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综历史:从考查结论向考查认识过程转变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高考文综历史:从考查结论向考查认识过程转变

高考文综历史:从考查结论向考查认识过程转变

2023-02-07 07:57:4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以教材为本,重视对历史基础知识和课本主干知识的考查

关注现实,重视考查社会热点问题,关注社会进步的科学价值

突出新课标,更新理念,突出过程与方法的考查

2007年高考文综历史(全国卷Ⅰ)试题在注重对基础知识考查的同时,关注社会热点,贴近生活实际,材料新颖,时代感强,体现了与时俱进的学科特点,对历史基础知识、分析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都有一定考查。与去年相比稳中有变,选择题的难度有所加强。

今年高考文综历史(全国卷Ⅰ)继承了2006年文综历史(全国卷Ⅰ)加强对基础知识考查这一特点,尤其是选择题,呈现出基础、朴实、小有变通的特点。如13题考查对武则天统治的评价,要求理解“社会之革命”;18题对“民教冲突”的考查,实际要求掌握不同时期社会最主要的矛盾。在考查中,这些题比去年试卷更注重对基础知识细节的理解,而不是简单记忆,特别是选择题题干简洁,题支区分度较小,这要求考生对基础知识理解的准确性,在平时复习中必须重视课本,认真读书、加强理解、记忆,就能得出正确结论。

历史课本上的主干知识,一般也就是重点知识,是文综历史考试的主体,在今年的试题中体现也比较充分。命题坚持了重视主干知识的命题原则,所考查的内容都是高中阶段应掌握的主干知识,如对古代帝王的评价、中国军队编制的变迁、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工业革命、战争与和平等都是高中阶段的主干知识。同时依据主干知识、引用课本之外相应的素材,从而形成新问题、新情景。这些都是在平时教学和复习中应该反复强调的问题。

近年来文综历史试题体现出对社会热点的关注,不再刻意回避重大时事问题和人类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表现在历史学科大都是隐性的。今年高考文综历史(全国卷Ⅰ)不仅涉及热点问题,而且是以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为立足点进行考查的。比如涉及到古代的北京、战争与和平问题,还有与中国发展有隐性关系的工业革命等。试卷比去年更突出地反映了历史学关注当代中国发展、社会进步的学科价值。



【本文地址】


联系我们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