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鸾雍雍,万福攸同。"全诗的意思及出处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龙腾万福意思 "和鸾雍雍,万福攸同。"全诗的意思及出处

"和鸾雍雍,万福攸同。"全诗的意思及出处

2024-06-16 10:3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和鸾雍雍,万福攸同。 出处 出自先秦佚名的《蓼萧》 全诗

蓼彼萧斯,零露湑兮。既见君子,我心写兮。燕笑语兮,是以有誉处兮。

蓼彼萧斯,零露瀼瀼。既见君子,为龙为光。其德不爽,寿考不忘。

蓼彼萧斯,零露泥泥。既见君子,孔燕岂弟。宜兄宜弟,令德寿岂。

蓼彼萧斯,零露浓浓。既见君子,鞗革忡忡。和鸾雍雍,万福攸同。

诗经 感激 祝福 宴会 乐歌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艾蒿长得高又长,叶上露珠晶晶亮。既已见到周天子,我的心情真舒畅。一边宴饮边谈笑,因此大家喜洋洋。

艾蒿长得高又长,叶上露珠浓又亮。既已见到周天子,感到恩宠又荣光。您的德行洁无瑕,祝您长寿永无疆。

艾蒿长得高又长,叶上露珠润又亮。既已见到周天子,快乐非常心悦畅。如同兄弟情意浓,美德无瑕寿且长。

艾蒿长得高又长,叶上露珠浓又浓。既已见到周天子,精致马勒饰黄铜。銮铃悦耳响叮当,万般福祉归圣躬。

注释

蓼(lù):长而大的样子。萧:艾蒿,一种有香气的植物。

斯:语气词,犹“兮”。

零:滴落。湑(xǔ):湑然,萧上露貌。即叶子上沾着水珠。

写(xiè):舒畅。

燕:通“宴”,宴饮。

誉处:安乐愉悦。朱熹《诗集传》引苏辙《诗集传》:“誉、豫通。凡诗之誉,皆言乐也。”处,安乐也。

瀼(ráng)瀼:露繁貌,露水很多。

为龙为光:为被天子恩宠而荣幸,喜其德之辞。龙,古“宠”字。

不爽:不差。

不忘:没有止期。忘,“止”的假借。

泥泥:露濡貌,露水很重。

孔燕:非常安详。岂(kǎi)弟(tì):即“恺悌”,和乐平易。

宜兄宜弟:形容关系和睦,犹如兄弟。宜,适宜。

令德:美德。岂(kǎi):快乐。

浓浓:同“瀼瀼”,露盛多貌。

鞗(tiáo)革:鞗,辔头;革,马辔所余而垂者也。冲冲:饰物下垂貌。

和鸾:鸾,借为“銮”,和与銮均为铜铃,系在轼上的叫“和”,系在衡上的叫“銮”。皆诸侯车马之饰也。《小雅·庭燎》亦以君子目诸侯,而称其鸾旗之美,正此类也。雝(yōng)雝:和谐的铜铃声。

攸:所。同:会聚。

参考资料:

1、王秀梅 译注.诗经(下):雅颂.北京:中华书局,2015:362-365

2、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348-350

鉴赏

全诗四章,全以萧艾含露起兴。萧艾,一种可供祭祀用的香草,诸侯朝见天子,“有与助祭祀之礼”,故萧艾以喻诸侯。露水,常被用来比喻承受的恩泽。故此诗起兴以含蓄、形象的笔法巧妙地点明了诗旨所在:天子恩及四海,诸侯有幸承宠。如此,也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完全是一副诸侯感恩戴德、极尽颂赞的景仰口吻。

首章写初见天子的情景及感受。“蓼彼萧斯,零露湑兮。”自古以来,阳光雨露多是皇恩浩荡的象征和比喻,而微臣小民多以草芥自比,因此,这开头两句可以是兴,也可以看作比。有幸见到了君王,或是得到了君王的恩宠,当然是喜上眉梢,喜出望外,心里有多高兴自不待言,因此说:“既见君子,我心写兮。”似是日日夜夜,朝思暮盼,今日终遂心愿后的表述。因为在诸侯看来,入朝面君,无疑是巨大的幸事,一个“写”字,形象地描画出诸侯无比兴奋、诚惶诚恐、激动得难以言表的感受。境由心造,心情舒畅当然见什么都高兴。和君王在一起宴饮谈笑,如坐春风,因此,自然会得到君王的首肯、赞许,尽情享受那种恩遇带来的精神愉悦。因此,当他们与天子共享宴乐之时,便争相倾吐心中的敬祝之情,完全沉浸在圣洁的朝圣之乐中。

二、三两章进一步描写君臣之谊,分别从诸侯与天子两方面落笔。对诸侯而言,无疑应感谢天子圣宠,“为龙为光”,这当然是“其德不爽”的结果。故最后祝天子“寿考不忘”;对天子而言,则是描写其和乐安详的圣容及与臣下如兄弟般的深情。可以说抓住了两个最有代表性的方面,恰如其分地刻画出了天子的风仪及修养。这样可亲可爱的天子,不可能不受到臣下的拥戴与崇敬。

末章借写天子离宴时车马的威仪进一步展示天子的不凡气度。看那威风凛凛的高头大马,听那叮当悦耳的铃声和鸣,威而不滥,乐而不乱,恰恰表明天子不仅能够泽及四海,而且可以威加四夷,因此,他才能够集万福于一身,不愧受命于天的真命天子。全诗以“和鸾雍雍,万福攸同”作结,为读者描绘了一派其乐融融的大祝福场面:四方车马齐聚,鸾铃叮当悦耳,臣民齐祝君王,万福万寿无疆!想来真是令人激动满怀,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此诗无论内容或是形式,均体现出雅诗的典型风格。因表现的是诸侯对天子的祝颂之情,未免有些拘谨,有些溢美,比起健康活泼、擅长抒发真情实感的民间风诗来,在艺术与情感上,可取之处便少了许多。

参考资料:

1、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348-350

创作背景

此诗当为诸侯朝见周天子时歌颂天子的诗歌。《毛诗序》谓此篇诗旨乃颂天子“泽及四海”,以之为宴远国之君的乐歌,朱熹则以为此乃“燕诸侯之诗”(《诗序辨说》)。吴闿生《诗义会通》又说:“据词当是诸侯颂美天子之作。”  

参考资料:

1、王秀梅 译注.诗经(下):雅颂.北京:中华书局,2015:362-365

2、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348-350

佚名

亦称无名氏,是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 ► 佚名的诗词 ► 佚名的名句

作者详情 猜你喜欢 顺治二年乙酉四月,江都围急。 全祖望 [梅花岭记] 黄鸟黄鸟,无集于桑,无啄我粱。 佚名 [黄鸟] 闭廪归来真了事,赋诗怜汝足精神。 苏辙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 幽人常坦步,高尚邈难匹。 谢灵运 [登永嘉绿嶂山] 及兹契幽绝,自足荡心耳。 丘为 [寻西山隐者不遇] 比出郭,日已夕,航湖至普宁,遇道人参寥,问龙井所遣篮舆,则曰:以不时至,去矣。 秦观 [龙井题名记] 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 曹雪芹 [临江仙·柳絮] 海内兴义师,欲共讨不祥。 蔡琰 [悲愤诗] 绿窗朱户,十里烂银钩。 徐君宝妻 [满庭芳·汉上繁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李白 [早发白帝城] 中孺扶服叩头,曰:老臣得托命将军,此天力也。 班固 [霍光传(节选)] 从教尽刬琼华了,留在西山尽泪垂。 元好问 [出都二首·其二] 感之欲叹息,对酒还自倾。 李白 [春日醉起言志] 古徐州形胜,消磨尽,几英雄。 萨都剌 [木兰花慢·彭城怀古] 人之生不能无群 荀况 [荀子·富国] 三十年来麋鹿踪,若为老去入樊笼。 文徵明 [感怀] 言语巧偷鹦鹉舌,文章分得凤凰毛。 元稹 [寄赠薛涛] 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左丘明 [齐桓公伐楚盟屈完] 此夜星繁河正白,人传织女牵牛客。 沈佺期 [七夕曝衣篇] 人有不及,情所宜矜;悖理相干,于我何与? 袁黄 [了凡四训·改过之法] 译 赏 东湖新竹 〔宋代〕 陆游

插棘编篱谨护持,养成寒碧映涟漪。

清风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

解箨时闻声簌簌,放梢初见叶离离。

官闲我欲频来此,枕簟仍教到处随。

咏物 竹子 写竹 译 赏 金人捧露盘·水仙花 〔宋代〕 高观国

梦湘云,吟湘月,吊湘灵。有谁见、罗袜尘生。凌波步弱,背人羞整六铢轻。娉娉袅袅,晕娇黄、玉色轻明。

香心静,波心冷,琴心怨,客心惊。怕佩解、却返瑶京。杯擎清露,醉春兰友与梅兄。苍烟万顷,断肠是、雪冷江清。

咏物 写花 水仙 译 赏 古剑篇 〔唐代〕 郭震

君不见昆吾铁冶飞炎烟,红光紫气俱赫然。

良工锻炼凡几年,铸得宝剑名龙泉。

龙泉颜色如霜雪,良工咨嗟叹奇绝。

琉璃玉匣吐莲花,错镂金环映明月。

正逢天下无风尘,幸得周防君子身。

精光黯黯青蛇色,文章片片绿龟鳞。

非直结交游侠子,亦曾亲近英雄人。

何言中路遭弃捐,零落漂沦古狱边。

虽复尘埋无所用, 犹能夜夜气冲天。

托物言志 豪放 译 赏 促织 〔唐代〕 杜甫

促织甚微细,哀音何动人。

草根吟不稳,床下夜相亲。

久客得无泪,放妻难及晨。

悲丝与急管,感激异天真。

秋天 抒情 羁旅 愁绪 译 赏 晚次乐乡县 〔唐代〕 陈子昂

故乡杳无际,日暮且孤征。

川原迷旧国,道路入边城。

野戍荒烟断,深山古木平。

如何此时恨,噭噭夜猿鸣。

寓理 思乡 古诗词 怀人诗 闲适诗 人生 隐居 饮酒诗 惆怅 游子 现实 同情 伤感 瀑布古诗 悲愤 愁苦 赞颂 孤独 叙事诗 哀怨诗 自然 诗人合称 唐宋八大家 初唐四杰 南宋四大家 建安七子 大李杜 小李杜 元曲四大家 竹林七贤 酒中八仙 中国古代四大才女 苏门四学士 吴中四士 汉赋四大家 大历十才子 宋四家 元嘉三大家 前七子 后七子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