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种群和群落知识点解读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高二生物群落的结构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生物:种群和群落知识点解读

高中生物:种群和群落知识点解读

2024-06-18 11:3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J型增长的条件: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理想条件下。

J型增长的公式:Nt=Noλt

No为种群起始数量,Nt为t年后种群数量,λ为种群数

量为前一年的倍数,即种群增长率。J型增长的条件下种群增长率保持不变。

自然界中存在这种增长方式,通常发生在一个种群新迁入一个适宜的新环境后在一段时间内往往呈J型增长。

种群长时间呈J型增长会造成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被破坏。

8.什么是环境容纳量?环境容纳量会发生改变吗?

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K值。

环境容纳量也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如大熊猫栖息地遭到破坏后,由于食物的减少和活动范围的缩小,其K值就会变小。

8.在自然界中,影响种群数量的因素有哪些?

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

9.研究种群数量变动的意义

研究种群的变化规律以及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对于有害动物的防治、野生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以及濒危动物种群的拯救和恢复,都有着重要意义。

10.生物群落的概念和结构特征分别是什么?

概念: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做群落。

结构特征:群落的物种组成、种间关系、群落的空间结构等方面。

11.什么是物种丰富度?

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不同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不同,热带地区最大,向地球两极延伸则逐渐减少。

12.种间关系主要有哪几种类型?

种间关系共分为四种常见类型:捕食、竞争、寄生、互利共生。

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食物。

竞争: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竞争的结果常表现为相互抑制,有时表现为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灭亡。

寄生:一种生物(寄生者)寄居于另一种生物(寄主)的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

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例如,豆科植物和根瘤菌。

13.群落的空间结构分哪几方面?

群落的空间结构分为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两个方面。

垂直结构表现为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水平结构表现为群落常呈镶嵌分布。

森林群落中影响植物和动物垂直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分别是:光照和食物。

14.群落演替的过程和主要类型

群落演替主要类型分为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类型。

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裸岩上演替,过程: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弃耕农田上的演替,过程:弃耕农田→一年生杂草→多年生杂草→灌木丛→树林。

15.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是什么?

会使群落的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