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鲁迅笔下百草园内 “皂荚树”的考辨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面的名言 对鲁迅笔下百草园内 “皂荚树”的考辨

对鲁迅笔下百草园内 “皂荚树”的考辨

2024-07-05 23:1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鲁迅先生在著名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道:百草园内有“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然而,如今百草园内那几棵“皂荚树”下的标牌上却写着:“高大的皂荚树,绍兴俗称肥皂树,鲁迅先生称之为皂荚树,学名无患子”。但皂荚树与无患子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树种,怎么会被牵在一起?难道是当年鲁迅先生搞错了吗?

  皂荚树为苏木科皂荚属,拉丁名Gleditsia sinensin Lam.。无患子为无患子科无患子属,拉丁名Sapindus mukorossi Gaertn.。史料记载,当年鲁迅的爷爷因科举案家族破落之后,于1919年将百草园卖掉,鲁迅笔下的“皂荚树”也随之被砍掉了。而现今百草园内的“皂荚树”,是70年代政府修缮鲁迅故居时补种的。据笔者现场考证,的确是无患子,而不是真正的皂荚树。皂荚树和无患子均为落叶乔木,而且在绍兴都有“肥皂树”的俗称。但形态特征差异十分明显:皂荚为细长总状花序,小黄花长在叶子底下,果实为长带状荚果,种子长椭圆形,红棕色,树干或大枝上具坚硬分枝之刺,叶子长3~6厘米,叶尖圆钝。无患子为圆锥花序,小黄花长在枝条顶端,果实为球状浆果,种子圆形,黑色,无枝刺,叶子长10~13厘米,叶尖细长。

       2005年4月18日,绍兴市绿化委员会召开绍兴市树专家论证会,有位专家提到,当年鲁迅所称的“皂荚树”,实际上可能是无患子,鲁迅先生在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已离开家乡多年,也许是记忆模糊而搞错了;而且,先生是在北京写成该文的,也许是北京的皂荚树比较多,就把北京的皂荚树“移”到了绍兴。2005年6月14日,杭州《都市快报》登载了一位记者写的《“百草园里高大的皂荚树”鲁迅先生真的写错了》一文,并得出结论,当年百草园里长得是无患子,所以后来补种得还是无患子。随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的植物科普网、美国中文网和《侨报》等也刊登文章,认为鲁迅先生在百草园内错认植物,错把无患子当成皂荚树了。他们的依据是,周作人先生在《鲁迅的故家》中写道:“堆上长着一棵皂荚树,是结‘圆肥皂’的”。所以浙江大学一老师就说:“皂荚长长扁扁像扁豆,而无患子是类似龙眼的小核果,……是结‘圆肥皂’的,那肯定是无患子,而不是皂荚”。依此说来是鲁迅先生错了。

  近一年多来,笔者通过查阅大量的绍兴地方古籍,研究鲁迅先生的作品,调查皂荚树和无患子的栽植历史,认为当年百草园内确实是皂荚树,而不是无患子,鲁迅先生没有写错。其主要依据有:

  皂荚树是鲁迅年代绍兴人熟知的乡土树种,先生对它非常了解。皂荚树在绍兴具有2000多年的栽植历史,《列仙传》、明万历《绍兴府志》、《康熙会稽县志》、《宝庆会稽续志》、《嘉庆山阴县志》、《绍兴通志》等都有皂荚树记载,而没有无患子记载。据调查,绍兴现存68192株古树名木中,皂荚树有5株,最大的一株位于绍兴县湖塘镇夏泽村,树龄500多年。由于皂荚树富含胰皂质,是天然洗涤剂,所以在用上“洋肥皂”之前,绍兴人是用皂荚子来洗衣、沐浴的,因此,鲁迅对皂荚树非常了解,在他的文章中也多次提及。最有说服力的就是其散文集《彷徨》中《肥皂》一文,其中写道:“有些地方,本来单用皂荚子是洗不干净的”、“这日他比平日起得迟,看见她已经伏在洗脸台上擦脖子,肥皂的泡沫就如大螃蟹嘴上的水泡一般,高高的堆在两个耳朵后,比起先前用皂荚时候的只有一层极薄的白沫来,那高低真有霄壤之别了。”王鹤照(浙江绍兴人,自13岁在周家作佣人,到41岁离开,在周家工作共29年)在《回忆鲁迅先生》文中:“我在一九0一年四月,到鲁迅先生家帮忙……大园里还有一个小池,池塘边有一株皂荚树……”鲁迅先生的二弟周作人在《鲁迅的故家》中也3次提到是皂荚树。3个人都称皂荚树,应该是不会错的。

  鲁迅先生具有丰富的植物学知识,不会张冠李戴。鲁迅先生从少年起就对植物学有浓厚的兴趣,如他抄录过《农政全书》中王磐的《野草谱》,搜集和阅读过《释草小记》、《南方草木状》、《广群芳谱》、《本草纲目》、《花镜》、《植物学》等书,他栽种的花木有映山红、石竹、万年青等21种。1907年10月至1910年7月,鲁迅先生在浙江两级师范学堂担任植物学课的翻译(因为教植物学课的教员是个不会讲中国话的日本人),1910年8月至1911年7月,在绍兴府中学堂担任植物学教员,他还经常带着学生去采植物标本,纪念馆内至今还保存着他亲手采集和制作的标本。直到晚年,他还带病翻译了《药用植物》一书。皂荚和无患子具极显著的差别。李时珍说:“皂树上长的荚,所以称皂荚”。由于皂荚具荚和刺等极显著的特征区别于无患子,而且在鲁迅年代的植物分类系统中两者均是很重要代表树种,皂荚为皂荚亚科、皂荚属,无患子为无患子群、无患子科、无患子属,因此对具有较丰富植物学知识的鲁迅先生是很容易区别的。而且《肥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两篇名著经多次发表、重刊,部分书中还有注释(皂荚为豆科落叶乔木,其果实富含胰皂质,可用于洗涤),如果真的写错了,难道在这80年中就没有人对皂荚树及皂荚树的注释或50多个国家皂荚树译名提出疑问吗?

  “圆肥皂”并非指无患子的圆果实,而是指皂荚加工后的“土肥皂”。根据史料考证:在皂荚成熟前,就应采摘下来,《本草纲目》还介绍了一种皂荚采摘方法。摘下后就象《红楼梦》、《金瓶梅》、《本草纲目》、《群芳谱》、《广群芳谱》中介绍的那样把皂荚煮熟捣烂,加入白面或绿豆粉,添入茉莉花、桂花蕊、檀香等,做成球状,如橘子般大小,俗称“肥皂团”,也就是“圆肥皂”,可供家人自用或送亲朋好友或出售。卖这种“圆肥皂”的店铺早在南北朝、唐朝、宋朝时就有,这样理解的依据是周作人先生在写到“圆肥皂”时特意用了引号。如葡萄藤上结了一串串葡萄,桔树上挂满了又红又大桔子,这两句中的一串串葡萄和又红又大桔子是不需要加引号的。如果加了引号就有特定含义,也就是指皂荚经过加工制成的洗涤商品——圆肥皂。”

  笔者将自己的观点告知了绍兴鲁迅纪念馆,并建议补种皂荚树。随后绍兴《天天商报》报道了“百草园里‘皂荚树’鲁迅先生没写错”,《杭州日报》和《浙江在线》等报道了“绍兴林学专家‘万言’考证鲁迅没写错”。绍兴鲁迅纪念馆对此非常重视,于今年3月2日召开了有市文物局、纪念馆前四任馆长、纪念馆现领导、植物学专家、媒体和笔者参加的皂荚树专题座谈会,并达成共识:在百草园内于3月13日补种皂荚树,这棵皂荚树树高11米左右,胸径26厘米,重约一吨,树龄约30年。这既是对鲁迅先生的尊重,也有利于中小学生对鲁迅作品的理解。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