后总结,重申论点,“弊在赂秦”。

  2.第2段以“割城”为例,论证“赂秦”之弊。

  紧承第一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写韩、赵、魏三国把祖先艰难得到的土地轻易拱手送给秦国,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从而论证“弊在赂秦”的论点。

  3.第3段,以“不赂者以赂者丧”的事实,进一步论证“弊在赂秦”。

  紧承第2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文中写齐、赵、燕三国虽“义不赂秦”,但“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从而论证“弊在路秦”的中心论点。

  4.第4段承上启下,提出“为国者”不要被敌国的“积威之所劫”的劝告。

  5.第5段,借时讽世,借古喻今,讽谏北宋王朝改变妥协政策,奋起抵抗。

  将六国的情况与北宋情况作对比,证明六国力量远弱于北宋,警告北宋统治者不要重蹈六国灭亡的旧事,点明本文主旨,即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

  三、论证方法

  1.对比论证

  用攻战中秦之所得,诸侯之所失与赂秦中秦之所得、诸侯之所失对比,说明秦不用战争就能获得土地,六国不用战争就失去土地,因此六国最终灭亡,是历史必然,将秦与六国对比,将六国与六国对比,同样证明六国破亡为历史的必然。

  2.引证法

  引用苏代的话,证明“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的观点。

  3.例证法

  列举六国灭亡的史实,证明观点。

  四、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

  第三课时

  一、检查作业 

  1.回顾全文的论证结构。

  2.检查背诵。

  二、结合课后苏辙作比较阅读

  1.学生自读苏辙。

  2.分组讨论两文异同。

  3.总结

  (1)相同点:

  两文都很重视韩魏两国在七国纷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苏辙认为“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因此六国应“厚韩亲魏”。苏洵也认为“以地事秦”中韩、魏两国最为突出,“为积威之所劫”,最终招致灭亡。

  (2)不同点

  ①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

  苏洵认为在于六国争相以地赂秦。苏辙认为在于六国没有远略,背盟败约,自相残杀。

  ②两篇文章的最终目的。

  苏辙就史论史,结尾只表示了悲痛的感情。苏洵是借古讽今,由论史转向论策,为六国设想出总体策略。首先,不赂秦,不附秦,不派刺客,不杀良将。其次,“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这些策略实际上也是对北宋朝廷说的。

  苏洵的忧国之心由此也可见一斑了。

  三、布置作业 

  1.进一步落实背诵。

  2.归纳整理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及词类活用等现象。

  附:板书设计

  苏洵

  一、解题

  1.关于苏洵

  二、分析论证结构

  三、论证方法

  1.对比论证

  2.引证法

  3.例证法

六 国 论 篇4

  河南内乡职业中专普高语文 庞运鹏

  教学目的:

  1、了解写作背景,领会作者讽谏北宋王朝的写作意图和本文借古讽今的写法;

  2、掌握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例句;

  3、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结合语境揣摩辨析词义及活用的能力;

  4、学习本文严谨的论证结构和生动形象的语言特色;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知识,推断词语的用法;

  2、理解本文论证结构及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 :

  1、文言词语的比较运用,翻译语句;

  2、从理解背诵中学会议论文的论证结论。

  教学方法:

  诵读、点拨法、自主学习攻克难点、练习法巩固

  教学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掌握苏洵有关知识与背景;

  2、学习一二自然段;

  教学过程 :

  一、导课:

  以旧知识导入  :贾谊《过秦论》是站在封建统治者立场上分析历史得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结论,劝当时的统治者吸取历史教训,避免重蹈覆辙;今天我们将要学习《六国论》,作者苏洵站在封建统治阶级立场上借评论六国灭亡来阐述什么政治主张呢?今天我们来学习《六国论》。

  二、解题与作者介绍:

  1、论:是散文的一种,以论证为主,其特点是善于说理。“六国论”在这里是一个省略式短语,实际应是“六国破灭之论”。文章旨在分析六国失败的原因,以贿赂秦国导致颠覆的历史教训,劝谏北宋统治者对辽和西夏放弃屈辱投降的政策,积极抵抗,奋发自强。用的是借古讽今的手法。

  宋朝眉山人,散文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称“三苏”,同为“唐宋八大家”中的散文家。八大家是指“韩柳”“三苏”王安石、欧阳修、曾巩。苏洵的散文特点:见解精辟, 观点鲜明, 论据有力。语言锋利,纵横恣肆,雄奇中富有变化。

  北宋建国后,鉴于唐末藩镇割据和五代军人乱政,实行中央专制集权制度,将军权完全收归中央,造成了军事上的衰势。北宋建国往后一百年间,与契丹、西夏作战60余次,败多胜少,到苏洵所处的时代,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20万两,绢30万匹;向西夏纳银10万两,绢10万匹,茶3万斤。这样“陪邻”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苏洵正是针对这样的现实撰写《六国论》的。

  ② 在我国历史上战国七雄争霸时代,《六国论》中的“六国”即除秦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经过商鞅变法的彻底改革,经济和军事实力都强大起来;而原本强大的六国却因宗法势力的强大,因循守旧,经济和军事实力日益衰落。秦强盛起来后,积极向东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六国也曾联合起来对抗秦国,这就是所谓“合纵”。但他们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秦采取“远交近攻”的军事战略。韩、魏、楚三国都紧靠秦国,因此直接受到秦国的威胁和侵略。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纷纷割地求和,并最早被消灭;齐、燕、赵三国也相继灭亡。六国灭亡,“非兵不利,战不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绝不仅仅是因为割地赂秦。苏洵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点来论证,是为其针砭现实服务的。 赂lù 六国互丧sàng 耶yé 获邑yì 厥jué 暴pù霜露 荆jīng棘jí 草芥jiè 安寝qǐn 弥mí繁 颠覆fù 与 yǔ嬴yíng 洎jì 谗chán 邯hán郸dān 胜负之数shù 当tǎng与秦相较 处chǔ秦革灭殆dài 下咽yān 为wéi国者为wéi积威 “盖”还可用作连词,起说明原因的作用,后面的句子是前面句子的原因。

  A、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B、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C、故曰弊在赂秦也。邑:小城镇。城:大城池。所亡:所丢失的土地。患:担心的。固:本来。厥:他们的。先:对去世的尊长的敬称。举:都。然后:这样以后。厌:通“餍”,满足。弥、愈:更加。判:确定,断定。颠覆:灭亡。固:本来。事:侍奉。以: 1.秦以攻取之外 ( 用 ) 2、以有尺寸之地 (连词,才)

  3、举以予人 ( 拿,把) 4、以地事秦 ( 用)之:1、较秦之所得(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助词)

  2、秦之所大欲(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助词)

  3、以有尺寸之地(的 )

  4、子孙视之不甚惜 (代词,土地)

  5、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的 )

  6、奉之弥繁,侵之愈急(的 )

  7、此言得之 (代词,指代上面的道理)而: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因果承接)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可是,表示转折)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就,承接关系)

  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然后: 这样以后。

  (3)古今异义:其实:它实际上。 祖父:祖辈和父辈。至于:到……的结局。

  成语:如弃草芥:抱薪救火终:最后。与:亲附、亲近。既:已经。免:幸免。义:坚持正义。速:招致。再:两次。洎:等到。谗:小人的坏话。殆:几乎。智力:智谋和力量。向使:假如。数、理:天数,命运。

  义不赂秦,坚持正义。形容词作动词

  李牧连却之:动词的使动用法。

  3、特殊句式:①赵尝五战于秦 ② 洎牧以谗诛③齐人勿附于秦 ④斯用兵之效也

  事:侍奉。势:形势。为:治理。故事:旧例。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用。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而:却。以趋于亡。以:而。其势弱于秦于:比。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可以:可以凭借。 苟以天下之大以:凭着。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其势弱于秦。介后句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礼:礼待。名为动。 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下:吞下。名为动。日削月割,以趋于亡。日:每天。名为状。 月:每月。名为状

  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下:吞下。咽:咽喉。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故事:旧例。 五、总结本文的基本文言知识:

  其实:它实际上。 祖父:祖辈和父辈。至于:到……的结局。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下:吞下。咽:咽喉。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故事:旧例。 3、词类活用:

  义不赂秦,坚持正义。形容词作动词

  李牧连却之:动词的使动用法。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礼:礼待。名为动。 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下:吞下。名为动。日削月割,以趋于亡。日:每天。名为状。月:每月。名为状

  以地事秦:事,侍奉。名词作动词。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终,坚持到底。形容词作动词。

  ①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②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③故曰弊在赂秦也。④惜其用武而不终也。⑤斯用兵之效也。①赵尝五战于秦齐人勿附于秦 ③其势弱于秦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洎牧以谗诛。 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以”后省“之” 至丹以荆卿为计:“荆卿”后省略动宾词组“刺秦王”。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不赂者以赂者丧。”开门见山,直截了当提中心论点,不仅紧扣题目,明确了论题,而且便于后文驰骋文墨,自由论证,在结构上具有提起下文,统摄全篇的主导作用。两个分论点实际上是从正反两方面进一步揭示中心论点。

  讨论:(1)、从“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论证。

  秦以攻取之外……固不在战矣。”比较诸侯割地赂秦而造成的双方土地得失变化,得出结论:“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的结论。先祖父……理固宜然”写诸侯赂秦的情形和结果,说明赂秦岂和适得其反,只能助长秦国的侵略野心,造成“颠覆”的下场。得出“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的结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1]

六 国 论 篇5

  庞运鹏

  教学目的:

  1、了解写作背景,领会作者讽谏北宋王朝的写作意图和本文借古讽今的写法;

  2、掌握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例句;

  3、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结合语境揣摩辨析词义及活用的能力;

  4、学习本文严谨的论证结构和生动形象的语言特色;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知识,推断词语的用法;

  2、理解本文论证结构及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 :

  1、文言词语的比较运用,翻译语句;

  2、从理解背诵中学会议论文的论证结论。

  教学方法:

  诵读、点拨法、自主学习攻克难点、练习法巩固

  教学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掌握苏洵有关知识与背景;

  2、学习一二自然段;

  教学过程 :

  一、导课:

  以旧知识导入  :贾谊《过秦论》是站在封建统治者立场上分析历史得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结论,劝当时的统治者吸取历史教训,避免重蹈覆辙;今天我们将要学习《六国论》,作者苏洵站在封建统治阶级立场上借评论六国灭亡来阐述什么政治主张呢?今天我们来学习《六国论》。

  二、解题与作者介绍:

  1、论:是散文的一种,以论证为主,其特点是善于说理。“六国论”在这里是一个省略式短语,实际应是“六国破灭之论”。文章旨在分析六国失败的原因,以贿赂秦国导致颠覆的历史教训,劝谏北宋统治者对辽和西夏放弃屈辱投降的政策,积极抵抗,奋发自强。用的是借古讽今的手法。

  宋朝眉山人,散文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称“三苏”,同为“唐宋八大家”中的散文家。八大家是指“韩柳”“三苏”王安石、欧阳修、曾巩。苏洵的散文特点:见解精辟, 观点鲜明, 论据有力。语言锋利,纵横恣肆,雄奇中富有变化。

  北宋建国后,鉴于唐末藩镇割据和五代军人乱政,实行中央专制集权制度,将军权完全收归中央,造成了军事上的衰势。北宋建国往后一百年间,与契丹、西夏作战60余次,败多胜少,到苏洵所处的时代,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20万两,绢30万匹;向西夏纳银10万两,绢10万匹,茶3万斤。这样“陪邻”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苏洵正是针对这样的现实撰写《六国论》的。

  ② 在我国历史上战国七雄争霸时代,《六国论》中的“六国”即除秦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经过商鞅变法的彻底改革,经济和军事实力都强大起来;而原本强大的六国却因宗法势力的强大,因循守旧,经济和军事实力日益衰落。秦强盛起来后,积极向东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六国也曾联合起来对抗秦国,这就是所谓“合纵”。但他们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秦采取“远交近攻”的军事战略。韩、魏、楚三国都紧靠秦国,因此直接受到秦国的威胁和侵略。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纷纷割地求和,并最早被消灭;齐、燕、赵三国也相继灭亡。六国灭亡,“非兵不利,战不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绝不仅仅是因为割地赂秦。苏洵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点来论证,是为其针砭现实服务的。 赂lù 六国互丧sàng 耶yé 获邑yì 厥jué 暴pù霜露 荆jīng棘jí 草芥jiè 安寝qǐn 弥mí繁 颠覆fù 与 yǔ嬴yíng 洎jì 谗chán 邯hán郸dān 胜负之数shù 当tǎng与秦相较 处chǔ秦革灭殆dài 下咽yān 为wéi国者为wéi积威 “盖”还可用作连词,起说明原因的作用,后面的句子是前面句子的原因。

  a、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b、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c、故曰弊在赂秦也。邑:小城镇。城:大城池。所亡:所丢失的土地。患:担心的。固:本来。厥:他们的。先:对去世的尊长的敬称。举:都。然后:这样以后。厌:通“餍”,满足。弥、愈:更加。判:确定,断定。颠覆:灭亡。固:本来。事:侍奉。以: 1.秦以攻取之外 ( 用 ) 2、以有尺寸之地 (连词,才)

  3、举以予人 ( 拿,把) 4、以地事秦 ( 用)之:1、较秦之所得(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助词)

  2、秦之所大欲(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助词)

  3、以有尺寸之地(的 )

  4、子孙视之不甚惜 (代词,土地)

  5、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的 )

  6、奉之弥繁,侵之愈急(的 )

  7、此言得之 (代词,指代上面的道理)而: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因果承接)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可是,表示转折)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就,承接关系)

  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然后: 这样以后。

  (3)古今异义:其实:它实际上。 祖父:祖辈和父辈。至于:到……的结局。

  成语:如弃草芥:抱薪救火终:最后。与:亲附、亲近。既:已经。免:幸免。义:坚持正义。速:招致。再:两次。洎:等到。谗:小人的坏话。殆:几乎。智力:智谋和力量。向使:假如。数、理:天数,命运。

  义不赂秦,坚持正义。形容词作动词

  李牧连却之:动词的使动用法。

  3、特殊句式:①赵尝五战于秦 ② 洎牧以谗诛③齐人勿附于秦 ④斯用兵之效也

  事:侍奉。势:形势。为:治理。故事:旧例。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用。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而:却。以趋于亡。以:而。其势弱于秦于:比。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可以:可以凭借。 苟以天下之大以:凭着。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其势弱于秦。介后句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礼:礼待。名为动。 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下:吞下。名为动。日削月割,以趋于亡。日:每天。名为状。 月:每月。名为状

  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下:吞下。咽:咽喉。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故事:旧例。 五、总结本文的基本文言知识:

  其实:它实际上。 祖父:祖辈和父辈。至于:到……的结局。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下:吞下。咽:咽喉。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故事:旧例。 3、词类活用:

  义不赂秦,坚持正义。形容词作动词

  李牧连却之:动词的使动用法。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礼:礼待。名为动。 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下:吞下。名为动。日削月割,以趋于亡。日:每天。名为状。月:每月。名为状

  以地事秦:事,侍奉。名词作动词。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终,坚持到底。形容词作动词。

  ①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②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③故曰弊在赂秦也。④惜其用武而不终也。⑤斯用兵之效也。①赵尝五战于秦齐人勿附于秦 ③其势弱于秦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洎牧以谗诛。 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以”后省“之” 至丹以荆卿为计:“荆卿”后省略动宾词组“刺秦王”。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不赂者以赂者丧。”开门见山,直截了当提中心论点,不仅紧扣题目,明确了论题,而且便于后文驰骋文墨,自由论证,在结构上具有提起下文,统摄全篇的主导作用。两个分论点实际上是从正反两方面进一步揭示中心论点。

  讨论:(1)、从“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论证。

  秦以攻取之外……固不在战矣。”比较诸侯割地赂秦而造成的双方土地得失变化,得出结论:“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的结论。先祖父……理固宜然”写诸侯赂秦的情形和结果,说明赂秦岂和适得其反,只能助长秦国的侵略野心,造成“颠覆”的下场。得出“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的结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作者邮箱:

  [1]

六 国 论 篇6

  教学目的

  1.领会苏洵关心国家、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抵抗外辱的思想,了解作者借古讽今的现实针对性。

  2.提高学生对古今异义词语的准确识别,运用的能力。

  3.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用多种论证方法逐层论证的手法和生动形象的语言特色。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我们上学期曾学习过贾谊的《过秦论》,作者借评论秦的兴亡来告诫当时的封建统治者要吸取历史教训。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阿房宫赋》,杜牧就秦国统治者骄奢淫逸、横征暴敛,不顾人民死活,从而导致覆亡来讽时刺世。这节课我们要一起来学习,看看作者苏洵这位封建时代的进步知识分子又在借评论六国灭亡来阐述什么样的政治主张。

  二、解题

  1.作者简介

  苏洵(1009—1066),字明允,自号老泉,北宋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著名散文家。据说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遂通六经、百家之说。下笔顷刻数千言。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带领儿子苏轼、苏辙到汴京(现在河南开封),以所著文章22篇(《几策》二篇、《权书》十篇、《衡论》十篇)谒见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赏识这些文章,认为可以与贾谊、刘向的文章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他。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人竞相模仿。因此,苏洵将自己的文集命名为《嘉祐集》

  苏洵精于散文,后人因其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将父子三人合称“三苏”,并列入唐宋散文八大家。

  2.背景

  (1)六国灭亡的时代背景(幻灯)

  ①韩魏楚以地赂秦大事年表前290年  韩割武遂予秦

  前280年  楚割汉北及上庸予秦

  前275年  魏割温予秦

  前273年  魏割南阳予秦

  ②秦灭六国时间

  前230年灭韩

  前225年灭魏

  前223年灭楚

  前222年灭赵、灭燕

  前221年灭齐

  ③六国抗秦大事年表

  前269年赵将赵奢击秦,大破之。

  前257年魏信陵君救赵,大破秦军。

  前247年信陵君率五国兵败秦军于河外。

  前233年秦攻赤丽,宜安,被赵将李牧击退。

  前232年秦攻番吾,又被李牧击退。

  战国时代由于生产方式的变化,各诸侯国都开始进行改革,众多的改革中,唯有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成功,为秦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而六国因循守旧,经济和军事实力日渐衰落,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纷纷割地求和,终至灭亡。后来秦国用了8年的时间灭了六国,统一了天下。

  (2)苏洵所处的北宋的时代背景(幻灯)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澶渊之盟”议定。北宋每年给辽“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

  宋仁宗庆历二年(1044年),宋又被迫与辽订盟,每年加“岁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

  同年,宋与西夏达成协议,西夏对宋称臣,宋每年送给西夏银十万两,绢十五万匹,茶三万斤。

  作者所处的北宋王朝,对内专制集权,对外卑躬屈膝,内忧外患,始终不绝。北宋初期,西、北方边患严重,自开国至英宗治年年间,宋和辽与西夏开战,败多胜少。军事上的软弱无能导致外交上的妥协投降,北宋为求苟安,年年割地纳贡。而这样沉重的负担,全落在百始头上。国难当头,矛盾尖锐,苟洵针对这样的现实写作此文,用于讽喻宋王。

  三、整体感知课文

  1.学生速读,熟悉课文。

  2.教师范读,正音,并提示学生注意朗读节奏。

  3.学生依书下注释,粗通文意,有疑问的地方勾画出来课堂提问。

  4.学生熟读课文。

  四、布置作业 

  1.对课文熟读成诵。

  2.课后练习二、三、四。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课后练习二、三、四

  二、把握文章论证结构

  1.第1段,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本文开门见山地提出中心论点“弊在赂秦”,接着从正反两个不同的角度,即“赂者”和“不赂者”,均受赂秦之害进行论证。“赂秦”的国家因“赂秦”而“力亏”;不赂秦的国家因“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不赂者以赂者丧”。最后总结,重申论点,“弊在赂秦”。

  2.第2段以“割城”为例,论证“赂秦”之弊。

  紧承第一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写韩、赵、魏三国把祖先艰难得到的土地轻易拱手送给秦国,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从而论证“弊在赂秦”的论点。

  3.第3段,以“不赂者以赂者丧”的事实,进一步论证“弊在赂秦”。

  紧承第2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文中写齐、赵、燕三国虽“义不赂秦”,但“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从而论证“弊在路秦”的中心论点。

  4.第4段承上启下,提出“为国者”不要被敌国的“积威之所劫”的劝告。

  5.第5段,借时讽世,借古喻今,讽谏北宋王朝改变妥协政策,奋起抵抗。

  将六国的情况与北宋情况作对比,证明六国力量远弱于北宋,警告北宋统治者不要重蹈六国灭亡的旧事,点明本文主旨,即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

  三、论证方法

  1.对比论证

  用攻战中秦之所得,诸侯之所失与赂秦中秦之所得、诸侯之所失对比,说明秦不用战争就能获得土地,六国不用战争就失去土地,因此六国最终灭亡,是历史必然,将秦与六国对比,将六国与六国对比,同样证明六国破亡为历史的必然。

  2.引证法

  引用苏代的话,证明“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的观点。

  3.例证法

  列举六国灭亡的史实,证明观点。

  四、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

  第三课时

  一、检查作业 

  1.回顾全文的论证结构。

  2.检查背诵。

  二、结合课后苏辙作比较阅读

  1.学生自读苏辙。

  2.分组讨论两文异同。

  3.总结

  (1)相同点:

  两文都很重视韩魏两国在七国纷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苏辙认为“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因此六国应“厚韩亲魏”。苏洵也认为“以地事秦”中韩、魏两国最为突出,“为积威之所劫”,最终招致灭亡。

  (2)不同点

  ①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

  苏洵认为在于六国争相以地赂秦。苏辙认为在于六国没有远略,背盟败约,自相残杀。

  ②两篇文章的最终目的。

  苏辙就史论史,结尾只表示了悲痛的感情。苏洵是借古讽今,由论史转向论策,为六国设想出总体策略。首先,不赂秦,不附秦,不派刺客,不杀良将。其次,“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这些策略实际上也是对北宋朝廷说的。

  苏洵的忧国之心由此也可见一斑了。

  三、布置作业 

  1.进一步落实背诵。

  2.归纳整理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及词类活用等现象。

  附:板书设计 

  苏洵

  一、解题

  1.关于苏洵

  二、分析论证结构

  三、论证方法

  1.对比论证

  2.引证法

  3.例证法

六 国 论 篇7

  教学目的:⒈借古喻今的写法⒉对比论证的写法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课二、解题简介作者和写作背景三、整体感知⒈自由朗读,质疑解难⒉思考:六国破灭的原因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阐释的?明确: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六国破灭,弊在赂秦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四、分析第一部分⒈齐读⒉结合注释翻译本段⒊讨论:作者是怎样提出中心论点的?这种方式有何好处?明确:开门见山;提挈下文,总贯全篇。五、分析第二部分㈠第二段分析⒈自读,翻译⒉本段是从哪个方面论证六国破灭原因的?作者是怎样论证的?明确: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具体论证如下:秦:攻取所得――受赂所得 诸侯:赂秦所亡――战败而亡对比        态度:祖父创业之难――子孙割地之易                         处境:一夕安寝――秦兵又致矛盾:土地有限――秦国无餍结果: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引证:  “以地事秦…火不灭”(形象生动)                           ∣↓  以土地换和平―→日削月割,以趋于亡⒊小结本段就赂秦的国家(韩魏楚)灭亡的原因进行论述,有理有据,确凿有力的论证了中心论点。㈡第三段分析⒈齐读,借助注释翻译⒉本段是从哪个方面论证六国破灭原因的?作者是怎样论证的?明确:                               正面:齐燕赵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反面:假设六国采取正确措施⒊齐燕赵为什么灭亡?作者对这三国灭亡的感情有什么差异?明确: 诸侯国直接原因根本原因感情色彩齐国与应嬴而不助五国智力孤危战败而亡鄙夷燕国以荆卿为计惋惜赵国牧以谗诛 ⒋小结本段就不赂秦的国家(齐燕赵)灭亡的原因进行论述,说明“不赂者”的灭亡也是“赂”的结果,把“赂者”的失败和“不赂者”的失败联系起来,正反结合,从而全面深入的论证中心论点。 六、分析第三部分㈠第四段分析①自由朗读,翻译②第四段的哪句话概括了六国破灭的历史教训?是针对谁而言的?明确:a、“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反面假设)     b、一语双关,似乎批评六国的“为国者”,其实告诫北宋的“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     ②第四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承上启下,由上文的评析历史,转入下文的讽谏当朝统治者。㈡第五段分析   ①第四段已经总结了六国破灭的历史教训,那第五段是否多余?为什么?明确:借古讽今:“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老泉论六国赂秦,其实借论宋赂契丹之事,而卒以此亡,可谓深谋先见之识矣。”(明·何仲默)――“末影宋事,尤妙。”(明·陶望龄)――“老泉论六国之弊在赂秦,盖借以规宋也。故言激切而淋漓。”(清·储欣)――“借六国赂秦而灭,以暗刺宋事,其言痛切悲愤,可谓深谋先见之智。”(清·朱川许)  ②本段或明或暗作了多方面的对比,请找出来。明确:a、    六国――秦【爵位(诸侯)、实力(强弱)】b、   北宋――契丹、西夏 c、    北宋――六国d、   契丹、西夏――秦  通过这四组对比,讽谏北宋统治者勿重蹈覆辙,要奋起御侮,积极谋求“不赂而胜之”之道⒋小结这是本文的结论部分,总结历史教训,讽谏北宋当局,语意深切,发人深省。三、全文总结本文以借古讽今的手法,用了引证、例证、对比、假设等论证方法,采用提问、假设、感叹等形式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充分论证了六国破亡的原因,劝谏北宋统治者吸取历史教训,以六国为借鉴,对辽、西夏的侵犯奋起反抗,文章选材得当,典型,论证严密,是宋代散文不可多得的精品。 

六 国 论 篇8

  一、教学目的:

  1.学习运用对比论证证明中心论点的写法;

  2.认识作者运用讽谏的方法反对宋王朝屈服于外侮的妥协政策。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本文的论证结构──抓关键问题论证,持之有故,言之成理, 对比和逐层论证。

  2.难点:本文借古讽今所表现的思想──关心国家命运,反对屈辱求和

  三、教学时数:

  两课时

  四、教学步骤 :

  第一课时

  作者简介:

  苏洵(1000─1066)字明亮,号老泉,宋朝眉山人。与他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成为文学史上著名人物,“唐宋八大家”中他一门就占了三人。

  苏洵长于散文,善用比喻。他十分关心政治,论文大多针对时政而发,议论锋利,切中时弊,说服力强,著作有《嘉   集》。

  据说苏洵27岁因应试不中,焚去以前所写文章,刻苦攻读,博览群书,潜心钻研,终于形成自己文章的风格。由于他下笔顷刻数千言,语言晓畅,雄辩有力,深得欧阳修的赏识。嘉  年间,欧阳修把苏洵的22篇文章推荐给朝廷,一时名动京师,文人竟相模仿。因此,他命名自己的文集为《嘉             集》。本文选自《嘉    集》中的《权书》,原题为《六国》,一般选本改作。

  写作目的:

  本文是为反对北宋王朝用重赂屈服于外族而写的。当时,契丹( 后称“辽”我国东北少数民族)、西夏(我国西北少数民族)经常入侵,北宋统治者沿用妥协政策,向他们纳银输绢,以求苟安。作者写这篇文章,论六国灭亡之道,讽谏宋王朝以六国为鉴戒,不为外族“积威之所劫”,要“礼天下之奇才”,上下团结一心,抵御外侮,以维护和巩固宋王朝的统治。

  题解:

  是倒装省略句,是“论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

  六国破灭,非兵 不利,战 不善,弊 在赂秦⑴。赂秦而力  亏,破灭之道

  灭亡     武器    锐利   作战   毛病     贿赂    就 力量亏损          原因

  道:道理,引申为原因

  也。或曰⑵:六国互 丧⑶,率⑷      赂秦耶?曰:不  赂者以赂者丧。盖    失强

  接连灭亡       都是(因为)      吗     没有     因为      原因是       有

  援,不能独     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力的外援             单独地保全

  秦以攻取⑸之外,   小     则获                   邑,大则得城。较  秦之(受

  用攻战(的方法)取得土地 小的方面     获得(诸侯的贿赂)小镇              城市  比较

  小、大:形作名                                        之:取独

  贿)所得,   与战胜而得者,其实        百倍;诸侯之所亡,  与战败而亡者,

  得到的土地             它实际上要大                          丧失的土地

  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  矣。思厥     先    祖

  那么         欲望           祸患  本来   战争              他们的死去的祖

  之:取独                                     思:句首助词,无义

  父⑹,暴(于)霜露⑺,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  之      不甚惜,举

  辈父辈    暴露                    才   很少的土地       看待它们却             拿 

  (之)以予人⑻,如弃草芥,今日割  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  一夕安  寝。

  它 来          小草         割让                           换得      夜安稳觉(第

  起 视四      境,而秦兵又至矣。然        则  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 厌

  二天)起床看国家的边境                     既然这样那么                            无法满

  厌通餍:满足

  ⑼,奉 之弥繁,侵之愈急⑴。故不战  而强弱胜负已判⑵矣。至  于⑶颠覆,

  足      送给他 越 多            你  打仗              清清楚楚     终究到(六国)灭亡

  之:代赂秦各国                        判:分明,清清楚楚

  理   固  宜  然。古人云:“以地事   秦,犹  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的结局道理本来应该这样                    事奉       好比                    熄灭

  理固宜然:理所当然

  ⑷。”此言得之⑸。

  说对了

  之:代上面所说的道理

  齐人未尝赂秦,终 继五国迁灭⑹,何哉?           与  嬴⑺而不助五国也。

  终于                  这是因为结交秦国

  迁灭:灭亡,是被人灭亡

  五国既丧, 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  略⑻,能守其土 ,     义  不赂

  长远谋略                              (坚持)大义

  秦。是故燕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        丹以    荆卿        为

  成效       到燕太子丹 用(派)荆柯(刺秦王)作为(对付秦国

  焉:于之,从这件事中者:代秦击赵

  计⑼,始速⑽祸焉。       赵尝五战于秦,     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

  的)策略        才招致从这件事中          对          (打了)                    两次

  李牧⑾连  却  之。洎⑿牧以谗 诛,邯郸为         郡,惜其   用武        而

  连续打退秦国   等到    因谗言被杀     变成(秦国的一个) 可惜赵国          (抗秦)

  不终也。      且   燕赵处(于)秦                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  力  孤   

  没有坚持到最后  况且      处  在  (把其它 国家)消灭干净     的时候     智谋力量孤立无援

  危,       战败而亡,诚    不得已。   向  使  三国⒀   各爱  其地,齐人勿附于

  危急的时候             确实是    (的事)假使当初韩魏楚三国     爱惜              不 依附

  向:当初  使:假使

  秦,      刺客不行,             良将       犹在,则胜负之数⑴,存亡之理,当  与

  (燕国)               去(秦国)(赵国的)  (李牧)            命运            天理   如果

  数:定数,命运      当通倘,倘使

  秦相较,或  未易量。

  或许不 可  估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  封  天下之谋臣,以事  秦之心  礼  天下之奇         才,

  来封给             事奉          心意礼待               特殊才能的人

  礼:名作动,礼待       奇才:特殊才能的人

  并力西向,   则吾   恐秦  人食之不得下  咽也。悲 夫! 有如此  之势,而

  (六国)合力      (抗秦)  我想恐怕秦国    吃饭下到咽喉里    可悲呀             这样的  形势

  之:取独

  为秦人积     威之所劫⑵,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  国者⑶无使为积威之所

  被     积蓄的威势   胁迫    每天割地    走 向  灭亡  治理国家的人不要   被

  为……所……:表被动    之:取独     日、月名作状,每天、每月    以通而     为:治理,动词

  劫哉。

  啊

  夫六国与秦皆  诸侯,  其势  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     而胜 之之势。

  都是        (国家)    势力  比    可是还        贿赂(秦国)战胜秦国的情势

  苟  以  天下    之大,而从⑷六国破亡之故事⑸,是又在六国  下矣。

  假如凭着统一天下的  大国  却  跟随着 灭亡  前例            这又  在           的下面了

  故事:旧事,前例     在六国下矣:意为不如六国

  第二课时

  本文论证结构:

  中心论点───分论点────论据──────────────结论   

  │                                                          │

  │                                                          │

  │                            ┌大欲大患     暗             │

  │                            │固不在战     中             │

  │        ┌ 1.赂秦力亏┤奉之弥繁  强弱胜负  指┐           │

  │        │   破灭之道│侵之愈急  不战已判  韩│           │

  六国破灭,│           │以地事秦            魏│           │

  非兵不利,┤           └抱薪救火            楚│           │

  战不善,弊│                                   ├与秦相较  为国者无  如从六国

  在赂秦    │           齐人与嬴   终继迁灭   明│或未易量  使为积威  故事又在

  └ 2.不赂秦者不助五国  在所不免    里│ (小结)   之所劫    六国之下

  以赂者丧燕用刺客              点│         (教训)      (告诫)

  盖失强援始速祸焉  智力孤危    齐│

  不能独完赵诛良将  战败而亡    燕┘

  用武不终    赵

  本文论点鲜明,论证严密,文章一开头,开门见山,提出论点,说明论点,然后分承论述,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文章富于变化,曲折有致。文中先后采用提问、设问、假设、感叹等形式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说明问题,起伏多姿,活泼新颖。突出的问题,还用对比的方法论证,选材典型,描述生动,说服力很强。

  文章结尾,借古讽今,颇富于启发性。

  当然,由于历史和社会的影响,作者的认识,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如对秦统一六国,看不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对帝王开国,看不清掠夺剥削的本来面目;对“谋士”“奇才”乃至帝王统治者,寄以过高的幻想等,都是我们所要扬弃的。

  这篇文章的目的,是借古讽今。所以强调六国的败亡,主要由于“赂秦”。其实,六国的失败,主要是政治上不重视改革,因循保守,又不能坚持“合纵”的联合抗秦的策略,以至被秦各个击破。

  作业 :

  [思考和练习]第三题、第四题、第五题、第六题。

六 国 论 篇9

  教学目的: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为文意图,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

  掌握重要文言字词及文言现象;背诵课文。

  教学课时:3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疏通字词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新课

  “六王毕,四海一”,在《阿房宫赋》里,杜牧用这六个字概括了秦灭六过、一统寰宇的历史进程。也许因为秦王朝过于短促,历二代便骤然灭亡,所以后人总爱在秦的暴灭上作文章,而忽视了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秦为什么能够以少胜多,以小胜大?或,六国何以由强趋弱,转胜为败?历史学家语焉不详,文学家往往指斥不当。

  贾谊《过秦论》主要指责秦之过,但对秦的胜利(六国的灭亡)之因也作了简要的剖析:在六国,“争割地而奉秦”,使秦国“有余力而制其弊”;在秦国,“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横而斗诸侯”。这种剖析顾及斗争的双方,是辨证的;但分析不尽准确,因为并非这六个国家都争着割地奉秦。

  历史的年轮又增加了一千二百余年,北宋策论大师苏洵注目这个历史课题了,于是有出。

  是历史上第一偏不鞭强秦之暴行,而剖六国之痼疾的文章,所以它具有历史的严肃性;它分析了忍辱求和、赂敌为安的悲剧结局,乃是有感而发,它具有现实批判的针对性(这一点,我们在学习课文中会进一步认识);它不足600字,言简意赅,机锋雄辩,又有很强的文学性。“三性”合一,使得本文兼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作者简介

  (学生自读注释一)补充两副写“三苏”的对联:

  萃父子兄弟于一门,八家唐宋占三席;

  悟骈散诗词之特征,千变纵横识共源。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

  三、阅读课文

  学生先初读,扫清语音障碍;再齐读。

  四、疏通字词

  学生自译。补充(板书):

  重要字词:率、厥、弥、判、速、洎、殆

  词类活用:小/大则……、义不赂秦、却、礼、西向、日削月割

  古今异义:其实、祖父、至于、智力、可以、故事

  通假字:厌、当

  特殊句式: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天下之大

  一词多义:暴、与、犹、亡、始

  五、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分析课文

  教学过程 :

  一、检查作业 

  完成练习二——四

  二、分析课文

  1、 齐读课文

  2、  思考练习一。

  3、  提名思考回答:

  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哪一句?两个分论点是?分别是就哪些国家而言的?文章的论证段落有哪些?哪一句是对历史教训的总结?哪一句点明了写作意图?

  4、  教师简析(参教师用书)

  5、  简介写作背景,进一步了解作者的爱国之情

  作者生于真、仁、英宗三世。其时,宋王朝虽然尚未疲弱不堪,但北有契丹(大辽),西有西夏,它们不断骚扰,国家不得安宁。1004年,大辽举兵攻宋,当时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辽在澶州打了一仗,宋军大胜。形势如此有利,真踪却一味求和,订下“澶渊之盟”,规定宋每年向辽进贡银10万两,绢20万匹,自此,抗敌卫国只气锐减,委曲求全之风日上。后辽又连连加码,宋均慨然应答。1044年,西夏元昊上书停战求和,宋却反而给西夏银、绢、茶。一代又一代的“为国者”皆被敌人积威所劫,以物供敌,以钱富敌。苏洵是睹之心忧,忧而思救,以为这和战国六国以地赂秦相比,有国之而无不及,下场更加不堪设想,于是写下了这偏醒世文章。

  所以,结合背景,我们能够更加体察到作者的一片爱国之情。

  三、小结

  本文立论鲜明,论证严密,脉络清晰,结构严谨。

  语言上,长短相间、整散交错。确如王安石云:“苏明允有战国纵横之学”。

  文章字里行间包含着作者的感情,不仅有“呜呼”、“悲夫”这样感情强烈的感叹,就是在夹叙夹议的文字中,也洋溢着作者的情感,如对以地赂秦的憎恶,对“义不赂秦”的赞赏,对“用武而不终”的惋惜,对为国者为积威之所劫的痛惜、激愤,都溢于言表,有着强烈的感染力,使文章不仅以理服人,而且以情感人。

  四、齐读课文

  五、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

  比较阅读《过秦论》;

  学习苏辙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比较阅读

  教学过程 :

  一、检查背诵

  背诵中心论点句、写作意图句;背诵全文

  二、比较《过秦论》

  1、 都是史论文

  2、  都借古讽今,以史致用,都得源于作者的忧国情怀

  《过》讽谏汉武帝施行仁政,防止重蹈秦朝施行暴政而迅速灭亡的覆辙;《六》讽谏宋王朝要以六国为鉴,奋起抵御外侮。

  3、  论证方法:都云对比论证方法。

  4、  中心论点的提出:《过》卒章显志,《六》开门见山。

  5、  语言:同:多排偶句,句式整齐;长短相间,错落有致。

  不同:《过》词采华丽,《六》浅显易懂。

  三、学习另二篇

  一是苏辙的,见教材。一是李桢的(节选)

  四、布置作业 

  写一篇作文,题目是“从历史看天下兴亡”

  附:从历史看天下兴亡

  1、各家关于天下兴亡的观点(高一年级)

  《过秦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伶官传序》: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记身

  《谏太宗十思疏》: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出师表》:广开言路、亲贤远佞

  《孟子二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阿房宫赋》:戒奢以俭

  《邹忌讽齐王纳谏》:广开言路

  《勾践灭吴》:励精图治,心忧天下,尊贤重士,法纪严明

  《我们对于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针锋相对,寸利必争,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决不搞屈辱外交

  《触龙说赵太后》:磨炼国君意志,培养能君主

  《季氏将划颛臾》:君贤臣能且上下精诚团结

  《寡人之于国也》:使百姓不饥不寒且得庠序之教,明孝悌之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方面都得到发展

  (苏辙):六国相互背盟败约而失韩魏之天下要冲

  2、学生习作选读

  悠悠中华经历了五千多年的风雨洗礼。中国大地上风起云涌,经历着无数次“江山不改人已换”的历史变迁。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种变化呢?或许我们可以从历史长河的流动中看出一点天下兴亡的端倪。

  自古以来,一个朝代和一个国家的兴亡,首先在于为人君者自身素质的高低和行为的好坏。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如果一个国君无德无能,行为不正,他的臣子又能好到哪儿去呢?如此一批人去治理国家,他们的国家还能强盛吗?反之,一个国君德才兼备,则其国家之强盛就指日可待了。大家都知道,刘备之子阿斗,不仅平庸无能,而且整天不务正业,一会儿吃喝玩乐,一会儿又斗蟋蟀去了,真是枉费了他父亲白帝城托孤的一片苦心,也枉费了孔明尽力辅佐的几番汗水。后来蜀灭,阿斗难道不应该负有主要责任吗?后人称之为“扶不上墙的烂泥”,此言得之。太宗李世民聪慧过人,一世英明,“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又得魏征等贤臣辅佐,如鱼得水,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正因为如此,才有后人盛赞的“贞观之治”。这一些都说明当神器之重者对于一个国家的兴亡起着重要作用,如果说统治者是一扇窗,那么,他的德才就是窗架,品行就是玻璃了,玻璃是否脏了,百姓一目了然,要是窗架烂了,怎么擦玻璃也是不济事的,那么,人们就要换窗户了。

  民乃国之本,臣则国之柱。正所谓“得民心者昌,失民心者亡”,人人都说民众的力量是最可怕的,这话不假,一位国君对待民众态度的好坏,是天下兴亡的又一重要因素。如果一个国家的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大臣们能够尽其所能地为百姓做好事,而君主也能够慧眼识得英才并能够知人而任,甚至择善而从,则国家之兴旺发达是不在话下了。反之,则情况不妙了。

  商纣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大暴君,其统治手段之残忍在历史上是鲜有的。他鱼肉百姓,对百姓横征暴敛,弄得民不聊生。为了堵住天下人之口,他钳民而致天下人“道路以目”,更设立酷刑,镇压百姓,他还杀贤臣,留下一群溜须拍马之人。百姓敢怒而不敢言。后来,后周挥帜进攻,守城士卒纷纷掉转矛头,反抗商纣王,纣王众叛亲离,只得引火自焚,留下千古骂名。他怎么知道百姓是一座活火山,爆发出来就会有灭顶之灾;他更不知道,“气压”不能太高,堵得住人言,堵不住人心!悲哉!刘玄德礼贤下士,三顾茅庐请孔明;爱民如子,过江流泪为父老;掷子于地,义薄云天爱子龙。后来,蜀与魏、吴鼎足而立其缘由是与“简能而任”分不开的。

  康熙帝对百姓实行永不加赋的政策,使百姓生活富裕安定;他亲自探望含冤带屈的汤若望步入牢房,又促进了当时科技的发展。

  这样的事实不胜枚举,如果说民是水,臣是船,君是渡河的人,船破了,它就会沉下去,渡河的人就会被淹死。可是如果及时发现漏洞并修补好它,那么,船就可以安全到岸了。

  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对于任何外来侵略都应与之对抗,不惧强暴,不欺弱小,这一点,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因素。

  南宋之所以被外族入侵,受金人统治,就因为南宋政府的软弱无能和其朝政的腐败不堪。朝廷内部,奸臣当道为了个人私利,秦桧处处陷害忠臣良将,竟然连夜十二道金牌召回枕戈前线的岳飞,并以“莫须有”的罪名轻轻地掩盖了将军一生 “精忠报国”的宏愿。在历史的长空,只留下一声“还我河山”和一曲《满江红》供后人缅怀。国家破亡,外敌猖狂,这不是南宋政府的软弱无能和其朝政的腐败不堪又是什么?

  清末,洋人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他们贪婪地瓜分着这块关闭长久的肥肉。腐败无能的清政府,与洋人签订了一个又一个丧权辱国的卖国条约,致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中华民族陷入了生死存亡的危险境地。经过孙中山、毛泽东等一大批优秀人物的艰苦奋斗和他们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们才迎来了中华民族的一个崭新的春天。

  以上史实都告诉我们:向侵略者低头就只有砍头的命。如果说侵略者是野草,我们就应该是拔草的人。不然,它就会吸取地里的营养,淹没我们的庄稼。

  “纷纷世事无穷尽,后来凭吊空牢骚”,天下兴亡的道理,历史已经给我们作出了正确的论述,我们应该借鉴历史的经验教训,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为中国的繁荣富强奉献力量。

六 国 论 篇10

  【学习目标】

  1、学习运用分论点,并举例论证的方法,掌握本文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

  2、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和一词多义

  3、能背诵全文,并准确地翻译重点语句和语段

  【学习重点】

  理解文章的政论目的,即借古讽今,批评北宋政府对西夏、契丹的妥协政策。

  【学习难点】

  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为文意图,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

  【学习课时】 2课时

  【学习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导入新课:

  唐太宗李世民在其名相魏征去世后,感慨地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选自《贞观政要》唐吴兢编著)

  如何以史为镜,关键在于发现错综复杂的历史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理出导致王朝兴替的中心线索,才能达到借鉴史实、古为今用之目的。战国七雄,何以演变为秦一枝独秀,且看苏洵是如何抽丝剥茧、层层剖析的。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 四川眉山三苏祠对联:“一门父子三词客 千古文章八大家 ”)

  二、作者介绍:

  苏洵,字明允,自号老泉,眉州眉山(现在的四川眉山县)人,北宋著名散文家。主张“言必中当世之过”,为文见解精辟,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明快酣畅,纵横捭阖,雄奇遒劲,很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后人因其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将他三人合称“三苏”,均列入“唐宋八大家”。著有《嘉祐集》,本文选自《嘉祐集笺注》。

  三、解题:

  1、六国,指战国七雄中除秦国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 经过商鞅变法的彻底改革,逐渐强大起来,积极向东方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六国也曾“合纵”对抗秦国,但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被秦国“远交近攻”瓦解,相继灭亡。

  2、战国七雄地图 (见课本)

  3、文体:论,是古代常用的一种文体,分为两种:(1)政论: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见解和主张。(2)史论: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

  《六国论》属于政论还是史论?——史论。

  四、写作背景:

  宋朝是我国历史上比较软弱的一个王朝。宋太宗以后,国势就渐渐衰弱。宋朝初年,北边已经有敌国契丹,宋仁宗时,西边又出现了敌国西夏。宋朝受着这两个国家的威胁和侵犯,却不敢对他们进行坚决的抵抗,只想用屈服妥协的办法,向他们纳银输绢换取和平。宋真宗景德元年(公元一○○四年),与契丹(后来称辽)缔结澶渊之盟,宋朝答应每年给契丹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宋仁宗庆历二年(公元一○四二年),契丹派使者到宋朝要求割给他们晋阳(现在山西省太原市)和瓦桥(在河北省雄县易水上)以南十县的土地,结果定盟由宋朝每年给契丹增加白银十万两,绢十万匹。庆历三年,西夏向宋朝上书请和,宋朝每年赠给西夏白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宋朝这样一再向敌人屈服妥协,结果增加了敌人的财富,削弱了自己的力量,带来无穷的后患,而实际上并不能换得和平。

  五、朗读课文,正音正字。

  率( )赂( )秦耶 暴( )霜露 思厥 ( )先祖父 与( )嬴

  洎( )牧以谗诛 为( )国者无使为( )积威之所劫

  六、文本研读

  1、整体把握:速读课文,感知文体和文章内容,并梳理结构脉络

  明确:史论——叙述评论历史事实、总结历史教训、讽喻时政

  第一部分(第一、二节),提出论点,并作理性分析,从“不赂者”和“赂者”两方面论证论点。

  第二部分(第三、四节),以历史事实论证中心论点,分别从“赂者”和“不赂者”两方面进行论述。

  第三部分(第五、六节)总结历史教训,点明写作目的。

  2、研读第一部分

  (1)重要词句:

  兵不利( 兵器 ) 赂秦而力亏(连词,承接) 破灭之道(途径,引申为原因) 六国互(交互,由此及彼,由彼及此)丧,率(全,都)赂秦耶 不赂者以赂者丧( 因为 )

  盖(承接上文,表原因,“因为”)失强援,不能独完(形容词作动词,保全)

  (2)文段分析:①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②本部分从几个方面论述这一中心论点的?

  明确:a 赂秦力亏,破灭之道也。

  b 不赂者以赂者丧。

  ③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提出中心论点,总领全文,引发以下议论。

  3、研读第二部分

  (1)重要词句:

  秦以( 用 )攻取之外 其实( 它的实际数目 )百倍 固( )不在战

  思厥( 其 )先祖父( 祖辈父辈 ) 暴( )霜露,斩荆棘,以( )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 )之不甚惜 举( )以( )予人 然后( )得一夕安寝 暴秦之欲无厌(通“餍”,满足) 奉之( )弥繁,侵之( )愈急 至于( )颠覆,理固( 本来 )宜( 应该 )然 ( ) 以地事( )秦 此言得( )之( )

  终继( )五国迁灭( ) 与( )嬴而不助五国 义(坚守正义,名作动词)不赂秦 始( )速(招致,动词)祸焉 后秦击赵者再( )

  李牧连却( )之 洎( )牧以谗诛 革灭( )殆( )尽

  智力( )孤危 诚( )不得已 向使( )三国名爱其地

  刺客不行( ) 胜负之数(命运),存亡之理( ) 当( )与秦相较( ),或未易量( )

  (2)文段分析:①这两段文字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述的?

  明确:以历史事实论证中心论点,分别从“赂者”和“不赂者”两方面进行论述。

  ②用一句话概括第3自然段的中心意思?

  明确:“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③本段怎样论述赂秦的危害?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明确:本节先总述秦国在攻取之外,接受韩、魏、楚献地的情况:“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后用比较的方法,指出秦受赂所得比战胜所得要大百倍,而三国赂秦所失比战败所失也要大百倍,可见赂秦带来的损失之大。 再具体形象地描述赂秦者是怎样陷入“力亏”的境地“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写“奉之弥繁”“得一夕安寝”以后,秦兵又至的逼人情势,这样就自然地引出结论,揭示以地事秦的危害和必然后果。 对比论证的方法。

  ④本段的中心内容,印证了第一自然段中的哪一句话?

  明确: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⑤第四段中哪一句话能够概括齐国灭亡的原因?

  明确:“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⑥试比较燕赵两国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明确:共同点——形势环境相同,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军事策略相同,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不同点——对抗秦国的方式不同

  燕太子丹招募荆轲刺秦王招致祸患。

  赵因李牧被谗言所害自毁长城。

  ⑦请找出第一段中与本段意思吻合的一句话。

  明确:“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⑧最后一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用“向使”引起假设,总结六国情况,使论证更加深入全面, 中心论点更加鲜明有力,同时又为下文进一步假设作铺垫,从反面将论证推进一层。

  七、作业:背诵第1-4自然段,能默写并翻译

  第 二 课 时

  一、检查背诵

  二、文本研读

  1、研读第三部分

  (1)重要词句:

  封( )天下之谋臣 礼( )天下之奇才 并力西向( )则吾恐秦人食之(结构助词,无实义)不得下咽( )也 日( )削月( )割

  为(治理)国者无( 不要 )使为( 被 )积威之所劫(胁迫、挟持)哉

  而犹(还)有可(可以)以(凭)不赂而胜之(秦国)之(的)势 苟(假如)以天下之( )大 六国破亡之故事( ),是(这)又在六国下矣

  (2)文段分析:①第五自然段是怎样展开论述的?

  明确:第五自然段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段,由评论六国灭亡,总结历史教训,过渡到规劝北宋统治者放弃屈辱求和的方针,把问题的分析由表层过渡到里层。“呜呼……以趋于亡”是承上,继续证明“弊在赂秦”的论点,并且为六国设图存之道:一是用谋臣,“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二是礼贤下士,“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三是六国联合,“并力西向”。用的是假设论证。具体的说,假如六国不赂秦而自强,而对秦齐心协力作战,那么,他们就不至于灭亡。现在六国害怕秦国而赂秦,因此,他们终于灭亡。段中连用“悲夫”、“呜呼”两个感叹词,表达惋惜之情,突出表明六国灭亡教训沉重。“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表达了这样的意图:“为国者”有两层含义,明指六国的统治者,暗指北宋的统治者,一语双关。由这句启下引出第六节,就很自然了。

  ②第六自然段最后一句语带双关,请说明其含义。

  明确:作者对历史事实分析后的议论,明确了六国赂秦的根本原因,同时也切合当时北宋王朝的实际情况,委婉地劝谕当权者面对北方的威胁,放弃屈辱的妥协政策,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

  三、课文总结:

  文章在一个“赂”字上,把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论述,论古即是论今。相隔千余年的事为什么能够放到一起来相提并论呢?因为作者找到一个切入口——历史与现实的共同点,六国与北宋皆是采取屈辱求和的对外的策略。本文以借古讽今的手法,运用对比、类比推理的论证方法、比喻论证的方法,充分论证了六国破亡的原因,劝谏北宋统治者吸取历史教训,以六国为借鉴,对辽、西夏的侵犯奋起反抗。苏洵《六国论》行文纵横恣肆,气势逼人,论断斩钉截铁,巧妙地使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语言朴素简劲,富有表现力。

  四、字词句梳理

  特殊句式: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2、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3、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4、洎牧以谗诛

  5、赵尝五战于秦

  6、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词类活用:

  1、日割月削(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一月月地)

  2、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3、义不赂秦(名词用作动词,坚守大义)

  4、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名词用作动词,以礼相待)

  5、不能独完(形容词用作动词,保全)

  6、李牧连却之(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却;译为击退)

  “以”的用法:

  1、不赂者以赂者丧

  2、秦以攻取之外

  3、以地事秦

  4、洎牧以谗诛

  5、至丹以荆卿为计

  6、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7、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灭之故事

  8、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9、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10、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

  五、作业:背诵全文

  课课练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洎(jì)牧以谗诛 不得下咽(yàn) 奉之弥(mí)繁

  b.弊在赂(lù)秦 弃之如草芥(jiè) 率(lǜ)赂秦耶

  c.暴(bào)霜露 革灭殆(dài)尽之际 小则获邑(yì)

  d.胜负之数(shù) 思厥(jué)先祖父 与(yǔ)嬴而不助五国也

  2、下列句中的“以”字,与“不赂者以赂者丧”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b.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c.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d.洎牧以谗诛

  3、选出加点字“而”不表转折的一项 ( )

  a.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b.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c.故不战而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d.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4、选出没有活用现象的句子 ( )

  a.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b.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c.故不战强弱胜负已判矣   d.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5、下列句中画线的词语,含有与现代汉语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

  ①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②思厥先祖父

  ③然后得一夕安寝

  ④可谓智力孤危

  ⑤剌客不行,良将犹在

  ⑥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⑧.至于颠覆

  ⑨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a.①③⑤ b.②④⑦ c.⑥⑦⑧ d.①⑤⑨

  6、翻译下列各句

  ①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②以赂秦之地封……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③苟以天下之大……是又在六国下矣。

六 国 论 篇11

  [教学目的]

  了解作者以史论政,借古讽今的写作目的,领会作者反对屈辱求和的、关心国家命运的爱国思想;

  学习本文紧扣中心论点逐层论述的写作方法;

  背诵全文;

  掌握多义词“非”、“或”、“得”、“相”、“势”。

  [教学方法]

  串讲法、诵读法、多媒体。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解题;简介作者及时代背景;讲析课文第一、二部分。

  教学过程 

  1、解题,简介作者及时代背景

  ,即论述六国(灭亡的原因)。为了突出六国,宾语前置。

  关于苏洵:“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苏洵二十七岁时,应试不中,便焚毁了过去所写的文章,发愤读书,潜心钻研,终于形成自己文章的风格。他下笔顷刻数千言,语言晓畅,雄辩有力,深得欧阳修赏识。苏洵十分关心政治,他的文章,大多针对时政有感而发。

  写作背景: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契丹(后称为辽)大举入侵,宋真宗认为“兵不利、战不善”,不敢抵抗,与契丹订立“澶渊之盟”,答应送给契丹“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宋仁宗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在契丹的要挟下,结果修盟加“岁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叶三万斤。北宋统治者这种输币、纳贡求和的办法,与六国赂秦而求一夕安寝的政策是颇为相似的,所以苏洵写了,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进行讽谏,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蹈覆辙。

  2、讲读一、二段。

  文言实词:破、起、使、与、败(课后题)

  力、思、弱、终、远、速、爱(课内讲)

  (一)1、学生讲讲词句(第一段),教者纠正。

  2、提问:这一段作者提出了什么观点?它的根据是什么?

  (见板书)

  3、由于事实上六国并非全都赂秦,所以,作者主动设问并加以回答来堵塞漏洞,显示了论证的严密性。

  4、齐读第一段,根据板书初背。

  (二)1、教者讲解词句,板书多义词“思”的例句。

  2、提问:本段可分几个大层次?(见板书)

  3、问:这一节论述了什么问题?它同第一段有什么关系?

  这一节剖析了韩、魏、楚三国赂秦而亡的情况,从正面论证了赂秦必亡的道理。在这一节里,作者运用史实,对第一段的“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作了充分的论述。是从赂者这方面论证了六国的破亡“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这一总论点。

  4、分层朗读、齐读、背诵。

  板书

  六国破灭,弊在赂秦多义词:

  大欲大患1、思厥先祖父(思考,想)

  赂秦力亏固不在战强弱胜负2、蜀人追思亮(怀念)

  破灭之道奉之弥繁不战已判3、弦弦掩抑声声思(思绪。sì)

  侵之愈急4、今我来,雨雪霏霏(语气词)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讲析课文;总结中心思想及写作特点。

  教学过程 

  一、讲读第三段。

  1、多义词:远、速、终、力、爱。

  2、这一段写不赂秦的国家有几种情况?作者分几层论述的?

  (见下板书)

  3、这一段与第一段是什么关系?

  紧扣第一段中“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来论证的,这们就使“弊在赂秦”的论据充足有力,因而,文章的中心论点也就具有无可驳驳的逻辑力量。

  4、分层朗读,背诵。

  二、讲读第四段。

  1、这一节的中心是什么?作者是怎样论述的?

  此节为结论部分之一,第一句紧扣上文,用假设句正面提出自己的奖励谋臣,礼遇奇士,合力抗秦的设想,认为如果当时能够这样做,恐怕秦国就会“食之不得下咽”了。接着用转折句揭开“赂秦”的病根--“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哉!”这是点睛之笔,千锤打锣,全在这一锤定音!它照应开头的“弊在赂秦”,进一步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这句话,是直接对北当权者的进言。

  2、齐读,背诵。

  三、讲读第五段。

  1、这一节也是文章的结论部分,它起了什么作用?

  篇末点题,说明了写这篇文章的目的。苏洵写目的在“论”不在“史”,他是借史论政,用的方法讽谏北宋统治者对辽和西夏屈辱求和政策,希望以六国灭亡的历史教训为鉴戒,正如清代朱川评论此文时说的:“借六国赂秦而灭,以暗刺宋事,其言痛切悲愤,可谓深谋先见之智。”

  2、读、背第五段。

  总结本文结构

  大欲大患

  赂秦力亏固不在战强弱胜负…各爱其地胜负

  破灭之道奉之弥繁不战已判存亡

  六国破灭(赂者)侵之愈急无使

  弊在赂秦齐附于秦,终继迁灭…不附于秦

  盖失强援燕用荆卿无使

  不能独完始速祸焉智力孤危…刺客不行或未

  (不赂者)赵诛良将战败而亡…良将犹在易量

  用武不终

  中心论点分论点论据论证反证结论

  中心(见提示)

  写法(见提示)

  1、论点鲜明,中心突出,论证严密,结构完整。

  2、例证,引证,对比论证。

  作业 做练习题。

  创造思维训练

  1、作者观点是全对,全错、还是部分对?为什么?

  ①灭六国统一天下人心所向;②秦能统一(变革);③用了连衡策略;④弊在赂秦。

  (灭六国的原因,作者以偏概全。)

  2、如何修改的论点,使之符合实际,不犯以偏概全的毛病?(5个字以内)

  3、《过秦论》中“才不及中人”一段有瑕:

  ①起义展才(鱼腹书;学狐鸣;演讲);②入函谷关(文中);③毛泽东关于人民力量语。

  [1]

六 国 论 篇12

  江苏省江都市丁沟中学  张广祥

  教学目的: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为文意图,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

  掌握重要文言字词及文言现象;背诵课文。

  教学课时:3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疏通字词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新课

  “六王毕,四海一”,在《阿房宫赋》里,杜牧用这六个字概括了秦灭六过、一统寰宇的历史进程。也许因为秦王朝过于短促,历二代便骤然灭亡,所以后人总爱在秦的暴灭上作文章,而忽视了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秦为什么能够以少胜多,以小胜大?或,六国何以由强趋弱,转胜为败?历史学家语焉不详,文学家往往指斥不当。

  贾谊《过秦论》主要指责秦之过,但对秦的胜利(六国的灭亡)之因也作了简要的剖析:在六国,“争割地而奉秦”,使秦国“有余力而制其弊”;在秦国,“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横而斗诸侯”。这种剖析顾及斗争的双方,是辨证的;但分析不尽准确,因为并非这六个国家都争着割地奉秦。

  历史的年轮又增加了一千二百余年,北宋策论大师苏洵注目这个历史课题了,于是有《六国论》出。

  《六国论》是历史上第一偏不鞭强秦之暴行,而剖六国之痼疾的文章,所以它具有历史的严肃性;它分析了忍辱求和、赂敌为安的悲剧结局,乃是有感而发,它具有现实批判的针对性(这一点,我们在学习课文中会进一步认识);它不足600字,言简意赅,机锋雄辩,又有很强的文学性。“三性”合一,使得本文兼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作者简介

  (学生自读注释一)补充两副写“三苏”的对联:

  萃父子兄弟于一门,八家唐宋占三席;

  悟骈散诗词之特征,千变纵横识共源。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

  三、阅读课文

  学生先初读,扫清语音障碍;再齐读。

  四、疏通字词

  学生自译。补充(板书):

  重要字词:率、厥、弥、判、速、洎、殆

  词类活用:小/大则……、义不赂秦、却、礼、西向、日削月割

  古今异义:其实、祖父、至于、智力、可以、故事

  通假字:厌、当

  特殊句式: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天下之大

  一词多义:暴、与、犹、亡、始

  五、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分析课文

  教学过程 :

  一、检查作业 

  完成练习二——四

  二、分析课文

  1、齐读课文

  2、思考练习一。

  3、提名思考回答:

  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哪一句?两个分论点是?分别是就哪些国家而言的?文章的论证段落有哪些?哪一句是对历史教训的总结?哪一句点明了写作意图?

  4、教师简析(参教师用书)

  5、简介写作背景,进一步了解作者的爱国之情

  作者生于真、仁、英宗三世。其时,宋王朝虽然尚未疲弱不堪,但北有契丹(大辽),西有西夏,它们不断骚扰,国家不得安宁。1004年,大辽举兵攻宋,当时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辽在澶州打了一仗,宋军大胜。形势如此有利,真踪却一味求和,订下“澶渊之盟”,规定宋每年向辽进贡银10万两,绢20万匹,自此,抗敌卫国只气锐减,委曲求全之风日上。后辽又连连加码,宋均慨然应答。1044年,西夏元昊上书停战求和,宋却反而给西夏银、绢、茶。一代又一代的“为国者”皆被敌人积威所劫,以物供敌,以钱富敌。苏洵是睹之心忧,忧而思救,以为这和战国六国以地赂秦相比,有国之而无不及,下场更加不堪设想,于是写下了这偏醒世文章。

  所以,结合背景,我们能够更加体察到作者的一片爱国之情。

  三、小结

  本文立论鲜明,论证严密,脉络清晰,结构严谨。

  语言上,长短相间、整散交错。确如王安石云:“苏明允有战国纵横之学”。

  文章字里行间包含着作者的感情,不仅有“呜呼”、“悲夫”这样感情强烈的感叹,就是在夹叙夹议的文字中,也洋溢着作者的情感,如对以地赂秦的憎恶,对“义不赂秦”的赞赏,对“用武而不终”的惋惜,对为国者为积威之所劫的痛惜、激愤,都溢于言表,有着强烈的感染力,使文章不仅以理服人,而且以情感人。

  四、齐读课文

  五、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

  比较阅读《过秦论》;

  学习苏辙《六国论》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比较阅读

  教学过程 :

  一、检查背诵

  背诵中心论点句、写作意图句;背诵全文

  二、比较《过秦论》

  1、都是史论文

  2、都借古讽今,以史致用,都得源于作者的忧国情怀

  《过》讽谏汉武帝施行仁政,防止重蹈秦朝施行暴政而迅速灭亡的覆辙;《六》讽谏宋王朝要以六国为鉴,奋起抵御外侮。

  3、论证方法:都云对比论证方法。

  4、中心论点的提出:《过》卒章显志,《六》开门见山。

  5、语言:同:多排偶句,句式整齐;长短相间,错落有致。

  不同:《过》词采华丽,《六》浅显易懂。

  三、学习另二篇《六国论》

  一是苏辙的,见教材。一是李桢的(节选)

  四、布置作业 

  写一篇作文,题目是“从历史看天下兴亡”

  附:从历史看天下兴亡

  1、各家关于天下兴亡的观点(高一年级)

  《过秦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伶官传序》: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记身

  《谏太宗十思疏》: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出师表》:广开言路、亲贤远佞

  《孟子二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阿房宫赋》:戒奢以俭

  《邹忌讽齐王纳谏》:广开言路

  《勾践灭吴》:励精图治,心忧天下,尊贤重士,法纪严明

  《我们对于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针锋相对,寸利必争,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决不搞屈辱外交

  《触龙说赵太后》:磨炼国君意志,培养能君主

  《季氏将划颛臾》:君贤臣能且上下精诚团结

  《寡人之于国也》:使百姓不饥不寒且得庠序之教,明孝悌之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方面都得到发展

  《六国论》(苏辙):六国相互背盟败约而失韩魏之天下要冲

  2、学生习作选读

  悠悠中华经历了五千多年的风雨洗礼。中国大地上风起云涌,经历着无数次“江山不改人已换”的历史变迁。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种变化呢?或许我们可以从历史长河的流动中看出一点天下兴亡的端倪。

  自古以来,一个朝代和一个国家的兴亡,首先在于为人君者自身素质的高低和行为的好坏。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如果一个国君无德无能,行为不正,他的臣子又能好到哪儿去呢?如此一批人去治理国家,他们的国家还能强盛吗?反之,一个国君德才兼备,则其国家之强盛就指日可待了。大家都知道,刘备之子阿斗,不仅平庸无能,而且整天不务正业,一会儿吃喝玩乐,一会儿又斗蟋蟀去了,真是枉费了他父亲白帝城托孤的一片苦心,也枉费了孔明尽力辅佐的几番汗水。后来蜀灭,阿斗难道不应该负有主要责任吗?后人称之为“扶不上墙的烂泥”,此言得之。太宗李世民聪慧过人,一世英明,“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又得魏征等贤臣辅佐,如鱼得水,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正因为如此,才有后人盛赞的“贞观之治”。这一些都说明当神器之重者对于一个国家的兴亡起着重要作用,如果说统治者是一扇窗,那么,他的德才就是窗架,品行就是玻璃了,玻璃是否脏了,百姓一目了然,要是窗架烂了,怎么擦玻璃也是不济事的,那么,人们就要换窗户了。

  民乃国之本,臣则国之柱。正所谓“得民心者昌,失民心者亡”,人人都说民众的力量是最可怕的,这话不假,一位国君对待民众态度的好坏,是天下兴亡的又一重要因素。如果一个国家的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大臣们能够尽其所能地为百姓做好事,而君主也能够慧眼识得英才并能够知人而任,甚至择善而从,则国家之兴旺发达是不在话下了。反之,则情况不妙了。

  商纣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大暴君,其统治手段之残忍在历史上是鲜有的。他鱼肉百姓,对百姓横征暴敛,弄得民不聊生。为了堵住天下人之口,他钳民而致天下人“道路以目”,更设立酷刑,镇压百姓,他还杀贤臣,留下一群溜须拍马之人。百姓敢怒而不敢言。后来,后周挥帜进攻,守城士卒纷纷掉转矛头,反抗商纣王,纣王众叛亲离,只得引火自焚,留下千古骂名。他怎么知道百姓是一座活火山,爆发出来就会有灭顶之灾;他更不知道,“气压”不能太高,堵得住人言,堵不住人心!悲哉!刘玄德礼贤下士,三顾茅庐请孔明;爱民如子,过江流泪为父老;掷子于地,义薄云天爱子龙。后来,蜀与魏、吴鼎足而立其缘由是与“简能而任”分不开的。

  康熙帝对百姓实行永不加赋的政策,使百姓生活富裕安定;他亲自探望含冤带屈的汤若望步入牢房,又促进了当时科技的发展。

  这样的事实不胜枚举,如果说民是水,臣是船,君是渡河的人,船破了,它就会沉下去,渡河的人就会被淹死。可是如果及时发现漏洞并修补好它,那么,船就可以安全到岸了。

  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对于任何外来侵略都应与之对抗,不惧强暴,不欺弱小,这一点,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因素。

  南宋之所以被外族入侵,受金人统治,就因为南宋政府的软弱无能和其朝政的腐败不堪。朝廷内部,奸臣当道为了个人私利,秦桧处处陷害忠臣良将,竟然连夜十二道金牌召回枕戈前线的岳飞,并以“莫须有”的罪名轻轻地掩盖了将军一生 “精忠报国”的宏愿。在历史的长空,只留下一声“还我河山”和一曲《满江红》供后人缅怀。国家破亡,外敌猖狂,这不是南宋政府的软弱无能和其朝政的腐败不堪又是什么?

  清末,洋人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他们贪婪地瓜分着这块关闭长久的肥肉。腐败无能的清政府,与洋人签订了一个又一个丧权辱国的卖国条约,致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中华民族陷入了生死存亡的危险境地。经过孙中山、毛泽东等一大批优秀人物的艰苦奋斗和他们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们才迎来了中华民族的一个崭新的春天。

  以上史实都告诉我们:向侵略者低头就只有砍头的命。如果说侵略者是野草,我们就应该是拔草的人。不然,它就会吸取地里的营养,淹没我们的庄稼。

  “纷纷世事无穷尽,后来凭吊空牢骚”,天下兴亡的道理,历史已经给我们作出了正确的论述,我们应该借鉴历史的经验教训,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为中国的繁荣富强奉献力量。

  作者:张广祥

  欢迎本人主页:或者

  作者邮箱: 

六 国 论 篇13

  教学目的

  1.领会苏洵关心国家、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抵抗外辱的思想,了解作者借古讽今的现实针对性。

  2.提高学生对古今异义词语的准确识别,运用的能力。

  3.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用多种论证方法逐层论证的手法和生动形象的语言特色。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我们上学期曾学习过贾谊的《过秦论》,作者借评论秦的兴亡来告诫当时的封建统治者要吸取历史教训。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阿房宫赋》,杜牧就秦国统治者骄奢淫逸、横征暴敛,不顾人民死活,从而导致覆亡来讽时刺世。这节课我们要一起来学习,看看作者苏洵这位封建时代的进步知识分子又在借评论六国灭亡来阐述什么样的政治主张。

  二、解题

  1.作者简介

  苏洵(1009—1066),字明允,自号老泉,北宋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著名散文家。据说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遂通六经、百家之说。下笔顷刻数千言。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带领儿子苏轼、苏辙到汴京(现在河南开封),以所著文章22篇(《几策》二篇、《权书》十篇、《衡论》十篇)谒见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赏识这些文章,认为可以与贾谊、刘向的文章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他。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人竞相模仿。因此,苏洵将自己的文集命名为《嘉祐集》

  苏洵精于散文,后人因其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将父子三人合称“三苏”,并列入唐宋散文八大家。

  2.背景

  (1)六国灭亡的时代背景(幻灯)

  ①韩魏楚以地赂秦大事年表前290年  韩割武遂予秦

  前280年  楚割汉北及上庸予秦

  前275年  魏割温予秦

  前273年  魏割南阳予秦

  ②秦灭六国时间

  前230年灭韩

  前225年灭魏

  前223年灭楚

  前222年灭赵、灭燕

  前221年灭齐

  ③六国抗秦大事年表

  前269年赵将赵奢击秦,大破之。

  前257年魏信陵君救赵,大破秦军。

  前247年信陵君率五国兵败秦军于河外。

  前233年秦攻赤丽,宜安,被赵将李牧击退。

  前232年秦攻番吾,又被李牧击退。

  战国时代由于生产方式的变化,各诸侯国都开始进行改革,众多的改革中,唯有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成功,为秦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而六国因循守旧,经济和军事实力日渐衰落,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纷纷割地求和,终至灭亡。后来秦国用了8年的时间灭了六国,统一了天下。

  (2)苏洵所处的北宋的时代背景(幻灯)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澶渊之盟”议定。北宋每年给辽“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

  宋仁宗庆历二年(1044年),宋又被迫与辽订盟,每年加“岁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

  同年,宋与西夏达成协议,西夏对宋称臣,宋每年送给西夏银十万两,绢十五万匹,茶三万斤。

  作者所处的北宋王朝,对内专制集权,对外卑躬屈膝,内忧外患,始终不绝。北宋初期,西、北方边患严重,自开国至英宗治年年间,宋和辽与西夏开战,败多胜少。军事上的软弱无能导致外交上的妥协投降,北宋为求苟安,年年割地纳贡。而这样沉重的负担,全落在百始头上。国难当头,矛盾尖锐,苟洵针对这样的现实写作此文,用于讽喻宋王。

  三、整体感知课文

  1.学生速读,熟悉课文。

  2.教师范读,正音,并提示学生注意朗读节奏。

  3.学生依书下注释,粗通文意,有疑问的地方勾画出来课堂提问。

  4.学生熟读课文。

  四、布置作业 

  1.对课文熟读成诵。

  2.课后练习二、三、四。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课后练习二、三、四

  二、把握文章论证结构

  1.第1段,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本文开门见山地提出中心论点“弊在赂秦”,接着从正反两个不同的角度,即“赂者”和“不赂者”,均受赂秦之害进行论证。“赂秦”的国家因“赂秦”而“力亏”;不赂秦的国家因“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不赂者以赂者丧”。最后总结,重申论点,“弊在赂秦”。

  2.第2段以“割城”为例,论证“赂秦”之弊。

  紧承第一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写韩、赵、魏三国把祖先艰难得到的土地轻易拱手送给秦国,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从而论证“弊在赂秦”的论点。

  3.第3段,以“不赂者以赂者丧”的事实,进一步论证“弊在赂秦”。

  紧承第2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文中写齐、赵、燕三国虽“义不赂秦”,但“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从而论证“弊在路秦”的中心论点。

  4.第4段承上启下,提出“为国者”不要被敌国的“积威之所劫”的劝告。

  5.第5段,借时讽世,借古喻今,讽谏北宋王朝改变妥协政策,奋起抵抗。

  将六国的情况与北宋情况作对比,证明六国力量远弱于北宋,警告北宋统治者不要重蹈六国灭亡的旧事,点明本文主旨,即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

  三、论证方法

  1.对比论证

  用攻战中秦之所得,诸侯之所失与赂秦中秦之所得、诸侯之所失对比,说明秦不用战争就能获得土地,六国不用战争就失去土地,因此六国最终灭亡,是历史必然,将秦与六国对比,将六国与六国对比,同样证明六国破亡为历史的必然。

  2.引证法

  引用苏代的话,证明“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的观点。

  3.例证法

  列举六国灭亡的史实,证明观点。

  四、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

  第三课时

  一、检查作业 

  1.回顾全文的论证结构。

  2.检查背诵。

  二、结合课后苏辙作比较阅读

  1.学生自读苏辙。

  2.分组讨论两文异同。

  3.总结

  (1)相同点:

  两文都很重视韩魏两国在七国纷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苏辙认为“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因此六国应“厚韩亲魏”。苏洵也认为“以地事秦”中韩、魏两国最为突出,“为积威之所劫”,最终招致灭亡。

  (2)不同点

  ①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

  苏洵认为在于六国争相以地赂秦。苏辙认为在于六国没有远略,背盟败约,自相残杀。

  ②两篇文章的最终目的。

  苏辙就史论史,结尾只表示了悲痛的感情。苏洵是借古讽今,由论史转向论策,为六国设想出总体策略。首先,不赂秦,不附秦,不派刺客,不杀良将。其次,“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这些策略实际上也是对北宋朝廷说的。

  苏洵的忧国之心由此也可见一斑了。

  三、布置作业 

  1.进一步落实背诵。

  2.归纳整理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及词类活用等现象。

  附:板书设计

  苏洵

  一、解题

  1.关于苏洵

  二、分析论证结构

  三、论证方法

  1.对比论证

  2.引证法

  3.例证法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