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士冠礼变迁考辨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魏晋南北朝的变迁 魏晋南北朝士冠礼变迁考辨

魏晋南北朝士冠礼变迁考辨

2024-06-20 23:1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魏晋南北朝时期冠礼式微,究其原因与当时外化条件密切相关。首先,经历封建经济结构重大变革,政权频繁交替、思想意识、文化形态发生变化;其次,朝代更迭、五胡乱华等变革使得社会动荡,缺乏安定条件;最后,人口迁移、胡汉交融,产生了生活习惯与服饰的变化,以上均与冠礼式微不无关系。

3.1 主流思想更替是其变革先声

玄学与儒学的对立,使得儒学失去了根基,扭转了前朝儒学之正统地位。《后汉书·儒林传序》提及:汉明帝尝在明堂而朝群后,“飨射礼毕,帝正坐自讲,诸儒执经问难于前,冠带缙绅之人,圜桥门而观听者盖亿万计”。可以看出,儒学在汉代被视为正统思想和永恒的真理。正如董仲舒言:“道者,万世亡弊,弊者道之失也。”又说:“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但在汉末儒学思想出现危机,仁人志士都对其产生了愤懑与悲观的情怀。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被奉为官学。儒家思想占有一定的地位公共意识形态,这使其与官职密切联系。不能切实履行儒学教化的人仅为达到为官的需要,产生心口不一的状况,使得儒学完全成为做官的门径,向着工具化、虚伪化发展。然而在东汉后期,豪强地主恶性发展,宦官与外戚交替专权,士人与宦官之间斗争激烈,依附于各个集团的文人在斗争中不断沉浮,朝不保夕,内心深处于一种悲愤苦闷的状态之中。鲁迅先生在《北新半月刊》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的关系中道:“魏晋时所谓崇奉礼教,是用以自利,那崇奉也不过偶然崇奉,如曹操杀孔融,司马懿杀嵇康,都是因为他们和不孝有关。但实在曹操、司马懿何尝是著名的孝子,不过将这个名义,加罪于反对自己的人罢了。”于是为远离政治斗争的是非之地,寻求精神上的安慰与解脱,因此饮酒服药,放浪形骸,成为这一时期中下士人的生活状态。

由此可知,儒学的发展在汉末失去了征服人心的力量。由于社会长期处于不稳定的动荡之中,人民生活信仰变成求保障图安宁,魏晋时期战乱民族阶级矛盾给人生带来的痛苦,使得世人的思想重心已非显示政治,而是个人的生死与解脱。玄学直面这一问题,它更加适应当时思辨求理的人文思想环境,因而迅速壮大,成为魏晋南北朝的主流思想。魏晋南北朝时期,儒、释、道三足鼎立,儒家学说明显滞后于佛道两教,这一时期佛教的般若学本身有着极高的理论水平与玄学理论融为一体。道教吸纳了玄、道、气等多个哲学范畴,虽与哲学不能完全媲美,但亦有很高的抽象思维水平。道教与佛教都对儒学采取了调和的态度,反而儒学对佛、道二家缺乏宽容精神。笔者认为,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式微,佛教输入,玄学兴起,使得士人思想空前活跃,思维角度由共性向个性转变,审美对象由外在纷繁转向内在的本体,因此这一时期儒学的衰微,导致冠礼受众局限也是必然。

3.2 社会分裂动荡是其客观原因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迁移到中原,汉族南迁。东晋南朝与十六国北朝纷战割据也长达270年之久。在此时期的三百年间,战争与社会动荡几乎填补了所有的时间,包括汉朝的灭亡、汉朝的战争、三国纷争、八王之乱、西晋瓦解等,这些战争造成了文化上的缺陷,中原地区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抨击。而五胡十六国与南北朝之间的社会发展趋势从少数民族与汉人之间的族裔争斗转变为民族融合,从汉族文化的思想文化排斥到汉族文化的学习和模仿,并最终与南方政权争夺华夏正统地位[17]。这场持续不断的战争打破了少数民族的原始分布方式,并不断使他们适应新的生活方式。然而大规模的迁移,也将引起社会环境与中原汉族冠礼文化的冲突。首先没有良好的外在和平环境与条件,冠礼举行便失去了安定场所;其次战乱的环境使得物质条件匮乏、人民的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更何况精神层面的礼仪教化的实现,人们也自然对儒家礼仪的约束有了逾越;再者,儒学冠礼的发展在战乱中给予不了人们精神的支撑,对于疾苦中的百姓而言,只是空谈而已,这就一定程度上影响儒家冠礼的更新发展。总之,社会分裂动荡对礼仪的发展和巩固是非常不利的。

3.3 服饰交融变化是其直接原因

由于长期战争和政权更迭,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向南迁移,这一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成千上万的北方少数民族开始与汉族生活在一起。因此,在生活习俗、生产技术和服装方面也逐渐融合。先进稳定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吸引周边游牧民族改变自身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着装形制,融合到华夏民族,最终逐步形成人口数量占据绝对优势的汉族[18]。魏晋南北朝时期,服装表现为两个方面,一为承袭秦汉之制,另一为少数民族服饰得到了空前的大融合。如裤褶、祢裆、半臂等皆为民族交融的产物,这些服装以方便劳作的特性受到汉族劳动人民的欢迎,一直沿用到唐宋以后,仍然十分流行。

就此而言,若无民族间的相互学习、融合,亦无祖国的统一发展。作为中国历史上融合程度最广的一个朝代,魏晋时期也为隋唐盛世的文化繁荣奠定了基础。笔者认为,魏晋时期服装不拘一格,显然与当时复杂交融的社会环境不无关系,而此时服饰制度也由一元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因穿着习惯的改变,儒家服饰被胡服所取代,冠礼作为儒家服饰礼仪的一部分,由于缺少载体也变得不复流行。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