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仁川登陆到落寞离场,胜券在握的麦克阿瑟,为何最终败局已定?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麦克阿瑟为什么换成李奇微 从仁川登陆到落寞离场,胜券在握的麦克阿瑟,为何最终败局已定?

从仁川登陆到落寞离场,胜券在握的麦克阿瑟,为何最终败局已定?

2024-07-10 22:3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但为什么,杜鲁门要如此急迫的将立下赫赫战功的麦克阿瑟将军换下,改用一个新人李奇微呢?

这就要从当时的国际局势说起,彼时正处二战刚结束的时间节点,而一场惊天动地的国共内战,也以共产党的全面胜利而告终,世界各大风暴中心逐渐趋缓,剩下的只是一些细枝末节的小战场了。

对于中国来说,整个社会处于百废待兴的状态,每个人都在期待新社会,新时代的到来,好像从此以后,战争就将离所有人远去一样。

但若是从世界角度来看,就不难发现,结束世界大战之后,剩下的霸权集团都各怀野心。

当然,这些曾经作为反法西斯同盟的盟友们,谁也不愿意在这种时候第一个翻脸当恶人,毕竟唯三邪恶的法西斯政权已经被彻底摧毁。

若是哪个霸权帝国在这个时间点起高调,说不定又会掀起一次更新的世界大战。

此时的美国已经开始向东南亚下手,不断的将曾经的日本殖民地转化为自己控制的同盟国,而英国、法国这些老牌殖民国家,也在美国的胁迫下不断放弃自身殖民地,并将他们转化为美国的同盟国。

这种疯狂的战争财产抢夺,苏联一定不会放弃,于是,苏联就利用自己的军事威望与政治威望,将大部分东欧国家同化成了自身的卫星国。

这是一场丑恶的勾心斗角,是装作正义使者们的霸权国家重新瓜分世界的明争暗斗,光是在东西德的问题上,美苏两大集团就各执一词,双方表面一团和气,背地里却是水火不容。

而美苏两大阵营的最大分歧点,便是对陆地霸权和海洋霸权的重视程度,苏联作为老牌陆权国家,对土地的看重比任何国家都要深。

美国作为海权国家的代表,比起陆地地缘政治的安全,他们更看重的是航道自由与贸易自由化。

在美国眼中,战后当务之急的事,便是打通世界主要航道,并将那些关键的运河渡口主权占在自己手中。

为此,美国不惜和拉美地区的人民翻脸,强行打通了巴拿马运河,并将其占为己有,而世界的另一大运河,也就是苏伊士运河,美国自然对他也是垂涎三尺。

但苏伊士运河,早在多年前便是英国手中的宝贝,美国硬想抢去,可谓是横刀夺爱,但美国倒是丝毫不讲情面,不惜与英国在苏伊士运河爆发激烈战争,也要抢夺这片关键的渡口。

这便是著名的苏伊士运河战争,可谁也没想到的是,这场战争极大限制了美国全世界军力的投放部署,也为后续朝鲜战争的失败埋下了深深的伏笔。

从仁川登陆,到落寞离场,本认为胜券在握的麦克阿瑟,为何认定败局已定?

麦克阿瑟曾浩荡登陆仁川,誓言要统一全朝鲜,却最终被迫解除总司令一职,曾经认为此战必胜的麦克阿瑟,是因为何等原因,却觉得已经完蛋了?

自打二战结束以来,美国政界军界便开始着眼于参与苏伊士运河的占领,并不断向埃及投送自身的政治力量。

但这却遭到了太平洋战争总指挥麦克阿瑟的极力反对,他曾多次向国会表示,美国的敌人核心在亚洲,而非在东欧或是非洲。

这番言论在现在看来,似乎很有道理,毕竟来到了21世纪以后,中国的崛起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中国的强大也对美国的霸权造成了难以挽回的影响。

但在当时的美国政界看来,中国不过是一个苏联的附属卫星国,美国人认为,苏联帮助中国夺回了日本占领的东北,又为解放战争提供了大量的军事援助,中国的威胁也不过是苏联威胁的一部分。

而这种观点,受到了麦克阿瑟的极力反对,麦克阿瑟认为,海权的争夺固然重要,但海权的争夺却是一个可以慢慢交涉的斗争,可苏联与中国潜在的威胁确是慢一步将无可挽回的。

麦克阿瑟认为,朝鲜战争的爆发,是苏联以中国地缘政治安危为理由,意图将意识形态扩张至全太平洋的一个手段,并强调亚洲太平洋地区才应该是美国战略重心之所在。

只要在亚洲击退共产主义的进攻,欧洲便可以获得安全,这便是麦克阿瑟将军在冷战思维下,分析得出的结论。

但这种过于远见的论调,在当时目光短浅的美国政客眼里看来,无异于公开在和杜鲁门政府唱反调。

杜鲁门政府坚定的认为,美国的全球战略重心在欧洲,而朝鲜只是一个地理作用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半岛,比起欧洲,东欧,西欧浩大的土地以及各种文化,各种交融的政治利益,朝鲜半岛的战略价值似乎并没有那么大。

所谓“军不论政事”,说的正是这种矛盾,一个将军司令官不去完全执行政治任务命令,而是不断去质疑,去挑战上层政府的长久性政策,自然会被疏远。

而这却并未动摇麦克阿瑟参与政治的热情,麦克阿瑟不断提议,要在中国志愿军主要部队大量进入朝鲜半岛前,继续增派美军,好做到一举拿下朝鲜半岛的效果。

但这份决议,在国会不断的推诿扯皮中,被一而再再而三的搁置。

面对麦克阿瑟不断要求升级战争的请求,忍无可忍的杜鲁门,决定将麦克阿瑟视为自己的政敌,并动用自己的行政力量,对麦克阿瑟的军事指挥权进行弹劾。

此时距离麦克阿瑟仁川登陆已经过去了好久,苦苦等不到大量增援的麦克阿瑟再次向国会致电,他表示,距离收复朝鲜半岛仅一步之遥,中国正在不断派遣志愿部队进入朝鲜,我们不知道他们战斗力究竟如何,但若是错失良机,朝鲜半岛可能将很难收回。

这份报告虽然说的字字属实,但美国军方却自大的认为,中国军队在抵抗日本侵略者的时候损失惨重,并不具备任何有和美军抗衡的力量,因此将这份警告无视掉了。

很快,一次战役打响,在志愿军的猛烈进攻下,美骑兵一师遭到重创,志愿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占领了云山,这恰恰应验了麦克阿瑟的担忧。

尽管事实如此,但嘴硬的杜鲁门却依旧坚持他们的长期政策,也就是尽可能避免与中国部队发生激烈冲突,以免激怒中国以及背后的苏联。

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军方却一直要求麦克阿瑟采取以保守阵地为主的战略,并拒绝为麦克增派更多火力部队。

誓要击退北朝鲜部队的麦克阿瑟将军,最终却无奈离职,并感到败局已定。

随后的日子里,志愿军又很快发动了第二次战役,所谓趁热打铁才能成功,这次志愿军第39军116师以闪电般的攻势,快速收复了平壤。

这让麦克阿瑟顿时站不住了脚,他认为,与其如此坐以待毙,不如主动扩大战争,哪怕利用手头这不充盈的兵力,也要保住目前收复的土地。

然而这种急功冒进,却并未抑制住志愿军前进的步伐,志愿军们前赴后继,不计牺牲,不顾代价的和美军正面硬钢,以山呼海啸的势头压制住了美军飞机与坦克猛烈的进攻。

在这种冒进的战争中,麦克阿瑟逐渐感到力不从心,他知道,美军和国会政府对这场战争不抱有太大希望,自然也不会像投送力量到苏伊士那样,去为朝鲜投送军力,而苏联和中国却有无比高涨的斗志和人力资源可用来投入这场战争。

虽然每场战争下来,美军的损伤人数都远少于志愿军,但美军在战场上却是节节败退。

麦克阿瑟心里也清楚,自己带的这支美军,不再像太平洋战争时那样,可以肆无忌惮的挥霍物资,反倒是哪怕要点士兵,都要向国会乞求的状态了。

随后,第三次战役很快爆发,1951年1月4日,志愿军第五十军和人民军第一军团并肩作战,最终成功攻克汉城并向三八线以南挺近。

这时在美国政府才终于意识到,这场战争,不再是可以以土地换时间的慢性拉锯战,正如麦克阿瑟所言,一旦等志愿军大量进入朝鲜,再想打回去将是极度困难。

虽然美军及时调整了战略,开始向南朝鲜输送大量火炮物资,但这场过晚的亡羊补牢并未给战争带来多大的逆转。

而这种战略判断失误,却属实让杜鲁门总统下不来台,眼看麦克阿瑟在国内的呼声越来越高,杜鲁门更是心急如焚,生怕麦克阿瑟的声望,影响到自己的下一任选举。

好巧不巧,在这场麦克阿瑟和杜鲁门的政治博弈中,突然爆发了一个重要的插曲,那便是沃尔顿·沃克中将的死亡。

沃克中将,是麦克阿瑟自太平洋战争爆发以来身边的得力心腹,每次作战都身先士卒,为美军取得赫赫战功。

但由于麦克阿瑟的积极防御战略,以及人民志愿军在第四第五次战役中顽强的抵抗,导致沃克将军在匆忙中死于车祸。

一名强大中将的损失,对美国人来说是很难以接受的,这也成为杜鲁门攻击麦克阿瑟的重大把柄。

最终在第五次战役如火如荼进行时,美军和国会政府终于开始质疑麦克斯的指挥,当然这期间有杜鲁门的作梗,4月22日,志愿军成功抢滩登陆,占领临津江,再次取得重大进展。

这加剧了美军高层换掉麦克阿瑟的决心,并最终在1951年4月底解除了麦克阿瑟的兵权,并交由李奇微担任联合国军总司令。

麦克阿瑟临走前,饱含深意的感慨道,这场战争美军败局已定,因为这无关军事力量强弱,这是一场犹豫和坚定之间的对决,不坚定、异想天开的作战计划,是无法抵抗有着拼死抵抗决心的人们的。

随后的美国政府,将大量的兵力投送到了巴拿马与苏伊士地区,李奇微也谨遵杜鲁门嘱咐,尽量固守,不再强攻。

借用抽出的力量,美军控制了马六甲海峡,台湾海峡,并在后续的苏伊士运河战争中,以代理人的身份实际控制住了苏伊士运河。

但这一切在麦克阿瑟看来,都是过早急功近利,把容易获得的东西先拿到手,而更为重要的朝鲜战场,美军却疏忽掉了。

随后,李奇微的指挥权又被转交到了更加边缘人的克拉克将军手中,并最终和中国部队打成僵局。

1953年3月5日,斯大林去世,赫鲁晓夫上台,整个世界政治开始发生大幅度的转变,美国也认识到了朝鲜战争是一场难以为继的远洋战争,并提出签署停战协议。

麦克阿瑟在老年回忆录中写到,我年轻时曾致力于摧毁朝鲜军队,但由于多方力量不配合,中国志愿军部队势头太过强盛,导致我们永久失去了一个战略跳板,而这最终成为了一个隐患。

从这场战争中,我们不难看出,美国因为推诿扯皮,导致贻误战机,而中国人民志愿军因为指挥明确,意志坚决,而取得了奇迹般的战果。

对此,您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