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威750点火干扰怎么办(荣威i6怎么用钥匙打火)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荣威750点火干扰怎么办(荣威i6怎么用钥匙打火)

荣威750点火干扰怎么办(荣威i6怎么用钥匙打火)

2023-02-07 17:02:5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荣威i6可以说是去年下半年最火热的轿车车型了,从亮相开始就成为了网红,直至上市,千呼万唤始出来。不过对于它我们并没有进行一个试驾,正好这次借着活动的机会来到上海,驱车前往苏州,100多公里的高速体验,使我对i6的动态性能有了一个详细的了解。

在说感受之前,想先和大家说一说我们平时口中说的“动态性能”到底是什么?其实说简单一点,就是我们平时以中高速度驾驶车辆,或者是过弯的时候,车子整体的一个表现,这个表现体现在很多方面,有能明显感觉到的,也有不易察觉的。满足什么条件才可以说一辆车有较好的动态性能呢?总结以下几点。

扎实的空气动力学设计1良好的发动机和变速箱之间的匹配2出色的底盘调校3高强度的车身材料和合理的车身结构4合适的电子干预系统5

我们不妨用以上几个标准去衡量一下荣威i6 。

空气动力学

荣威i6的设计研发成本中,一大部分来自空气动力的试验消耗,租用同济大学的风洞实验室,每一小时都要花掉***元,在不断试验下,荣威i6的风阻系数达到***,在所有的量产车当中,排名第五。超低的风阻系数有两个好处,一个是降低油耗,另外一个,是避免汽车与空气撞击形成乱流,对于车身稳定有不小的作用。那么对于超低风阻闻名于车圈的i6来说,自然具备优势。

发动机与变速箱之间的匹配

首先单独来看,荣威i6提供16T(1.0T)和20T(1.5T)两个不同的动力,均来自上汽研发的蓝芯发动机,这套发动机在之前的荣威RX5上也有搭载,124Kw最大功率,250Nm最大扭矩,如果是家用,动力已然足够,并且这个数据在同级别车型中排名前三。变速箱提供6MT和7DCT,对于二三线城市来说,消费者更偏爱自动变速箱,所以这次选择试驾了20T互联网至尊版,动力总成为1.5T 7DCT。我仍坚持之前文章提到的观点,一辆车开起来是否顺畅,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发动机和变速箱的匹配,此次荣威i6的匹配确实不错,据厂家说,为了解决双离合起步顿挫的通病,特意使用了最新研发的耐热材料。不过由于双离合本身机械结构所致,顿挫的现象还是存在的,只不过确实是不明显了。

底盘调校

荣威i6的中高配车型采用前麦弗逊后多连杆的悬挂结构。麦弗逊悬挂不去多说,这是大多数车型的选择。而多连杆后悬由于成本,并没有被广泛运用到这个级别的车中,但它具备的优点是麦弗逊结构不能比的,比如在过弯时提供更强的侧向支撑。同时,采用这个悬挂会带来两个结果,一个是成本增加,另外一个,是由于多连杆结构庞大,会压榨后备箱的空间。

高强度的车身材料和合理的车身结构

一辆车在行驶过程中,需要克服来自不平整地面带来的各种震动,大部分这样的震动会被车本身的材料吸收掉,吸收不掉的将会反映在车内,也就是反映给驾驶员。我们平时开车遇到震动,其实车子本身已经默默的为我们做了很多努力,所以车子本身拥有更强强度的材料和更合理的结构分布,会给行车安全提供极大的保障。“***”是厂家给到我们的一个数字,单位是Nm/deg,它是荣威i6车身材料扭转刚度的一个实测数值。这个数据与捷豹XE相当。

稳定的电子干预系统

荣威i6全系标配SCS。什么是SCS,其实就是ABS(制动防抱死系统)、CBC(弯道自动控制)、TCS(驱动防滑系统)、VSC(车身稳定控制系统)等等的总概括罢了。当一辆车拥有这些稳定系统,可以说为行车安全上了第二把安全锁。它同样会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实时介入,去保证车身姿态和安全。

以上是全部的理论依据,回归到最开始说的,它的动态性能表现究竟如何?我从试驾驾驶感受出发来描述一下。

1、在起步和低速阶段,几乎感觉不到双离合变速箱的顿挫,这是另我很惊讶的一点,因为同样是上汽,通用集团的大部分品牌车型都存在严重的变速箱问题,的确形成了不小的反差。

2、刻意体验了一下80公里到100公里之间的再加速能力,在D档的话稍稍吃力,依靠S档,去降一个档位,响应积极,动力也及时输出,但是当速度超过120之后,由于是小排量发动机,动力的输出到达瓶颈。

3、100时速以下车内的静谧性良好,优于同级别大部分车型。但对于以NVH为亮点的荣威i6来说,我个人认为只是刚刚及格。

4、此次试驾过程中,遇到很强的侧风,i6的表现尚可,方向精准,但我觉得,如果可以把i6的方向稍微调重一些,会给予驾驶员更强的信心。

自主品牌的发展从来少不了质疑,不过在荣威身上,我们看到了上汽自主的决心和动力。尤其是在体验过荣威i6之后,对于自主品牌的造车能力有了更深的认知。希望自主品牌不仅可以做好当下,更要将这种向上的动力延续下去。



【本文地址】


联系我们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