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不厌改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文不厌改

文不厌改

2023-02-09 09:16:5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安真合

“任何一朵花都不会因为多了个瓣而显得美丽。”(高尔基)“……要在大理石上刻出脸来,无非是把这块石头上不是脸的地方都剔掉罢了。”(契诃夫)文学大师的比喻说明了修改文章的重要。

关于修改文章,不同的人采用的方法也不尽相同。鲁迅有改文三部曲:“一,暂读两遍求顺口;二,冷却搁置再修改;三,忍痛除臃狠修改。”古代文坛上更是留下了很多改文的佳话。关于《推敲》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了:

《刘公嘉话》云:岛(贾岛)初赴举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始欲着“推”字,又欲着“敲”字,炼之未定,遂于驴上吟哦,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时韩愈吏部权京兆,岛不觉冲至第三节。左右拥至尹前,岛具对所得诗句云云。韩立马良久,谓岛曰:“作敲字佳矣。”遂并辔而归,留连论诗,与为布衣之交。

这是一则流传颇广的诗话,并由此概括出“推敲”一词,表示写作时反复斟酌的意思。

另外是关于洪迈诗词改字的故事:

王荆公绝句云:“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吴中士人家藏其草,初云“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曰“不好”,改为“过”,复圈去而改为“入”,旋改为“满”。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

王安石这首诗的原句以春风代表春天,意思是春天又来到了江南。但春风虽然可以感知,本身却是无形之物,“到”、“过”、“入”、“满”等字也缺乏具体的形象;因此春到江南究竟是什么样子还是令人难以想像。换成“绿”字以后,通过视觉作用展现一派绿野弥望的景象,那茸茸芳草不就是春风吹拂的结果吗?这样就把春风“到江南”、“过江南”、“入江南”、“满江南”等意思通过具体形象体现出来了。同时,满眼新绿之中也透露出大自然蓬勃的生机,令人感到春天的气息。这个“绿”字把抽象的春变得不但可见而且可感。这首小诗语言虽然浅显,感情却很深沉细腻,究其原因,“绿”字有很重要的作用。

黄鲁直(庭坚)诗:“归燕略无三月事,高蝉正用一枝鸣。”“用”字初曰“抱”,又改曰“占”,曰“在”,曰“带”,曰“要”,至“用”字始定。

黄庭坚的这两句诗出自《登南禅寺怀裴仲谋》,传本文字与洪迈所引不尽相同。原诗为:

茅亭风入葛衣轻,坐见山河表里清。

归燕略无三月事,残蝉犹占一枝鸣。

无高秋树叶公邑,日暮碧云樊相城。

别后寄诗能慰我,似逃空谷听人声。

洪氏所引诗的后一句,不过是说高处树枝上的蝉正在叫着,费斟酌的是要表现它怎么叫。比较更改的几个字就会发现“抱”字形态最生动,但是蝉处在高枝密叶间,通常情况下难以看得如此真切:“在”字过于平淡,没有形象:“带”和“要”生涩费解:“用”字原意使用,可以引申出“凭藉”、“利用”、“依托”等意思,既有一定的情、状,又难具体地描摹,词意活泛,而且也比较新鲜,所以比以上几个字好。至于“占”字,本义是占据,同样具有“用”字的种种含义,但不如“用”字新鲜。

传说林则徐的女婿沈葆桢写了一联咏月诗:“一钩已足明天下,何必清辉满十分。”林则徐见了,提笔将“必”字改为“况”字,一字之易,意义迥异,把这妄尊自大的“言志”诗变成了虚心向上、永不满足的“自勉”诗。

曹雪芹写《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曾反复修改过七次之多。海明威则说:“我把《老人与海》的手稿读过将近二百遍才最后复印。”“我诗改罢自长吟”,这是大诗人杜甫的经验之谈。清代著名作家袁枚说道:“爱好由来落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多是作者反复修改的结果。



【本文地址】


联系我们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