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蝴蝶之恋》——强者与弱者之间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白蝴蝶之恋》——强者与弱者之间

《白蝴蝶之恋》——强者与弱者之间

2023-02-09 12:54:3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常怀仁 山西原平市电视台

读过刘白羽一些很有名的散文,如《日出》、《长江三日》、《红玛瑙》等,宏大、壮观的场面,激越、昂扬的豪情,雄健、绚丽的文采,确实激动人心、催人奋进,可以说是真正强者的散文。但仔细品味,又觉得这样的散文太政治化、时代化、空泛化了一点,缺少一个作家应有的那种独特的内心体验、深层意蕴。今天的年轻读者,大约不会亲近这样的散文。

然而,我第一次读到刘白羽的《白蝴蝶之恋》时,颇有点惊诧和新鲜的感觉,就像看到了另外一个刘白羽,窥见了一个“战士作家”温情、深邃的内心一角。作品的取材是那样小巧,描写了“我”对一只受伤的白蝴蝶的怜悯和救助以及白蝴蝶在“我”心灵深处激起的层层波澜。这是一个关于人与昆虫——一个自然小生命的故事,但又绝不仅仅是对人与自然、生命的一种阐释,它分明蕴涵了作者对社会人生的感受与思考,饱含着深切的人生体验与感悟。这样的取材和思考,在作者过去的创作中是很难见到的。这篇散文发表于1986年,当时作者已是“古稀”之年了。时值改革开放、解放思想的年代,作者能从一只小蝴蝶身上,联想到人与自然、动物的关系,想到强者与弱者的关系,反思自己灵魂深处的“潜意识”,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年迈的军人对社会、人生的深思,对自我的反省和自责,这是让人感动和敬佩的。

在新时期文学之前的数十年间,刘白羽的写作题材往往是红日、大海、长江、朝霞,是巍巍昆仑、莽莽长城、顶风搏浪逆流而上的一叶扁舟、茫茫暗夜给人力量的闪亮灯火……他认为那些花鸟虫鱼、闲情逸致,负载不了新时代的雄浑与壮美,只有剪取宏大的题材和情节,才能展现伟大时代的面貌与精神。对于这种革命浪漫主义和革命现实主义相结合的创作,许多评论家已作过深入的分析和批评,有论者指出:“刘白羽的散文还有一个抒情主体‘我’个性消隐、共性强化的更为深层的问题——他虽然很看重‘我’的思想、感情表现(这十分正确,也难能可贵),但他作品里的‘我’实际上却不是‘小我’而是‘大我’,凡属个人的一切(如七情六欲、个人习性等)都被剔除、抽空了,留下被抒发的都是所谓‘革命’的、‘健康’的‘战士的豪情’,实际上也就是‘人民之情’、‘阶级之情’了,这是一个极大的误解、错误!离开了活生生的‘小我’和鲜明‘个性’,实际上将导致散文乃至整个‘文学’的扭曲和取消。所以,刘白羽的这种变‘小我’为‘大我’的创作倾向又典型地代表了17年间当代散文另一种‘自我膨胀’的模式。”(刘锡庆主编《新中国文学史略》,第246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8月版)这一评论是尖锐的,但也是中肯的。新时期文学发展到80年代,文学在回归,作家也在回归,创作摆脱了作为政治工具的束缚,而回归到文学的自身规律上来。刘白羽的《白蝴蝶之恋》就是这种回归的具体体现。刘白羽过去不屑于写花鸟虫鱼,但这篇散文恰恰写了小蝴蝶;刘白羽过去反感表达个人情绪、闲情逸致,这篇散文正好表现了作者对一个自然小生命的怜惜和救助。但这样微不足道的取材,表现的却是一种很大很复杂的思想和感情,或者说表现了一个永恒的主题。

对这篇作品的多样解读,恰好反映了艺术作品内涵的丰富性,有说是反映“生命意识”的,有说是表达“博爱精神”的,有说是表现“战胜命运”的,但我感觉更是对强者与弱者关系的一种深思。这些丰富的思想感情源于作者的一种个人感受、内心体验,它抵达了人类生存的哲理层面,具有一种永恒的意味。我以为,《日出》、《长江三日》等“红色经典”具有历史价值;而《白蝴蝶之恋》更具有审美价值,是真正的艺术。

《白蝴蝶之恋》中的环境描写,既是一种真实、具体的自然环境的再现,同时又是对社会环境的一种暗喻、一种象征。这是初春时节,一片嫩绿的草地,一棵“古老婆娑”的大树,春意盎然,阳光明媚。但毕竟是初春,乍暖还寒,冬意未尽。如果来一阵风雨,就会骤然变冷,“春寒料峭”,特别是在北方,更是“五风十雨”,那些小草、小花,以及蝴蝶、蜜蜂之类,就要经受暴风雨的摧残。然而季节已然是春天,冷风冷雨就不会太久,风雨之后,又是阳光普照,万物复苏。这是写自然季节吗?是的。但又不完全是写自然,这又是一道社会风景。在整个社会发展中,也充满了四季轮回、风霜雨雪。时代的更替,社会矛盾的爆发,自然灾害的发生,也常常会在人们猝不及防时发生。运动一来,就把许多人,特别是一些弱者,抛进了社会的“暴风骤雨”中。作者是一个“革命作家”,又长期担任文化、文艺界的领导,对此深有体验。但他对社会发展中的“政治风雨”,并未感到震惊和沮丧,他清醒地认识到,这同自然界的变化一样不可避免,“政治风雨”过后依然是“蓝天丽日”。在这些描写中,又饱含了作者对社会规律的宏观认识和乐观主义精神。

刘白羽是一个社会、政治意识很强的作家,我相信眼前“风雨白蝴蝶”这样一幅图景,一定会勾起他更多的社会、人生遐想。那只被暴风雨摧残而变得奄奄一息的白蝴蝶,是那样美丽、纤巧、脆弱,它凭借“非凡的勇气”闯进这风雨中来,也许是为了寻觅什么吧?但它弱小的生命是禁不住这暴风雨的,因此只能被打湿双翅,冻僵身体,在土地上挣扎,乃至即将死去。但当它得到“我”的救助、温暖,得到太阳的照耀之后,便渐渐苏醒,恢复力量,又振翅高飞了。白蝴蝶是这大千世界中的弱者,但它倔强而勇敢,体现了一种本能的、强烈的生命意识。在刘白羽笔下,白蝴蝶被拟人化了,它有意识、有个性、有感情。作者一边刻画它,一边也许联想到了他记忆中的许多人,他们在“政治风雨”中的厄运,他们在困境中的顽强奋争。世间的万物,有着何其相似的遭遇和性格呀!相较白蝴蝶,“我”无疑是一个强者,“我”禁得起暴风雨的袭击,“我”在历次“政治风雨”中往往站在正确路线一边,甚至是这场“政治风雨”的参与者。但“我”对于落难的弱者,总是理解的、同情的、保护的。就像对待这只白蝴蝶一样,把它从泥地上救起,放在手心里,“送给它一丝温暖”,创造一个安全的空间。还生怕它再度遭袭,一直守护着,直到它能“展翅飞翔”的时候。

“忽然像有一滴圣洁的水滴落在灵魂深处,我的心灵给一道白闪闪的柔软而又强烈的光照亮了。”这是美丽的白蝴蝶无辜落难在“我”的心灵激起的震惊和痛楚。“我的灵魂里在呐喊——开始像很遥远、很遥远……我还以为天空中又来了风、来了雨,后来我才知道就在我的心灵深处:你为什么把一个生灵弃置不顾?”这是白蝴蝶还没有摆脱困境,“我”内心深处良知的发现、人道主义的觉醒。作者用遒劲、浓烈的文笔,展示了自己灵魂深处的波澜,他一定想到了历次“政治风雨”中的一些难忘的情景和难忘的瞬间吧?

尽管这是一篇取材很小、角度很巧的小散文,但我固执地以为这篇作品隐藏了作者复杂的“心灵密码”。一个年迈的老军人、老作家,不经意间“救助”了一只小蝴蝶,值得他这样小题大作?值得他用“白蝴蝶之恋”这样动情的题目吗?事情虽小,但牵动的是他整个的人生,整个的思想和感情。在这篇散文中,凸现的是一个强者的形象,他在“暴风骤雨”中巍然站立,他真诚地关爱、救助着厄运中的弱者。为此他觉得很自信、很自尊。但被救援的弱者,当它翅膀硬朗了的时候,他就会远走高飞,就像那只白蝴蝶,“愈飞愈远,消失不见”。于是强者就感到莫名的“失落、怅惘”。为什么呢?因为强者需要弱者围在他的身旁,接受他的指挥,得到他的扶助,这才能显示他的存在和力量。当然,强者也需要弱者的感激、报答,这是强者精神的渴望。在这微妙的心理活动中,不正透露了强者的“自我膨胀”甚至“救世主”意识吗?作者也许是感受到了这种“潜意识”的可笑荒唐,于是自嘲地感叹:“唉!人啊人……”在这无奈的感叹中,对自己的“救世主”意识作了否定。他毕竟是一位历经沧桑、参透人生的革命老人。



【本文地址】


联系我们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