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常见病虫害及防治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黄瓜病虫害图片及防治 菊花常见病虫害及防治

菊花常见病虫害及防治

2024-07-11 03:4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菊花是中国的名花。因其品种繁多・色彩鲜艳・用途广泛,除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外,还具有药用和食用价值,深受大众喜爱。但是,菊花在种植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病虫害。如果管理不善,病虫害会严重影响其观赏价值和经济效益。现将菊花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介绍如下。

1.生锈

锈病有黑锈病・白锈病・褐锈病等,均受真菌孢子侵染,气候潮湿时易发病。 7月上旬首次出现,9月发病严重。

锈病主要为害菊花的叶和茎,尤其是叶片。黑锈是较常见的锈病之一。初叶表面出现淡色小斑点,逐渐扩大成略呈圆形的突起。不久,叶背开裂,产生成堆的橙黄色粉末,随风飘散,大面积蔓延。随后叶片出现深黑色椭圆形斑点,叶背表皮破裂后产生黑色粉末。严重时,整株植物自下而上被感染,导致叶片干枯。白锈病叶片表面出现灰白色圆形病斑,逐渐干涸,变成红褐色,最后变成黑褐色。严重时,菊株会死亡,比黑锈病还严重。褐锈叶表面密生淡褐色或橙黄色斑点,使叶片枯黄变黄。

锈病是菊花的一种常见病害。病原体为担子菌亚门,白锈病由柄锈菌属引起,黑锈病由菊花属引起。病原菌通常在植物的新梢越冬,随菊苗的繁殖而传播,并通过风・雨・虫等传播。病原菌喜阴凉,不耐高温。它们首先出现在6-7月,9-12月出现频率更高。它们在低于6C或高于31C时不易感染。温暖潮湿的季节有利于疾病的发生。通风不充分・昼夜温差大・10-24的情况最易发生,寒冷・多雨・昼暖夜冷・天气潮湿时更为严重。

栽培管理不善・通风透光条件差・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土壤肥料不足或氮肥过量・空气湿度大等,都会促进菊花锈病的发生。通风不良・透光不良・土壤板结・排水不良・施氮肥过多・缺肥・连作多年,都是严重的病害。

预防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

(2)母株繁殖时应无病虫害,扦插时插条用代森锰锌溶液浸泡,可防止细菌在插条上传播;

(三)加强栽培管理。如果土壤湿度大,地下水位高,要注意开沟排水,并注意疏通排水孔或盆栽孔,以防灌溉。避免密植,加强通风透光,控制肥水,防止土壤过湿。如遇阴雨天气,应及时排干田间积水,防止病菌随水溅传播。在氮・磷・钾合理搭配的基础上,适当增施磷钾肥,提高菊花的抗病能力。栽培土应选用经过消毒的新土,切忌连作。地栽菊花9-11月病害严重,连续阴雨,空气湿度大,连年栽植,极易发生病害。应注意加强通风・排水・除湿,增加光照;

(四)控制疫情蔓延。一旦发现病叶・病枝,应及时剪除,消灭其上的病原体,防止病害蔓延。开花后,应将病株叶片全部摘除,集中焚烧,消灭传染源;

(5)早春催芽前喷波美度3-4度的石硫合剂。起效时喷80%代森锰锌500倍液・25%芬欣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20%羧基乳油400倍液・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5 %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10天喷一次,交替使用,连续喷3-4次,可取得很好的防治效果。

2.白粉病

主要为害叶和茎,叶为白色粉状斑点,成片状,状如白霜。严重时叶片变形,生长停止,植株枯死。

该病由真菌中一种半知半解的细菌引起,8-9月至入冬为真菌感染所致。发病初期出现小白点,逐渐扩大为不规则的病斑,病斑上长出白色粉状物,造成叶片卷曲,枝条畸形,花少而小,甚至全株死亡。发病严重时,叶片和花蕾上可发现灰白色菌丝,像一层粉霜,使嫩枝・花・叶萎缩变形,严重影响观赏效果。特别是在温室栽培时,病害传播非常迅速。

该病在气温高・湿度大・光照低・通风差・昼夜温差10左右时最易感染。

预防方法

(1)注意通风透光,行距不宜过密,土壤湿度不宜过高;

(2)摘除早期病叶烧毁;

(3)7-8月发病前喷洒多菌灵・50%可湿性托布津800-1000倍液・硝粉200倍液・50%二硒铵1000倍液或0.2-0.5%石硫合剂,每周1次,连续喷洒4-5次。

3.灰霉病

灰霉病主要为害菊花的叶・茎・花等部位。叶片受害时,叶缘出现褐色病斑,表面微皱,呈环状。叶柄和花梗先软化,外皮腐烂。当花朵受损时,种子成熟会受到影响。高温多雨・氮肥施用过多・种植过密・土壤质地过重等都有利于灰霉病的发生。

预防方法

(1)异土种植。细菌主要在土壤中越冬,因此无论是花园还是盆栽,都要求土壤是没有病菌的新土;

(2)发现病叶和病株严重时,应及时摘除・焚烧或深埋,防止病害蔓延;

(3)新栽菊花的根部,在栽植前可用65%锌的300倍液浸泡10-15分钟;

(4)注意栽培管理,注意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不施氮肥,雨季注意开沟,严防土灌;

(5)发病初期可喷洒0.3-0.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锌锌・多菌灵等杀菌剂。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