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之后的这桌学霸宴,第二次参加要等60年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鹿鸣宴诗 考试之后的这桌学霸宴,第二次参加要等60年

考试之后的这桌学霸宴,第二次参加要等60年

#考试之后的这桌学霸宴,第二次参加要等60年|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又到一年考试月,高考、中考接踵而至。

考完试,最重要的事是什么?

古代学子也许会告诉你:当然是——吃。

有一种宴席,考生一生能吃上一次,就已经足够 " 凡尔赛 " 一阵子的了。能第二次赴宴的,那就妥妥是人生赢家了。

这就是乡试之后举办的鹿鸣宴。名字听起来很优雅,还直叫人口水直流(肃然起敬)。

60 年,鹿鸣重聚

嘉庆十五年,写下 "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 的赵翼,已经 84 岁高龄。" 桐城派 " 之祖、著名诗文大家姚鼐也已年近 80 岁。

著作等身、文坛泰斗、声名卓著、德高望重 …… 该怎么形容这两位老人呢?总之,他们一出场,一定会在人群中引起一阵轰动。更何况,两位一起出场。如果不提前做好预案,想必场面一定会失控。

这两位学者,一个是江苏常州人,一个是安徽桐城人,算起来同是江南人。这一次,他们要同赴一场盛宴,目的地是江南贡院所在的南京。

△江南贡院明远楼(记者 赵杰 摄)

本次盛宴,得到了嘉庆皇帝大力支持。北京方面发来贺电:两位老人高才又高寿,得赏!赵翼赏三品顶戴,姚鼐赏四品顶戴。

一同赴宴的,还有当年江南乡试中举的考生,以及为考试选拔付出辛勤劳动的考官。

看着眼前一张张年轻的面庞,恍惚之间,两位老者仿佛看到了 60 年前的自己。没错," 出道 " 整整 60 年了,这是个纪念日。

对于那时的读书人而言,考中了举人,也就意味着获得了职场入场券,虽然很多人还会更上一层,挣个进士,让自己起点更高。

觥筹交错之间,思绪不知不觉地飞走。赵翼的印象中,上一次来金陵,也是喝酒聚会。不过,这次多少有点应酬的意思。那次,可比这更自在一些。

那是小仓山的随园,请客的是大吃货袁枚。不知不觉,这只老猴子,竟然已经离开 12 年了。他出道早,但凡再多活一年,想必早就收到 " 鹿鸣宴 " 的邀请函了,甚至还有更高一级 " 琼林宴 " 的邀请吧。

延续千年的礼制性宴会

鹿鸣宴,是一种什么样的宴会?

先秦乡饮酒礼中,郡国为国君举贤荐能而举行的宴饮礼仪,因为在宴饮之中歌《鹿鸣》诗,所以又叫 " 鹿鸣宴 "。

鹿鸣宴和科举制度关联,并从乡饮酒礼中分离出来,是从唐代开始的。到了宋代,殿试文武两榜状元设宴,同年团拜,也称为 " 鹿鸣宴 "。

乡试放榜的第二天,地方长官宴请新科举人和内外帘官等,歌《诗经》中《鹿鸣》篇。

鹿鸣宴渐渐被制度化,成为州县官员礼遇新科举人的礼制性宴会,一直运行至清末。它延续一千多年,主要是为举子饯行、励志的。

也有人说,明朝皇帝宴请科举学子的宫廷御膳,以 " 鹿 " 为主要食材,表达对人才的器重,鹿鸣宴因此得名。鹿一直来被崇为仙兽,意象为难得之才," 鸣 " 意为天赐。所以,皇帝为东、才子为客的这一御膳被名为 " 鹿鸣宴 ",意指天子觅才、重才之宴。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鹿与 " 禄 " 谐音,古人常以鹿来象征 " 禄 ",而考中举人是 " 禄 " 的开始。

鹿鸣宴吃什么?一份 " 云南乡试费用账簿 " 显示,有羊头架、火腿杆,还有燕窝、芡实、蜇皮、海参 …… 备货量级基本都是数十斤起步。更壮观的是," 贵腿约备三千余百斤 "。

在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南馆,实物模型直观展示了鹿鸣宴食材,有鸡、鸭、鱼、肉、螃蟹、甲鱼,也有白萝卜、胡萝卜、青椒 ……

双重荣誉

看到这儿,大家也都明白了:这一顿,吃的不是饭,是荣誉。比吃什么更重要,和谁一起吃。且看在座的,都是同一年晋级的选手,还有考官和地方长官。

寒窗苦读数十年,能参加一次鹿鸣宴,已经是足够 " 凡尔赛 " 的资本了。

想参加第二次,得再等 60 年。科举时代,同一年考上的学子互称 " 同年 "。干支纪年法每 60 年一个周期,因此,两届举人也可以说是 " 同年 " 了。

成功晋级满 60 年,想再赴鹿鸣宴,还得走流程。一般程序是,先由赴宴者家属故旧等向州县官员提出申请,然后州县官员对其进行详细资格审查,审查内容包括籍贯、年龄、履历、操行、家庭背景等。审核通过之后,再层层上报:州县官员上报督抚,督抚上报朝廷,最终经皇帝批准之后,宴会主办方才能正式发出 " 邀请函 "。

时隔 60 年的两届举人同堂,不仅是对年轻人的激励,也是给老一辈的双重荣誉。乾隆年间,著名经韵学家王念孙,曾因过错被降四级,这是他退休前的一大遗憾。道光五年,重赴鹿鸣宴,朝廷念他年高且学识渊博,恩赏四品职衔,这是莫大的荣誉。

60 年前,还是初出茅庐的少年;60 年后,他们平均年龄 80 岁以上。有专家统计过,道光十四年和咸丰元年中举者,年龄段集中在 26 岁到 35 岁,平均 31 岁。20 岁以下中举者是极少数。

有多少人有机会 " 重赴鹿鸣宴 " 呢?据一项不完全统计,清代乾隆至道光年间,每一届屈指可数,1 人至 8 人不等。赵翼说:我们这一届的 " 庚午乡试 ",是最多的了。(" 历科以来,惟庚午乡试多有重赴鹿鸣者。")那一年,嘉庆十五年,一共 8 位老者赴宴。

看来,不仅要出道早,还得健康长寿,才能成为人生赢家。如此幸运的人,太少。

袁枚曾感叹:" 盖闻地转风轮,九千里之河清可俟,春回蕊榜,六十年之科第难逢。" 可惜,不幸言中了他自己。他以乾隆戊午(1738)乡试、己未(1739)会试接连告捷,时年 24 岁,卒于嘉庆二年丁巳,享年 82 岁,仅仅差一年,鹿鸣、琼林两宴都没赶上。

与重赴鹿鸣宴相比,进士重赴恩荣宴(也称为 " 琼林宴 "),周期也是 60 年,更高级别、更荣耀,也更加不易得。当然,这是由于考中进士的难度更大。从举人到进士,极少的人能够连胜,幸运的人可能努力几年就能成,大多数人可能再也没有下文。

正因为 " 六十年之科第难逢 ",所以," 重赴鹿鸣宴 " 才为人津津乐道,成为处在生命暮年的耆老举人最后的荣耀。

鹿鸣宴诗

推杯换盏,言笑晏晏,怎么能少了诗歌助兴呢?来看看几位文坛大佬笔下的鹿鸣宴吧。

《鹿鸣宴》

苏轼

连骑匆匆画鼓喧,喜君新夺锦标还。

金罍浮菊催开宴,红蕊将春待入关。

他日曾陪探禹穴,白头重见赋南山。

何时共乐升平事,风月笙箫一夜间。

《鹿鸣宴》

范成大

岷峨钟秀蜀多珍,坐上儒先更逸群。

墨沼不忧经覆瓿,琴台重有赋凌云。

文章小技聊干禄,道学初心拟致君。

富贵功名今发轫,愿看稽古策高勋。

《次鹿鸣宴诗》

文天祥

礼乐皇皇使者行,光华分似及乡英。

贞元虎榜虽联捷,司隶龙门幸缀名。

二宋高科犹易事,两苏清节乃真荣。

囊书自负应如此,肯逊当年祢正平。

现代快报 +/ZAKER 南京记者 刘静妍 / 文

(部分图片由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提供)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