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姿势:从历史文献中,考证黄陂的来由!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黄陂的意思 涨姿势:从历史文献中,考证黄陂的来由!

涨姿势:从历史文献中,考证黄陂的来由!

2024-07-02 05:2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文/卧马先生(李敦彦)

涨姿势:从历史文献中,考证黄陂的来由!

《黄陂县志》及黄陂区行政区划地图

因近期在湖北境内天门到黄陂之间发现疑是孙叔敖治水的三百里芍陂遗址,地在天门石家河的芍地和黄陂的陂地都是研究论证芍陂的关键。芍地天门石家河已在武汉人为什么说芍等详论,为找到关于黄陂的治水地证据,必须在黄陂的陂字上下点工夫?

关于过去叫黄陂县,现在叫黄陂区的武汉黄陂的地名来历,古今说法很多。

《元和郡县图志》:“黄州,因古黄国为名也”,鄂东黄冈、黄安、黄梅、黄陂等地的明清方志中,也多称地名的“黄”源于春秋时代的黄国的“黄陂黄国说”。有疑黄州一带之黄国说并不确切,说五十里上下诸侯小国黄国,不可能到黄州黄陂。

有说黄陂有三国名将黄祖,黄陂县又得名黄城也。而“陂”有人指为武湖,黄陂乃黄城与武湖的合称“黄陂黄城说”,黄城坡陂之地的“黄陂说”。

《初学记》州郡部之河南道词条“黄陂白水”说,《水经注》曰:黄水积为黄陂,入白水亭城西南。《读史方舆纪要》:河南汝州西四十里的黄陂。河南下蔡县西北六十里的黄陂,安徽巢湖县东南黄陂湖。江西永新县东南的黄陂水、广东长乐县东的黄陂溪。广西柳州府西三十里的黄陂水等说。

涨姿势:从历史文献中,考证黄陂的来由!

有清同治《黄陂县志》(沿革):“唐侯喜复撰黄陂记,黄陂在汝州,汝州有三十六陂,黄陂最大,溉田千顷,盖黄陂之由来也”。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集古录》跋尾曰:“右《复黄陂记》,唐侯喜撰。黄陂在汝州,汝州有三十六陂,黄陂最大,溉田千顷,始作于隋。记云'至贞元辛未,刺史卢虔始复之’。辛未,贞元七年(791年)也,碑元和三年(807年)建。喜之文辞尝为韩退之所称,而世罕传者,余之所得,此碑而已”的“汝州黄陂说”。

关于黄陂的黄国说,从地近黄国的鄂东地区接连有黄冈、黄安、黄梅和黄陂多个以黄命名地分析,黄陂源于黄国说是有可能的?按楚国灭诸侯国实行县制后,为防贵族如权国叛乱的发生,将所灭国权贵和所灭国之民迁移到异地居住,向县邑大城迁移以除后顾之忧。楚灵王灭赖,迁赖于鄢,迁许于赖。公子弃疾迁许于城父。灵王又迁许,胡、沈、房、道、申于荆。纵观黄陂各说,认为关于黄陂之黄的黄国说,虽然没有黄国人迁入楚的确切记载,但是黄陂黄姓有从黄国故地迁入楚国的可能,符合楚国历史。关于黄陂白水说,经查,汉口北武汉黄陂区三里镇邓贩白水湖村外却有白水湖,所以,黄陂白水说是有一定依据的。

涨姿势:从历史文献中,考证黄陂的来由!

不知道什么原因,自古各地叫黄陂的很多,虽然叫黄陂的不少,但对比各地从县乡镇村的地区名称级别及区域范围来看,从古至今湖北武汉的黄陂县,毫无疑问是最大的黄陂。只要弄清清同治《黄陂县志》沿革中,为什么把明确记载的是“黄陂在汝州,汝州有三十六陂,黄陂最大”的汝州黄陂,记载在湖北的《黄陂县志》里作为黄陂的由来,其中的原因何在?如果真正弄清楚武汉的黄陂,到底是为什么扯上汝州黄陂的原委,或许就能找到黄陂与芍陂之间的历史渊源,给黄陂县的黄陂一个毫无疑问的准确说法?

黄陂地名来历问题,关键不在黄而在“陂”上。困扰黄陂1300多年的是关于《黄陂县志》沿革所记载的“唐侯喜复撰黄陂记,黄陂在汝州,汝州有三十六陂,黄陂最大,溉田千顷,盖黄陂之由来也”的“汝州黄陂说”。虽然“汝州黄陂说”历来存疑,但又没有找到完全否定的确证。如在黄陂找到能说清黄陂与汝州、三十六陂、能溉田千顷的最大黄陂等关键性关联证据,证明《黄陂县志》所记载的汝州黄陂说的黄陂,确是今天的武汉黄陂,一切疑惑就都水落石出了。

为了彻底捋清《黄陂记》里的黄陂,查阅了与《黄陂记》有关的、陂地、唐候喜、刺史卢虔、韩愈韩退之等,终于捋清所谓的“汝州黄陂”说的原委,终于从曾为复州刺史的卢虔与候喜韩愈之间的关系中,找到“复州黄陂”的历史证据。

全国只有一个黄陂县(黄陂区),彻查与黄陂有关的村镇,除江西抚州赣州有黄陂镇黄陂村外,河南省与汝州没有叫“黄陂”的村镇外,连带陂的地名都不多。除新野县上港乡瓦亭陂村、花陂村、焦作市山阳区李万乡灵泉陂村、邓州市九龙乡犁陂村、舟陂村、潢川县伞陂寺镇,光山县泼陂河镇、上蔡县华陂乡、社旗县陌陂镇,陂地均散布河南各地,汝州市左右没有带陂的地名。汝州境内也没有找到符合三十六陂的芍陂治水地。

关于写作《黄陂记》的候喜。中唐时期,确有候喜这个人,侯喜上谷人,韩愈的老朋友,是个累举进士不第的文人。韩愈写于贞元十七年(公元801年)秋的《汝州卢郎中论荐侯喜状》,是当时在洛阳的韩愈写给汝州刺史卢虔的举荐信。

生于公元733年,卒于公元809年的卢虔,一生官运亨通,曾任汝州刺史外,还任过复州刺史和江州刺史,因业绩突出,加封朝散大夫。唐宪宗元和元年(806),拜左散骑常侍加朝请、朝议大夫,又加正议大夫上柱国,封范陽县国侯,食邑一千户,为银青光禄大夫。808年的宪宗三年十月升任检校工部尚书兼秘书监。

研究刺史卢虔复州刺史、江州刺史和汝州刺史的仕途经历,及侯喜《复黄陂记》记云“至贞元辛未,刺史卢虔始复之,辛未贞元七年(791年)也,碑元和三年(807年)建”的时间后发现,贞元辛未的贞元七年791年刺史卢虔始回复候喜时的卢虔当在复州刺史任上,因为卢虔还有江州刺史任期,所以还没到汝州刺史任期。

涨姿势:从历史文献中,考证黄陂的来由!

唐代取士,不仅看考试成绩,还要有各名人士的推荐。因此,考生纷纷奔走于公卿门下,向他们投献自己的代表作,叫投卷。向礼部投的叫公卷,向达官贵人投的叫行卷。投卷确实使有才能的人显露头角,如诗人白居易向顾况投诗《赋得原上草》受到老诗人的极力称赞。

候喜的《黄陂记》就是投卷给复州刺史卢虔的代表作,贞元辛未的贞元七年791年时复州刺史卢虔看到候喜的《黄陂记》始回复候喜的。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集古录》所集的《复黄陂记》,就是屡试不中的候喜,能够接到刺史卢虔回复的心情可想而知,候喜的《复黄陂记》,就是专门为贞元辛未的791年刺史卢虔的回复而作的《复黄陂记》。

因世人多见的是唐人候喜复黄陂记,很多人多把候喜误作唐侯喜或侯喜复,才把《复黄陂记》误作《黄陂记》了。候喜《复黄陂记》的复字很关键,是解开黄陂由来之谜的关键。

涨姿势:从历史文献中,考证黄陂的来由!

侯喜最初写《黄陂记》是专门写给复州刺史卢虔的,“黄陂在汝州,汝州有三十六陂,黄陂最大”是介绍黄陂的规模大小的,候喜在《黄陂记》和《复黄陂记》文中,都没直接用复州有黄陂,而是用第二人称的昵称或尊称的“汝”字介绍黄陂。候喜《黄陂记》和《复黄陂记》文中的“汝州”,当是一语双关,即提到刺史卢虔,也包括了卢虔治下的复州,意思是,卢虔刺史,您治下的复州,大大小小有三十六个古时治水修建的陂堤和陂地,陂堤之中,黄陂是最大的。这样的处理,虽然没有直言复州,而让复州刺史卢虔读起来,有亲切感。

古文中君汝尔都是你的意思。关于“汝”的用法,自古有以“汝”相称,表示彼此亲昵,彼此以“汝尔”相称,表示不拘礼等。“汝”字有其特殊独到的用意,并不是候喜独创。候喜是韩愈白居易同时代的人,韩愈白居易诗文中都有用予汝的习惯。白居易《琵琶行》引文: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白居易《别州民》有“唯留一湖水,与汝救凶年”。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有“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等。从唐代韩愈白居易的诗可见,“汝州”之汝符合唐代你我之外余予汝君的习惯性语法。

“溉田千顷,始作于隋”,是说卢虔为复州刺史任时,完成了从隋代就开始修筑的堤坝,达到溉田千顷的治水业绩。与《秘書監盧虔神道碑》中的“又稱其刺復州時修長堤,灌田數千頃,民免水害。改刺江州時,拒廉使重斂,蓋良吏也”的记载相同。卢虔的官运与其任复州刺史时治水业绩有关。

涨姿势:从历史文献中,考证黄陂的来由!

因为复州刺史卢虔在离开复州刺史改任江州刺史后,传奇般的又做过汝州刺史,这样重大的人生际遇纯属巧合,似写《黄陂记》的候喜未卜先知能预知前途?所以,一般人在没有认真捋清复州刺史江州刺史后做汝州刺史卢虔的仕途轨迹,在没有捋清候喜早年写给复州刺史卢虔《黄陂记》和复州刺史卢虔回复候喜《黄陂记》后,候喜专门为复州刺史卢虔的回复而写的《复黄陂记》的来龙去脉,是无法完全理解文中“汝州”的“汝”意,很容易被这象说绕口令似的你州的汝州之“汝”所迷惑,多把后为汝州刺史的卢虔与《黄陂记》和《复黄陂记》文中指卢虔刺史复州治下的你州的“汝州”,直接理解为“汝州刺史时的汝州”了。

说复州的“汝州”与并不是说汝州的“汝州”,不仅听起来绕口令还绕外,说汝州是复州,大有睁眼说瞎话和指鹿为马之感?不是有刺史卢虔任复州刺史的历史,不管谁就算有如簧的巧舌,也不可能把“汝州黄陂”说成是“复州黄陂”的?这应该也是“武汉黄陂”与“汝州黄陂”理不清又分不开的重要原因所在。

关于复州,写下“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的陆羽(733年-804年)就是唐代复州竟陵今湖北省天门市人,与复州刺史卢虔、大诗人韩愈、白居易、候喜是同时代的名人。

《元和郡县图志》记载,复州,竟陵。开元户五千二百三十二。乡一十一。元和户七千六百九十。乡一十五。州境:东西四百三十里。南北六百九十里。管县三:竟陵,沔阳,监利。《禹贡》荆州之域。春秋、战国时并属楚,《史记》白起拔郢,东至竟陵,即此是也。秦属南郡,在汉即江夏郡之竟陵县地也。晋惠帝分江夏立竟陵郡,周武帝改置复州,取州界复池湖为名也。贞观七年,州理在沔阳县,宝应二年移理竟陵县。竟陵县,中。郭下。汉旧县也,属江夏郡。旧县在今郢州长寿县界竟陵大城是也。周属复州,隋大业三年,改复州为沔州,县属不改。武德初,又属复州。五华山,在县东北七十里。

沔阳县,中下。北至州一百三十里。本汉?杜县地,梁天监二年分置沔阳县,即今县东三十里沔阳故城是也。今沔阳县,即后魏所置建兴县,隋大业三年改建兴县为沔阳郡,武德五年改郡为县,属复州。

监利县,中下。东北至州二百六十里。本汉华容县地也,晋武帝太康五年分立监利县,属南郡。隋开皇三年,改属复州。大江,在县南一百三十里。

所以从时间、地点和卢虔刺史的任职的先后顺序都证明,唐侯喜所撰的《复黄陂记》中,虽然写的是汝州有黄陂,而黄陂也不是汝州郡治下汝州的黄陂。象说绕口令,但必须这样才能够说清楚。

唐侯喜撰写《复黄陂记》在刺史卢虔治复州时。复州古城,位于湖北省仙桃市沔城镇。地在复州东西四百三十里,南北六百九十里州境之内之中的武汉黄陂,证明候喜《复黄陂记》中的黄陂一定是指复州黄陂,非汝州境内的黄陂。

涨姿势:从历史文献中,考证黄陂的来由!

关于刺史卢虔任复州刺史、江州刺史、汝州刺史的时间的顺序,证明唐侯喜所撰的《复黄陂记》中刺史卢虔治复州时的黄陂,与卢虔任汝州刺史的还差好多年。由此也说明,唐侯喜所撰的《复黄陂记》,并非汝州治下的黄陂。

查沔阳(仙桃市)、竟陵(天门市)汉川、黄陂的复州境内,只有司马迁《河渠书》,班固《沟洫记》中的汉川云梦长堤。因为刺史卢虔是在复州任上是修长堤,不是建长堤。所以与历史记载的从芍陂、到汉川云梦通渠长堤、到复州长堤历史吻合。

黄陂人说不清黄陂由来,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黄陂县域及黄陂的黄城及盘龙城等城镇与黄陂边界的治水皮堤,因为以水为界而分属云梦孝感和黄陂,让黄陂人在黄陂找不到“皮堤”也不知道何以为陂了?自孙叔敖期思陂治水和芍陂治水后,人们基本无法一次性看完300里芍陂工程全貌,无法全面正确的认识什么是芍陂的芍“皮”和“陂”?误把蓄水之塘的塘做为引水之“皮”,缺少因为治水之“皮”而形成的能居住生活之陂的城镇形成过程。黄陂之所以自古有“无陂不成镇”之说,是因为“复州有三十六陂”,“无皮不成镇”说出了黄陂的陂名就“皮堤”。

唐人候喜写作《黄陂记》的时间、与所涉及的地点、所涉及的历史人物、仕途轨迹都符合外,与天门汉川黄陂之间300里孙叔敖治水芍陂遗址地几十个大小相连如火车皮一样的陂堤、陂地相符。同时,澄清《黄陂记》中的“汝州三十六陂”是“复州三十六陂”,也是自孙叔敖“芍陂治水”后,继司马迁《河渠书》记载“于楚,西方则通渠汉川、云梦之际,东方则通沟江、淮之间”后,隋唐时复州刺史卢虔,在古竟陵复州的湖北天门汉川孝感黄陂之间治水修建芍陂的辅证。

1969年经国务院批准,湖北天门动用20万人工开挖汉北河和上世纪90年代,在中央财力支持下,汉北河开挖第二道河床,形成独特的双河道景观,应是与唐宪宗时代复州刺史卢虔“修長堤,灌田數千頃,民免水害”一样,是对孙叔敖芍陂治水工程的清淤整治的修复工程。

对比京杭大运河等运河工程的建设进程,认为一个180天建成的两百多里的汉北河长堤的人工运河,如果不是修建于古代水利工程遗址之上,如此短的时间内是绝对不可能完成的?

2016年11月28日 于老河口 卧马居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