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学视角看巴金译《快乐王子及其他故事》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快乐王子及其他故事学生手册答案 从美学视角看巴金译《快乐王子及其他故事》

从美学视角看巴金译《快乐王子及其他故事》

2024-07-13 18:4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来自 知网  喜欢 0

阅读量:

385

作者:

林琳

展开

摘要:

王尔德的童话是他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尤其是在1888年出版的《快乐王子及其他故事》,更是一经问世即受到广泛好评.语言优美,字字珠玑,行文流畅,故事结构完整,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讽刺与批判,风趣与睿智.王尔德童话在中国的最早译介始于1909年周作人与鲁迅合编的《域外故事集》,其中收录了《安乐王子》(即现在的《快乐王子》).然而,纵观解放前后众多译者对王尔德童话的反复译介,最受推崇也流传最广的当属巴金先生的译本.巴金老先生将《快乐王子及其他故事》与《石榴之家》合在一起,称《快乐王子集》.巴老的译本出版于1948年,并于1955和1978-80年两次作修改校订,一版再版,深受广大读者喜爱. 本文试图从美学角度来分析巴金对《快乐王子及其他故事》的译介.文章的第一部分为引言,作者向大家简单介绍了《快乐王子及其他故事》在西方的接受以及在中国的译介情况.作为两位大师跨越时空的合作的作品,巴金先生对这本童话故事所作的译介具有极高的文学水平和美学价值.从美学的角度来看,巴金先生作为译者,在整个翻译审美过程中充当的是审美主体的角色,他的文字功底,审美情趣,态度,意识,情感等,决定了他是否能够充分领悟原文中的美学因素并把它们传达给译文读者.巴金先生作为一位在中国文坛乃至世界文坛享有声誉的作家,其"文名"广为人知,则"译名"难免为其"文名"所掩盖.文章的第二部分即对这一特定身份下的巴金作了较为具体的分析,以期了解译者所应具备的审美心理条件并深刻理解译者在审美过程中活跃的心理活动.文学作品的翻译不同于一般应用文体的翻译,前者更注重于再现原作的艺术美,从而使得译文读者也同样获得美的享受,同时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情趣.为了达到这样一种交流效果,则译者首先必须具备较强的审美能力,在进行翻译创造的过程中,基于自己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标准,在面对其审美对象—待翻译的文学作品时,理解,情感,想象,灵感等多种心理因素交合融会,然后经过不同语言之间的转换,把自己所体验到的艺术意境在译作中一一再现.这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文章第三部分聚焦于译文对原文中的美的再现.此部分的讨论从语言美,意象美,风格美三方面展开.在这部分的讨论中,作者列举了.本文的第四部分对前面所分析的内容做了归纳性的总结,通过对原文的美的分析以及对译文中的再现的欣赏,我们发现要对于文学作品的翻译,应将传达原文中的美学信息作为最终的追求目标,而不能仅仅停留在逻辑信息的传递上. 在巴金翻译的《王尔德及其他故事》中,王尔德与巴金这两位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文学大师的思想得以碰撞并产生美丽的火花,为我们带来了关于文学翻译的诸多启示.

展开

关键词:

翻译 美学视角 巴金 奥斯卡·王尔德 《快乐王子集》

学位级别:

硕士

学位年度:

2007

被引量:

4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