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岳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东岳流体openfoam 李东岳

李东岳

2023-05-20 18:3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taibudong1991

总是被忽略的区别:xinlei:

首先要注意的是如果要做CFD,要分开流体力学和计算流体力学。二者虽然不像化学和化工区别那么大,但是真正做CFD的或者做流体力学的,对这俩感觉很大 :shit: 比如人家要是问我做什么的,我肯定说我是做计算流体力学的。跟进一步,我说我写代码解方程的。你问做流体力学的肯定他不会回答你他每天写代码解方程。

CFD和流体力学之二者之间存在不可割舍的联系,但差异也非常明显。流体力学着重研究如何构建偏微分方程,CFD着重研究如何解偏微分方程。因此,可以理解为首先通过流体力学研究构建对应的数学模型,然后通过CFD对模型进行求解的过程。流体力学侧重建模,CFD侧重求解。没有流体力学构建的模型CFD无用武之地,流体力学构建模型之后没有CFD则不可能获得解。举例,多相流体力学的研究者可能对两个气泡之间如何破碎感兴趣,因此这些研究学者的工作可能是通过实验监控气泡周围的流场数据(如湍流动能),构建一个破碎频率关于湍流动能的关系式。多相计算流体力学的研究者在拿到这个关系式之后,需要用数值方法去对其进行求解。另一方面,流体力学研究者离不开实验,CFD研究者可以无实验进行研究。流体力学的顶级期刊是Journal of Fluid Mechanics等,CFD的顶级期刊是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Physics等。当然学术界对于二者并没有明显的区别划分 :duang: 再次重申:

流体力学偏向如何推导N-S方程,你看看N-S方程的推导在1800年代就开始了; 计算流体力学偏向如何求解N-S方程,你看看N-S方程的求解比如SIMPLE、PISO算法从1970年代才开始,这进一步证明了,流体力学远远早于计算流体力学

咱们计算流体力学相对于传统学科还是很新奇的 :xinxin: :xinxin:

最近几篇文章转的特别火,就是网上不知道从哪里抄来的《CFD大牛的故事》,但里面有很多大牛完全不是做CFD的。一再感叹,很多人流体力学和计算流体力学的区别都忽略了。

CFD学习用不用补流体力学

个人感觉可以看看流体力学的书籍,不需要恶补。同理,学习CFD需要看看高等数学的书籍,也不需要恶补。以高数举例,高数里面很多东西普适性CFD里面是用不到的(当然可能SCI会用到,不在此处讨论范畴),比如什么无穷级数、解析几何等。流体力学里面很多普适性CFD也用不到,比如说涡判别、流函数等。当然很多人可能做的就是边界层理论,但可能更倾向构建模型(参考上文)而不是求解。所以回到你的问题:

我自己买了北大出版的日本教材-《流体力学》、《普朗特流体力学基础(第11版)》、安德森的《计算流体力学基础及其应用》。

北大《流体力学》和《普朗特流体力学》我都看过,从我个人作为一个严格的计算流体力学研究者的观点来看,这两本书对你的计算方面提升很小。比如说,CFD的几个关键问题,或者说CFD书籍必须有的问题:

N-S方程如何求解? 网格离散? 高阶格式问题?

这俩本书完全没说。但可以帮助你理解一下怎么推导N-S方程。所以流体力学书看看即可

CFD应用和理论

安德森的《计算流体力学基础及其应用》这本我也看过。不过对你有帮助的估计只是前两章。如果你到了这一步,基本上稍微筛选一下就可以了。在筛选CFD书的时候,还是要注意一个区别:CFD书分应用类和理论类。CFD应用类书籍国内就太多了,多如牛毛,用陶院士的一句话说,就是“汗牛充栋”。如果看应用类书籍,基本上你就回到了一楼的状态:

关于学习fluent,有一些困惑,我自己是从图书馆借了两本fluent入门到精通的书跟着步骤练习,书里只讲每一步设置什么参数,但是我不明白为什么那样设置?我基本上是三周左右把两本书跟着联系完,感觉收获不大。想请教各位应该怎样正确的学习fluent呢?软件操作怎样与相关理论结合呢?

因此你需要看CFD理论类书籍。在这面我就不多说了。毕竟很多做CFD很多年的人,从来没看过CFD理论的书。各走各的路。不过如果你觉得我玩的比较有意思,那就走我的路,多看看CFD理论的书。如果你觉得我玩的没什么用,可以看看应用的CFD书直接算:ok2:

CFD理论书籍细分

由于求解CFD的套路太多了,有限体积、有限差分、谱方法。在这里要选对你要的方法的书。如果你做的是有限体积,那你看有限差分的就看错了。比如安德森那本,就是有限差分的。进一步,如果用的有限体积。在这里《数值传热学》那是最适合你的书。怎么看?要硬着头皮看,一个字一个字看,当作高考复习来看。如果能看个几遍,基本上你就大体有了一点CFD的感觉了。

说实话《数值传热学》应该是初级的CFD教材。更高级的,那就是推荐这本Computational Methods for Fluid Dynamics,不过呢,这本书,估计你看数值传热学能看到炉火纯青,看这本书刚上手也是看不懂的。不过个人建议还是当高考来看,一个字一个字看。没办法,CFD理论就是难。

如果这俩本都刷过了,你的普适性CFD感觉基本能到20%了。20%都是往多了说。 确实如此,vanLeer研究几十年的高阶格式,Tryggvason玩了几十年的Front-tracking、你看两本书你的CFD层次感觉就上去了,可能么? 为什么,因为看普适性CFD教材,你充其量最高达到的是普适性CFD的高度。要想达到更高的高度,

要么拓展你的CFD研究领域。这样才能获得一种感觉:“原来这句话这样理解”,就这种回过头才能理解的感觉。给你举例:普适性CFD教材里面说了很多遍了:N-S方程要符合连续性假定,那么为什么要符合连续性假定?教材还说了:N-S方程具有不同的数学特征(双曲啊椭圆之类),那么这有什么用?这在普适性CFD教材里面你是找不到的。

要么把普适性CFD算法编一编。亲自写代码跟你看教材是俩回事。看10遍C++,不如写10行代码。这道理大家都明白,不多说。要做实战派。

总结

个人感觉,几点:

书不能选错,选错书白白浪费时间;

书找对了之后要细细研读,走马观花没用;

不亲自手算方程、不亲自写程序,够呛能到一定的高度;

新手菜鸟没别的套路,就是看书,这个过程,基本要持续几年。是的CFD就得多看书,至少如果你做CFD理论的,就得多看书。我做CFD8年多了,每天都是除了看书看SCI就是写代码,没别的。 做20年也一样。一个新算法出来了,不就得看SCI学么?没办法,CFD就这样,不难的话,大家都会了。最后推荐一本我自己写的《无痛苦N-S方程笔记》。转为菜鸟准备。如果你愿意参加我的General CFD算法课也行,但要花几千块。

捕获2.PNG

感觉也挺有意思的,毕业之前学习是为了工作,现在我的工作就是学习。关键我愿意学 :shangxue: :shangxue: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