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龙门石窟游记(一)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龙门石窟游览示意图 洛阳龙门石窟游记(一)

洛阳龙门石窟游记(一)

2024-04-05 20:4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洛阳龙门石窟游记(一)

文、图/江边鸟

出了少林寺就随旅游大巴赶往洛阳。

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中游的南岸,因地处洛河北岸而得名,意为洛水之阳。洛阳在历史上曾是众多朝代建都的城市,称为“九朝古都”,是中外闻名的历史名城,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众多的文物古迹。

在洛阳用午餐,饭后就赶往龙门石窟,到达石窟景区已是下午3点多啦。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南郊的龙门山口处,距市区13公里。这里的石窟从北魏太和十九年开凿,迄今已有1500余年的历史,洛阳龙门石窟是佛教文化艺术的一朵奇葩,它和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岗石窟,共同组成我国著名的三大石窟艺术宝库。

下了大巴车,穿越一片生态林,就进入了西山石窟入口。

洛阳龙门石窟游记(一) 洛阳龙门石窟游记(一) 洛阳龙门石窟游记(一) 洛阳龙门石窟游记(一) 洛阳龙门石窟游记(一) 洛阳龙门石窟游记(一)

这里是香山和龙门山的对峙,伊河水从中穿流而过,远望犹如一座天然门阀,所以古称“伊阙”。这里青山耸翠,东西对峙,伊水汪洋,造像密布在伊水两岸、东西两山的峭壁上,就像一幅美丽的风景画。因隋炀帝皆乡洛阳的宫乡乡门正对伊阙,而帝王以实龙皇帝自称,是以又被称为龙门。龙门区域,青山僵持,伊水中流,飞虹卧波,风光壮秀。

过入口,就来到了龙门桥下。龙门桥跨越伊河,处于龙门石窟游览点入口位置上,这是连接龙门东西两山的重要通道,是沟通洛阳至豫西南各地交通的一座大型桥梁。桥下有6m高石拱作为桥下立交通道。在两个石拱门中间,雕刻着“龙门”二字,拱门中间雕刻着“龙门石窟游览示意图”,在右边石墙上有龙门石窟的文字介绍,还刻有世界遗产的标识。

气势不凡的龙门大桥犹如彩虹卧波,雄跨于伊水之上,飞架于龙门之口,令人叹为观止。

穿过大桥拱门,沿着西山缓缓南行,青峰屏峙,绿水畅流。

洛阳龙门石窟游记(一) 洛阳龙门石窟游记(一) 洛阳龙门石窟游记(一) 洛阳龙门石窟游记(一) 洛阳龙门石窟游记(一) 洛阳龙门石窟游记(一)

过了这个龙门桥,沿着伊河往南走,就进入了龙门石窟的景区啦。伊河,是洛河的支流之一,源于洛阳市的栾川县,流经嵩县伊川,蜿蜒于熊耳山南麓,伏牛山北麓,穿龙门,然后向北奔去,与洛河交汇成伊洛河,最终流入黄河。

伊河是洛阳的母亲河,洛阳城也是依伊河而建,龙门石窟,东,西山石窟,也是在伊河两侧。

顺着伊河,一直走,温暖的太阳照在身上,照在河流上,听着周边的鸟语花香,听着河流,流流不息的声音,听着导游所说的奇闻异事,这一切是多么美的画面,看一看伊河,体会一下洛阳的别样风光。

洛阳龙门石窟游记(一) 洛阳龙门石窟游记(一) 洛阳龙门石窟游记(一) 洛阳龙门石窟游记(一) 洛阳龙门石窟游记(一) 洛阳龙门石窟游记(一)

进入石窟的第一景就是潜溪寺,这是进入龙门西山北端第一个大石窟。潜溪寺洞高、宽9米多,进深近7米,建于唐代初期,距今约1300多年的历史,因在凿洞时地下有源源不断流出的溪流而得名。窟内洞顶雕刻了一朵大莲花,洞内所供主像为阿弥陀佛,佛身高7.38米,面额丰满,胸部隆起、衣纹斜垂座前,身体各部比例匀称。神情睿智,整个姿态给人以静穆慈祥之感。两侧为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特别是南壁的大势至菩萨,造型丰满敦厚,仪态文静,与主佛造像为龙门石窟唐代石雕中最优美的两尊。洞内前侧两壁各雕一护法天王,高颧大目、体魄雄壮、孔武有力、身披销甲,是唐代武将的形象。

阿弥陀佛和观世音、大势至菩萨合称为“西方三圣”,是佛教净土宗供奉的偶像。

洛阳龙门石窟游记(一) 洛阳龙门石窟游记(一) 洛阳龙门石窟游记(一) 洛阳龙门石窟游记(一) 洛阳龙门石窟游记(一) 洛阳龙门石窟游记(一)

沿着台阶步上山壁,半山上有并排坐西向东的三座石窟,即宾阳三洞。中洞在北魏时称灵岩寺,明清以后才改称宾阳洞,导游说是根据道教八仙之一吕洞宾之字(洞宾)和号(纯阳)的末两字相加而命名的。此洞从北魏宣武帝景明元年,就是公元500年开始雕凿到正光四年,即公元523年6月完工,历时达24年之久。洞内有11尊大佛像。主像释迦牟尼像,面部清秀,神情自然,堪称北魏中期石雕艺术的杰作。主像座前刻有两只姿态雄健的石狮。左右侍立二弟子,二菩萨,菩萨像含笑凝眸,温柔敦厚。洞中还雕刻着众菩萨,弟子听法的浮雕像,栩栩如生。窟顶飞天仙子的刻画也十分传神。

除了中洞外,两侧洞中的佛像破败不堪,断痕处处可见,一些好像是半成品,并未仔细进行雕刻。

在宾阳南洞窟门外北侧,有座伊阚佛龛之碑,碑高2米多、宽1.9米,是初唐楷书之精品。碑首之上有仿木构屋檐,该碑碑文由唐太宗时的中书舍人岑文本撰文,谏议大夫、初唐大书法家褚遂良书丹,刻于唐贞观十五年。

这里的岩石为碳酸盐岩,佛像比较容易雕刻。

过了宾阳洞,有座摩崖三佛。摩崖三佛龛雕凿于唐武周时期(684-704年),一铺七尊像,主像弥勒佛居中,高约6米,着敷搭双肩袈裟,结跏趺坐于方台座上,左手平伸抚膝,右手伸展于胸前,面容丰满圆润。二佛坐于两侧,左侧的着敷搭双肩袈裟,右侧的桌通肩式袈裟。在三佛之间还雕有两尊胁侍立佛,外侧正壁角隅,尚有两个造像毛坯。整座佛龛给人的印象似乎是尚未完工,除弥勒佛之外,其他六尊都只雕出了身躯,有的已磨光,有的仅呈半成品,有的才凿出石胎便中途废弃。没有完工的造像也许是一种缺憾的艺术,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则为后人研究古代艺术创作过程提供了最好的蓝本。

洛阳龙门石窟游记(一) 洛阳龙门石窟游记(一) 洛阳龙门石窟游记(一) 洛阳龙门石窟游记(一) 洛阳龙门石窟游记(一) 洛阳龙门石窟游记(一)

在路旁有一块洛阳牡丹石,只见墨绿色的石头上分布着很多或白或绿的晶状体,天然形成的花纹,宛如一朵朵国色天香的牡丹,十分漂亮,是个无价之宝。牡丹石是一种带有五瓣花状花纹的玩石,属于花岗岩石,表面呈墨绿色,上面散落着浅绿色的五瓣花,色彩反差很大,细腻光滑,花朵高雅、清秀,五瓣花显得分外夺目。

(待续)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