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河南·读懂中国丨淇河文化与鹤壁文化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鹤壁的历史人物是谁呀 行走河南·读懂中国丨淇河文化与鹤壁文化

行走河南·读懂中国丨淇河文化与鹤壁文化

2024-06-25 14:1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走向何方?中国到了今天,我无时无刻不提醒自己,要有这样一种历史感……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简洁平实的语言阐明了一个宏大而深刻的道理,饱含深情、意韵深远,直指本源。跨入新世纪进入新时代,鹤壁人民意气风发,以更加自觉的历史主动精神,擎起淇河文化大旗,开启了以文兴鹤的新征程。淇河文化从何而来?鹤壁文化将走向何方?她们之间又是一个怎样的内在同构和创造转承关系?

  淇河文化与鹤壁文化是既相互区别,又密不可分的两个文化范畴,二者交叉、叠加、融汇、互表而文脉相承,源流贯通、相映生辉,进入新世纪新时代相会于文化兴壁旗帜下,因历史主动与文化自觉而赋形聚神,内在同构,实现创新性转化与创造性发展,成为鹤壁这一古商卫大地文化高原上的高峰。

  从空间上讲,鹤壁文化是一个区限概念,是鹤壁人民千百年来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用辛勤的劳动和智慧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鹤壁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且多具元典性,是华夏文明的源头之一。早在7000年前,淇河两岸就有先民繁衍生息,留下了花窝、大赉店、辛村等众多遗址遗迹。在数千年文化发展长河中,形成了以商卫故都朝歌为主题的商卫文化;以邶卫“三风”为主题的诗经文化;以鬼谷子为代表的军事文化;以儒商始祖端木子贡为代表的儒商文化;以浚县古城正月庙会为主题的民俗文化;以浚县黎阳仓遗址、永济渠为主题的大运河文化;以药王孙思邈为代表的传统医学康养文化;以淇河秀美风光和“淇河三珍”为主题的生态文化;还有以现代工业文明煤炭为集中代表的工业文化、红色文化、戏曲文化、拥军文化等。

  淇河文化有一个特定的区域范围,是淇河流域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其他社会实践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其空间除涵盖鹤壁外,还包括山西南部和豫北等淇河流经区域。淇水汤汤,一路向东,挟着满河诗词歌赋,流过3000年华夏春秋,进入新世纪,历史地与因文化重塑而雄起的鹤壁这座年轻的新城不期而遇,其文化形态遂赋新聚神,与鹤壁文化内在同构、嵌质转型,集中成为系统而独特的鹤壁区域文化形态,荣膺鹤壁代表文化、主题文化、标识文化,与其说是机缘巧合,不如说是历史大时代文化主体的主动与自觉使然。

  文运系国运,济伟业。古老鹤壁因鹤栖南山而得名,上世纪50年代因工业文明而崛起。跨入新世纪进入新时代,必将以文化重塑而雄起。我们看到,淇河文化概念最早进入人们视野是2001年,是踏着新千年的脚步款款而来的,迅疾在淇水卫地扬起大波,以她命名的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会应运而生;《淇河文化研究》、《鹤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淇河文化研究专栏、《淇河晨报》淇河文化专栏等专业学术平台如雨后春笋;郑厚德和姚慧明两位文化学者联袂创办“淇河文化研究”网站;一大批热忱鹤壁文化事业的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有识之士齐奋进,深入发掘整理有关淇河文化的历史资料,研究淇河文化的范围、内容、发展脉络,以及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和价值,以及文化赋能,在鹤壁高质量发展中的使命担当,一时淇河文化研究百花齐放、高潮迭起。梁启超说:凡“思”不一定能成潮,而能成为潮者,则其思必有相当之价值,而又适合于其时代之要求者也。那么,今天在淇水卫地出现的这一文化“潮思”的价值何在?又是契合于一个怎样的时代?一言以蔽之,就是呼唤鹤壁这一古商卫大地蕴含的深厚文化,在新世纪新时代焕发生机,核变出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以更加主动的历史精神和文化自觉开掘兴鹤富源。

  淇河文化长河波澜壮阔,历史总会在某个特殊时刻镌刻出最耀眼的标记。淇河文化由域限而区限,像是在历史长河里埋下的一个伏笔,但等大时代文化潮涌、华丽蝶变。水是生命之源,河是文明之母,世界“四大古文明”皆由河流哺育而成。淇河是鹤壁的母亲河,以淇河命名、标识鹤壁文化,在灵动明媚底色映衬下,更加挺起了她那开放、包容、求变、善成、致远的灵魂与特质,而其背后则是新时期新时代鹤壁人民意气风发、以文兴鹤的历史主动和文化自觉。质言之,淇河文化成为鹤壁独特的标识文化,乃因鹤壁以文兴市而发轫、打造鹤壁城市名片而滥觞,热爱鹤壁文化事业之众同仁阐扬发微而神聚,新时代鹤壁天地人“三才”合一而远播,预示着新时代鹤壁将更加强力掘启积淀在这片古老而又青春土地上的文化富源,以文兴鹤进入了发展快车道,鹤壁这一古商卫大地更加焕发青春与活力。

  从“鹤壁文化”到“淇河文化”历史主体主动的转承与塑型,是就其本质而言的。从概念关系上讲,我们固不能把“淇河文化”与“鹤壁文化”相统一,但是,从鹤壁文化与淇河文化的内在同构和文化创造、认同上讲,把淇河文化称为鹤壁文化,或反之,不仅不是混淆、僭越和霸权,恰恰标志着淇河文化与鹤壁文化的使命同在,是因历史主动而矗立在大淇河文化高原上的一座高峰,也是大时代文化创新性转化、创造性发展形成的具有文化典型性的“鹤壁样本”。

  再回到问题本身来讲,新形态的淇河文化与鹤壁文化内部具体形态是密不可分、辩证统一的。淇河文化包括商周文化、《诗经》文化、儒商文化……这些具体文化形态统统属于淇河文化,或者说她们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淇河文化,但不能反过来说,淇河文化就是商卫文化、《诗经》文化、儒商文化,正如说苹果是水果,但不能反过来说水果是苹果一样,她们之间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特殊的辩证统一关系,既不能割裂二者之间的联系,也不能混淆二者的关系,否则,理论上会导致谬误,实践中会陷入狭隘,更有害于淇河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应该看到的是,当前淇河文化研究和发展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和短板,具体而言,一是研究者主要为本地本埠人士,说明还没有形成文化辐射力和影响力;二是研究成果多为内刊内资交流,公开发表的少,说明传播力不强;三是基础研究论文论著多,应用研究文创智库成果少,说明视野不阔,把论文写在鹤壁大地上的功夫浅;四是研究者凭个人兴趣爱好各自为战多,以学术共同体联合协同攻关少,说明组织协同力还不够;五是推出成果讲述演绎的成分多,专业学术支撑少,说明学术性待提升;六是供给侧相对推出成果多,真正落地生根少,说明文化赋能弱;七是重视一时的文化活动多,关注日常做功的少,说明关注持续性差;八是内部研究交流多,对外联谊活动少,说明文化还没有真正走出去;九是文化赋能产业条块分割多,形成链条发挥合力少,说明文化生产力低。

  问题的出现已经孕育出了问题解决的手段,解决以上“九多九少”,正是加强淇河文化研究、赋能鹤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难点和着力点。不言而喻,淇河文化弘扬、传承、发展与赋能,正是在这些重点、难点和着力点一个个突破过程中实现的。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兴鹤有我,诸君当自强不息。(周位彬,作者单位:鹤壁职业技术学院)

责任编辑:王璐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