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呕吐:八成以上医生受这 6 大疑问困扰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妊娠剧吐并发症 脑病 妊娠期呕吐:八成以上医生受这 6 大疑问困扰

妊娠期呕吐:八成以上医生受这 6 大疑问困扰

2024-07-10 09:0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妊娠期呕吐:八成以上医生受这 6 大疑问困扰 2016-05-13 16:06 来源:丁香园 作者:刘磊 字体大小 - | +

妊娠恶心呕吐是一种能够同时影响孕妇与胎儿健康的常见疾病。妊娠恶心呕吐不仅降低孕妇的生活质量,也明显增加了患者的医疗负担。由于孕妇在妊娠早期「晨吐」很常见,妊娠恶心呕吐常被妇产科医生和孕妇所忽视而缺乏治疗。

此外,一部分孕妇由于担心治疗药物的安全性,而不去寻求治疗。一旦妊娠恶心呕吐的病情继续发展,将变得难以控制症状。因此,妊娠恶心呕吐的早期治疗可以防止更严重的并发症的发生,包括住院治疗。

非药物治疗妊娠恶心呕吐是否有效?

妊娠恶心呕吐的治疗从预防开始。两项研究发现在受孕时服用复合维生素片的女性需要治疗呕吐可能性更小。标准推荐是孕前 3 个月内开始服用维生素,这也许能够降低妊娠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

妇女对自身症状严重性的认识和对治疗的意愿会影响临床决策。通常建议休息和避免感官刺激,建议每 1~2 小时少量进食,避免一次性大量饮食。饮食调整可能有所帮助,包括避免辛辣和高脂食物、禁用含铁药片、在早晨起床前食用清淡的或干的食品、高蛋白点心和饼干。生姜对减少妊娠期恶心呕吐恶心症状已显示出有益的效果,其可作为一种非药物的选择。

药物治疗妊娠恶心呕吐是否有效?

有效的药物治疗是可行的,但近年来适时止吐药治疗的观点已经改变。随机对照研究评价吡哆醇(即维生素 B6)治疗不同严重程度的妊娠恶心呕吐的效果。25 mg/q8 h 的维生素 B6 与安慰剂比较发现,可明显减少严重呕吐,但对轻微呕吐影响极小。一项对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发现,维生素 B6 能够改善恶心,但对呕吐无效果。

维生素 B6 和维生素 B6 加多西拉敏用于治疗妊娠期恶心呕吐是安全和有效的,其应被视为第一线药物治疗。这 2 种药物通常被一起用于治疗妊娠恶心呕吐。多西拉敏-维生素 B6 在 2013 年被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批准用于治疗那些对饮食和生活方式改变后妊娠恶心呕吐没有改善的孕妇。

一些药物包括抗胆碱能药和甲氧氯普胺相当安全,但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其有效性。另外,5 羟色胺 3 拮抗剂(如昂丹司琼)治疗妊娠恶心呕吐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证据有限,但由于在降低化疗诱导呕吐方面的有效作用,其使用有增加的趋势。使用甲氧氯普胺或昂丹司琼连续皮下输液治疗妊娠恶心呕吐,关于其临床疗效的证据还比较有限。而且使用连续皮下输液并发症的发生率约为 25%~31%。

昂丹司琼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头痛、嗜睡、疲劳和便秘。昂丹司琼可使 QT 间期延长,特别是具有潜在的心脏疾病、低钾血症或低镁血症的患者。由于 QT 间期延长可导致潜在的心脏病风险,2012 年 12 月,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宣布从市场中去除剂量为 32 mg 单次静脉注射昂丹司琼。FDA 建议昂丹司琼静脉注射剂量不超过 16 mg。有关昂丹司琼对胎儿的安全研究还比较有限,进一步深入研究是必要的。孕早期使用昂丹司琼与胎儿的裂腭可能相关,但数据还比较有限。

已有三项研究证实了唇腭裂与孕早期使用甲强龙有关。致畸作用很弱,大概每 1000 例治疗孕妇占不到 1~2 例。尽管如此,由于这种可能的关系,妊娠剧吐应慎用皮质类固醇,并且避免在妊娠 10 周内使用。最常描述的方案是甲基强的松龙,48 mg/天,连续 3 三天,口服或静脉给药。患者 3 天内不见效果,则不大可能会有效果,治疗就应停止。

对那些有效果的,可超过两周时间逐渐减量。对于再发性呕吐,应停止减量,并且患者维持有效剂量直至 6 周。为限制孕妇严重的副反应,皮质类固醇治疗的持续时间不得超过妊娠剧吐治疗时限。对于那些难治性的严重妊娠期恶心呕吐和妊娠剧吐的患者,甲强龙可能是有效的,但是,由于甲强龙潜在的风险,一般不使用甲强龙。

实验室或影像学评估对诊断妊娠剧吐是否有用?

超声检查可能对严重的妊娠恶心和呕吐的评估是有用的。它可识别多胎妊娠或葡萄糖等妊娠恶心呕吐诱发因素。大多数的妊娠恶心呕吐不需要实验室评估,但对于那些严重的、持续时间长或进行性加重的妊娠恶心呕吐,实验室评估有助于妊娠剧吐的鉴别诊断,且可评估疾病的严重性。

妊娠剧吐常见的实验室异常值包括肝酶 (一般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