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颐和园,赏皇家园林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颐和园有儿童乐园吗 走进颐和园,赏皇家园林

走进颐和园,赏皇家园林

2024-07-16 02:0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七律  亭

翘角飞檐妩媚弯,接天临水驻芳颜。八方景色浮银浪,七彩虹霓落碧山。万寿君王无万寿,悠闲百姓话悠闲。阴晴雨雪千般好,留恋清幽暮未还。

       颐和园中有各式各样的亭子六十余座。形式大小极富变化,无一雷同。亭有四方、六角、八角、长方、圆形、套方和半亭;有单亭、双亭、桥亭、廊亭;有单檐、重檐和攒尖顶、歇山顶、卷棚顶;有木构、有铜铸等等。它们或伫立于山冈之上,或依附在建筑之旁,或坐落于湖池之畔,或掩映在花木之间,成为颐和园中不可或缺的点景之作,又是人们游园时的歇息之处和最佳的观景场所。晨昏雨雪、春秋冬夏,它们默默地为园林增添着秀色,静静的迎来旭日的光辉,送走晚霞的霓彩。

北京颐和园:亭       亭子是一种中国传统建筑,多建于园林、佛寺、庙宇。盖在路旁或花园里供人休息,避雨,乘凉用的建筑物,面积较小,大多只有顶,没有墙。亭子也是用来点缀园林景观的一种园林小品。       亭,是供行人休息的地方。亭“亭者,停也。人所停集也。”园中之亭,应当是自然山水或村镇路边之亭的“再现”。水乡山村,道旁多设亭,供行人歇脚,有半山亭、路亭、半江亭等,由于园林作为艺术是仿自然的,所以许多园林都设亭。但正是由于园林是艺术,所以园中之亭是很讲究艺术形式的。       亭在园景中往往是个“亮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从形式来说也就十分美而多样了。《园冶》中说,亭“造式无定,自三角、四角、五角、梅花、六角、横圭、八角到十字,随意合宜则制,惟地图可略式也。”这许多形式的亭,以因地制宜为原则,只要平面确定,其形式便基本确定了。        建亭的位置选择,要从两方面考虑,一是由内向外好看,二是由外向内也好看。园亭要建在风景好的地方,使入内歇足休息的人有景可赏留得住人,同时更要考虑建亭后成为一处园林美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亭建筑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经历代发展演变,功能日渐增多,用材和造型也更加异彩纷呈,特别是自隋唐时期后更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颐和园亭子模样的建筑众多,对其中挂有匾额的建筑,只要匾额中没有“轩、斋、谢”等字样的,本文都暂且将其作为“亭子”归纳。 颐和园亭子知多少         从颐和园东门进入前往谐趣园,谐趣园有亭子七座。知春亭       宫门进来的右手就是一座临水亭子,里外双层正方形,但是四角攒尖顶。此亭和颐和园另一座亭子(位于文昌阁城关西侧)同名。        引镜亭       过知春亭沿廊右行即到“引镜亭”,引镜是指这里池水明澈,开窗观赏就像眼前有面镜子一样。配的楹联是“菱花晓映雕栏日 莲叶香涵玉海波”。引镜其实是一所带前廊的临水殿堂。 

  

饮绿亭       此亭乾隆时期叫“水乐亭”,是清漪园惠山园八景之一。慈禧在重修颐和园时,把水乐亭改名为饮绿,饮绿取自苏东坡的诗句,“吾侬生长西湖曲,呼吸湖水饮山绿。”这里便是慈禧在颐和园的钓鱼之处。       进入谐趣园后东面隔水相望的两座亭子很显眼,左手边是“引绿”,右手边的是“洗秋”,一座亭子临水而建;另一座亭子立于水上成为水榭。两座亭子互相呼应,相似而不雷同,表现出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变化之道。   “引绿”是四方亭,屋顶朝向是南北方向。       

洗秋亭       此亭和饮绿亭短廊相接成为一体,洗秋亭是长方形的,建筑体量比“引绿”大一倍,朝向是坐东朝西,夏季的“洗秋'前面有一棵歪倒在水面的大柳树,把洗秋亭遮住了一半。 这样的布局避免了机械死板的构图,使左右前后更有层次感,也更加生动。            

澹碧亭         饮绿亭有游廊通向澹碧亭,澹碧亭是一座只有一开间的小水榭。有窗没门,据说是慈禧的钓鱼台,两边与长廊相连。  

 

兰亭       此亭为光绪年所建,并将乾隆的“寻诗径”石碑移到此处。兰亭四角攒尖顶,是曲廊的一部分,因此它的正面虽有廊柱开门,却没有台阶上下,而且只有“兰亭”横匾,没有楹联。                            兰亭内有乾隆为“寻诗径”竖立的御碑

圆亭         圆亭为六柱重檐攒尖顶,位于谐趣园的东北角上,也是园中的一个制高点。圆亭和知春堂并排而立。。         

       紧邻谐趣园北面的霁清轩内有二亭。 四方亭       四方亭位于霁清轩内清琴峡对面假山上。在清漪园时期,此亭为八方重檐式样,光绪年间重建时,改为为四脊攒尖方宝顶,牡丹图案井字天花,苏式彩画。金砖地,梅花方柱,青石方柱础。此亭高居山岩之上,可以远眺田园景色,俯听溪流清韵,是园中一处位置极佳的观景场所。    

  

八角亭         清琴峡南侧八角亭,八脊重檐元宝顶,圆柱,藻井天花,苏式彩画。建筑24.56平方米,高3.15米。前檐南、北侧无坐凳媚子,后檐四面有坐凳媚子倒挂媚子。青石阶条石台基,如意台阶。  

          出霁清轩,从正对谐趣园西门的一条上山路前行三十米左右,可见路左侧的草亭。草亭        此亭应该建于1902年前后,在万寿山东路“乐农轩”东南侧,是慈禧1900年八国联军进京后化装成村妇逃到西安回来后所建。此亭和乐农轩一样,石片当瓦,不做地杖、不施彩画,三开间悬山顶。坐东朝西,面阔三间。两面坡悬山顶,青石板瓦,明造天花,木本色彩画。原柏木柱,圆鼓镜柱础,方砖石子地前后檐有坐凳嵋子,倒挂媚子。亭为敞轩式建筑,四面相同,西面有坐凳门:青石阶条石台基,五步如意台阶。 

        看完草亭,继续沿路上行至景福阁,景福阁西侧有荟亭。荟亭       位于万寿山东部山上。造型轻巧,新雅别致,平面上是两个单檐攒尖顶的六角形亭套合而成,象二亭并立,故又称其为双亭,又名鸳鸯亭。从山下仰望,双亭似欲比翼双飞,玲珑隽雅,是万寿山上的一处胜景。此亭也称为姊妹亭,是慈禧八月十五赏月之处          

       看完荟亭后下山去往颐和园后溪河,沿河西行,后溪河北岸有一座亭子。

平台亭        此亭造型奇特,是一座样式新颖的套亭。单檐攒尖顶的六角亭旁连接一座平顶长方敞亭,为颐和园中仅有。     

       亭西侧有木桥跨河而过,通往万寿山。从木桥处向南上坡再向西沿后御道去苏州街景区,该景区内有亭三座。

 绘芳堂八角亭       位于景区西南侧绘芳堂东侧山坡上,此亭建于九十年代初期,八角单檐攒尖顶,苏轼彩画,前后檐坐凳楣子、倒挂楣子。此处是观看买卖街街市的好地点。                                金粟山四方亭       位于绘芳堂八角亭东南侧。亭子坐南朝北重檐四脊攒尖方宝顶,绘有苏轼彩画,前后檐坐凳楣子、倒挂楣子,亭子有游廊和金粟山相连接。                      嘉荫轩方亭       此亭与金粟山四方亭隔河相望。位于北岸的嘉荫轩内,为单檐攒尖顶,有坐凳楣子、倒挂楣子,上饰苏轼彩画,此亭紧邻后溪河,在一高台之上,是品茗观景之佳地。     

          从苏州街景区出来向西,沿后御道西行,可见亭两座。竹板亭       位于賅春园遗址前,亭子造型怪异,名字也怪异。它由一座面阔三间和一座面阔两间的卷棚悬山亭子组成,中间有由一开间的爬山廊链接,使两个单独的亭子高低错落,成为一个整体。            后御道八角亭        此亭八方单檐八脊攒尖宝珠顶,坐凳楣子、倒挂楣子、苏轼彩画。                           距八角亭西侧十米有一条带护墙的上坡路可至画中游景区,内有亭三座。湖山真意亭        位于画中游景区的后门,也是畅厅形式,檩枋上绘苏式彩画,样式和意迟云在亭相似。 琉璃八角亭1       画中游景区有重檐八角琉璃圆亭两座,绿瓦黄剪边。两座亭子分别通过山洞和爬山廊将东西两侧的爱山楼、借秋楼与中部的澄辉阁的一层和二层连接起来,起到一亭连三处的链接和点景的作用。 

琉璃八角亭2        从画中游景区后门向东行,可达云会寺,内有亭两座。 云会寺八角佛亭两座       云会寺的香海真源是主殿,香海真源东西各有一座重檐八角圆宝顶的佛亭,内有八角须弥座,上面原来供奉铜质的文殊菩萨(已经缺失了)。佛亭绘有旋子彩画,明造天花,西侧佛亭是1984年重建的。西亭    东亭       从云会寺东行进入佛香阁景区北门,佛香阁东西的假山顶上,建有敷华亭与撷秀亭。亭周围以石栏,左右拱卫着佛香阁。敷华意指花开繁茂,欣欣向荣;撷秀意指撷采秀丽的景色。二亭匾额隐喻开花结果。清漪园时期,这两座亭内分别供奉文殊与普贤二位菩萨。亭内悬挂大钟,每日清晨,悠扬的钟声都会准时奏响,回荡在万寿山与昆明湖的山水之间。敷华亭       此亭位于佛香阁东侧,四角重檐攒尖宝珠顶,旋子彩画,和佛香阁西侧的“撷秀亭”对称。内有通道可与转轮藏相通。

撷秀亭       撷秀亭位于佛香阁西侧,与敷华亭相对,内部有通道通往五方阁。 

       在景区东部不开放的转轮藏中有藏经亭两座。藏经亭两座       此两亭位于转轮藏“万寿山昆明湖”石碑两侧,是转轮藏的配亭。藏经亭八角单檐双层,上绘最高等级的金龙合玺彩画,内有可以旋转的藏经轮。             在景区西部的五方阁中有亭五座。宝云阁(铜亭)       此亭坐落在一个高大的汉白玉台基(须弥座)之上,整个亭子用合金铜铸造安装,呈蟹青色,四方重檐硬山顶,正脊两侧有吞脊兽,正脊中央有一座覆钵式喇嘛塔。上下檐分别悬挂“宝云阁”四样字斗匾和“大光明藏”横匾。

   

       宝云阁通高7.55米,重约207吨。外形仿照木结构建筑的样式,重檐歇山顶。殿构件柱、梁、椽、瓦、脊吻兽,连匾额等都像木结构。通体呈蟹青冷古铜色,坐落在一个汉白玉雕砌的须弥座上。

    

       铜亭四面有菱花扇,东、南、西三面有门,门为四扇格扇门,北面是八扇格扇窗。门窗格扇均有菱花格扇心,帘架上部也有格扇心,所有格扇心均为内外二层。

宝云阁铜制九龙斗匾

宝云阁南面门楣铜制“大光明藏”匾额,为乾隆御笔题写。

 宝云阁方亭四座

       宝云阁游廊和爬山廊四角各有一座方亭连接过度,方亭重檐攒尖宝珠顶,四座样式一致。     东南角方亭东北角方亭  西北角方亭   西南角方亭        从佛香阁景区北门出来东行,沿右侧下山道可直达重翠亭。重翠亭        重翠亭位于千峰彩翠城关下方,面阔三间,亭子卷棚歇山,明造天花,坐凳楣子、倒挂楣子。 重翠亭始建于乾隆年间,为卷棚式敞厅,一八六〇年被英法联军烧毁,光绪年间重建。既是点景建筑,又为观景佳处。亭名出自王勃《滕王阁序》“层台耸翠、上出重霄”。                   继续下行向东依次可见万寿山东区的寻云亭、观生意亭、含新亭。寻云亭       写秋轩位于高台之上,东西由爬山廊分别连接“寻云亭”和“观生意亭”。寻云亭为四方重檐顶,苏式彩画,井字天花,外檐坐凳楣子、倒挂楣子,内有金柱。        

观生意亭

       观生意亭在写秋轩西侧,样式与“寻云亭”相同。        

含新亭       此亭是乾隆时期的遗物,造型为六角重檐, 四围布满了各式奇石,石上题有“小有趣”,“翠岫”及御制诗句,乾隆题写含新亭诗句很多,现在在此亭前还有乾隆诗刻四首。                   

       从含新亭下山去往长廊,长廊中间连接着象征春、夏 、秋、冬四季的四座亭子,其亭子制式一样。留佳亭       象征春天的留佳亭,此亭位于长廊的最东边,保教重檐,后面三座亭子样式一致。留佳亭是长廊上的第一个重檐八角亭,亭名为乾隆所取所书。这里的“佳”特指春天的景色。            背面匾额      

寄澜亭       寄澜亭是寓意夏天的亭子。亭檐下悬挂的寄澜亭匾额,已非乾隆御笔,说明此亭是慈禧太后重新建造的,细看匾上印章的款识亦换成了“慈禧太后御笔之宝”。寄澜亭内还悬有“烟霞天成”、“夕云凝紫”两块钤有慈禧太后御笔之宝的匾额。其内容皆以亭内所见到的最佳景象为题,信手拈来,言简意赅。             背面匾额      秋水亭       秋水亭亭名出自王勃的《滕王阁序》中脍炙人口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在秋水亭观落霞,是赏水天一色的高阔与豁达。秋水—秋天江湖的水明澈平镜,故用来形容镜面,也有用来形容少女的眼睛。意译:观赏清澈平镜湖水之亭。         背面匾额             从秋水亭向北三十米处有一岔路口,右行二十米可见山坡上的绿畦亭。绿畦亭       绿畦亭是一座周围岀廊带落地罩的攒尖方亭,位于云松巢与邵窝殿相连的爬山廊之间。据说是乾隆皇帝远眺农田、关注农时的场所。“山亭纵目见溪田”,乾隆皇帝在御苑中常以稼墙为题作为建筑的名称,在日理万机的政务中,常借片刻游览之闲,赋诗表达自己勤政爱民、重农劝稼的深切愿望。      从西向东看亭子 从北向南看亭子     

       从绿畦亭返回秋水亭,沿长廊前行。清遥亭       清遥亭意味着冬季。当冬季的阳光暖洋洋地照射在晶莹冰雪之上,那样明亮。在冰封雪冻、洁白晶莹如镜面般的广阔湖面上,给美丽却略显宁静的景色带来了无尽遐想。        背侧匾额               与长廊最西头相接的是一座典雅别致的小庭院,名为“石丈亭” 石丈亭        “石丈亭”平面呈“门”字型。庭院正中屹立一块十分珍贵的南太湖石,高约4米,宽1.5米,石体完整,石色青润,宛转百曲,逶空崎峭,厚重饱满,四面皆可赏玩。        石丈亭西南角 石丈亭西北角  石丈亭东有圆形院门           院内太湖石下衬圆形纹饰石座,雕饰精巧,细腻极具帝王风范。“石丈”典故出自宋米芾任无为知军时,对官衙立石下拜,口称“石丈”的千古佳话。              丈人石底部西北侧刻有乾隆题诗一首:“岳立真堪称丈人,莓苔烟雨渍龙鳞。元章磬折何妨癖,奚事当年白简陈。甲戌题石丈亭 御笔印章(乾隆宸翰)。”甲戌年是乾隆十九年(1754年)。      因刻的笔划太细,又无颜色,现已看不清楚。

       石丈亭西北侧的湖面上有荇桥,荇桥上有座桥亭。荇桥桥亭       颐和园有桥数十座,其中桥上有亭子的有五座,只有荇桥的桥亭咸丰十年没有被毁,其余多数是光绪年重建。 荇桥为三孔亭桥,桥亭为平面长方形,重檐攒尖顶。1860年桥栏杆被毁,桥亭保存,光绪朝重修,桥上还保留木质栏杆,桥肩栏杆改为石质。       

  

       荇桥的东北侧是小有天亭和宿云檐八角亭小有天亭      这也是乾隆仿造南方所建。原亭于1860年被毁,光绪年进行了重修。亭子碑额已经失踪,只剩楹联:“坞暖留云画栏新锦绣,亭虚待月福地小蓬莱。”  

宿云檐八角亭       宿云檐是颐和园六座关城之一。宿云檐城关上建有八角重檐亭式建筑一座,里面供奉关帝,和颐和园东面的“文昌阁”形成东文西武之格局。              从宿云檐去往西堤,昆明湖西堤上的几座桥是颐和园的重要风景线。其中四座桥有桥亭。豳(bin)风桥桥亭          豳风桥建于乾隆年间,桥上有一座重檐歇山顶的长方形亭榭,是西堤六桥中桥亭是最大的一座。桥亭正脊中间有一僧帽型宝鼎,造型和“荇桥”相同。桥名取自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反映古代劳动人民农业生活的作品《豳风》,意在表明帝王对农桑的重视。                                从豳风桥向西去往耕织图景区,此景区有亭子三座,其中水村居一座、水师学堂内一座、玉河斋西侧一座。水村居亭子        此景点模仿山野村舍而建,所以亭子也未油饰彩画,顶瓦也用的片石。

 水师学堂亭子    此亭子八角单檐,只进行简单油饰,没做彩画。 

耕织图方亭

         此亭子位于玉河斋西侧,内有金柱,四方单檐,绘有苏式包袱彩画。       

         从耕织图方亭过河向西沿西湖边铁栅栏去往颐和园西门处的畅观堂,畅观堂有两座亭子。畅观堂观景亭两座       畅观堂建筑群建造于乾隆三十年(1765年),是建筑较晚的。清漪园时期此处没有围墙,畅观堂东部昆明湖景区和西部高水湖、养水湖、农夫耕耘景色畅观眼底,乾隆还经常带辞臣来此举行“观稼诗会”。1860年景区被英法联军焚毁,现在建筑群为光绪年所建。 东南角观景亭为单檐六角  西南角观景亭为八角重檐攒尖顶,檐檩下有倒挂楣子,柱间有坐凳楣子。         从畅观堂向东,沿中堤去往西堤,在距西堤300米处可见西堤亭。西堤亭       此亭子原在西堤与中堤的交接处,后坍塌移至中堤闸口处。据说老亭子是五边单檐亭子,移建后改为四角单檐。        从西堤桥东行至西堤,然后沿西堤南行,依次经过三座桥亭。镜桥桥亭        镜桥为单孔石桥。桥上面的桥亭是八角重檐攒尖顶,造型小巧圆润。桥名撷自唐代李白“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的意境。               练桥桥亭       练桥为单孔石桥,桥上是一座四方形的重檐攒尖顶的桥亭,桥亭是建国后重建的。桥名来自南朝谢眺诗:“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古人把漂白的丝绢称为练,此处以练比水。

 

         柳桥桥亭       柳桥始建于乾隆年间,名称取自杜甫诗“柳桥晴有絮”。桥上有四角重檐歇山顶桥亭一座,四周有倒挂楣子和坐凳楣子,梁枋绘有苏式彩画,桥下有方桥洞,两侧桥肩下各有两个拱形小桥洞,为颐和园唯一的五孔石桥。                       

        到西堤与岸边的交汇处后,向东南方向行走,途中可见昆明湖中的一个小岛凤凰墩,岛上有一凉亭。  凤凰墩凉亭       凤凰墩是清乾隆时仿无锡运河中的黄埠墩而筑。岛上原有会波楼一座,楼顶安装了一只镀金铜凤凰,可随风转动,预测风力大小。道光年间因财政拮据而废弃,光绪年间曾建一凉亭,后亦废。现在的亭子是50年代重建。   

         继续绕湖行进可见沿途亭子三座。绣漪桥桥头亭      此亭子位于东堤南端绣漪桥西侧,六角单檐攒尖,不同的是亭子顶部没有用布瓦,而是以石片代之,很有乡野气息。     

廊如亭        廓如亭位于新建宫门以南的东堤上,始建于乾隆年间,光绪时重修,俗名八方亭。廓如亭不但在颐和园40多座亭子中是最大的一座,在中国同类的园林建筑中也是最大的一座。亭坐北朝南。建筑面积384.95平方米,平面呈八方形,每面显3间,周围有廊。重檐八脊攒尖圆宝顶,亭中共有42根柱子。亭子的体态舒展稳重,气势雄浑,颇为壮观。此亭八角重檐,所以俗称八方亭。   

 

            亭内每面各有一块木匾(共8块),上镌乾隆御制诗文。            

  知春亭        知春亭位于颐和园昆明湖东岸边,为重檐四角攒尖顶。凭栏可纵眺全园景色。亭畔遍植垂柳,春来景色殊胜。据传“知春”二字源于宋诗句“春江水暖鸭先知”。每年春天昆明湖解冻总由此处开始。故取名知春亭。知春亭原建筑始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岛四围环水,与岸隔绝。光绪十九年(1893)重建知春亭时为方便慈禧上岛游览,特意在亭的东面添建了一座平桥,使原来的湖心小岛与湖的东岸相连成现在形式。  

        知春亭旁有一座高大的城关建筑文昌阁,阁楼上有角亭四座。文昌阁角亭四座       文昌阁城楼上四角的角亭成拐状,每面各两开间,上为黄琉璃瓦绿剪边歇山顶。这在亭子中少见到。东北角  东南角1    东南角2   西北角1 西北角2西南角1   西南角2         至此已看完颐和园开放区域的亭子。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