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下“外国名著”单元教与学的几点思考与建议(附自主学习任务单)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鲁滨逊的作品梗概怎么写 六下“外国名著”单元教与学的几点思考与建议(附自主学习任务单)

六下“外国名著”单元教与学的几点思考与建议(附自主学习任务单)

2024-07-14 15:5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2

现在要考虑的是这个单元本身,怎样进行教学才既符合教材的编写意图和目标定位,又切合学生的兴趣、能力实际,让学生学得积极投入,且学有所得,得其所哉。

这样几点值得思考。

第一,学生读过这个单元涉及的三部小说吗?

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真实的学情。有效的、适切的学习活动设计,要以真实的学情为基础,不考虑学情的模式化设计,往往是学生不爱语文的元凶之一。

最有可能的情况是,有的学生读过,有的学生没有读过——如果学生手头不缺课外读物,比如学校图书馆藏书丰富且是开放的,六年级学生,大概率都读过这几本书或者知道这几本书。读过的,针对其中具体的一本,又分为早就读过的和最近读过的,印象深刻的和逐渐淡忘的,喜欢的和无所谓或不喜欢的。

只要班上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读过,肯定不能按照教材呈现出来的学习路径组织学习活动了。即使只有极少数学生读过,也要利用好这些活的、充满生机的资源。

看来,比较合适的学习活动,不是学完第一个单元后才开启,最好是学期初就开启了:调查了解学生是否阅读过这些小说,只要有学生读过,就布置全班学生都读起来——可以让读过的学生做做推荐。

毕竟,三部小说都读过的,可能比例不大,这样,一开学,学生都有读书任务了——为了确保任务是轻松的,是有吸引力的,除了知道后面会有相关的课程学习,就是要组织好阅读推荐活动。

第二,单元课程的集中学习,还要从《鲁滨孙漂流记》的“作品梗概”开始吗?

如果从课堂层面正式进入这个单元的学习,仍然从导语页到第一篇课文,那么还是将真实的学情忘在一边了。

要了解这样几个事实:学生阅读的整本书里有“作品梗概”或“内容简介”吗?学生做推荐时对具体小说有做内容介绍吗?学生对撰写作品梗概的作用和价值有自己的理解吗?

为什么要了解这几个事实?学习是意义建构的过程,学生最终要用实践去理解学习内容、目标与自己的关系。阅读作品梗概和撰写作品梗概,前者的价值在于能够通过作品梗概了解整本书的内容、帮助自己做出读与不读以及怎样读的选择等;后者可以锻炼概括能力,可以助力自己有效地向别人推荐一本好书。

就这段课程中不同实践活动之间的关系来看,阅读梗概为撰写梗概提供参考的价值大于从梗概中了解整本书内容、激发阅读期待的价值。因为到了六年级,如何选书,怎样开启一本书的阅读,很多学生都有了一定的经验积累和习惯养成。

最好的选择,是从撰写作品梗概开启本单元的课堂学习活动。

第一步,不是创设任务情境,而是进入真实的任务情境,为真实的任务而撰写作品梗概。真实的任务是什么,比如向同学推荐一本书,开展班级或年级的好书推介活动……

第二步,学生从自己完整阅读过的书中选择一本撰写推荐稿,作品梗概是其中必写内容。这个环节,鼓励学生自由创造,同时收集学生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尤其是撰写梗概的困难和问题。(我的班级学生已经用过多种方式进行阅读推荐,如果是没有任何经验的班级,教师可以提供不同方法和策略供学生学习参考。)

第三步,阅读《鲁滨孙漂流记》“梗概”和学生平时阅读的整本书上的梗概,从这些梗概中寻找帮助自己解决撰写梗概时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然后修改完善自己撰写的梗概。

第四步,对比评价不同书中(至少三篇)的作品梗概,尤其是《鲁宾逊漂流记》《尼尔森骑鹅旅行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的梗概,看看有什么不同,自己更喜欢哪一篇,为什么。然后再次修改自己撰写的梗概。

第三,“ 就印象深刻的人物和情节交流感受”如何落实?

从教材看,这一学习要素,是借助三部小说节选片段来落实的,这是考虑要在相对固定的课时内完成教学任务。

为什么要交流?是为了证明自己阅读时眼到心到手到了?这不是关键,关键是共享一段一起阅读的生活,发现彼此间阅读同一本书的“心有灵犀”和“各有相同”,求同和存异都很重要。

教师可以将教材中的问题进行重新组织,与口语交际“共读一本书”进行整合,运用“说来听听”的策略方式组织交流活动。

学生已经读过了这三部小说,不妨一部小说一个课时,第一部教师做主持人,另外两部让学生自己做主持人,进行沙龙式交流。

第四,“语文园地”怎么办?

“说来听听”既是针对“感受”和“理解”的,也可以很巧妙地将“读法”融入其中,所以,“交流平台”融入“说来听听”中。

“词句段运用”的第二题,可以专门在“说来听听”活动中设计一个有关的话题。

“日积月累”在“说来听听”中,以教师评价总结的方式出现。

想明白了这几个问题,这个单元的学习,就会很有意思了。

附:自主学习任务单

第1课《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1.自主学习生字新词,做到会认会写会用。在课文中将下列词语圈出来,已经会写的做上记号,其他的抄写三遍,做到能正确听写。可以从词语表中选择5-10词语写一段意思连贯的话。

2.阅读“梗概”,圈出地点和时间的信息,批注鲁滨逊在荒岛上不同时间做了哪些事情,画出故事发展路线图,或者用表格的方式列出鲁滨逊在荒岛上的主要经历。

3.阅读课文,完成以下学习任务:

(1)边读边批注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2)结合“梗概”做出判断,课文节选内容来自小说的哪个部分:

(3)这部分内容中,鲁滨逊遇到的困难有哪些,他是怎样克服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想法和心态发生了哪些变化?可以概括地写出来,也可以用表格呈现出来。

(4)结合这部分内容,有理有据地对鲁滨逊做出评价,写在下面。

4.我们阅读书中人物的故事,往往会想到自己。读了鲁滨逊如何面对困难和烦恼的做法,想想自己最近遇到的烦恼和困难,学着鲁滨逊的样子列举一下“坏处”和“好处”,看看这样做对自己有没有帮助。

5.手头有了《鲁宾逊流浪记》的话,制订一份整本书阅读计划。

第2课《骑鹅旅行记(节选)》

1.边读边批注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然后把这节选内容中自己印象深刻的部分做上记号,重新做批注。

2.根据课文内容信息,结合尼尔斯的动作、语言、神态等对尼尔斯做出评价。

3.如果你没有读过《骑鹅旅行记》,根据这部分内容猜想一下:

(1)尼尔斯为什么会变成小狐仙呢?

(2)结合下面的目录,想象一下尼尔斯今后会有怎样神奇的经历?

(3)故事的结局会是怎样的?

4.想一想,课文节选内容中,在尼尔斯爬上围墙后,为什么作者用了大量笔墨写他此时此刻看到的景象?

第3课《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

1.边读边将吸引自己的情节做上记号,批注自己的疑惑或想法。

2.根据课文内容信息,评价汤姆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3.如果你还没有读过这本儿童历险小说,读完课文后,你特别想读整本小说,请你将课文中引起自己阅读兴趣的内容列举在下面,说明为什么吸引力了你。

习作指导

1.了解为一本书写梗概有什么用处。

2.怎样写出一篇好梗概呢?

●先回顾一下《鲁宾逊漂流记》的梗概,对照整本书,想想梗概可以怎么写,怎样才能写出一篇合适的梗概。

●为一本书写出合适梗概的前提肯定是认真读过这本书,了解书的内容。

如果是围绕一个主人公讲述的故事,可以按照事情发展线索梳理主要情节,或者按照时间来梳理情节,或者根据章节进行梳理。

如果一本书里讲了几个故事,或者几个人的故事,可以分开梳理人物的经历。

这样,就完成了第一步:梳理出整本书的框架。

第二步,梳理出整本书的框架后,再筛选概括,用简明的叙述性语言概括每个章节或故事发展的每个时间段的内容。

第三步,将内容整合起来,注意过渡自然,语言表达清楚明白。

以上三步,对应的就是教材中提示的步骤:

●写好后,发给同学,互相欣赏,提出建议,根据同学建议进行修改。

-----END-----

来源 | 我在小学教语文

编辑 | 蚯蚓老师 审核 | 旷雪

特级教师王栋生老师讲座:让学生不怕写

开学第一个月,建议教师做的18件事

收藏!适合小学生听的名著200本(点击可听)

小学作文微课:1-48集(收藏学习)

你的点赞、在看,让我元气满满!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