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研究院学习解读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 财经研究院学习解读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

财经研究院学习解读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

2023-03-12 12:4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林光彬研究员: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院院长、北京财经研究基地首席专家

2023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会上代表国务院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实事求是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展示了中国式现代化“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五年发展历程。同时,政府工作报告对今年各项工作进行周密部署,提出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5%左右等主要预期目标。这对于稳定预期、推进发展,具有重要的引航作用。尤其是所提出的问题,可以成为我院师生重点研究攻关的选题方向。

袁东特聘教授: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民革中央经济委员会委员

“全力重振经济中高速增长机制”——关于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的几点建议

为了实现党的二十大确定的203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必须从2023年开始下大力气重振我国中高速经济增长机制,争取超额完成2023年5%的增长目标。为此建议:

1、必须充分认识到确保高质量发展与中高速增长是一个战略(政策)目标的两个方面,两者互为条件相互促进,高质量发展决不是中低速增长的代名词。

2、必须认识到工业体系的整体巩固提升才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尽快扭转多年来较为明显的“去工业化”趋势,为此,必须停止执行有关“去产能”的一切政策措施,确保传统产业不受损害,在不断巩固中推进基础广泛的产业升级,为高端技术产业提供创新发展的足够中下游市场支撑,摆正并统筹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发展关系。

3、必须停止以“提高行业集中度”为目标的针对中央与地方国有企业兼并重组的政策措施,停止基于建立所谓“集中性产业集群”而行政性强制企业关停搬迁的所有政策措施,避免工业基础与生产能力继续受到损害。

4、必须尽快扭转全社会净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及其占GDP比率不断下降的趋势,大力提高净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尤其要持续加大制造业投资力度,确保经济中长期增长能力。

5、必须明确消费政策的核心与目标是促进消费水平增长,而决非着眼于消费占GDP份额的所谓“消费率”提高,必须认识到消费政策只是短期性政策,只有投资才是统筹短期与长期增长的政策,理顺消费与投资的关系。

6、必须确保财政政策与货币金融政策作为国家战略实施工具的协同性,切实将金融体系与运行机制回归到服务实体经济的简单本源轨道,扭转过度复杂、过度竞争与过度利润化的趋势,重振财政机制驱动、货币金融机制全面配合的宏观经济政策框架。

童伟研究员:中央财经大学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中心主任

在2023年3月5日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再次强调,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体现了我国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财政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当前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

应对这些风险挑战,要求加大财政宏观调控力度,优化政策工具组合,在有效支持高质量发展中,保障财政可持续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可控。同时,高度关注财政政策实施效能的提升。一方面,完善税费优惠政策,增强精准性和针对性,着力助企纾困。另一方面,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有效带动扩大全社会投资,促进消费。

王卉彤研究员:中央财经大学环境经济研究所主任

2023年3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李克强总理向大会做了《政府工作报告》。其中提出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为提高经济增长效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增量资本产出比等,如何切实推动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是当前发展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为此,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比如坚持优化营商环境,具体包括一证通办、推广电子证照、不断完善监管改革,系统制定招商引资策略等。

王雍君教授:中央财经大学政府预算中心主任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突出强调了提振市场信心、扩大就业和强化民生这三个核心主题,同时突出强调以“加力提效”的财政政策作为核心工具。一般地讲,就扩大就业和促进经济增长而言,财政政策的有效性高于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对于控制通胀的效果,通常好于财政政策。但今年的重点并非通胀,所以,突出财政政策的作用既合乎实践也合乎逻辑,它有两个支点:一个是“加力”,另一个是“提效”;两者相辅相成,不可或缺。

王遥研究员: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院长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过去五年工作进行了回顾,报告指出,在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下,我国发展取得来之极为不易的新成就。特别是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绿色低碳发展方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有序推进,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与能力不断提升。

对今年政府工作的建议中,仍将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摆在重要位置。我认为,这对金融支持能源转型、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也对加强财政金融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提供了政策指引。在今年的工作中,我也将以政府工作报告作为引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发挥自身专长,砥砺前行,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昌忠泽研究员: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院研究员

在谈到今年工作重点时,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完善金融监管,压实各方责任,防止形成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改善资产负债状况,防止无序扩张,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发展。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优化债务期限结构,降低利息负担,遏制增量、化解存量”。下面结合我目前正在主持的国家发改委“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究课题”《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研究》,谈一点体会:

党的十八大以来,政府和金融监管部门积极出台各项监管政策和防控措施,有效化解了如产能过剩、非法集资、非法“网贷”等一批较为突出的经济金融风险隐患,系统性金融风险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但是在金融监管、金融资源配置和宏观杠杆率上依然存在较为明显的风险隐患。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后,在国际国内多重下行压力的影响下,我国房地产市场风险、地方政府债务违约风险和外部冲击风险开始出现明显上升,系统性金融风险防控工作呈现出新的特点、面临着新的挑战。

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是今后一段时期全国金融工作的根本性任务,更是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平稳发展的重要保障。守住系统性金融风险不触发的底线,需要政府部门和市场主体双向合力共同推进。针对上述风险隐患点,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1、在房地产风险防范方面,坚持“房住不炒”,严格落实房地产行业“三道红线”,加强对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

2、在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范方面,完善地方政府债务发行制度,合理规划债务资金用途,推动债券市场化改革,避免债务风险积累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

3、在外部冲击风险防范方面,健全完善金融防控体系,稳步推进人民币跨境结算国际化进程,推动构建国际国内“双循环”格局。

曹明星教授:中央财经大学欧盟研究中心主任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就必然着力夯实数字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体系“两大基础”。推进数字中国体系的建立,首先需要推动横向打通和纵向贯通,建立渠道,推动实现互联互通,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其次需要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方式,推进数字技术深度融合,深化数据资源体系。此类国家战略的顶层设计凭借有为政府的贯彻实施,将有力推动经济走出困境,并为新一轮发展奠定基础,从而展示社会主义整体性、主体性价值创造的制度优势。

郝秉键研究员:中央财经大学比较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了2023年的宏观经济指标设定情况,指出了2023年政府工作方向。我对以下几点印象最深:(1)当前我国“外部不确定性加大”且“需求不足仍是突出矛盾”,今年经济工作突出“大力提振市场信心”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2)“稳”字当头,把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摆在重要位置,这可以说是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保持社会大局稳定的重要举措。(3)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要求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这意味政策导向突出以消费、就业为主导的经济后端的复苏。(4)关注高端制造与数字经济,提出要“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集中优质资源合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支持平台经济发展。”

李军研究员:中央财经大学山区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3月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大力抓好农业生产,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完善和强化农业支持政策,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促进农业丰收、农民增收。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增强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

报告从多角度对我国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促进经济增长重回合理区间提出了关键的要求和方向。粮食是国家安全的根基和柱石,乡村能够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的供给。促进乡村全面振兴,需要完善和强化农业支持政策,引导人才回流,借助信息技术,沟通城乡之间的联系,建立合理的供给物流体系,运用现代运输技术进行线上配送,实现市、县、乡三级物流体系合理配合,运用商贸市场供给,网上下单,乡村或社区便利店送货的方式,使物流的触角延伸到最后一公里,能够促进城乡的物资生产、流通和双向消费,促进内需的增长。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