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课堂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龙山文化黑陶特点分析 走进课堂

走进课堂

2024-06-30 16:1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因为黑陶是龙山文化的典型特征,学界便把出黑陶的文化都称为龙山文化,因此出现了很多龙山文化。

图为课程讲授过程中的孙庆伟老师

上个世纪80年代,严文明先生主张用龙山时代的概念代替龙山文化。1981年,严文明先生发表了一篇重要文章,即《龙山文化与龙山时代》,文章指出:“现在人们所说的龙山文化,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庞杂的复合体,其中包含着许多具有自己的特征、文化传统和分布领域的考古学文化,这差不多已成为许多人的共同认识。……当前的任务应该是根据大量资料所提供的各种信息来划分出各别的文化,并给予适当的名称,然后在此基础上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山东的龙山文化;豫北冀南的后冈二期文化;豫东的造律台类型;伊洛地区的王湾三期文化;渭河流域的客省庄二期文化;湖北的桂花树三期文化;汉水中游的大寺三期、乱石滩二期、下王岗晚二期等都是龙山文化同一时代并同龙山文化发生过不同程度的联系的一些考古学文化。……现在按照实际情况把它们区分为许多考古学文化是完全必要的,但绝不能因此而对它们的共同特征和相互联系有任何的忽视。因此我还是主张应有一个共同的名称,并且建议称之为龙山时代。”严文明先生的这一主张很快被学术界接受。

龙山时代时间上为公元前26-21世纪,相当于文献中所说的唐尧虞舜时期。注意,仰韶-龙山-夏代这样的一种时间链条表述不能说不对,但有明显瑕疵。夏代是历史概念,龙山是考古学发展的阶段,龙山晚期就是夏文化,所以严格上讲不能说龙山之后是夏代,但把夏代放在龙山文化后面,也未尝不可。

图为参与本次课堂的同学们

龙山时代的特征有这么几个:

首先,普遍会制造铜器;其次,制陶时普遍使用陶轮,制陶工艺提高;第三,纺织技术大为提高,麻布、丝织物均有发现;第四,凿井技术相当普遍;第五,房屋建筑技术提高,夯土台基、土坯墙都已出现;第六,大规模城址和城防设施出现。

普遍会制造铜器这点很重要,铜器比如铜铃铛,虽然体量很小,但也需要合范,技术非常高超。我们不能说龙山晚期没有大的青铜器,只是目前还未发现。龙山时代陶器制作水平很高,其中一些器类应该是用作礼器,这似乎从一个侧面证明当时青铜礼器还不是主流。

怎么从龙山文化中追寻考古学上的五帝,是考古学家感兴趣的事情,比如郭大顺先生的《追寻五帝》这本书,虽然有的观点我持保留意见,但这本书确实把考古和历史学做了很好的结合。郭大顺先生说:“这本书是遵照苏秉琦先生的遗愿,并在他的学术思想指导下写成的。用考古资料复原中国史前史,实现古史传说与考古资料的有机结合,是苏先生一生追求的目标,也是他所创建的学科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书中郭先生对很多考古学文化遗存的族属进行了判断,比如认为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对应神农氏部落文化,红山文化对应黄帝部族文化,晋南陶寺文化对应陶唐氏,大汶口文化对应虞舜文化,良渚文化对应先夏文化。

接下来我把龙山时代最重要的和我们探讨的古史问题有密切关系的考古材料展示给大家,特别是从以下六个重点遗址切入,分别是:山西陶寺遗址、陕西神木石峁遗址、河南登封王城岗遗址、山东大汶口遗址、浙江良渚和湖北石家河遗址。通过这些典型遗址的考古发现来理解中华文明形成关键期的文化面貌。

姚远 编辑 / 诗瑜 校对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