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可以从悲剧中找到一个共同的觉悟来将它治愈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什么叫沿革 人类可以从悲剧中找到一个共同的觉悟来将它治愈

人类可以从悲剧中找到一个共同的觉悟来将它治愈

2023-05-22 05:4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赫尔大厦曾是芝加哥的地标建筑,它看起来十分普通,褪色的红砖让它看起来颇为陈旧。然而,它是美国第一个社区睦邻中心。现在,这里已经是一座博物馆,成为伊利诺伊大学 - 芝加哥分校的一部分。

赫尔大厦是由简·亚当斯创办的。她在出生在一个优渥的家庭,她的父亲有自己的工厂和产业,后来又成为了参议员,是共和党的元老之一。她是美国有史以来第一代大学生,在求学时期,年轻的亚当斯已经有了“济天下苍生”的理想。她又开始学医,一方面是认为女性一定要有自己的技能,一方面是想要帮助民众。

之后,她与同窗好友结伴到欧洲旅行。在近两年的欧洲旅途中,这位从小锦衣玉食的美国小姐,把大多时间花在了考察欧洲“底层社会”上面。

在《赫尔大厦二十年》中,亚当斯记录了她初到欧洲令她深受震动的一番遭遇:伦敦东部贫民区有一个特殊景象——每周六晚的蔬果甩卖。一个男子拿起一颗沾着泥土的卷心菜直接塞进了嘴里。

伦敦东区贫民窟的景象与亚当斯所习惯的优裕生活是如此鲜明的反差,与她在伦敦与其他欧洲城市所看到的光鲜亮丽的表象是如此格格不入,但它却真正存在着——世间的贫困和不平等。她开始对她所处社会的“真相”感到迷茫。

她明白:要真正帮助贫苦大众,与其为他们医病送药,不如真正生活在他们中间。在城市贫民区租一间房子,与他们生活在一起,真正帮助他们——这个想法的雏形,在这个时候开始萌发。

1888年6月,带着学习经验的想法,亚当斯再次造访伦敦,这次她来到汤恩比会所,一个基督教会创办的移民安置中心,世界最早的“社区服务中心”之一。在那里,一些受过高等教育的热血青年与这个城市最贫困的人群生活在一起,为后者开展各种学习班活动,并提供各种生活上的帮助。

汤恩比会所深深打动了她。她想到在美国芝加哥贫困移民聚集的地区复制一个“汤恩比会所”。她找到一个志同道合的搭档——大学同学斯塔尔,两人不久又找到了一处合适的房子。

1889年9月18日,赫尔大厦在芝加哥市第19区正式开张。它的名字来源于建筑的原主人查尔斯·赫尔,建成于1856年。这座宅第曾经当过工厂厂房、家具店与养老院,还有个传说“闹鬼”的阁楼,如今已经相当破落,房子的继承者决定把它整栋租给这两位雄心勃勃地想通过身体力行改造社会的女子。经过多年扩建,赫尔大厦后来发展成为一个拥有13栋建筑、有独立庭院和操场的大型社区中心。

他们收容残疾婴儿,庇护遭遇家庭暴力的妻子,为私生孩子接生,帮死者准备葬礼……这里慢慢开始发展起来,有了幼儿园、体育馆、浴池和公共游乐场。为了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了解并理解其他的文化,建立了“巴特勒画廊”;后来又有了音乐学校和小剧院,这也为整天困于繁重枯燥工厂生活的贫困移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娱乐方式。

越来越多的人收到感染,投身社会公益事业。这里也成为了很多工会组织的发源地。赫尔大厦的志愿者多数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中产阶级妇女。她们接受了更好的教育,需要与社会现实深入接触,赫尔大厦为她们提供了一个实践平台,也培养了一批年轻的社会工作者。这些女性带领赫尔大厦创下了很多个第一:它设立了芝加哥最早的托儿所和第一个公共操场;组建起美国第一个少年法庭……1895年,《赫尔大厦地图与报纸》开始发行,这是美国最早的社区调查报告之一,而且是第一份由女性制作的报纸。

女性在赫尔大厦第一次找到真正意义上的社会生活,她们从幼时培养起来的教养、才艺、家务技能与女性天生的细心、耐心与慈悲心,第一次在家庭之外找到了用武之地,为自己所在的社区乃至整个国家带来了切实的改变。这是亚当斯在美国女性解放运动史册上占有重要一席的原因。

1931年,简·亚当斯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是美国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女性。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书名】赫尔大厦二十年

【作者】简·亚当斯(Jane Addams)

【作品简介】

本书是美国社会改良家及和平主义者简·亚当斯(Jane Addams)发表于1910年的作品,是对她在移民安置所及所创办的赫尔大厦(The Hull-House)20年的工作记录,被认为是有关抗议或促进社会发展之经典著作,是20世纪之交美洲地区博爱主义运动的一个经典范例。

亚当斯记述了赫尔大厦从成立到发展到具有相当规模,并得到全世界认可的20年历史,这同时也是有关社会福利制度沿革和女权主义运动的真实记录。作者散文化的笔法,使人们更为轻松和容易地了解到相关社会活动的实质内容,并受到其强烈感染,使更多的人投身于社会公益事业中去。

【作者简介】

劳拉·简·亚当斯(Laura Jane Addams,1860-1935),美国女社会改良家及和平主义者,美国芝加哥赫尔大厦的创始人。她致力于改善社会状况,因争取妇女、黑人移居的权利而获1931年诺贝尔和平奖,也是美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女性。赫尔大厦是北美洲最早的社会改良主义团体之一。由于它的纲领具有广泛性,也成为当时世界上很有影响力的社会改良主义团体。

简·亚当斯1881年从伊利诺伊州罗克福德学院毕业后,进入费城女子医学院学习。1889年,她在芝加哥一个工人贫民区租下一幢大房子,依据宅地所有者的名字将其命名为“赫尔大厦”,并由此展开各种社会福利工作。之后亚当斯又与劳联组织、其他社会改良团体一起,参与制订了美国第一部少年法庭法和妇女八小时工作日制等。1910年她成为美国全国社会工作者协会的第一位妇女主席。从1919年至1935年,她一直担任国际妇女争取和平与自由联盟主席。亚当斯是一位社会改良主义者,而又是赫尔大厦的创始人,因而获得1931年诺贝尔和平奖。她的主要著作有:《民主和社会伦理学》、《和平的新理想》、《赫尔大厦二十年》和《赫尔大厦第二个二十年》等。

【精彩段落】

在赫尔大厦生活的最初几个月里,我们就惋惜地发现,一个试图与邻居们分担贫穷压力的睦邻中心往往要对那些曾被忽视了的凄凉过往予以重视。一天,一个十岁的男孩带来一位步履蹒跚的老妇人,他说,老人六个星期以来一直睡在他们厨房炉子边的临时床铺上,他们谁都没有见过她,但她说她的儿子曾和帕在一起工作,所以儿子去世时,无家可归的她就来到了这里。男孩最后说,我们的房子比他们的大很多,他觉得我们应该有地方收留老人。老人始终一言不发,但她审视四周的眼神里却透露出对济贫院令人揪心的恐惧,这一点实在让人痛心,那些居住在郡医院的人们和仍在反抗它的人们几乎同样悲惨,而这位老人正是这悲惨命运的活生生的体现。

接下来的几天里,老人的眼神几乎让我难以承受,直到我被几个受了惊吓的女人们叫到一个德国老妇人的家里,来自地方政府的两个男人正试图把她送到郡医院去。可怜的老人紧抓着一个破烂的小抽屉柜趴在上面,她抓得太紧了,好像不把柜子扯下一块来就无法把她移开。她没有哭,没有呻吟,简直没有发出任何人类的声音,只是在断断续续的喘息之间发出骇人的尖叫,像一只掉进陷阱里受了惊的动物。几个女人和孩子站在门口,惊呆地看着这一幕,黑暗和恐惧总是笼罩着这些没有劳动力的穷人,而这一切更是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愈演愈烈。我和邻居们马上做出了种种保证,表示愿意赡养老人,地方官员正巴不得摆脱这个包袱,便把她交给了我们。人们对济贫院的恐惧,作为颇具威慑力的济贫法实施了几个世纪以来的产物,在我看来并非无据可依。那年夏天我因库克郡医院的老妇人们身上那种不该有的孤独和无助让自己陷入了长期的痛苦,早些年我认识她们中的许多人的时候,劳作还是必须的,她们忙忙碌碌,觉得自己仍有用武之地。因此,从这样一个一生忙于料理家事的妇人身边夺走那些看似愚蠢,但对她来说却是习以为常,赖以生存的财产,便是夺去了她辛勤劳作的全部动力,甚至她的生命。老人在她的碗橱里装满了宝藏,渴望工作的时候可以用到它们,追忆往昔的时候可以让思绪驻足,而没有了这一切,仅仅给她一张床,一把椅子,无异于把她的生活压迫到了无法忍受的境地。

可怜的老人如此绝望地用双手将抽屉柜抱在胸前,俨然是在抓住正常生活最后一丝希望。那之后的很多年每到夏天我都会从济贫院邀请五、六个老妇人来这儿度过为期两周的假期,她们都欣然接受我的邀请。郡养老院的老头子们每年夏天都有机会离开那里去寻找住所和食物,而后又精神饱满的回来。妇人们想这样做却必须有来自外界的帮助,而且她们能为假期花费的钱也是少之又少。她们会花一点零钱坐车来到城里,与老朋友一起住在每星期1美元的住处,赫尔大厦的咖啡馆每天为她们提供两餐以及不限量的茶水,她们会对老朋友们说自己是“出来找点乐子”,但是还没有决定“到了冬天还会不会再来”。于是她们充分享受这两周的假期,回去之后给其他可怜的老人们讲述她们的奇闻轶事,作为漫漫冬日里对其他那些人的福利。

这些老妇人的回忆和她们对生活敏锐的觉察,常常令伙伴心驰神往,她们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失去了,终于可以自由地坦白自己的心声。我还记得我的一个访客,她有许多孩子分散在各地,在她惨淡的一生中唯一的亮点就是他儿子麦克的婚礼,经过长时间的筹备,婚宴上供应的简直就是上帝的美酒和佳肴。临行前,我们晚餐一起吃了鸡肉派,结果她很失望,因为那味道“和麦克婚礼上鸡肉派根本没法比”。

有时死亡也无法给那些日渐衰老的人们带来安静平和。我仍记得一个苏格兰老妇人临终前的长久挣扎,为了保持体面反而让自己更加痛苦,到了最后仍在嘲笑奚落那些想要服侍她的人们。“今天早上你们倒是自己来了,昨天不是还只会送东西过来吗?我猜你们都知道医生来过了吧。别用别的东西暖我的脚,我只要我儿子的那件旧夹克,他30年前是在海里淹死了,但那衣服上还有他的温度,比你们那些该死的免费热水瓶暖和多了。”忽然间她急促的喘息声就停止了,而我只能惊恐颤抖地等着医生过来。

原标题:《人类可以从悲剧中找到一个共同的觉悟来将它治愈》

阅读原文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