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形而上的角度看麻将文化的起源、发展及现实意义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麻将的emjoy 从形而上的角度看麻将文化的起源、发展及现实意义

从形而上的角度看麻将文化的起源、发展及现实意义

2024-03-12 10:4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民国时代著名学者胡适曾戏称:英国的国戏是板球,美国的国戏是棒球,日本的国戏是相扑,中国的国戏是麻将。可见麻将在中国的重要地位是很多学者都认可的。麻将是中国人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古老的文化娱乐活动,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民族的传统优秀文化。

虽然麻将千年来堪称“国粹”,然而自明朝以来,它的名声每况愈下。对于麻将,许多人嗤之以鼻,鲁迅可谓深恶痛绝。许广平回忆,“鲁迅晚年住在上海,几乎天天听到邻居打牌的喧闹声,妨碍工作和休息,使他深感憎恶”。小说《阿Q正传》中,鲁迅写阿Q从城里回到未庄后,大谈特谈麻将,“乡下人不过打三十二张的竹牌,只有假洋鬼子能够叉‘麻酱’,城里却连小乌龟子都叉得精熟的。”字里行间,已现反感。

到了21世纪,虽然人们对麻将牌依旧褒贬不一,但它即将申遗的事实,却让不少人开始重新审视这门“国粹”,中国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是世界麻将组织的主席。可以说,麻将影响了于光远一生。他曾在《中华工商时报》上撰文,对人们把麻将“异化”、将它作为赌博的代名词的现象,提出反对。他说:“麻将孕育哲学思想和科学思维。”

下面我们用发展的眼光,分析一下麻将的起源、发展及其现实意义,来评析麻将的功过是非,研究其流传千年的魅力。

01 麻将的起源

麻将起源于中国,原属皇家和王公贵胄的游戏,其历史可追溯到三四千年以前。在长期的历史演变过程中,麻将逐步从宫廷流传到民间,到清朝中叶基本定型。一副正宗的麻将牌是由6类42种图案组成的,其中有序数牌(万、饼、条)108张、风牌(东、南、西、北)16张,箭牌(中、发、白)12张,花牌(春、夏、秋、冬、梅、兰、竹、菊)8张。这种组合设计不是随意捏造的,而是来源于中国古代三十六罡、七十二地煞的思想,反映了中国古代朴素的宇宙观。关于麻将的起源,有几种说法:

① 万秉迢根据《水浒传》发明起源说

明朝有位名为万秉迢(或“万秉章”)的人因为看了施耐庵的《水浒传》,被深深折服,为了纪念梁山好汉的英勇行为,他在“叶子格戏”的基础上创造麻将,以自己名字“万、饼、条”作为三种基础花色,潜心研制了108张麻将牌代表《水浒传》的108将。东南西北则代表这些好汉来自东南西北四面八方,中发白是说这些人有的是中产阶级,有的是高官贵族,有的则是白丁出身。

② 麻雀起源说

相传江苏太仓县曾有皇家的大粮仓,常年囤积稻谷,以供“南粮北调”。粮多自然雀患频生,每年因雀患而损失了不少粮食。管理粮仓的官吏为了奖励捕雀护粮者,便以竹制的筹牌记捕雀数目,凭此发放酬金,这就是太仓的“护粮牌”。这种筹牌上刻著各种符号和数字,既可观赏,又可游戏,也可作兑取奖金的凭证。这种护粮牌,其玩法、符号和称谓术语无不与捕雀有关。

例如,“筒”的图案就是火药枪的横截面,“筒”即是枪筒,几筒则表示几支火药枪。“索”即“束”,是用细束绳串起来的雀鸟,所以“一索”的图案以鸟代表,几索就是几束鸟,奖金则是按鸟的多少计算的。“万”即是赏钱的单位,几万就是赏钱的数目。

此外“东南西北”为风向,故称“风”,火药枪射鸟应考虑风向。“中、白、发”:“中”即射中之意,故为红色;“白”即白板,放空炮;“发”即发放赏金,领赏发财。麻将玩法的术语也与捕雀护粮有关。如“碰”即“彭”的枪声。又如成牌叫“糊”,“糊”“鹘”谐音,“鹘”是一种捕雀的鹰。除此还有“吃”、“杠”等术语也与捕鸟有关。那么为何又叫“麻将”呢?在太仓地方方言叫“麻雀”为“麻将”,打麻雀自然也就叫成打麻将了。

③ 郑和下西洋起源说

从明永乐三年(1405年)到明宣德八年1433年(1433年),郑和曾先后七次奉旨率船队出使西洋。由于船队在大海上航行时间太长,郑和怕水手们觉得无聊,就以纸牌、牙牌、牌九等为基础,以100多块小木片为牌子,设计了一种竹牌游戏。

那时的船只靠风帆行驶,船上人最关心的是刮什么风,因此麻将牌里最先有了东、南、西、北风四张牌。船上撑起的帆要用绳索,靠岸时要用绳索,大风来了,甲板上的货物要用网索,连水手们的睡铺也用吊网索,于是麻将中又有了1至9索(条)的牌名。在海上航行,淡水必不可少,所以当时船上有很多装着淡水的竹筒,排列成一行行地放在船舱。这样,牌中就有了1至9筒。9张万字牌则是源于每次出海前,朝廷都要按照级别拨给1至9万串铜钱,以供船员上岸后购买生活用品……

然后,又受“大中华耀兵异域”的口号启发,刻了红色的“中”,又根据一年四季刻了春夏秋冬四个花牌,最后有一张牌不知道刻什么好,就不刻任何东西,这张牌就成了“白板”……因为船上一个姓麻的将军技艺精湛,于是郑和把这个游戏命名为“麻大将军牌”,后来演变为“麻将牌”。

02 麻将的发展

上述三种关于麻将起源的说法只是流行的传说,麻将的历史源远流长,相传麻将牌(又称麻雀牌)是由明末盛行的马吊牌发展、演变而来的。而马吊牌等娱乐游戏,又都与我国历史上最古老的娱乐游戏——博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是“血缘”关系。现在流行的棋、牌等博弈戏娱,无不是在博戏的基础上发展、派生、演变而来的。

① 博戏的起始和发展

古博戏始于何时,准确年代很难说清。据《史记》和其他有关文字的记载,博戏的产生至少在殷纣王之前。我国最早的博戏叫“六博”,有六支箸和12个棋子,箸是一种长形的竹制品,相当于今天打麻将牌时所用的骰子。据《颜氏家训·杂艺》所载:“古者大博有六箸,小博则二茕。”茕也叫“琼”,其作用与箸相同。

东汉以后,博戏发生了很大变化,博戏中的棋子脱离了琼,向着象棋的方向单独发展。而琼变成了五个木制的骰子,称为五木,分为黑白两种颜色。后来五木发展成立方体,在六个面都刻点,叫做双六。到唐代,骰子就自成格调,成为一种独立的赌具。

唐代中期,我国博戏有了历史性的发展,有了叶子戏。叶子戏之所以称为叶子,是因为它开始是玩骰子格游戏时用来记录输赢的纸片,后来才演变为一种独立的游戏用具。从唐到宋,叶子戏都很流行,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到了明代,叶子戏中的“马吊叶子”独领风骚,最终成了麻将的起源点。

② 麻将的诞生和发展

麻将也叫“麻雀”,由马吊的语音而来,因为吴人把鸟类称作“吊”。《清稗类钞》中说:“麻雀,马吊之音转也。”由唐代叶子戏发展而来的马吊牌在清代尤为兴盛。马吊牌在清代分为“默和牌”和“碰和牌”,“默和牌”因玩家在玩牌过程中默不作声而得名,分为文钱、索子、万贯三门花色,还有幺头三色为红花、白花、老千各两张,一共六十张为一副牌。“碰和牌”是的“默和牌”一倍,一百二十张牌,四人成局。

因为牌的张数多,材质为纸质,玩家用手拿既不方便又容易磨损,到晚清时期有个叫陈鱼门的人把纸牌改为竹骨,保持原来的108张万、索、筒三门花色不变,改“红花”为“发”,“白花”为“白板”,“老千”为“红中”,同时增加了“东”、“南”、“西”、“北”风,还改良了游戏规则,成了适合普通人玩的麻将。

03 麻将的文化底蕴

任何游戏都是社会的产物,也是一个社会文化的缩影。麻将注入了诸多传统文化的精华元素,有着深奥的理学思想和文化内涵,从某种程度上讲,麻将算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集大成者,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代表,我们可以从麻将和麻将活动中了解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从而懂得它风靡千年的原因。

① 麻将中的儒家思想

麻将游戏能很好地表达儒家的“从心所欲,不逾矩”的思想,麻将玩家打麻将时可以不考虑别人的感受,从自己内心出发。儒家思想的核心是“和”,强调不同思想观点和利益之间的协调。麻将中的“和牌”也是一场游戏的最好结局。玩家必须把牌优化组合,达成有序的“和牌”境界。

儒学倡导的是“中庸之道”,教育人们在“忠恕”的原则下,加强人性修养,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此,从麻将入局者的水平、心态和气势中都能反映出来。亦即牌品见人品。尽管牌桌上风云变幻,暗藏玄机,有的人却沉着冷静,处惊不变,胜不骄,败不馁;有的人急功近利,输赢未见分晓,自己先乱了阵脚。

② 麻将中的美学思想

从麻将牌的牌面图案设计来考量,不难发现,其实麻将牌中的每一张牌的图案都具有某种寓意,暗含了某一种中国传统文化的诉求。以“花牌”为例,梅、兰、竹、菊占尽春、夏、秋、冬,被人称为“四君子”。“梅”表示高洁傲岸,“兰”代表幽雅空灵,“竹”象征虚心有节,“菊”则暗示冷艳清贞。“中、发、白”3张牌就寓意着“中正”“发达”“纯洁”之意,体现了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示了我们特有的美学思想。

③ 麻将中的哲学思想

麻将中也包含了哲学,反应了中国人朴素的宇宙观和世界观。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主要以五行说为代表,认为世界是由金、木、水、火、土等最基本的物质组成,和方位相配分别为:东方甲乙木、西方庚辛金、南方丙丁火、北方壬癸水、中方戊已土。麻将中的“中”、“发”、“白”体现了“天圆说”和“三才观”。《易经》最早明确提出了天、地、人三才之道。中国古人认为宇宙形态是天圆地方,所以,“白”代表地,“发”代表天,“中”是五行中的中方土,也代表天、地、人“三才”中的人。

04 麻将的现实意义

古人曾对麻将爱好者这样要求:“入局斗牌,必先炼品。品宜镇静,不宜躁率。得勿骄,失勿吝;顺时勿喜,逆时勿愁,不形于色,不动乎声,浑涵宽大,品格为贵。尔雅温文,斯为上乘。”这正体现了麻将娱乐本身的益处与乐趣所在,是麻将有千年魅力的原因,具有现实意义。

① 麻将运动可以修炼人的品性

麻将有其自己的规则和行为规范,是一项能修炼人品的误乐活动。扑克有大小,“牌九”、“马吊”也分大小,唯独麻将没有大小,每1张牌都具有相同的价值,而且每1张牌都可能成为横空出世的飞来石,给玩牌者带来无穷乐趣与惊喜,体现了平等的原则。麻将是四个人的活动,所以要求参与者守时。

俗话说“牌如其人”,意思是说,从麻将中可以看出玩牌者各自的性格特点与固有风格。每个人的牌风与牌品都会从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每个玩牌者总有大致的麻将模式与定势,充分表现他的个性:心急者好吃贪碰,沉稳者喜做门清,心雄者玩清一色,谨慎着爱跌倒和;有的偏爱自摸,有的偏爱碰碰和,有的偏爱做单钓……从成排的反应到摸牌的手法,对别人和牌时的反应,欲和牌而佯装尚未听张时的烟幕,长时间不和牌时的懊丧,对旁边看牌者的态度,以及是否喜欢慢慢摸牌、偷偷看牌等等的神态,都掩饰不住性情的自然流露,也是对人性情的考验和磨砺。

② 被人深恶痛绝的原因

人们在热衷麻将的同时,一些玩家在金钱的刺激和诱惑之下,变游戏为赌博,使麻将成为了一种赌博工具。他们看不到麻将背后真正的文化思想精神,一些商家甚至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大肆宣传赌博玩法,危害了人和家庭。有的人为了赌博坑蒙拐骗、偷盗抢劫。有的人为了麻将神魂颠倒、茶饭不思,严重影响了身体和精神状况。

结语:

东南大学应用心理研究所所长马向真教授认为:“游戏本身没有好坏之分。”麻将游戏的积极影响在与:一方面,可以增加人际互动,结识朋友;另一方面,在打麻将时,人们有时甚至会忘记身份,从而表现出更多本我,在无意识间,将平日里自我掩饰、埋没的部分,通过游戏通通释放了出来。我国麻将文化源远流长,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用辩证、发展的眼光继承并发扬麻将文化,同时也必须掌握好麻将等游戏的“平衡点”,否则不断增加刺激、不断获得快乐的后果就是——麻将成瘾,物极必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