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了解传承千年的古老捕鱼技艺:鸬鹚捕鱼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鸬鹚拼音 带你了解传承千年的古老捕鱼技艺:鸬鹚捕鱼

带你了解传承千年的古老捕鱼技艺:鸬鹚捕鱼

2023-08-21 08:3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随着渔夫一声令下,这些鸬鹚似乎能听懂渔夫的指令,马上跃下撑杆,在水里勇猛地追逐、快速钻入水中捕鱼,不一会儿功夫就有一只鸬鹚衔着活蹦乱跳的鱼儿钻出水面,或云游在水中、或站在竹排上、或行走在撑杆上以自己最美的姿势朝主人炫耀其战利品,这份满足着实让其他同类羡慕,让渔夫笑从心底起,让我们觉得是一场古老的而有趣的鸬鹚捕鱼秀。

『鸬鹚是渔夫捕鱼的最佳合作伙伴』

鸬鹚,也叫鱼鹰,俗称“罗罗鸟”,当地人又称之为捉鱼鸟。鸬鹚的种类很丰富,它们是沿海生活的而不是海洋鸟类,在内陆水域有生活区域。从最古老的家族的栖息地判断,鸬鹚的原始祖先是淡水鸟。鸬鹚善于潜水,能在水中以长而钩的嘴捕鱼。也常低飞,掠过水面,飞的时候颈和脚均伸直,主要以鱼类和甲壳类动物为食。鸬鹚在捕猎的时候,脑袋扎在水里追踪猎物,鸬鹚的翅膀已经进化到可以帮助划水。

鸬鹚是渔民的好伙伴。根据鸬鹚善于潜水捕鱼的特性,渔民便从小开始训练它们学习捕鱼。鸬鹚捕鱼方法有四种:一是用渔网把鱼围住,然后让鸬鹚把鱼赶进网,这叫“用网”;二是把鸬鹚放到江中沿江而下,叫“放漂”;三是在某处深潭停留不走让它捕鱼,叫“放潭”;最后一种叫“渔火”,即在晚上工作,鸬鹚跟着渔夫的灯光流动性捕鱼。在生活中,渔民们用得最多的捕鱼方法,是“放潭”和“渔火”。

渔夫利用鸬鹚捕鱼时,要讲究一些方法。在鸬鹚下水前,渔夫要用荷包草做的绳子将鸬鹚的颈部绑住,防止鸬鹚吞掉捕到的鱼。然后用竹竿将鸬鹚驱赶下水,鸬鹚们会灵巧地腾空跃起,一会儿纷纷钻入水中,搜寻着湖水下的鱼儿,待捕到鱼后,先贮藏在喉囊中,渔夫伸出竹竿,鸬鹚便跳跃其上,竹竿再那么往渔舟上一搭,鸬鹚就上了船。待鸬鹚抖落毛上的水珠,渔夫用手抓住其喉囊,轻轻一捏,囊内的鱼便逐条转个方向,顺着鱼鳍的方向把鱼挤出来了。

捕鱼结束后,渔夫就唤回鸬鹚回到船上,然后用早已准备好的小鱼犒劳辛苦工作的鸬鹚们,这时,饥肠辘辘的鸬鹚闻到了鱼味,都争先恐后地围在他们身边抢夺食物。

『鸬鹚为什么会帮人捕鱼?』

可能很多人觉得奇怪,鸬鹚为什么会那么积极帮人捕鱼呢?原来,鸬鹚本身并不是想帮人捕鱼,而是渔民利用它来捕鱼,鸬鹚因天生的捕鱼本领高超,快速潜泳在水中用尖端带钩的嘴捕捉鱼类,自古就被人们驯养用来捕鱼。

在中国云南、广西、湖南等一些地方,现在仍有人驯养鸬鹚捕鱼。在中国东南方的河川、湖沼和海滨,以往经常可看到狭长的小船上伫立着几只或十多人工训练过的鸬鹚,辛勤地劳动,帮助渔民捕鱼。

渔民将小船划到鱼儿比较密集的地方,船上一排排鸬鹚离船飞出,好像一只只野鸭,在水中游来游去,一会潜入水中,一会又浮上水面。有专家研究发现,鸬鹚一般可以潜入1-3米的水中捕鱼,最深甚至可潜水19米。鸬鹚在水底停留时间最长达到70秒,可称得上是鸟类中潜水冠军。

『鸬鹚捕鱼技艺需要保护和传承』

中国传承千年的古老技艺,鸬鹚捕鱼已成为江南水乡的独特景致。一叶扁舟出没于蓝天碧水之中,矫健的鱼鹰、迅捷的鱼儿、黝黑的渔夫、碧绿的江水、构成了一幅完美动人的自然画卷。不用鱼钩,不用撒网,渔民靠鸬鹚将鱼捕上船,在青山绿水间合作捕鱼,展现人和自然和谐,这是古人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实践中形成的智慧。

千百年来,鸬鹚捕鱼在我国不少江南水乡的渔民中世代相传,但由于时代发展和生活方式的变化,现在许多人都不愿意驯养鸬鹚了,这项原始古老的捕鱼技艺正面临着失传。值得欣慰的是,为了将这项古老的捕鱼技术传承并发扬光大,我国一些地方把所有有这项捕鱼技艺的渔民召集起来,每年举办鸬鹚捕鱼大赛活动,才能让中国这项古老的捕鱼技艺得以保留和传承。

鸬鹚捕鱼具有自己独特的历史传承,这项工作需要勇气、技艺、人与鹰的无间合作,力量与传统的象征。希望许多年后,我们的后代,甚至是后代的后代仍能看到这项古老的捕鱼技艺存在。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