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贤在各重要岗位安插亲信,明思宗即位后为巩固皇权将其清除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魏忠贤剧 魏忠贤在各重要岗位安插亲信,明思宗即位后为巩固皇权将其清除

魏忠贤在各重要岗位安插亲信,明思宗即位后为巩固皇权将其清除

#魏忠贤在各重要岗位安插亲信,明思宗即位后为巩固皇权将其清除|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但即使只是签字批准,工作量还是太大。最适合代笔的,莫过于身边那些不起眼的宦官了。于是,不肖子孙们把朱元璋“严禁宦官参政”的祖训扔到九霄云外,“司礼监秉笔太监”这一职务应运而生,它的任务是代替皇帝在奏章上做批示。

朱瞻基

经过这一改变,朱瞻基在位时期,皇帝得到了空前解放:内阁替他处理政务,宦官帮忙签字盖章,自己只需要高高在上、监督工作,谁要是不听话,则有锦衣卫伺候(以及后来的东厂、西厂)。

但偷懒是要付出代价的。随着明宣宗壮年驾崩,后面的明朝皇帝基本上没啥靠谱的,为了专心修道、享乐、玩耍、做木工,他们对亲自参与政事压根提不起兴趣,于是便放权;放给谁呢?像老祖宗朱元璋一样,历任明朝皇帝对于那些精通政治的士大夫带有本能的警惕和提防:这些伪君子,搞不好对朕的位置垂涎三尺呢!于是,他们跟汉、唐的某些皇帝意见高度一致——放权给身边的家奴。

而且这样还有个好处:这些奴才不同于那些有知识、有影响力的士大夫,离开了皇权啥都不是,皇帝可以将他们抬高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也可以轻松把他踹下去;一旦察觉激起众怒,就可以弃卒保车,对皇帝本人没有任何损失。

于是,宦官专权便与明朝如影随形,王振、刘谨、魏忠贤,就像生生不息的韭菜一样,一茬茬地涌现、一茬茬地被收割。魏忠贤就是个最经典的例子。

天启帝朱由校性子急躁、自幼丧母;而且,虽贵为皇长孙,但由于父亲不受祖父万历的待见,连累得他也没被当作储君培养。因此,跟他最亲近、对他影响最大的是这两个人:奶妈客氏,自小服侍自己的太监魏忠贤。而且,这两个人相互也搅在了一起,明熹宗继位后,赐婚客氏与魏忠贤,使他们成为“对食”夫妻。

客印月

跟这样的人亲近,天启帝的素养注定高不到哪儿去。虽然被士大夫杨涟等人扶上了帝位,但他眼中最相信的永远是客氏、魏忠贤。即位后,他把客氏封为“奉圣夫人”;而魏忠贤,虽然目不识丁,却被任命为司礼监秉笔太监,并且陆续被授以指挥东厂、锦衣卫的权力。

于是,手握最终审批权以及国家暴力机器的魏忠贤,几乎成了明朝的“副皇帝”,但这并不代表他就具备了管理国家的能力。像这种德、才均不配位的人,别指望他能干出啥好事。

魏忠贤的所作所为,其实没啥新意,跟历史上那些臭名昭著的“阉宦”同仁没啥性质上的区别,只有程度上的差异,总结起来就两点:弄权、搞钱。

为了让整个大明王朝的政权体系都听自己的,魏忠贤在各个重要岗位上安插党羽,那些依附他的投机倒把之徒,占据了内阁、六部、总督、巡抚等所有机要岗位;此外,他还豢养了诸如五虎、五彪、十孩儿、四十孙等为非作歹、手段毒辣的爪牙。史书称:“内外大权,一归忠贤”。

面对魏忠贤一党的淫威,许多大臣选择了“识时务者为俊杰”。朝廷里的一些人在路上遇到魏忠贤,会立即趴在路边,一边磕头、一边高呼“九千岁”,哄得魏忠贤心花怒放;在地方上,许多官员为了避免被阉党迫害,纷纷替魏忠贤修建生祠,其中不乏一些造福一方、建功立业的能臣。

杨涟

当然了,也有一些不屈服于魏忠贤、与其硬碰硬的狠人,主要就是以杨涟为代表的东林党。但他们想对付魏忠贤,同样有且只有一个途径——找皇帝“主持正义”。

所以这种对抗的本质其实也很简单:看皇帝更相信(亲近)谁;而对于没怎么受过儒家教育的天启帝而言,答案没啥悬念。

天启四年(1624年),杨涟上书天启帝,一口气列举了魏忠贤的24条罪状,因此获名《二十四罪疏》;随后,其他十多位大臣也跟着上奏,以期形成“规模效应”。

由于杨涟是拥立天启帝的功臣,而且德高望重、名声赫赫,魏忠贤一时间吓得魂飞魄散。但他在客氏的帮助下,在天启帝面前痛哭流涕、为自己辩解,竟然成功躲过了一劫,没有受到任何处罚。

像魏忠贤这种人,如果没扳倒他,接下来一定会遭到他的疯狂反扑。经过近一年的舆论营造、清除异己,到了天启五年(1625年),魏忠贤基本把东林党全部挤出朝廷,连督师山海关、努力为大明续命的孙承宗都被迫辞职。

左光斗

到了这种地步,所有反对者都沦为了阉党案板上的肉,可以肆意羞辱、宰割、泼脏水。同年,杨涟、左光斗等六位东林党领袖被捕,除了一人自杀外,其他五位一律在遭受非人的折磨后惨死狱中。

史载,杨涟一生清廉,全部家资折合还不到一千两,但阉党却诬陷他受贿两万两;当他惨死后,两个儿子为了赡养祖母、母亲,竟不得不上街乞讨,但阉党还咄咄逼人、要求他们交出两万两“赃款”。最终,实在看不下去老百姓们主动发起了捐助,这才帮助杨家渡过了难关。

但魏忠贤还是不解气,接下来的两年中继续对所有反对者穷追猛打。他将309个“刺儿头”的名单昭告天下,活着的贬为白丁,已经死了的追夺官爵;他拆毁书院,禁止人们议论时政;他编造《三朝要典》,对那些反对者“杀人诛心”......

一时间,魏忠贤几乎横行天下、为所欲为,仿佛将大明王朝所有人(除了皇帝)的性命玩弄于股掌之中。没办法,谁让人家是“奉旨作恶”呢?

但戏剧的是,正当魏忠贤如日中天时,天启帝驾崩了。天启七年(1627年)8月,信王朱由检继承帝位,年号崇祯。

魏忠贤

一朝天子一朝臣,许多躲过阉党毒手的读书人纷纷上奏弹劾魏忠贤;崇祯帝为了收拢人心、巩固皇位,当然乐得顺水推舟。当年11月,他大手一挥,先把魏忠贤发配凤阳守皇陵,随后却又派锦衣卫前去抓捕。没有人比魏忠贤更了解锦衣卫的手段,于是便干脆半路自杀。

崇祯二年(1629年),在经过细致的侦办后,崇祯帝把魏忠贤一党定位“逆案”,除了已死的魏忠贤、客氏等核心人物外,其他260个主要党羽分别被处以斩首、充军、徒刑等刑罚。

然而,此时的大明王朝已经被折腾得不成样子了,可谓内忧外患、奄奄一息。崇祯帝虽试图励精图治,但已是积重难返,加上他生性多疑,对大臣动辄责罚、处死,还喜欢用宦官监督百官,大明王朝的灭亡命运不可扭转。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