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日出最好的地方】中国看日出最好的地方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黄山哪个景区最好看的地方 【看日出最好的地方】中国看日出最好的地方

【看日出最好的地方】中国看日出最好的地方

2024-06-28 20:0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出行指南 国内游 旅游攻略 【看日出最好的地方】中国看日出最好的地方 更新时间:2019-07-19 11:54:58来源:mafengwo.cn 分享到: 新浪微博 人人网 QQ空间 腾讯微博

本文为马蜂窝原创,未经马蜂窝许可,不得复制、摘抄或转载!

当太阳缓缓从地平面升起,慢慢染红朝霞,活力、新生、喜悦,心中总有说不出的感慨,日出比日落更容易感动。那么国内看日出最好的地方在哪里?

东极岛——东方第一缕阳光记得在公元2000年,新千年来临之际,人们到处寻找去处,观看新千年的第一缕阳光。于是,中国最东的地方就被发掘出来,这个地方,现在叫“东极”岛。入选理由:在东极岛上的日出,也许不一定比别处海上日出更壮观。但因为这是第一缕照射在中国土地上的阳光,望去,总是有种特殊的感觉。出行提醒:在普陀沈家门每天有一班船可达东极岛,坐船时间约三个多小时,晕船者要备好药品。在东极岛上一般要过一个晚上,虽然旅游开发还不算完善,但已建有旅馆,另外还有些渔民村庄可以住宿。旅游者也可以与普陀山联线旅游。

泰山——文人墨客观日首选千百年来文人墨客都赞叹泰山日出的景观。每个去泰山旅游的人,都把看日出当作游泰山必不可少的项目。泰山观日出的最好去处是玉皇顶。入选理由:泰山是五岳之首,也许是中国人文气息与自然风光结合得最长远的地方。在泰山看日出,也许就是站在秦始皇走过的地方,不仅是风光之胜,更胜在人文气息。出行提醒:泰山是常规旅游景点,交通便利,旅游很方便。山上冷,上山前带上衣服和雨衣。白菜、豆腐和水,并称“泰山三美”,泰山的豆腐宴和野菜宴历史悠久,不可不试。

成山头——“好望角”叹日山东威海的成山头,又名“天尽头”,有人称这里为“中国好望角”。在古代,成山头被认为是日神所居的地方,姜太公在此修日主祠,秦始皇两次驾临此地,拜祭日主。入选理由:在日神居住的地方看日出,感受当然不同。出行提醒:在威海汽车站有中巴前往成山头。可以将成山头与海驴岛联线游。

庐山——初日共长江一色庐山是休闲放松的地方。含鄱口在江西庐山东谷的含鄱岭中段,站在这里望去,可以看到鄱阳湖无边际的景观,再远望去,长江在天边形成一道白线。入选理由:庐山在南方平原上凛然耸立,却刚好在含鄱口开出一个缺口,将鄱阳湖与长江的景观尽收眼底,是日出景观独特的地方。出行提醒:庐山旅游发展成熟,山上住宿、交通便利。

华山——日破险峻华光万丈华山观日处位于华山东峰(亦称朝阳峰),朝阳台为最佳地点。入选理由:华山的险峻与日出的壮丽恰到好处地融合在一起,比其它地方的日出景观更有特色。出行提醒:华山旅游便利,但是想看日出的游客多是晚上登山,很多游客甚至在山坡上打个盹,因此要特别注意安全。

东极岛HOT 景点 酒店 餐饮 购物 娱乐

·位于东海东极列岛的最东端,被当地渔民戏称为“风的故乡、雾的王国、雨的温床、浪的摇篮”。 ·面积仅有2.9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不足50人,是歌曲“战士第二故乡”的发源地。 ·岛上可以遥望海上布达拉宫、西福山卧佛、东极石屋群、海上盆景、白云庙、遗址两岛对峙等景观。 

NO.1东福山岛

·中国最东面的岛屿,如同一颗静默美丽的珍珠,屹立在舟山的怀抱中。 ·从西向东有黄兴岛、庙子湖岛、青浜岛、东福山岛四个岛,淳朴的渔民日复一日的生活在岛上。 ·岛上不仅有浓厚、古朴的渔家特色,更有美丽的风光,包揽了阳光、碧海、岛礁、海味。 ·四岛当中庙子湖最繁华,而东福山因有“新世纪第一道曙光照射点”成为看日出的不二之选。 ·上岛看看风景,再远远望一眼青浜岛上的“海上布达拉宫”,东极的精华尽收眼底。

NO.2东极岛

·东极岛的主岛,唯一一个可以乘船直达的岛屿,电影《后会无期》的主要拍摄地。 ·四周海水清澈,海洋生物资源丰富,可在此观海垂钓、捕鱼尝鲜、海滩拾贝等。 ·庙子湖岛的渔民画以层次分明、海洋气息和渔腥风味浓郁而著称。 ·山清水秀的庙子湖岛吸引了大批文人墨客、丹青之士来岛创作,是东极之旅的第一站。

NO.3庙子湖岛

上一篇:【京郊游】京郊游好去处,京郊游推荐TOP 下一篇:岚图FREE 318正式上市 推后驱环游 奇闻趣事

上一页

下一页

东极岛酒店推荐 [更多] 石码头酒吧 石码头酒吧 舟山普陀阿玛渔家乐 舟山普陀阿玛渔家乐 线路推荐

免责申明:

① 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②如您因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请在30日内发送邮件至[email protected]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