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民宿发展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国内民宿研究现状综述 日本民宿发展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民宿发展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

2024-06-26 11:5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日本民宿发展概况

日本民宿的起源与发展

日本民宿历史悠久, 距今已有近百年历史, 最早于20世纪20年代末出现在日本滑雪圣地白马山麓, 当地农民在为登山、滑雪爱好者们充当山里向导的同时, 向他们提供住宿并收取一定的报酬, 这可以说是日本民宿的起源。之后, 在内房的海水浴场也出现了家庭旅馆形式的民宿, 民宿从冬季滑雪度假区发展到了夏季海滨度假区。二战期间受日本战时体制的影响, 民宿遭到当局的严加取缔, 加之观光客锐减, 一度发展停滞。20世纪50年代随着战后日本经济的复苏, 人们消费生活恢复到战前水平, 日本民宿出现了回暖, 数量小幅稳健增加。

日本民宿真正的兴起和大发展是以1960年为转折点, 1960年开始, 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期, 经济的繁荣带动了大众休闲旅游业的兴起, 民宿从北海道的宗谷湾到冲绳的久米岛如雨后春笋般, 在日本全国迅猛发展, 数量急剧大幅的增加, 鼎盛期曾多达2万多家。20世纪90年代因日本泡沫经济的破灭, 经济持续衰退, 导致民宿业也一度没落, 从巅峰期进入寒冬期。进入21世纪, 随着经济的回温和2003年日本政府“观光立国”政策的提出, 外国游客不断涌入, 民宿业枯木逢春, 再次迸发生机。为进一步发展和规范民宿, 2018年6月《住宅宿泊事业法》实施, 全面解禁民宿, 民宿经营正式合法化。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 目前日本民宿已趋向专业化经营。

“观光立国”政策下的日本民宿

日本《旅馆业法》规定原则上不允许“住宅专用地区”运营旅店, 因此日本民宿实际上一直处于法律的灰色地带。近十年, 在日本政府“观光立国”战略政策推动下, 访日外国游客人数逐年激增, 据日本观光厅发布的数据:2015年1973万人, 2016年2404万人, 2017年2869万人, 日本政府的目标是力争2020年访日游客达4000万人。但是, 入境游客的大量涌入, 日本酒店业根本无力承载, 客房严重不足, 另外, 根据日本住宅管理局公示的数据, 日本目前闲置的住宅高达820万户。日本政府亟需通过民宿来缓解住宿压力, 同时解决房屋空置问题, 对民宿经营逐步解禁:2015年日本政府在“国家战略特区”东京都大田区率先推出民宿服务制度的改革, 允许满足一定条件的空置私人住房对外租住;2016年以许可制的形式解禁民宿, 适用区域不再仅限于几个“国家战略特区”;2018年6月实施《住宅宿泊事业法》, 民宿合法化。

日本民宿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非法无证民宿泛滥, 安全问题频发, 因环境、噪音等问题给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带来严重影响而导致居民的不满。为解决民宿对周围居民和环境的影响, 同时规范良莠不齐的民宿市场, 新民宿法在降低准入门槛的同时, 又制定了种种限制。据新法规定, 民宿经营者必须在满足申请条件下到当地政府登记注册, 获得许可编号后方可经营, 一年内对外出租天数不得超过180天, 加大对非法民宿的打击力度, 一旦发现立即取缔, 并处以罚款, 罚款金额上限由以前3万日元提升至100万日元。各都道府县等地方自治体可以在新法下根据各地实情制定地方版民宿监管细则:京都仅允许每年1月15号到3月15号经营民宿, 且房主不同住型民宿, 管理人员居住位置距该民宿不得超过800米;兵库县全年禁止;大阪仅要求道路不足4米的区域禁止经营;东京新宿区周一至周五禁止经营民宿, 丰岛区则没限制。

民宿新法的实施, 使日本民宿业正式走出了法律的灰色地带, 有助于解决其饱受质疑的非法、安全、噪音、环境污染等系列问题, 也为其他国家规范民宿市场提供了参考样本。在新法指导下, 日本民宿业向规模化、专业化、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以2020年东京奥运会为契机, 势必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高峰。

日本民宿的经营特色

干净、舒适,配套设施好

日本人爱干净喜整洁, 世界闻名。日本民宿也和日本家庭一样明净清爽, 一尘不染, 装修风格和家具摆设重视营造家的温暖舒适, 屋里陈设及用品与一般日本人家庭无异, 厨具、卫浴、生活用品齐全, 皆出自品牌商家, 没有伪劣、粗糙之物, 配置高、品质好, 游客用的放心、舒心。

周到、细心,服务质量高

日本民宿经营者整体素质较高, 秉持宾至如归和一期一会的服务理念, 用心待客。预约时亲切的邮件往来, 图文并茂的交通及旅游信息介绍, 温馨的中英文物品使用说明, 贴心的各种生活提醒, 甚至是根据游客口味做的日式小点心或家常料理等, 他们能在我们想不到的一切细节之处为各国游客提供舒心的服务。

安全、规范,政策法律全

日本民宿历经近一个世纪, 已发展比较成熟规范。特别是民宿新法实施后, 将民宿拉入法律的框架内, 必须符合消防、卫生、业主管理组合同意等一系列条件后到当地政府注册获得许可后才可经营;国家政策下各地还有地方版民宿监管细则;对非法民宿打击力度大等, 日本民宿法律政策全, 安全、规范。

自主、自律,协会组织强

日本民宿有成熟的行业协会组织, 民宿经营者通常都会加入当地的民宿协会组织。日本民宿协会承担着民宿的运营管理职责, 保护民宿业主的合法权益、指导和规范民宿业主的经营行为、实现和当地旅游资源的对接及与政府部门的协调沟通等, 在推动日本民宿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指导和监管作用。

个性、独特,主题文化深

日本民宿充满创意, 主题风格多样。它们善于挖掘当地的自然景观资源和人文资源, 同时又兼具民宿主人个人的生活美学和艺术品味, 具有浓郁的人文色彩和鲜明的个人特色, 增加了民宿的文化附加值, 满足了游客多元化、体验式需求, 避免了同质化经营, 出现千店一面的格局。

日本民宿对我国民宿发展的启示

提高民宿服务水平,使宾至如归家

我国民宿业从业人员服务水平整体偏低, 受教育程度不高, 服务经验不足, 缺乏统一培训和指导。各级民宿主管部门和行会组织应承担起培训和指导职责, 组织民宿培训班, 加强理论和实践学习, 邀请国内外民宿专家面对面指导;加强民宿业之间的交流学习并定期组织民宿从业人员外出体验知名民宿;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投入到民宿创业中, 为民宿业注入新鲜血液。通过提升民宿业的服务水平, 来提高游客的入住体验, 强化民宿业的软性服务。

创新民宿经营方式,打造民宿品牌

我国民宿同质化经营严重, 产品单一, 经营方式趋同。应借鉴日本经验, 深度挖掘当地区域、民族特色文化, 做到“特色化”;针对不同消费群体准确定位, 做到“主题化”;房间装修、设计和摆设, 要做到在体现民宿“家外之家”的温馨基础之上, 彰显主人的文化、品味和情怀, 做到“个性化”。同时, 各级政府和行会组织要适度控制好各地民宿的数量和规模, 避免同质化经营、恶性竞争、重复性建设, 推动我国民宿产业化升级, 走上品牌化道路。

制定民宿业法律法规,明确监督管理主体

目前我国民宿业只有行业标准和一些地方性规章, 没有专门、明确的全国性法律规定。2017年10月实施的《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评价》, 是我国首个民宿行业国家标准, 不属于法律法规。我国亟需制定全国性的法律政策来规范民宿发展, 可效仿日本民宿新法, 先从国家层面制定全国性的法规, 各省市再依据各地实情制定地方性政策, 将民宿业拉到法律监管范围内。细分民宿类型、等级, 量身打造不同准入标准, 严把入门关。厘清公安、消防、工商、食品卫生等各部门职责, 明确监管主体, 建立长效协调机制;建立违法惩罚机制, 加大惩处力度。

融入当地人文民俗文化,提升民宿附加值

在《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评价》中明确指出民宿是“为游客提供体验当地自然、文化与生产生活方式的小型住宿设施”, “体验感”是民宿与酒店最大的区别, 令游客了解当地民风民俗、品尝当地时令饮食、参与当地手工艺品制作或农林渔耕生产活动, 民俗混搭民宿, 提升民宿附加值。

改变传统营销方式,多元宣传推广并举

我国民宿业目前主要采用传统的营销方式, 面对以80、90后为主的消费群体应与时俱进转变营销思路:建立并维护好自己的网站, 利用时下主流媒介微博、微信公众号等, 运营推广;利用相关媒体、各旅游网站及微博大V等宣传推荐, 使用多平台, 增加曝光率;在主流OTA及airbnb、booking等多平台注册。

政府加大扶持力度,行业协会发挥主导作用

国家和地方积极加速出台民宿扶持政策, 简化民宿审批手续, 给予税收、贷款等一定优惠, 加强服务, 政策兜底, 融资创新。从国家到地方成立各级民宿行业协会组织, 充分发挥其专业性、能动性和主导性, 在政府政策指引下, 组织协调指导民宿健康可持续发展。

结语

日本是亚洲发展民宿最早, 也是最为成熟的国家, 已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发展经验。我国民宿业仍处在初级发展阶段, 面临着一系列问题, 虽然我国有我国的国情, 不可照搬他国经验, 但探讨日本民宿的发展历程及特色, 可以给我国现阶段民宿发展予以启示, 特别是日本的新民宿法, 为我国规范民宿市场提供了参考样本, 有利于推动我国民宿健康可持续发展。

来源:《中国商论》2019年第04期

作者:杨柯俭 徐向安 王磊

作者单位:济宁医学院外国语学院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