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泣5】新手但丁教学(二)皇家卫士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鬼泣5切换风格是哪个键盘的 【鬼泣5】新手但丁教学(二)皇家卫士

【鬼泣5】新手但丁教学(二)皇家卫士

2024-06-30 20:1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抱歉因为一些事情耽搁了。

我本来打算讲剑圣的,但是考虑近战攻击很多配合rg有奇效,在此把rg也讲了,rg也容易介绍。

皇家卫士俗称rg,与前两作不同之处在于,rg得到了增强,和削弱(新人可能有些不懂)

按下风格键进入防御模式,消耗魔力来抵挡已知百分之98的攻击,根据受到攻击伤害不同消耗魔力不同,比如V哥龙车一下就是约两个半的魔力,幻影剑却只会消耗约三分之一格,当防御攻击时候会增加rg槽,增加量与攻击伤害成正比,rg槽用去其他的rg风格使用。不能抵挡的攻击有次元斩绝,和部分风压的二段吹风。

风格键另一个特点,无论任何攻击,在被击中前的0.5秒内按下rg,判断为完美防御,不消耗魔力,并回复一格魔力,rg槽增加量不变。

这是主要内容,前加风格键,反击,消耗rg槽造成伤害,rg槽等于伤害,与防御一样,有完美判定时间0.5秒,完美反击俗称一闪,伤害翻倍且无敌一段时间。不同之处在于完美一闪不仅增加一格魔力,还会额外增加一点真魔人槽。并且判定为一闪每一个攻击都会增加魔力值,于是V哥五月雨可以直接接近或者直接满魔,意义不大,且容易bug,所以还是算了,不推荐。

后加风格键消耗一格rg槽进入防御反击状态,受到百分之99的攻击都会反击,看啥,说的就是次元斩绝。

运用方法,已经个人经验

rg风格看似无脑好用,但是实战中就会发现。。。。

一一闪,先讲一闪,为什么不说防御?先看,对于新手来说流程中想放一闪需要仔细观察怪物动向,甚至要停下攻击,刻意一闪不成功,被揍心痛爆炸,失去节奏,只能骗术师拉开距离,为什么不防御?继续看,一闪的弊端也明显,我一闪成功后被揍也是常态,一秒的无敌帧确实挺爽,加视觉效果,但是后摇之长令人发指,包括本作怪物机制,不会像四代一样缓慢靠近你聚成一坨让你一闪一片,反而就是刚好卡可一点距离,除非你已经聚怪不然一个一闪能打到两个怪就很棒了,三个就是运气好,加上后摇硬直,连续一闪小怪很不现实,流程中相当麻烦。

二防御,有魔力几乎等于无敌,看起来好棒,但是流程中情况如上,完美防御第一下,当第二和第三个怪来到时候你就会失去判断力,只能被动防守,在你找回节奏前,你的魔力就全部换为rg槽了,rg不是可以防御反击吗?等下讲,陷入包围圈你唯一的方法只有骗术师逃跑,你不能说我先点火打个升龙你们不要碰我哦,这作怪物基本上都是小连招或者硬直攻击,不会给你机会,这就回到上一章,跳开骗术师逃跑找节奏,当这还是有魔力情况,没魔力就不用多说了。

三防御反击,好像很强哦,然后同样,后摇贼大本身反击又是单体怪,被群殴,或者连招boss不吃反击硬直给你连招,某雷,某v 发反击就等于暴露破绽,后果自负。

那么rg有什么好处那?boss战变容易了,因为boss的绝大固定套路,可以研究,最终boss战变成背板,全rg过boss什么的不用我多少了把,但是这绝对不是rg的真正意义,多风格配合,在boss的攻击中防御闪避攻击打枪,打出自己的风格,这才是鬼泣的魅力。

rg的所有最终效果其实就是极端化的骗术师,我闪开的东西我完美防御,秀吧,骗术师找硬直攻击,我一闪反击攻击,骗术师加快战斗输出,我防御反击不离开战场,一样。这也就是为什么骗术师最推荐掌握。

这两个风格主要目的就是给自己拉节奏,给自己更有力的输出环境

那么新人应该如何运用rg那?

找到劳模雷或者劳模v缠斗中骗术师躲开技能,那么那个时间点就是有rg的完美时间点,对招式熟悉后,常识用rg接招,记住宁可早不可晚,早放了即使判定失误,不松开rg,还是可以消耗魔力防御,但是按晚了就会被揍,同理流程中也是如此,骗术师风格键的闪避就有rg的无敌时间,熟悉之后可以尝试rg,敌人熟练逐渐增加,提高熟练度,如果你想掌握rg,这个方法很有效。

要注意的是,我说过但丁是多风格战斗,那么骗术师与rg我们就要配合起来,骗术师瞬移方向错误撞上敌人枪口时候,迅速按下rg再按风格键,挡下攻击后再换骗术师离开战场,同理,rg风格抗伤害魔力值不够了,骗术师瞬移跳跃冲刺,离开战场,还有的配合就是防御反击后的大硬直,可以切换骗术师提前取消,防止boss连招,一闪后的大硬直同理,将rg与骗术师结合互补,你会发现绝对不是一加一等于二,可能会变成三,或者四,之后的文章讲述风格和武器的配合。

PS推荐各位养成使用那种风格就一定要先按一下切换风格,再按风格键,即使你知道自己已经风格,养成习惯后,就不会用错风格了,反正不是渣四,没有暗黑武士风格。

祝各位好运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