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里的巾帼“第一书记” 带领村民奔共富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黄冈第一书记 大山里的巾帼“第一书记” 带领村民奔共富

大山里的巾帼“第一书记” 带领村民奔共富

2023-03-10 05:2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日前,孔艳华与婺城区箬阳乡茶园村的三两村民先后来到罗店镇后园村、迎峰村埋头寻找着,随着小锄头将菖蒲、艾草苗小心翼翼地挖掘出,孔艳华脸上露出了明艳的笑容,今年村集体的消薄项目又有了好盼头。

  2019年5月,箬阳乡茶园村来了一名“特殊”的工作人员,说“特殊”,是因为她是一名46岁的女驻村第一书记,但是驻村之后,她没有一句怨言,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职责和使命,并带领村民开启电商“绿色”快车,走上致富路。她就是孔艳华,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金华市分公司人力资源部的职能主管。

  自孔艳华驻村后,每天一辆电瓶车、一顶草帽、一支笔、一本民情日志,顶着烈日走遍每一个农户的家,通过走访了解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并厘清了下一步的工作思路。面对“并村后内部融合难”“村并心不并”等问题,孔艳华给全体党员上了《融合融拍、团结团心,共谋协力抓好茶园村的全面建设》一课,把村党支部建成“战斗堡垒”,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创茶园村的崭新事业。

  三年多来,孔艳华深入群众,虽然生活条件较艰苦,但她每天都忙得不亦乐乎,经常与村干部、村民沟通交流,真正做到做茶园村的人、说茶园村的话、做茶园村的事。经过努力,孔艳华渐渐打开了茶园村人的心扉,同时也增强了茶园村民脱贫致富的信心。“自从孔书记来了以后,大家日子越过越红火,出售方式从线下走到了线上,消薄品种扩充了许多,村民收入提高了不少,更重要的是大家致富的信心越来越足!”村民张兆康激动地说道。

  距金华市区45公里的箬阳乡茶园村,由于地势较高,耕地面积少,村民只能依靠售卖土蜂蜜和自种的茶叶、箬叶、竹笋、野生猕猴桃等农产品为主,人均年收入只有1.5万元,村里的年轻人都外出经商或打工,村集体经济难以得到较好发展。每年春茶上市,茶园村又因青壮年劳力短缺,面临销售难、运输远等难题,导致茶叶滞销。于是,孔艳华琢磨起如何助销滞销农产品,以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为村集体消薄。

  作为金华邮政公司下派的指导员,孔艳华第一时间想到了“娘家人”,决定利用金华邮政公司的“邮乐网”电商平台,将农产品进行触网销售。2020年4月,箬阳乡农品邮乐线上购展示中心在箬阳乡邮政代办点正式成立,并在邮乐金华馆线上平台上架了25款农产品,包含红茶、龙井茶、天芽茶、蜂蜜、笋干等。此外,金华邮政开展“邮善邮乐”慈善义卖活动和扶贫爱心购倡议活动,全体邮政员工通过“邮乐小店”分享推广,以购代捐、以买代帮,提升箬阳农产品的销量。

  但孔艳华觉得“授鱼”固然重要,“授渔”更重要。要想真正消薄,村集体造血功能要强,因此,孔艳华策划成立了“金华市婺城区茶源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以“线上+线下”带动村民“触网”“触电”,充分结合邮政“资金流、实物流、信息流”的优势,实现优质资源“引进来”,箬阳农产品“走出去”,让茶园村的农副产品实现多平台销售,切实有效增强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帮助当地农民“钱袋子”增收。

  “2020年,通过电商平台销售的茶叶销售量为300斤(1220份),蜂蜜300余斤,粽叶1000余斤,销售额达到了20余万元左右;2022年,销售笋干、艾草、菖蒲、粽叶、野生猕猴桃等,为村集体创收20余万元。”说起在茶园村的成就,孔艳华如数家珍。从刚驻村的孤独、寂寞和迷茫,到如今的充实、满足和干劲十足,孔艳华感慨万千:“家人一开始不支持我来,但如今我却离不开这里。”2021年12月,孔艳华完成了为期两年的驻村工作,但她决定继续扎根基层,埋头苦干,以坚持不懈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践行一名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记者 张晓君)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