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古镇15年唤醒之路(中):创新靠匠心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龙门古镇简介50字 龙门古镇15年唤醒之路(中):创新靠匠心

龙门古镇15年唤醒之路(中):创新靠匠心

2024-06-30 20:2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十五年来,无数游客在这些场景中驻足凝视,感同身受。但他们也许并不知道,眼前所看到的这一切的背后,是一页页反复修改的策划文案、一张张不断打磨的设计手稿、一个个精雕细琢的日日夜夜,是创作者才会知道的故事。

设计手稿

STORY

1.每个故事都要一个好开头

旅游景区就是一个讲故事的地方,但故事的开头往往不在景区里,而是在正式走进景区之前,比如游客中心。许多地方只把游客中心当作一个提供售票、咨询等功能的普通服务区域,而在我们看来,游客中心是游览的序幕,也应成为游客不可错过的一个景点、一个好故事的开头。

龙门古镇游客中心

龙门古镇的这个开头有些特别。一进游客中心,“龙门八问”八块铜牌赫然映入眼帘,而所有问题,游客都将在古镇里找到答案。带着问题去旅行,也许才会有更多兴趣与发现。两侧的走廊里,还有四幅木刻画古朴典雅,石绿色的线条勾画着龙门春夏秋冬四季风景,在真正走进古镇之前,让向往的思绪再飘一会……

“龙门四季”木刻画

古镇的这座游客中心其实也是一座传统的三进小院,家具与所有陈设的设计和摆放都与整体建筑风格相统一,简洁端庄,低调地叙述龙门孙氏家族的千年繁荣。

小院深处的一幅鱼跃龙门砖雕,出自我们多次寻访而来的一位民间砖雕艺人之手,时光的磨砺,不但没有使其失去新鲜光彩,反而更多了一份沉稳与灵性。

“鱼跃龙门”砖雕

CREATION

2.任何一处细节都是创作的机会

要证明创新与匠心,最好是看细节。不遗漏每一处细节的推敲和雕琢,才有可能创造出和谐的整体意境。

工部厅是龙门古镇内的一处重要参观点,展现了龙门孙氏子弟孙坤兢兢业业、甘于奉献,为郑和下西洋督造宝船的事迹。其中的孙坤像,出自时任杭州市工艺美术研究所雕塑室主任孙力群之手(他与龙门孙氏后裔也有着亲缘关系)。厅堂两侧各有一幅大型木板漆画,描绘了众人建造巨型宝船的生动情景以及船队出海时的壮观场面,色彩艳丽,气势浩荡。

龙门古镇工部厅

黑板彩漆出海图

SHIP

黑板彩漆造船图

厅内吸引人眼球的还有数十艘明代船只模型,其中最大一艘船模以郑和宝船为蓝本仿制,底尖上阔,首昂艉高,船帆、火炮、楼阁、舵仓等一应俱全,就连放置船模的木展台表面都雕刻着层层叠叠的波纹,让整件作品更为精致,也更富有质感。

根据史料重现孙坤所督造的出海“宝船”

在 旧时厅堂文化里还有一种最不可缺少的陈设元素,就是各种匾牌楹联,它们记录着家族的荣耀,也是承载家族历史与文化的重要载体。

目前,古镇思源堂、余庆堂、明哲堂等十余座主要厅堂内所悬挂的各类楹联匾额,绝大多数是在十余年前龙门古镇文化建设项目中修复或按资料原样仿制的。 选什么材质、上什么颜色、写什么内容、用什么字体、做多大尺寸以及悬挂的方式和位置等等都有特别的讲究和要求。期间,设计团队与多位龙门地方专家以及二十余位来自东阳卢宅的木雕师傅一起,对需要修复或仿制的上百块楹联匾额的各种细节进行考证,反复试样,以使这些楹联匾额与原有古建筑能够浑然一体。

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在摆放孙氏祖先牌位的神龛等重要场景中,还使用了金箔等贵重材料,经历十余年岁月打磨依然熠熠生辉。

SCENE

3. 刻意营造不刻意的场景感

许多游客来到砚池,都会特别开心地与池边一位写大字的小男孩合影,龙门古镇耕读传家的传统家风通过这位憨态可掬的小孩而深入人心。

户外雕塑

Outdoor sculpture

停车下马,接过老乡们送来的酒酿馒头,喝下又醇又香的龙门米酒,这是古镇该有的人情味。

对于古镇内的所有户外雕塑,我们在创作时都遵循了同一个原则:让每一组雕塑都能非常自然地融入古镇环境之中,刻意营造不刻意的场景感。虽然这些雕塑的静态的,但依然能与游客产生强烈的互动性。 我们希望在古镇里的每一场美好相遇都是自然而然,不扭捏,不造作。

ORIGINALITY

4.匠心永远不会被折旧

时间是衡量匠心的一把尺。15年过去了,除了一些因为管理或场所功能调整等原因撤除的之外,目前保存在各个厅堂的不少文化陈设品,不仅没有因为老旧而遭淘汰,反而在时光的洗礼下拥有了更加不可言传的魅力。

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对众多文化陈设品的设计制作从选材到工艺,可以说都是按照收藏级的标准精心打造的。比如古镇思源堂两侧的两幅大型瓯塑,展现了孙氏家族数千年来的分布情况与迁徙历史。瓯塑工艺为浙江独有,俗称彩色油坭塑,又称“彩色浮雕”,与“黄杨木雕”、“东阳木雕”、“青田石雕”并称“浙江三雕一塑”,入列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4年,一幅宽4.4米,高3.8米的大型瓯塑壁画《雁荡秋色》被安装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浙江厅,这也是继上世纪七十年代、九十年代后,瓯塑作品第三次入驻人民大会堂。从总体尺寸、规格上看,思源堂的这两幅瓯塑壁画与其可谓不相上下。

安装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浙江厅的瓯塑作品《雁荡秋色》(来源:网络)

与其他浮雕相比,瓯塑有一个明显的特色,即借助色彩描绘光线的强弱、色调的冷暖和深远的空间,大大加强了画面的艺术感染力。这一点与西方写实的油画方法相似,因此也有“立体油画”之称。正是利用瓯塑的这些特性,我们将孙氏迁徙途中所经之处的名山大川、人物古迹进行了生动形象地刻画,让这一具有近千年历史的古老工艺与龙门千年的历史文化有机融合,给人以新的观赏感受。如今,两幅瓯塑不仅蕴含深厚的文化价值,其市场价格也远远高于15年前制作时期的造价,是金子永远都会发光!

《孙氏迁徙图》

龙门古镇思源堂内的瓯塑作品

如果把创新比作是树上结出的果实,那么匠心才是大树的根基。只有真正经过匠心酝酿的创作,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而历久弥新。

虽然每一次创作都会留下遗憾,随着时间的推移还会发现更多不足,也不是所有的创作都会得到认可,但这些磨砺对于我们来说恰恰是最值得珍惜的经验与财富。

关于龙门古镇15年唤醒之路的回顾与探寻、思考与期待,我们还在继续。

未完待续……

借此机会,感谢15年前与我们并肩创作的诸位同仁:

王笃清 高级工艺美术师

浙江省工艺美术研究所负责人

陈建林 高级工艺美术师

杭州市工艺美术研究所负责人

孙力群 工艺美术师

杭州市工艺美术研究所雕塑室主任

叶勋 旅美面塑艺术家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

作品曾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奖

陈茅 瓯塑传承人 温州市工艺美术研究院

卢鸣煌 东阳卢宅木雕传承人

翁方宁 中国美院国画系研究生

……

往期内容:

龙门古镇15年唤醒之路(上):古镇里的加减法

文字与图片为智旅文化原创

转载请联系作者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