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CSCO指南会丨呋喹替尼真实世界研究进展引关注,国产原研药持续发力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i类新药治疗难治性结核的药物是 2023 CSCO指南会丨呋喹替尼真实世界研究进展引关注,国产原研药持续发力

2023 CSCO指南会丨呋喹替尼真实世界研究进展引关注,国产原研药持续发力

2024-07-01 06:3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抗血管生成药物

有望助力消化道肿瘤治疗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王峰教授讲述了抗血管生成药物在消化道肿瘤领域从最初应用到如今已占据一定治疗地位的过程。在消化道肿瘤中,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类抗血管生成单药治疗的疗效已引发临床关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通路是促血管生成的关键途径,呋喹替尼通过高选择性地作用于VEGFR-1/2/3抑制血管生成,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的目的,高选择性靶点也意味着临床上较好的耐受性。呋喹替尼具有药物半衰期短,耐药风险低的特点。凭借FRESCO研究结果,呋喹替尼2018年获批用于中国晚期结直肠癌(CRC)患者三线治疗。FRESCO研究显示,呋喹替尼延长OS至9.3个月,PFS至3.71个月[1]。随后进行的FRESCO-2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纳入美国、日本、欧洲等14个国家地区150个临床研究中心的mCRC患者,结果显示,呋喹替尼延长OS至7.4个月,PFS至3.7个月[2]。从FRESCO中国研究到FRESCO-2全球研究,展现出了高度一致的疗效和安全性。

此外,呋喹替尼联合免疫治疗可改善肿瘤免疫微环境。临床前研究显示 [3] ,呋喹替尼联合PD-1抗体可抑制MSS CRC小鼠体内肿瘤生长,延长荷瘤小鼠生存时间。呋喹替尼联合信迪利单抗的“幸福组合”治疗方案提高pMMR/MSS型晚期结直肠癌OS至20个月、PFS达6.9个月 [4] 。

王峰教授讲述呋喹替尼胃肠肿瘤循证证据

从真实世界数据看mCRC治疗方案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董超教授分享了呋喹替尼在晚期肠癌各阶段治疗中的一系列探索: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周福祥教授主持的呋喹替尼联合mFOLFOX6/FOLFIRI一线诱导,呋喹替尼联合卡培他滨维持治疗晚期肠癌患者ORR为75%,DCR达100% [6-8] ,显示了一定的抗肿瘤疗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陈永顺教授主持的呋喹替尼+替雷利珠单抗+肠菌胶囊三线治疗MSS型mCRC患者II期临床试验中,患者中位PFS达9.6个月,中位OS 13.5个月,DCR达95% [9] ;在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袁响林教授主持的单臂、开放性、单中心临床研究中,也取得了中位PFS 8.5个月同时兼具安全性的良好结果 [10] ;对于呋喹替尼单药治疗有效的患者,真实世界研究证明进展后序贯联合免疫的治疗方案也有助于患者进一步延长生存获益,河南省肿瘤医院陈小兵教授主持的呋喹替尼单药序贯联合免疫回顾性分析显示中位PFS超过一年,达到12.8个月 [11] ,以上研究的中位PFS均展现出呋喹替尼延缓肿瘤进展的疗效。

此外,在与其他TKIs进行对照的研究中,呋喹替尼能够带给晚期肠癌患者更多中位PFS获益。将FRESCO研究与其他TKIs真实世界外部数据对照比较的多中心FRESCO Hybrid研究结果表明,与其他TKIs相比,呋喹替尼组能够带来约1.3个月的中位PFS的延长,将中位PFS延长至3.71个月。亚组分析发现,对于既往使用化疗方案在三线以内、原发部位在直肠/左半结肠、以及伴多发转移灶的mCRC患者,呋喹替尼组也具有较好的中位PFS [12]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吴建兵教授主持的回顾性研究对比了呋喹替尼联合PD-1抑制剂(FP组)和瑞戈非尼联合PD-1抑制剂(RP组)治疗难治性MSS转移性结直肠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数据显示FP组中位PFS 6.4个月,RP组中位PFS 3.9个月,FP组较RP组可延长2.5个月的中位PFS(P=0.0209) [13] ,或可为难治性MSS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临床治疗提供选择依据。

董超教授讲述呋喹替尼真实世界研究布局

专家论道,共襄盛举

在湖南省肿瘤医院刘振洋教授的主持下,湖北省肿瘤医院梁新军教授和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叶峰教授针对呋喹替尼抗血管生成机制在抗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及临床应用、小分子TKI在联合治疗中能发挥怎样的价值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刘振洋教授主持讨论环节

梁新军教授指出,抗血管治疗在现如今临床结直肠癌治疗中有一定的重要性,抗血管生成小分子TKI药物呋喹替尼被《CSCO结直肠癌诊疗指南》列入肠癌三线治疗中的I级推荐 [14] ,持续抗血管生成有望助力晚期肠癌患者全程获益。在三线治疗中,如果选择去化疗的方案,患者的生活质量可能更高,呋喹替尼联合免疫治疗的“幸福组合” [4] 、局部放疗、菌群调控等研究正在进行中,未来应更深入比对不同治疗组间分子标志物、肠道菌群等指标的差异,为筛选治疗优势人群提供依据。对于呋喹替尼联合化疗以及呋喹替尼的前线推进,梁新军教授对未来更多的临床数据支持表示期待。

梁新军教授参与讨论

叶峰教授表示,2022年ESMO大会公布的FRESCO-2研究 [2] 作为全球多中心的临床研究,对FRESCO研究作出了进一步的佐证及补充,验证呋喹替尼对于不论是中国还是纳入研究范围的其他国家患者,都能带来OS和PFS的延长,为患者带来治疗新选择 [12] 。在各项真实世界研究中,呋喹替尼的亚组分析数据齐全,可以看到呋喹替尼联合免疫治疗对于缓慢进展的肿瘤、伴肝转移的患者均有望延长生存时间 [12-13] ,未来的新药、新疗法的研发应关注肠癌免疫原性的激活。

叶峰教授参与讨论

作为免疫豁免的器官,肝转移患者靶免联合是否能够获益,也一直是学界争议的热点,对此,刘振洋教授也在讨论中提到其所在湖南省肿瘤医院正在开展一项纳入90余例患者的呋喹替尼联合免疫治疗的回顾性研究,现阶段初步数据显示靶免联合治疗方案在肠癌合并肝转移亚组人群中OS获益良好,甚至超过19个月,研究将继续致力于寻找呋喹替尼的获益人群,以期进一步改善晚期肠癌患者的生存获益。

结语

基于2018年FRESCO研究中取得的数据,呋喹替尼快速获批用于中国晚期CRC患者三线治疗。2019年,呋喹替尼以1A类证据I级推荐被列入《CSCO结直肠癌诊疗指南》中mCRC三线治疗的标准药物方案 [14] 。凭借FRESCO研究以及在2022年ESMO上发表的FRESCO-2研究数据,和黄医药也已向FDA递交呋喹替尼用于治疗难治性结直肠癌的新药上市申请。

本次卫星会众多领域内资深专家围绕呋喹替尼的研究成果展开的深度探讨和剖析,为呋喹替尼在消化道肿瘤中的应用再添证据。期待未来更大样本真实世界研究数据的公布,也期待呋喹替尼原研“智造”的持续发力,造福更多中国和全球肿瘤患者。

参考文献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

[2] Dasari NA, et al. ESMO Congress 2022, LBA25.

[4] Guo Y, et al. Eur J Cancer. 2023 Mar;181:26-37.

[5] Xu RH, et al. Cancer Communications. 2022;1-4.

[8] Falcone A, et al. J Clin Oncol. 2007 May 1;25(13):1670-6.

[9] W.Zhao, et al.2022ESMO IO.Abstract 109

[10] 2023 ASCO GI, Abstract#150

[11] 2022 ESMO GI. Abstract # 536.

[12] 2021 CSCO: oral FRESCO Hybrid

[14]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指南工作委员会. 2019年《CSCO结直肠癌诊疗指南》

本资料由和黄医药提供支持。

本资料旨在促进医药信息的沟通和交流。本资料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作学术参考,而非针对一般公众,亦非广告宣传。处方请参考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药品说明书。请勿分发或转发本资料。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